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1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小学生教育心理学.docx

  • 上传人(卖家):清风明月心
  • 文档编号:5534527
  • 上传时间:2023-04-23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47.26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小学生教育心理学.docx》由用户(清风明月心)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小学生 教育 心理学
    资源描述:

    1、小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历史发展到今天,每一个有良知的教育者,都没有权利去剥夺学生的欢乐和志趣;没有理由不归复学生应有的生命角色。每个教育者都应该清醒地懂得:学生是有血有肉,充满智慧和活力,富于想像和情感的,是集生活、学习、审美等为一体的活生生的人。他们是学校教育活动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无数事实说明,不能只关心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而忽视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培养。有许多犯错乃至犯罪的青少年,在不同层次上,有这样那样的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研究说明,个体心理状态受制于整体,个体水平受制于整体水平。因此,每个教育者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和优良的品格。教师应把生命和心血融入学校的每

    2、一个角落和学生人生道路的每一个阶段,使之富于生机,充满活力,不断优化个性发展所需要的整体心理环境。为了培养学生的健康的心理,学校应该:一、给学生一个温暖的集体实践表明,集体对学生的影响很大,一个学生可以不管老师对他的态度如何,可以忽略成绩造成的影响,却不能摆脱集体对个人的影响,集体中的一员总希望得到集体的认可,集体的接纳,集体的喜爱,集体的信任。学生在集体的广泛交往中可以体验友情的美好,懂得协作的重要。丰富多彩的交往不仅可以扩充认识领域,优化认知结构,增进相互理解,而且可以开阔胸怀,淡化冲突,净化不良情绪。集体间的成员的交往包括:1、同伴的交往同伴间的交往能给学生以情绪支持和安慰,帮助学生应付

    3、生活中出现的种种紧张和压力。鼓励学生进行广泛的同伴交往,使学生学会同伴和睦相处,真诚合作,从而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交往能力。生性内向的学生不善于主动交往,较为独行;过分外露的学生常以自我为中心,交往中不在意别人的感受,语言上或行为上易伤害别人,较为嚣张。此类学生光凭借教师单独的力量很难改善,而调动集体的作用则效果显著。本班有个女生,因父母离异,缺少家庭温暖,常常夜不归宿,在校常和同学闹矛盾,课堂纪律也极不遵守,老师的话当作耳边风,甚至有些逆反心理。常用的说理帮教对她已难以奏效。但她班上还有几个较好的玩伴。因此我做她玩伴的工作,让伙伴们共同帮助她。伙伴们的关心抚慰了她心灵的创伤,同伴的评价引发了

    4、她的从众心理,在交往行为上也得到改善。一段时间以后,她果然进步很大,学习成绩也提高了。2、师生的交往笔者曾经做过不记名问卷调查,71%的学生因喜欢某位老师而喜欢上他所上的课程。这表明学生对自己喜欢的老师常做出积极的反应,而对自己不喜欢的老师往往予以消极的反应。由此可见学生相当在意教师对自己的看法,即注重教师的关心。这一层次的心理需求,成绩好的学生容易得到满足,而成绩差的学生可能在校期间都难以得到。上海实施的“小班化教育”,以学生数量少的优势,强调教师关心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小班化教育”实施以来,学生与教师的关系融洽,不论成绩如何,都愿意与老师交谈,师生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学生见到老师很亲

    5、切,时常在下课时拥着老师交谈,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在这融洽的气氛中,学生的心理负担自然降到最低点。二、给学生一个广泛的空间学生不仅属于学校,更属于社会。对学生进行合理定位,突破校园四角天空的束缚,置学生于社会大熔炉中学习和生活,让学生在不断的开拓创新中健康成长,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应有的责任。无须否认,我们的教育还是封闭的,应该向开放式的社会化教育转变。社会化是一种积极地接受、主动地参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逐步准确地勾勒外在世界的座标,确定自己的位置与角色,把握自己的准则与方向,从而在社会化的目标中扩展学生的心灵世界。从培养健康心理的角度出发,我们必须让学生走出狭隘的学校空间,参与社会实践

