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学心理学试题.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教师教育学心理学试题.doc》由用户(清风明月心)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师 教育学 心理学 试题
- 资源描述:
-
1、教师教育学心理学试题集一1根据迁移的性质分类,迁移有( )。 A 顺向迁移 B 逆向迁移 C 正迁移 D 负迁移2用饿猫逃出笼箱的著名实验,解释试误学习现象的心理学家是( )。A苛勒 B巴甫洛夫 C斯金纳 D桑代克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学习的心理规律 B.教学的心理规律 C.学与教的心理规律 D.学与教二者相互作用的心理规律4加涅将教学目标分为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和( )A.动作技能 B.分析技能 C.态度 D.综合技能5 学生的心理发展主要包括( )方面。A.认知 B.情感 C.人格 D.社会性答案:1.C D 2. D 3.C 4. A C 5A B D判断正误并改正
2、错误(在正确的叙述后面打 ,在错误的叙述后面打 ,每小题3分,共15分)。1 道德品质的基础是道德动机。( )2 定势对迁移的影响有两种:促进和阻碍。( )3冯特创立了第一个完整的学习理论。( )4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类学习的实质应当是操作性学习。( )5几何证明中的反证法实际就是手段-目的分析法。( )解答:1()。道德品质的基础是道德动机。 改为:道德认识2()。3()。冯特创立了第一个完整的学习理论。改为:桑代克。4()。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类学习的实质应当是操作性学习。改为:观察学习5()。几何证明中的反证法实际就是手段-目的分析法。改为:逆推法。 一、选择(20分,每小题2分)1.小学儿
3、童逐步养成一些道德行为习惯的年龄阶段是( )。A 低年级 B 中年级 C 高年级 5.在实施品德教育时,应考虑年龄特点选择教育的起端,年幼学生可选择(),年长学生可选择()。A 道德认识 B 道德意志 C 道德动机 D 道德行为训练或激发道德情感8.据国内的研究资料表明,出现品德不良行为的高峰年龄在( ),青少年犯罪的高峰年龄在( )。A 1013 岁 B 1315 岁 C 1518 岁 D 1822岁12.形成学生品德不良的主要原因,除了学生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外,还有( )。A意志薄弱自制力差 B思维迟钝 C不良的行为习惯 D情绪易变13.班级人际关系包括( B)。A 师生关系 B 师生关系
4、和同学关系 C 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14.提出需要层次论的心理学家是(B)A 弗洛伊德 B 马斯洛 C 韦克思勒 D 吉尔福特1.技能体现一种经验,是个人在心智活动及生活实践中()行为方式。A 经过反复尝试和练习而逐渐习惯化了的熟练的 B 经过反复尝试和练习后突然出现的熟练的C 经过知识积累而形成的 D 自然形成的2.智力的核心是( )能力。A想象 B 记忆 C 观察 D 思维推理6.能力水平高于常态的超常儿童约占儿童总数的( )。A 13 B 3 C 0.3 D 110.勇敢、勤劳和朴素特征,主要属于( )。A 理智 B 气质 C 性格 D 情绪1.年龄特征的最本质特征是( )。A 稳定性 B
5、 可变性 C 稳定性与可变性2.心理发展的潜在可能性来自( )。A 遗传因素 B 环境因素 C 教育因素14.小学儿童之间的人际关系,即同伴关系发展的高级形式是A 同伴 B 同伴团体 C 集体 D 友谊22.某学生,易冲动,待人热情,精力旺盛,言语动作急速而难以自制,对学习内容理解快,但常粗枝大叶,不求甚解,他的神经系统类型属于A 兴奋型 B 活泼型 C 安静型 D 弱型1.规定学科的内容范围、逻辑顺序、教学进度和教法上的基本要求的是:。A.教学计划B.教学大纲C.教科书D.课程计划6.在学校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A.少先队活动B.教学活动C.课外活动D.后勤工作7.目前在世
6、界上采用最普遍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分层教学B.小组合作教学C.班级授课制D.个别教学9.目前我国小学教学中用得最普遍的教学方法是。A.谈话法B.讨论法C.练习法D.讲授法12.“按照教学大纲的顺序教学。”“教学必须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简到繁。”这是教学原则对教师的教学要求。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B.直观性原则C.系统性原则D.巩固性原则8.第一个把伦理学和心理学引入教育学的教育家是()。A 夸美纽斯 B 赫尔巴特 C 培根 D 昆体良10.狼孩的故事说明了教育必须顺应儿童发展的()特点。A 顺序性 B 不平衡性 C 阶段性 D 个别差异性三、判断题(判断下列问题是否正确,正确的打“ ”,错误
