初三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应对.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初三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应对.doc》由用户(仙人指路)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三 学生 心理特点 应对
- 资源描述:
-
1、初三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应对(2012-04-14 15:16:02) 转载初三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应对初三学生不同类型:1。信心型(成绩好的) 2。迷茫型(一般,升学迷茫) 3。放弃型(基础差)孩子是学习的主角,家长与老师是配角一、初三学生的心理特点 进入初三,随着中考升学压力的增大,学生无论在身体上、心理上还是价值观念上都在发生相应的变化,其心理特点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几点:思维能力空前提高经常提出各种问题,不轻易接受成人的观点,爱争论,特别希望独立地解决问题,但往往会以偏概全,比较偏激。理想压力空前增大想进重点的欲望陡然提升,其他同学能进重点我也想进重点。理想热情大打折扣几次考试不理想就自暴自弃,
2、一点点小小的打击就萎靡不振,丢掉早先的理想。异性交往有所分化无性别友谊更加牢固而且专一,但个别同学开始思慕起某个特定的异性,进入“早恋”状态。自私叛逆日益强烈易怒、暴躁、不听话、和家长有对立情绪,甚至自残。厌学情绪继续激化这样的孩子学习成绩和学习心理都有问题,不听讲、不愿意写,只要不谈学习就是好孩子。自我管理两极分化有些孩子已能把握自己,有的孩子则完全不能自我管理。造成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学生个人对升学的期望值与本身实际的学习能力之间存在着不同的距离。二、初三学生的行为特点心理浮躁这类学生学习成绩还不错,但对于学习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情绪波动比较大,学习的态度随心情变动,常会显露出自以为是。
3、成绩掉下来后,就更会自暴自弃,最终一落千丈。这类学生一定要跟踪的比较及时,适时了解他们的心理动向,多作对话工作,否则也是让老师和家长感到心痛的类型。力不从心这类学生对自己有要求,也有目标,学习勤奋刻苦,但成绩总不理想。有的时候表现为忧郁,怯懦自卑,信心不足;又有时表现为烦躁不安,患得患失,思维迟缓,记忆力减退;也有的甚至表现为偏激、嫉妒、神经质。有时还出现了食欲不振,面色苍白,大脑供血不足,失眠头晕等现象。这类学生多集中于女生和性格内向的男生,他们常为自己的成绩不能提高而苦恼不已。欲速则不达信心屡遭挫败 这些同学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之中,他们(包括家长)希望自己的成绩在非常短的时间内能提高一
4、二十名,期望能从别人那里得到一种轻松快捷,并且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很大的学习效果的方法,这些同学都希望通过考试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增加对中考的信心,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达不到期望的成绩,产生出较为严重的挫败感。学习上急功近利。作息时间不当学习效率不高一到晚上便“挑灯夜战”,结果早晨不能按时起床,即便勉强起来,头脑也是昏沉沉的,一整天都打不起精神,有的甚至在课堂上伏桌睡觉。很多同学在上半学期还能挺住,下学期还没有到考试的日子,身体和心理就出现了严重的损坏,不得已要放弃学习活动。所以家长要尽量让孩子在晚上10:00左右睡觉。“劳逸结合,保证睡眠。”不是我们学习不努力、要偷懒,是为了能够保证我们有持久的学习
5、动力和能量,学习不是谁用的时间长谁就一定能够成绩好,学习重在方法和效果。攻关不下情绪焦虑一些初三同学表示,他们深知这一年的学习对自己的重要性,但有的时候发现,自己所得到的成绩和付出的努力并不成正比,有的学科再怎么去“攻”它,成绩就是上不去,每次考试都弄得“灰头土脸”(数学、物理、化学中的中等难题怎么弄都是一头雾水),久而久之,对这门学科只能束手无策了,甚至放弃对这门学科的学习。严重的还会产生“习得性无助”心态,更谈不上什么学习兴趣。关键在于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要注意一点就是把时间用在难题上的同时,也要花一点时间在基础知识上,尤其是一些成绩好的学生更容易犯这个错误。其实,中考的考试基本知识就
