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与研究结题报告.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与研究结题报告.doc》由用户(仙人指路)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生 心理健康 教育 实验 研究 报告
- 资源描述:
-
1、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与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我校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与研究课题是从2003年3月开始进行实验研究的。三年来,在省、市、县各级教研室、教科所有关专家的指导下,我们扎实开展研究,在实践中探索更好的、更新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并在全县六十多所小学中推广应用,进行深化研究。 一、序言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有心理学家预言:21世纪,心理疾患将成为人类一大祸害。国内有关机构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所做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有1030的青少年存在着心理问题。几年来,随着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不断增长,自杀、离家出走、犯罪等事件的频繁出现,心理教育工作日益受到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
2、纲要再次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由此可以看出,是否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关系到个体的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民族的兴衰存亡。“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育人为本;育人大计,正心为本。” 只有摸清小学生的心理问题状况,针对小学生的心理表现和行为,及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才能从本质上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动机: 心理健康是现代人的立生之本,是人生发展必备的基本素质。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有利于素质教育的落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有利于培养
3、学生的健康人格,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我完善等方面健康发展,提高学生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技能,更好地迎接未来的挑战。 二、理论依据 教育心理学;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规律;艾森克尔关于自我同一性的理论;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关于自我实现、自我完善的理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精神及有关论述。? 三、研究目标 我校把本课题实验的总目标确定为: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内容具体为: 1、学习方面。帮助学生了解自已,激发积极的学习动机,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态度和习惯,讲究学习方法、策略和成效,形成乐于学习、善于学习的终身学习型人格。 2、生活适应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
4、增强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养成社交活动的兴趣,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学会表达,沟通和发泄情绪的适当方式,善于调控自己的情绪,形成亲和社会的参与型人格。 3、生活发展方面。帮助学生树立面向未来的发展观,正确认识自己需要、特点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关系,形成能积极应对社会变化的选择型人格。 4、自我完善方面。引导学生努力认识自我、悦纳自我、调适自我,形成自尊、自爱、自信、自强、自制的独立型人格。 四、研究方法 应用研究、个案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观察记录法。 五、研究主要内容 1、目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分析与研究。 2、当前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形成原因的分析。 3、在学校的教学及相关活动
5、中进行有效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六、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分为五个阶段,循序渐进,稳步推进。 (一)准备阶段(年月月) 选定“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与研究”研究课题,成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小组,制订课题研究方案和课题实施计划。 (二)实施阶段(年月年月) 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围绕研究目标,充实完善方案,确定实验班级开始实验,严格按照学校心理教育的原则和心理教育特有的模式,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探讨小学生心理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发展阶段(年月年月) 本阶段的研究任务是: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专题研究探讨,阶段评估,将心理健康教育在全校推进,探索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
6、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四)总结阶段(年月年月) 在此阶段,课题组的工作重心主要放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工作总结;收集整理资料,推广经验,形成新的教学模式。 (五)推广阶段(年月年月)。 至此,课题研究基本完成,进入了扩大成果,结题申报阶段。 七、研究过程概述 1、确定研究对象,成立课题组。 2003年3月,我校选定了本课题,成立课题组,确定部分班级作为实验班进行实验研究,进而把实验范围扩展到全校所有的班级,把全体学生都定为研究对象。课题组成员有:洪玲兰、陈志宏、黄晋德、刘冰晶、王志勇、林云萍、李建宁、郑亚平、康双珍、王联兴、章丹凤、刘丽永、王碧珍、林晓玲。 2、观察现状
7、,发现问题。 根据我们的观察、座谈及问卷调查,发现当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不乐观:一方面,他们冷漠、孤僻、自傲、缺乏同情心,一方面他们又自卑、自恋、害怕挫折、缺少毅力。他们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自卑情绪 有这样情绪的同学,在班里抬不起头,上课不敢举手发言,集体活动时独坐一边,同学面前不敢高声说话,见了老师低头走。这种人大多成绩较差,不太合群,精神不振,甚至破罐子破摔。 ()自傲心理 这种同学凡事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去考虑问题,坚信自己的判断正确无误,不屑考虑别人的意见或做法。这种学生常常是基础比较好,头脑比较灵活,或有一技之长。这种自傲心理,使孩子在与人交往时也是希望别人服从自己,而
8、且以自己的眼光去评判周围的事物,严重者会导致矛盾的恶化。 ()逆反心理 一个班集体中的中下生,心理的痛苦往往不能正常流露宣泄,而是把一切埋藏在心底,面对自我的孤独无助,面对挫折时的无能为力,面对新群体的优越感丧失等等,他们便会对老师的批评教育产生逆反心理,我行我素,不惜以违犯班规、校纪或恶作剧的形式来引人注目,满足于自我存在的表现欲。 (4)、疑惧心理 有些学生因为担心受到或曾经受到人们的严厉指责与嘲笑,往往比较胆小、敏感、有戒心,常常会主观地认为老师轻视自己,厌弃自己,给自己小鞋穿,对老师不愿意接近,采取回避、沉默甚至对抗的消极态度。 (5)、冲动心理 这些同学往往因为压力过大,所以内心充满
9、着无名之火,一有什么事,情绪就是显得异常冲动。 (6)、焦虑心理 对学习过分担扰,表现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担心老师叫自己起来发言。一遇到不会做的题目就心慌。情绪低落,严重者吃不香,睡不安稳,影响正常的学习与生活。 (7)、嫉妒心理 有这种情况的同学,心胸狭窄,特别对班组中的竞争对手心怀不满,经常在背后议论他人,有的班级甚至以几个尖子学生为首分成几个小群体。 3、调查研究,分析成因。 人的行为活动不会无缘无故地自发产生,它总是由客观事物所引起的。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主观和客观两种因素。社会、学校、家庭甚至自然环境等外在因素的影响,以及学生自身身心素质基础等内因的作用,都可
10、能使小学生产生心理问题。 (1)性格缺陷。良好的性格是人身心健康的基本特征,对人生有很大的积极意义。相反,不良的性格会严重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影响正常的人际关系的确立,进而影响其成长与进步。一些小学生性格孤僻、过分内向、自卑与自负的双重人格,对其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形成有很大的消极作用:一方面严重影响自己和别人的交往,另一方面感到别人对自己有不良评价,故不愿与他们人交往,造成彼此沟通、评价、理解、交往上的恶性循环。于是人际关系逐步恶化在所难免。 (2)能力缺陷。部分小学生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较大。一些学生的父母从小就对其百般依顺、娇生惯养,形成孤僻、自傲的性格;一些学生因家境较为贫困,自卑感强,性格孤独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