    6、,进行社会调查,把握时代脉搏。这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实践的习惯。凭借这个过程,可以了解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要求、人们的人生态度和理想信念,进而以此为参照来设计自己、调整自己、充实自己。特别是小学生,他们的活动范围小,独立意识还很差,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双休日时间、暑假时间,在老师、家长辅助下,开展一些社区活动、夏令营活动,在活动中升华学生的心灵。此外,在开放的社会化教学中,学生能参与更大范围的学习创新活动。改编后的小学语文教材、社会教材、乃至数学、自然、思品,都有许多社会实践题,我们教师应深入挖掘这些活动类题目,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把从社会调查中发现的社会热点、疑点等现实问题带回到课堂上,

    7、通过深讲、辩论、新闻聚焦从而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这种社会化的结果,学生就能逐步形成明确的价值观念、人生态度和创新精神。因此,每个教育者,应根据社会需要改进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努力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这些都为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起到课堂教学难以达到的功效。三、给学生一个宽松的环境笔者的学校曾有这样一件事:一个班级36名学生,测试口算速度,在校成绩11人不合格,这11人回家测试,竟有9人成绩在合格线以上。分析得出,家庭有一种特殊的宽松,是宽松的感觉减少了孩子的压力,加快了反应能力。学习上如此,思想上亦如此,每个置身于校的学生心理上应是放松的、自在的,让学生的情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自然流露,

    8、思想可以任意驰骋。传统教育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儿童行为的楷模。教师总是以自身观点来教育学生。实则不然,学生作为独立的社会个体,有其独有的发展潜能,而教师则应帮助学生最充分地发挥其内在潜能。这就需要教师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相处,让学生从内心上接受你,相信你。朋友可以促膝长谈,相互关心、相互信任、相互理解。教师无论在课上还是课后,给于学生一种朋友之间交流的心理感觉,课内是知识性的交流,课后是知识的延伸、心理的交流。朋友的感觉摆脱了师生间的心理隔阂,利于学生接受教师的引导,从而发挥学生无限的潜能。1、摆脱“规矩”的束缚我们的学校,从一年级起就注重“规矩”的养成,为此孩子们付出了很高的的代价。譬如

    9、:上课不能讲话、不能做小动作,40分钟保持正座的姿势,下课不能在教室外玩闹等,行为往往受到严格的限制。“规矩”养成的同时,师生间的距离也产生了,难得有学生放下对老师的敬畏主动向教师提问和相互讨论的。虽然对儿童的行为的限制,能达到规范的效果,但儿童会因为害怕违反规定而感到紧张、焦虑和压抑,抑制了儿童的发展。在教学中应给学生一个自由交谈的环境,教师和学生作为交谈的伙伴,要创设好轻松的交谈环境,学生可以随时提问或发表意见,还给学生自由表现的机会,激活其思维的火花,使儿童生动活泼地发展。思维常在多人的探讨中涌现,本学区近来开展的课堂改革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课堂讨论时自由组合,小组中相互讨论;不举手自由

    10、发言等),已初见成效。课堂上,小组自由组合拉近同学间的距离;小组讨论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让每个学生有发言的机会,培养合作的精神。同时教师也参与了每个小组的讨论,既让学生感觉教师的亲近感,又使教师及时掌握了教学反馈。不举手自由发言更是打破了旧课堂的框框。这样,学生能畅所欲言,其内在潜能也得到充分的发展。2、“自由”支配时间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学生的生活也越来越程序化,每天单调的生活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在学校,学生除了获得知识外,还能获得些什么?每个学生心理需求不同,如何才能满足各个学生不同的需求是教师的责任。除了统一的活动课、兴趣课等课程外,每一节课均可抽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支配时间,如数学课上,

    11、有的学生做作业的速度快、正确率高,提早做完作业。可以将所剩时间交由他自己支配,一方面让学生有自己的时间,另一方面对其他同学是一个刺激,刺激他们促进做作业的效率。综上所述,心理素质已成为构成人的整体素质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和目标。学校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以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小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由于缺乏经验和心理知识,在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产生了各种心理问题。这些问题既有认知发展方面的问题,如注意力不稳定、不集中,兴趣狭窄等,也有品德发展方面的问题,如自私、说谎、偷窃、对搞逃学、自嘲、自杀等,还有个性发展方面的问题,如自我中心主义、虚荣、妒忌、