6、占了75%,选择题、填空题考的都是基础知识占了卷面的60%。如果你能很好地掌握了每个基本知识点,在保证基本知识少丢分的情况下,我想剩下的25%的综合题和难题,你也会拿到一些分数的,这样你的试卷的总分就会很高。所以学习是要讲策略的。不知如何应对家长的压力不少学生说:“父母对我们真的非常关心,生活上无微不至,学习上千叮咛万嘱咐,精神上殷切期望,但使我们感到关心的背后,有一股巨大的压力。 当然对家长来说,“望子成龙”是十分合情合理的想法。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比自己强,长大有出息,在社会上能够有理想的工作,有美满的生活,并且有相当数量的父母都希望子女能实现自己未完成的理想。心理学上称为未完成情结。他们往
7、往以自己的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告诫孩子,要把握机会,考入重点高中,赢在“起跑线”上。这些想法都是出于父母对孩子的爱心和责任心,但对孩子来说则是超负荷的承受。三、造成这些学生心理特点及行为的原因 我觉得原因很多,大致有以下几方面:温室环境温室环境使初三学生的心理普遍地带有“脆弱感”。现在的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家庭经济条件日益宽裕,即便经济不宽裕的家庭对孩子的要求也是尽量满足。家长对教育有体验、有迫切的要求,但有误解。许多家长对孩子是宠爱有加,宁愿自己苦点、累点也不愿让孩子受丁点的委屈,习惯于以包办一切来替代对孩子的教育,而学习恰恰是无法替代的,使家庭教育走入了误区。什么叫溺爱?即刻满足孩子的要求,
8、见不得孩子难受委屈就是溺爱。不幸的是我们很多人并不能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溺爱。在溺爱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一定会有这样一个意识,“以个人为中心”。盲目自大盲目尊,很难融入社会(班级学校也是社会、建立家庭后也是矛盾重重)。不切实际的目标追求不切实际的目标追求往往造成事与愿违的“失落感”。因为生活过于顺利,一切来得如此容易,学生对“任何成果的获得是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这个道理不懂,想获得一分收获却不愿付出一分耕耘,得不到时就像天塌了一般,捶胸顿足,于是出现心理障碍。3繁重的考前复习形成学生心理的重负感 初三是厉兵秣马阶段,学习竞争进入了白热化状态,若是一不小心名落孙山,就觉得前途无望,于是人人争分夺秒,唯
9、恐复习不周,甚至还有家长找家教开小灶加紧操练,怕的是贻误终身。繁重的课业负担不仅让他们“身”累,更让他们“心”累,此时,便对学生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从而使他们对学习怀有“重负感”、厌恶感。自我评估的片面性,导致自我意识产生偏差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在认识自我、确立自我形象的过程中,青少年学生由于心理尚未成熟,思维认识能力还在不断发展中,有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偏差、缺陷,于是,在自我评价、自我接纳、自我控制中采取否定、消极的态度。有的习惯于对自己“全盘否定”;有的莽撞地为自己下了结论,“我不是读书的料”;也有的因为对即将来临的考试不抱希望而认定自己一生黯淡无光,从而对人、对事都
10、采取回避、退缩的态度,不敢尝试;有的甚至对前途忧心忡忡,失去生活的勇气。单一的价值观,造成了学生心理的恐慌 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少学生甚至家长的价值观也具有片面性、单一性,把做大官、赚大钱作为价值取向的唯一标准,过分追求地位与金钱,片面追求物质的享受与感官的刺激,一旦达不到预期目标就感觉自己被社会所不容,产生一种心理的恐慌。 四、如何应对初三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行为仔细观察你若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初三学生的情绪变化,像春天的天,一会儿阳光明媚,一会儿细雨绵绵。因初三学生处在高度紧张的学习之中,情绪变化很大。孩子比以前更关心自己的内心世界,有时变得沉默,不愿把自己的内心透露在外表。家长要通过细微的观察
11、去了解孩子,必须要有一定的敏感性,但绝不是捕风捉影,家长的这种敏感是可以在实际锻炼中提高的。不妨从捕捉孩子的变化线索入手:语言 孩子说话声音忽然变轻,或声调不如平时自然,或故意把某些词说得让你听不清楚,或讲话语无伦次,说明他是否隐瞒了什么或因为撒谎而心虚。表情 主要是眼睛,说话时不敢看你,或避开你的眼睛,表情一反常态,或紧张或焦虑不安。行为 行为古怪,躲躲藏藏,做事心神不宁,一看到家长就想停止他正在做的事。梦 孩子告诉你他的梦的内容,比如做的噩梦,也许是他有什么很压抑紧张的事所致。 绘画 孩子在草稿纸上的信手涂鸦有时也能反映一些信息。 要细心观察孩子,学会与孩子对话。家长每天与孩子朝夕相处,不
