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犯罪侦查心理.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十三章犯罪侦查心理.ppt》由用户(仙人指路)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十三 犯罪 侦查 心理
- 资源描述:
-
1、犯罪侦查心理 第一节 犯罪侦查的心理依据 一、现场勘查的心理依据 现场即犯罪现场,是指犯罪人实施犯罪和遗留有同犯罪有关的痕迹物证的一切场所。(一)心理痕迹的涵义和特征 心理痕迹是指在犯罪现场及其痕迹物证上折射出的犯罪人的心理活动特点和个性品质。(二)心理痕迹与物态痕迹的关系 联系:1、物态痕迹是心理痕迹的载体 2、心理痕迹与物态痕迹可以相互印证、补充 区别:1、两种痕迹存在形态不同 2、两种痕迹的作用不同 3、获取两种痕迹依赖的条件不同(三)心理痕迹的内容 犯罪人的智能条件 犯罪人的生理条件 犯罪人的技能和习惯 犯罪人对侵害个体及现场情况的了解和熟悉程度 犯罪动机、目的 犯罪人的情绪、意志特点
2、和个性品质 二、侦查措施的心理依据(一)反侦查心理的涵义 反侦查心理就是犯罪人在其已有犯罪心理结构支配下,出于防御的需要,在犯罪准备、实施和犯罪后情境中出现的逃避和对抗侦查的心理活动。反侦查活动是犯罪人在作案前后,有目的、有计划地采取各种手段、方法,以逃避侦查的活动。(二)反侦查心理的表现 常见的反侦查手段主要有:1、制造作案时间 2、破坏和伪造犯罪现场(1)以清除消灭痕迹为目的(2)以扰乱侦查视线为目的对现场进行伪装处理(3)干脆移动犯罪现场 3、伪装犯罪动机 4、伪装个体形象特征 5、处理赃证 6、伪装作案的过程 7、伪装积极 8、串供和谎供(三)犯罪人反侦查手段获得的途径 1、传播媒介对
3、犯罪手段和反侦查手段的描写 2、犯罪人作案经验的积累 3、犯罪成员间的教唆和传播 4、现代科技的推广与应用 三、缉捕行动的心理依据(一)无准备的逃避心理 1、恋家求助 2、社交亲和(二)有准备的逃避心理 两种典型情况:一种是远离案发地侥幸心理 一种是流窜作案对抗心理第二节 侦查思维 一、侦查思维的概念 侦查思维是侦查主体在犯罪侦查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二、案情分析(一)分析犯罪行为产生的客观过程 1、作案时间 2、犯罪工具和使用工具的技能条件 3、现场遗留物和赃物 4、知情条件和体貌特征 5、心理反常现象与犯罪条件的因果关系(二)分析刻画犯罪人的心理品质 1、分析刻画犯罪的动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