    12、自卑等,也有行为问题,如毁坏公物、争吵等。造成这些问题既有家教方法简单粗暴所致,也有学校教育方式简单不当造成,还有社会环境的影响,下面就学生中存在的较普遍的心理问题如何进行教育谈谈笔者的看法,与同行共同探讨。 一、培养学生自我控制的能力据有关资料显示,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有百分之八十多的独生子女存在任性,放纵、易为小事发怒,喜欢搞恶作剧等个性心理。作为学校,不能不正视这一问题,应想方设法,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让他们学会自我控制。可通过开展一些有益的中队活动,让学生体会到任性是不好的表现。如在开展“谁是我们的好榜样”中队主题活动时,先播放警察叔叔不怕生死与歹徒搏斗和一个男孩在同学面前逞强爬

    13、上三米高的大树跳到地上摔断腿的录像,让学生明辩该向谁学习?为什么?进而让学生明白小男孩子“逞强、蛮干”走无知行为,是属于不会控制自己行为的表现,从而达到形成学生健康的个性心理。 二、矫治学生妒忌的心理。妒忌是荣誉感的畸变,是对自己同胞的犯罪。这种学生心胸狭窄,一旦别人学习成绩、家庭背景、经济状况胜过自己,心里就不舒服。这些行为破坏了班集体和谐的心理气氛,可引发一系列非正常事件,如偷盗、辍学、出走等,给学校、家庭、社会带来负面影响。矫治的方法除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妒忌的危害外,还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他们的心理适应力,培养他们乐观开朗、豁达大度的心理品质,把妒忌消除在萌芽状态。也可通过社会上

    14、公平公开友好竞聘局长、校长的例子,让他们明白只有靠自己的能力和智慧,你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信任。 三、培养学生的耐挫力。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受到一些挫折。现在的小学生在优裕的环境中长大,他们是“小皇帝”,一向养尊处优,家长抱着的心态是:自己以前吃苦太多,现在条件好了,不要让孩子自找苦吃,更不要给孩子压担子,而是千方百计为孩子设计充满笑脸和鲜花的明天。曾记得,96中日小朋友友好夏令营”中的情形:日本小朋友行囊自始至终自己背,脚起血泡继续前行,发烧了自己想办法;中国孩子临出发前,家长陪伴左右,途中背包别人代背,未到目的地有些就被“苦”吓回了家为什么同样的条

    15、件,同样的环境,孩子会出现两种不同情况呢?就是这些孩子耐挫力差。巴尔扎克说:“苦难对于人生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万丈深渊。”良好的承受苦难和不屈服于挫折的能力及受挫后的恢复力是成功人才不可缺少的素质,更是这些跨世纪人才适应未来生存所不可缺少的素质。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耐挫力呢?依笔者之见首先得给孩子树立一种战胜困难的信心。可通过讲解中外名人在创业过程中的成功故事,激励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困难,帮助他们树立“愈挫愈勇”的信念,用“我能行”鞭策自己,让学生变得能干,相信自己能战胜困难和挫折。其次是让学生克服依赖心理。现在的小学生做什么事都喜欢依赖别人,自理能力差,自立自强精

    16、神不够。我们可通过一些主题教育活动来增强其耐挫力,如开展“学做饭菜”、“整理房间”、“钉钮扣”等活动,既让学生从中学到做事的技能技巧,训练他们的自理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耐挫力。 四、克服学生的逆反心理随着年龄增长,学生生理、心理的急剧变化,他们一旦遇到过激反应或干涉时就会出现逆反心理;另外,社会上不良的倾向也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如领导干部以权谋私、官僚主义作风、贪赃枉法、腐败堕落等在学生中造成极坏影响,这些易使他们对崇高理想的追求产生困惑、迷茫、产生不信任感,导致对思想教育的逆反。针对他们出现的逆反心理,我们要及时地疏导,帮助他们克服。和他们建立新型的朋友关系,尊重他们,和他们平等相待。既要