7、的打“ ”。每小题1分,判断4.强化只是用来塑造某种新行为而不可以改变旧有的行为习惯。(F )2.小学儿童择友标准中最显著的标准是身体强壮否。(F )1.小学生的需要发展是单一的,其总趋势是由低向高发展。(F)2.认识需要是小学生的主导需要,因此,小学儿童的活动需要相比之下并不强烈。(F )5.小学儿童入学的头几年,对于成就需要的发展尤为重要。(Y )7.小学儿童的志向集中表现在政治志向上。( F)3.一般说来,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智力也好,但其中也有靠刻苦用功的,智力是平常的。( Y)6.气质类型本身无好坏,各有积极的消极的方面。(Y )2.在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观因素中,需要要是最积极的因素。
8、( Y)3.遗传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F )4.年龄是心理发展的时间指标,这是心理发展的原因。( F)5.在社会生活条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教育条件,教育对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Y )26.小学儿童行为规范训练还应适合其年龄特征,高年级应侧重社会公德,意志品格和爱国意识的教育。(Y )31.对自我评价过高,有着盲目优越感的儿童,才用个别说教的方法常常容易奏效。(F )6.小班教学的增加会成为我国义务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Y)8.小学阶段的学习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所以教师应让学生将所学习的知识都运用到实践中去,才符合这一原则的要求。(F)10.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出现和运用,大大提高了教学活动
9、的效率。教学中采用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越多教学效果就越好。(F)4.在小学教学中,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因此要尽可能运用直观教具进行直观教学,越多越好。( F)5.就目前我国的各方面情况而言,我们只能改进班级上课制,而不能废弃它。(Y )4.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就要允许儿童自由地发展。(F)5.教育对儿童的发展是有促进作用的,早教育就早发展、早成熟。(F )二、选择(20分,每小题2分)1.C 5.D、A 8.B、C 12.A C3.B1. B1.A 2.D 6.B10.C 1.A 2.A14.D 22.A1.B6.B7.B9.A12.C8.B10.C三、判断题(判断下列问题是否正确,正确的打“
10、 ”,错误的打“ ”。每小题1分,4.错2.错1.错 2.错5.对7.错3.对 6.对2.对 3.错 4.错 5.对26.对31.错 6.对8.错10.错4.错5.对4.错5.错一、选择题1.在学校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B。A.少先队活动B.教学活动C.课外活动D.后勤工作2.目前在世界上采用最普遍的教学组织形式是B。A.分层教学B.小组合作教学C.班级授课制D.个别教学3.在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中,属于智力核心的是C。A.学习能力B.人际关系能力C.思维能力D.创造能力4.发现学习模式是B提出的。A.赫尔巴特B.布鲁纳C.杜威D.瓦根舍因5.“按照教学大纲的顺序教学。”“教学必
11、须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简到繁。”这是C教学原则对教师的教学要求。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B.直观性原则C.系统性原则D.巩固性原则6.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B年颁的?A.1980B.1986C.1995D.1998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C年颁的?A.1980B.1986C.1995D.19988.位于我国教育法体系第一层次的是:B。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9.教师对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B提出申诉。A.法院B.教育行政部门C.公安机关D.学校10.