12、可能对孩子的言行熟视无睹。孩子的内心隐秘总会通过种种迹象显示出来。初三的孩子不再像儿童那样把喜怒哀乐写在脸上,而喜欢把“秘密”藏在心里,但这正是孩子由幼稚走向成熟的表现。因此,做父母的要多关心孩子,多了解孩子,随时把握孩子的思想动机,才能与孩子一起克服生理、心理上种种矛盾,顺利地走过第二次断乳期,顺利地走过初三,做到防患于未然。平等尊重加强交流假如你能够走进孩子的世界,到最后形成“多年父子成兄弟的家庭”,就是成功交流的家庭。初三的家长经常问的就是“作业做完了吗?考试得多少分”,很少有家长会问“你今天心情怎么样?你们班级发生些什么事啊?”孩子兴高采烈地和你讲学校的事情,你要么冷漠的不当一回事,要
13、么就是拐弯抹角回到学习的主题。回到他已经累了一天的学习上,孩子会怎么想呢?例:挤公共汽车时,家长教育他,不好好学习就只能坐这样的车。不能分享学生的喜悦和失败,考得不好,自然是一顿批评,考得好了,家长会很严肃的告诫他,不要骄傲,还有人比你更优秀。家长要让孩子愿意听你的话,要么就是他对你的话题感兴趣,要么就是你的话说到他心坎里了,让他感觉到他的心思被你摸透了,愿意洗耳恭听。然而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容易忽略这个道理,有意无意地用家长这一天然权威来替自己助威。交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孩子主动找你谈话,若他能对你建立相当的信赖感,孩子会把他遇到的困难和你述说。另一种是你主动找孩子谈话。此时,你只能先以试探性地
14、的随便谈谈,问他学习上的情况、同学之间的情况、老师的情况。在谈话中发现学生的“触痛点”。家长与孩子谈话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偏差:场合不当 比如在饭桌上训斥,或在人多的时候揭孩子的短处,数落孩子的不是。愿望错误希望孩子全盘接受你的观点,或按照你的要求发展,其实孩子和你在某些问题的认识上不一致是正常的,家长一定要让孩子无条件认同你,显然会加剧亲子矛盾。态度错误 要么和孩子不说,要么一说就是责骂、训斥、讽刺的口气。一个出走的孩子说,“我再也受不了我妈,她每天都在数落我的不是,好像我是他的出气筒。”所以有话要好好说。出走信案例,每次放长假别人总是高高兴兴的,而我却是提心吊胆,你每天做完家务总要责备我几句
15、,伤害了我的自尊心,弄得我很不愉快。其实,我已经够乖了,我总是先把我力所能及的家务做完,然后就做作业、看书,可你就是不开心,我到底哪里得罪你了。你总是说你太累了,是发泄。可你总不见的做完繁琐的工作,便向你的老板、同事、朋友发泄吧?我也是人,我也有我的自尊心,不是你要说就说的,我希望你能尽快改正这个缺点。我渐渐长大了,而你脸上的皱纹也越来越多了,你别为我多操心,愿你能永葆青春,永远健康,永远快乐,我走了。内容错误 只看到孩子的缺点,忽略孩子的优点,孩子会觉得自己在父母眼里一无是处,很有失败感。想想有个人每天就挑自己的刺,谁爱听啊。方式错误单方面说教,不给孩子说话的机会,其实这也是家长不自信的表现
16、。孩子正处在发展中,他们的成长具有起伏性,反复性,有的家长太急于求成,与孩子谈话失去耐心,谈上几句就不欢而散。不断鼓励 随着中考的不断迫近,学生们埋头苦读,尽心尽力,奋发用功,同时又在一次次的模拟考试中饱受着挫折与痛苦。他们在矛盾和失败中渴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理解、关爱、支持和帮助。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在民主、友好、宽松的环境中学习。因此,家长应当采用点头、微笑、倾听,与学生心理沟通,给学生以积极的评价,适时点拨、鼓励和引导。尤其对于学习效果不太理想的学生,要经常不断地积极评价,以唤起他们的自信心,提高学习效率。多一点和自己的纵向比较,少一点和他人的横向比较,不要说“你看谁谁都比你考得好,你怎么
17、办?”这类打击信心的话语。在孩子取得点滴进步时,都不要不忘记给一点鼓掌、给一点喝彩(但应适度)。适度压力适度焦虑 压力产生焦虑,焦虑可以变为动力,但前提是适度。人没有压力会“不思进取”,但过度的压力会打垮人的身心。对于不少青少年而言,目前唯一的任务就是读书。中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常给他们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因为学习压力而陷入痛苦的孩子屡见不鲜。这其中不乏重点学校成绩优秀的学生,这种压力的产生是老师、家长对学习现状的不满和不恰当的比较,不能接受孩子的现状,过分注重结果,而使其体会不到学习的兴趣。诚然,整个社会、整个学校都在比较的氛围中,要家长、学生真正做到放弃比较,接纳自己的确不易。面对各种考试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