    17、当好他们的朋友,又要当好“舵手”,使他们的心理向健康方向发展。遇到逆反心理的出现,要耐心冷静,找出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选择适当的教育方法疏导,化解逆返抗拒,切忌实行“管、卡、压”式的禁堵,以免加剧对抗。要善于和学生作情感交流,教育引导时,做到严中有情,情理交融。既要给以警示和适当的压力,又要给以宽容和温暖。另外,还可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引发他们进步的愿望,显示和发展他们的品德和才能,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最大限度地防止逆反心理的产生。 当然,除了对学生进行自控力、妒忌、耐挫力等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外,对自卑、两面性、孤僻等不良心理也要想方设法进行教育。小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

    18、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保持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有调查表明越来越多的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成长着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就小学生而言,学业负担过重,学习方法不当,家庭教育不当,人际关系失调等是目前常见的几种心理问题。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通过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和指导,以提高学生正确面对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一、 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人的心理发展是其生存空间一切因素影响的总和遗传因素、家庭因素、学校教育、社会环境都人的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从这意义上讲,学校、家庭、社会都具有心理教育的效能,但重心是

    19、在学校。这是因为学校情景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系统化的学习和生活空间,尤其是每一个学生多生活在同伴集体,同伴小群体中,同伴之间的交往对心理发展的作用是巨大。因此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设立如心理卫生、行为指导等课程,从不同的角度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供各种心理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提高他们对社会的适应性和改造能力,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三、 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学校心理咨询活动是学校心理咨询人员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对在校学生的学习、适应发展等问题给以直接或间接的指导和帮助,并对有关心理障碍或轻微心理疾病进行诊断和矫治的过程。设置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和心理信

    20、箱,了解学生成长的心理问题,疏导学生的心理障碍,及时有效的为有心理问题的同学进行心理诊断与早期治疗,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责。通过心理咨询,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获得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四、 创设和谐师生关系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虽然比较平稳,很少出现突变和激荡,但若因此忽视它的发展意义则是错误的,这种发展虽然是渐变的,但他既有量的积累,也有质的转变。研究表明,师生关系的好坏,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态度和学习成绩都有明显的影响。由于传统经验观念作怪,导致有一些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当,对犯错误或学习不好的学生动不动就进行指责和呵斥,给一些学生的心理蒙上了难以摆脱的阴影,造成他们逆反和厌学、焦

    21、虑、抑郁等不健康心理的存在。由此可见要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就必须创设一个平等民主师生关系。五、 优化学生成长环境社会、学校和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环境,我们可以利用专家讲座、宣传栏和黑板报、集体晨会来宣传心理健康的知识,从而优化学校的心理教育环境。利用家校联系、家长学校对学生家长进行心理健康经验的辅导,从而优化家庭的心理教育环境。发动社会各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从而优化社会的心理教育环境。总之,通过优化以上“三位一体”的心理教育环境来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心理健康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只有不断探索,不断深入研究,针对小学生的心理,寻找行之有效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健康心理,才能培养出祖国建设

    22、的有用人才。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廿世纪末教育改革运动中出现的新观念,是现代心理学、教育学、精神医学、生理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理论与学校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她是在我国大中小学生心理困扰与障碍日益增多、心理健康水平不断下降,教育第一线的教师们出于职业的责任感,迫切要求解决这些日益增多的心理问题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教育活动。国家教育部以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积极支持,这对我们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了根本保证。 下面就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及其意义和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内容和原则等三个方面作初步的探讨。 一、小学生心理

    23、健康教育的内涵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的是:教师运用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的有关理论,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通过课堂教育教学、游戏、活动、辅导等各种教育途径,帮助小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认知,唤起小学生自我认识、自我保健的初步意识,并对已经出现心理偏异或形成障碍的学生提供一些简易有效的心理服务,以促进小学生身心正常发展,提高全体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教育活动。 其内涵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体学生发展的教育活动。 香港心理辅导专家林孟平博士认为:心理辅导的对象是全体学生,应是发展性的辅导;心理辅导的方向和根本目的是帮助一个人去发展所有

    24、的潜力,有快乐的人生。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教授、中国心理学会科普委员心理学专家马文驹教授也认为:学校心理辅导,要以全体学生为对象,注重预防性的教育,关注教育对象的未来。因此,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以已有心理疾病的学生为对象);也不等于心理咨询;(心理咨询以正常学生中存在着心理问题或偏差的学生为对象,旨在帮助来访者消除或缓和现实生活中已经出现的心理问题或心理症状。它属于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是面向每个学生,并促进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活动。 2、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依靠学校普通教师来组织和实施的,必须最大程度地动员广大教师参与。众所周知,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正处于人生发

    25、展中的重要时期。一方面,他们的认识、情感和意志等心理上的种种矛盾、困惑和斗争,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他们的年龄尚小,生理和心理的发育尚不健全和成熟,需要得到成年人(特别是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心理学家指出:学校教育应致力于为儿童创造有利于心理发展的环境,促使他们更好地健康地成长。这里的环境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学校整体的育人环境(简称硬环境);二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言传身教,以及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简称软环境)。我觉得,首先让广大教师要有较高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认识;其次是创造条件组织教师学习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等有关理论;其三是学习、掌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操作技术和方法;其四

    26、是敢于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不断总结,边学边干,形成一支有骨干教师和普通教师相结合的心育氛围浓厚的师资队伍。3、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体现小学教育的特点。基础性和普及性是小学教育的两个基本特点。因此,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定位应是为儿童的健康发展选择适合儿童需要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使小学生在认知、情感等领域里得到帮助和培养,让儿童从小学会认识自己、接纳自己,保持愉快、乐观的情绪和积极向上的精神;以科学、主动、积极的态度去学习,使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得到良好的发展;让儿童从小学会适应客观环境,既要养成文明礼貌的言谈举止,成为会理解和尊重他人、诚实和积极进取的小学生。 另一个特点是小学生心理健

    27、康教育的对象应是全体学生。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为己任的,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必须花精力去关注每一个学生。对一小部分小学生有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应及时地进行预防性、发展性的积极辅导,今天看似健康者可能成为明天的不健康者。因此,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坚持面向全体不动摇。 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内容和原则。 一、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 心理辅导的目标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管理自己;认识、掌握周围环境,同环境相适应;帮助学生解决面临的问题,应付危机,摆脱困难,增强面对环境与压力的能力和勇气;使学生去除特殊症状、改善行为、化解负面的思想与情感;指导学生选择、决策和制定行动计划

    28、;鼓励学生通过探索,寻求生活意义,认清自己内在的潜能,使其能过健康的有意义的、自我满足的生活。 我们可以把上述目标归为两个方面: 第一是学会调适。调适包括调节与适应。“调节”指的是个人内部精神生活的各方面及其相互关系,调整的重点是人的内心体验。教给学生学会调节就是学会正确对待自己、接纳自己,化解冲突情绪,确立合适、正确的志向水平,保持个人精神生活的和谐。“适应”指的是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问题,调整的重点是人的行为。适应就是矫治错误的行为,养成正确的行为,消除人际交往障碍,提高人际交往的质量。学会调适是基础目标,以此为目标的心理辅导,称为“调适性辅导”。 第二是寻求发展。要引导学生认清自己的潜力与

    29、特长,合理正确地进行人际交往,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学习生活中不断进取,不断发展。寻求发展是高级目标,以此为目标的心理辅导,称为“发展性辅导”。 二、学校心理辅导的内容: 学校心理辅导,根据小学生特点,具体辅导内容一般有五个方面:1、健康与身体发展问题;2、学校教育与生活问题(学习缺乏计划性、学习习惯欠佳、读书不专心、厌恶学习、逃学旷课等);3、人格问题(多愁善感、害羞、自卑、过分自信、粗心大意、缺乏同情心、与人不能相处、情绪不稳定等);4、家庭与家属关系问题(父母独裁,对子女不能控制,破碎家庭,与学校不合作的家庭等); 5、社会与道德问题(说谎、不礼貌、小偷小摸、常提绰号、打架、欺负女生

    30、等)。下面以学习辅导和生活辅导为例。 1、学习辅导的内容。 a、了解自己学习潜能的辅导。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潜能,认识自己身体上、智力上、人格上的有利与不利方面,扬长避短,确立近期、中期和长期的、适合于自己的学习目标。 b、学习动机、兴趣、态度的辅导。帮助学生了解学习的社会意义与个人意义,培养探索、求知的欲望,发展学科兴趣,使学生建立认真的、自觉的、自主的、创造性的学习态度。 c、学习志向水平的辅导。帮助学生确立适合于自己的学习志向水平。志向水平定得恰当,成功机会就会增多,学习动机随之会增强,就会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积极性高了,学习效果就会提高,成功的机会也多,达到不断成功、不断再努力、再成功

    31、的目的。 d、学习方法和策略的辅导。注重“学习方法的学习”,指导学生在学科学习中逐步掌握阅读的方法、记笔记的方法,预习、复习的方法等。学习掌握集中注意力的策略、理解与记忆策略、思维策略、问题解决的策略等,逐步形成适合于自己的独特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e、学习计划的辅导。让学生学会独立制订学习计划、选择学习内容、科学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并初步具有执行计划和调整计划的能力。 2、生活辅导的内容。 a、生活目标与态度的辅导。指导学生形成自己认同的有社会价值的生活目标,追求人生意义,确立具有责任感、积极进取而又乐观的生活态度。 b、日常生活辅导。指导学生养成整齐清洁、有序的生活习惯,培养学生自理能力,注重

    32、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不厌食、不偏食、不乱吃零食等,改掉不良的行为习惯。 c、交往辅导。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认识他人,学会推己及人,为他人着想,接纳他人与自己的不同之处,建立正常的师与生、生与生等人际关系。养成社交活动的兴趣,学习掌握人际沟通的方法和技术,在众人面前敢于表达自己正当要求和不同意见。 d、情绪辅导。使学生认识人的情绪情感的丰富多样性,掌握控制、表达、发泄情绪的适当渠道和方式,变消极情感、冲突情感为积极、健康的情感。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的健康情绪,能使人充满活力。 此外,生活辅导还有安全辅导、合作辅导、家庭生活辅导、节假日辅导等等。 三、学校心理辅导的原则 学校心理辅导的原则是开展心

    33、理辅导的具体指导思想。 1、面向全体学生原则。 学校心理辅导是通过对学生的引导、指导、协助和服务,来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当我们对全体学生的辅导工作做得有成效时,学生的问题便少发生,或容易解决。因此我们在制订辅导计划时要着眼于全体学生,确定心理辅导活动内容时要考虑大多数学生共同需要与普遍存在的问题,组织少先队活动时要创造条件,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其中,特别是要给那些内向、沉静、腼腆、害羞、表达能力差、不太引人注目的学生提供参与和表现的机会,使全体学生都得到有效的心理辅导。 2、矫治、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 学校心理辅导分为三个层次:矫治、预防和发展。矫治,是矫治学生不适应的行为,帮助学生排除或

    34、化解持续的心理紧张或各种情感冲突。预防,则帮助学生掌握有关知识和技能,学会人际交往;学习自主地应付由挫折、冲突、压力、紧张等带来的种种心理困扰,减轻痛苦、不适的体验,保持正常的生活秩序与学习效率。发展,是指导学生树立有价值的学习与生活目标,认清自身的潜力和可利用的资源,承担生活责任,发挥个人潜能,使生活过得健康、充实、有意义。这三个层次,就整体而言,应该是预防、发展重于矫治,预防、发展比矫治更具有积极意义。在预防的同时要追求发展(发展也是积极的预防),三者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因为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行为符合规范,而且意味着积极的理想追求、良好的社会功能、高效率的学习状态、和谐、友好的人

    35、际关系、独立自主的人格和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等。 贯彻这一原则时要注意三点: a、学校心理辅导要早开展,趁儿童心理未定型,可塑性强,只要给予短期的关怀和辅导,便会有显著的改善。 b、学校心理辅导应取主动态势。注意防微杜渐。平时针对正常学生开展一些适合年龄特点的认知性的、情感性的、行为训练性的辅导活动,给学生一些有益经验,增强其应变能力。 c、对于有些社会处境不利的学生、班级人际关系紧张,师生关系紧张的学生,应及早发现,重点实施早期干预。这要求辅导老师有极大的爱心,极大的耐心和觉察学生心理与行为变化的高度的敏感性。 3、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 “尊重与理解”,是心理辅导过程中对待学生态度应该遵循的基

    36、本原则。尊重,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尊严,尊重每个学生平等的权利。理解,则要求教师以平等的态度,按学生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所感受的本来面目去了解学生。做到了尊重和理解,师生之间达到心灵沟通,从而产生一种“遇到自己人”的感觉。只有教师尊重学生时,学生才会尊重自己,珍惜自己的成绩和进步,体验到做人的尊严感。而自尊、自重、自信正是健全人格的重要特征,是心理辅导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学生如果被教师尊重和理解,他就会信任教师,愿意向老师倾吐内心的思虑、惶恐、苦闷。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心理辅导获得成效的基本条件。 贯彻这一原则注意以下三点: a、以平等的、民主的态度对待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居高

    37、临下训斥学生,不能羞辱、挖苦、讽刺学生,不能用粗暴的强制性的手段解决学生身上的问题。不论学生在谈话中反映出怎样的消极、不正常、不好听的话,教师都要尊重他、接纳他,认真倾听他的诉说,设想他的内心感受,要蹲下身来看学生。 b、尊重学生的选择。教师不能强迫学生选择什么,只是向学生提供资料和建议,提供认知前提,使学生对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 c、运用同感的态度和技术加深对受辅学生的理解。在辅导中教师要“透过受辅学生的眼睛看世界”,要把对学生的理解和感受反馈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尊重、理解和接纳,从而抛开心理上的防范,把自己内心世界的东西都说出来。 4、学生主体性原则。 即要求我们在心理辅导中尊重

    38、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a、心理辅导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而成长与发展从根本上说是一种自觉的和主动的过程。b、心理辅导是一种助人自助的过程。“助人”只是手段,让学生“自助”才是目的,目标是发展学生自我理解与自我指导的能力。c、青少年时期是学生自我意识、独立倾向快速发展时期,学生渴望通过自己独立思考与主动探索解决面临的问题,此时,他们对外界的压力和成人的过度保护往往表示反感。在辅导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形成独立个性的需要而得到满足。 贯彻这一原则要注意三个方面。 a、心理辅导要以学生需要为出发点。 b、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唱主角”。心理辅导是师生合作完成的活动,教师的作用是从旁协助,提

    39、供建议。在辅导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发表看法、宣泄情感、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应避免说“你听我说”、“我告诉你”之类的命令式的口吻,应用鼓励性、商量式的语气说话。如“我能体会”、“原来如此”、“请继续讲”、“你的意思是不是这样”、“请听听我的意见”、“我想作一点补充”、“我同情你的处境”等。 c、开展活动是学校心理辅导的基本形式。因为活动可以吸引更多学生参加;可以满足学生自我表现的欲望;使学生进入特定情境,有更充分的情感投入。 5、个别化对待原则。 重视学生个别差异,强调对学生的个别化对待,是学校心理辅导的精髓。 贯彻这一原则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a、注意对学生个别差异的了解。教师不但要了解学生的

    40、共性,更要注重了解学生的个别性、差异性;通过一对一、面对面的接触来真正了解一个学生,恰当处理学生的害羞、自卑、防卫心理带来的沟通障碍。 b、对不同学生实行区别对待。心理辅导是一种颇具弹性的助人活动方式。我们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性别特征、个性特征,灵活应用心理辅导的通用原理,找出适合每个学生的处置方法,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c、认真做好个案研究。个案研究是一种重视学生个别差异的辅导方法。对象是单个学生,通常是特殊学生。开展个案研究,积累个案资料,有利于深入探索个别化教育的经验,提高个别辅导的实效。 d、制订个别化对待的特殊目标。 个别化对待的特殊目标是针对个别学生的特殊问题,根据心理辅导过程

    41、中特定的要求所确定不同层次的具体目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当前,我们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我们必须努力培养同现代化需要相适应的人才,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现实状况,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1培养学生活泼开朗的性格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有的学生在家是“小皇帝”、“小公主”,进入学校往往显得难以适应。面对严格的学校管理,面对较重的学习任务,在家在校的表现判若两人。家长

    42、反映,孩子在家很活泼,敢说敢做,聪明伶俐。而老师反映,孩子在校显得拘谨,胆子小。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多肯定多鼓励,让学生多说,让学生多做,减少不必要条条框框。让学生很好地溶入集体之中,不做旁观者,就有助于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 2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广泛的兴趣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仅能使学生学得一技之长,而且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爱下棋的孩子不做坏事”、“爱艺术的孩子比较正直”都是说的这个道理。 3培养学生爱科学,爱劳动的精神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对事物的的判断能力较弱,因而,对吸收的信息往往不加辨别,信以为真。在农村一些地方,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一些传言神乎其

    43、神。我曾跟几位四年级的学生聊天,他们告诉我某个地方有人遇见鬼,某个地方发生了什么稀奇古怪的事。我问他们是怎么知道的,他们说是听说的。我说你们信不信,他们笑而不答。我告诉他们,只听人说过鬼,但从没有人说见到鬼,可见,鬼是人编造出来的。现在关于“鬼神”的书刊、影视学生并不少见,老师、家长要正确引导。 学生很少做家务,已是很普遍的现象了。我们知道,一个不爱劳动的人,不可能成为一个道德素质很高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孩子小时候大人不让他干活,孩子长大后让他干活他不干。劳动的技能、习惯、意志是在劳动中培养出来的。劳动在创造了美好生活的同时,也铸就了美好的心灵。 4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拓宽学生的

    44、心理空间 现代社会,一定的交往能力是必备的素质之一。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能拓宽学生的心理空间,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现在许多家长有意无意地注意了这一点,在节假日,总是让几个孩子一起玩。如果把一个孩子留在家里,那孩子真是太难受了。 学校、班级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现在,素质教育提出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活动以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在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学生的交往能力也能很好地得到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有的学生有或重减轻的封闭现象,教师要有意识地加以引导,给予帮助。有一位老师,发现坐在第一排的一位女同学

    45、不愿意回过去参加四人小组讨论,其他同学告诉老师,她眼泪就下来了。这位细心的老师后来安排她坐在第二排位子,以后的小组学习就没有了尴尬的情况了。 5培养学生自我肯定的意识 有的学生表现出焦虑、自暴自弃、放任等现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对自己作出正确评价的意识和能力。有的学生总是不能很好完成作业,厌学情绪较重;有的学生学习马虎,敷衍了事;有的学生偶尔考试失利一次就痛苦万状;有的学生攻击性倾向严重,动不动就攻击伤害他人;有的学生甚至以自杀相威胁这类现象的发生,是因为这类学生缺乏自尊、自重、自强不息的精神,不能正确的看待自己,评价自己,看问题过轻或过重,心理承受能力脆弱,从而导致行为的偏差。教师和家长要

    46、耐心地引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有的放矢进行教育。对苗头性问题不能处之草率。 6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 未来的社会是激烈竞争的世界,没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是很难有所作为的。我们可采用“榜样法”,用伟人、用英雄、用身边同龄人中的典型感染学生。也可安排一些难度大的活动,像远足、登山等,来培养、锻炼学生,使学生从小不畏艰难,勇于面对现实,战胜困难。小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当前,我们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我们必须

    47、努力培养同现代化需要相适应的人才,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现实状况,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1培养学生活泼开朗的性格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有的学生在家是“小皇帝”、“小公主”,进入学校往往显得难以适应。面对严格的学校管理,面对较重的学习任务,在家在校的表现判若两人。家长反映,孩子在家很活泼,敢说敢做,聪明伶俐。而老师反映,孩子在校显得拘谨,胆子小。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多肯定多鼓励,让学生多说,让学生多做,减少不必要条条框框。让学生很好地溶入集体之中,不做旁观者,就有助于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 2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

    48、广泛的兴趣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仅能使学生学得一技之长,而且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爱下棋的孩子不做坏事”、“爱艺术的孩子比较正直”都是说的这个道理。 3培养学生爱科学,爱劳动的精神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对事物的的判断能力较弱,因而,对吸收的信息往往不加辨别,信以为真。在农村一些地方,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一些传言神乎其神。我曾跟几位四年级的学生聊天,他们告诉我某个地方有人遇见鬼,某个地方发生了什么稀奇古怪的事。我问他们是怎么知道的,他们说是听说的。我说你们信不信,他们笑而不答。我告诉他们,只听人说过鬼,但从没有人说见到鬼,可见,鬼是人编造出来的。现在关于“鬼神”的书刊、影视学生并不少见,老师、家长要正确引导。 学生很少做家务,已是很普遍的现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小学生教育心理学.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534527.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