12、行动研究的目的在于A。A.应用B.发展理论C.在应用的基础上发展理论11.备课时,教师要按顺序写出B三种教学计划。A.课时计划、单元计划、学期计划B.学期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C.单元计划、课时计划、学期计划D.学期计划、课时计划、单元计划12.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围绕某个问题发表和交换意见,通过相互之间的启发、讨论、商量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叫做B。A.谈话法B.讨论法C.参观法D.练习法13.教师向学生叙述事实材料或描绘所讲对象的讲授方式称为C。A.讲解B.讲读C.讲述D.讲演14.李小林私拿水果摊上的一只苹果,经同学揭举,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老师问道:“李小林,你私拿别人的东西,这已经是
13、第几次了?”李小林低着头回答:“第五次了”。“你为什么不改呢?”“我、我也晓得不对,就是、就是有时忍不住。”教师应从B入手帮助李小林改正毛病?A. 侧重调整情感的方法B.侧重训练行为的方法C.侧重改变认知的方法D.前三种方法相结合15.夸美纽斯指出:“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那就是说,应该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面前,让学生去看看、摸摸、听听、闻闻等等。”乌申斯基进一步指出:“一般说来,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逻辑不是别的东西,而是自然界里的事物和现象的联系在我们头脑中的反映。”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运用C原则。A.循序渐进B.
14、因材施教C.直观性D.巩固性16.学记指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相观而善”,相互切磋。这就启示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运用_B_的方法。A.谈话法B.讨论法C.参观法D.练习法17.有位低年级教师,在教谜语这一课时,首先复习了一组过去学过的词:“跃进”、“斗志昂”等,原因是新课文中有“笑迎”这一新词。而“跃进”的“跃”字的右面一半就是“笑”字的下半部,“斗志昂”的“昂”字下半部加上“辶”就组成了“迎”。复习了这些词后,学生再学习新词“笑迎”,就很容易掌握了。这位教师运用了教学的_B_原则。A.启发性B.系统性C.巩固性D.量力性18在多种的教学组织形式中,D的形式自夸美纽斯确立后,几个世
15、纪来一直为各国采用 。A小组教学 B道尔顿制 C个别教学 D课堂教学 19.D原则是一条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教学原则,它要求教师应认真了解和研究一个一个的具体学生。A.启发性B.系统性C.巩固性D.因材施教20.特级教师斯霞老师教“笔”这个生字时,她拿起笔问学生笔杆是什么做的,学生说是竹子做的。(斯霞老师在黑板上写个“竹”字)又问笔头是什么做的,学生说是毛做的(她又写了个“毛”字)。然后告诉学生说:“竹头下面加个毛字,合起来就是笔字。但是竹字作为竹字头,笔划有了变化,因为要让出地方来写下面的毛字,所以笔字是这样写的。接着教师又问,除了毛笔,你们还见过什么笔?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铅笔、蜡笔、钢
16、笔、圆珠笔教师又举起手中的粉笔,学生又说还有粉笔。请指出斯霞老师在教“笔”这个生字时主要贯彻了A教学原则?A.启发性B.系统性C.巩固性D.因材施教21.特级教师斯霞老师教“笔”这个生字时,她拿起笔问学生笔杆是什么做的,学生说是竹子做的。(斯霞老师在黑板上写个“竹”字)又问笔头是什么做的,学生说是毛做的(她又写了个“毛”字)。然后告诉学生说:“竹头下面加个毛字,合起来就是笔字。但是竹字作为竹字头,笔划有了变化,因为要让出地方来写下面的毛字,所以笔字是这样写的。接着教师又问,除了毛笔,你们还见过什么笔?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铅笔、蜡笔、钢笔、圆珠笔教师又举起手中的粉笔,学生又说还有粉笔。请指出斯霞
17、老师在教“笔”这个生字时主要运用了B教学方法。A.讲授法B.谈话法C.讨论法D.练习法22.有位教师在教小小的船这一课时,一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老师,在月亮上看天,天是不是蓝的呢?”这位教师很不满意地说:“你懂什么,听老师说就行了,不要在课堂随便打岔,你呀,经常如此,这是不礼貌的,今后不能这样。”这位学生听后心理鼓着气坐下了。请分析这位教师在处理这一事件违背了D教学原则。A.启发性B.系统性C.巩固性D.因材施教23.自主学习能力是现代学习化社会对每个成员的社会适应能力的现实要求,B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A.课堂教学B.课外活动C.社会活动D.游戏活动24.相对而言,既能符合小
18、学生的心理特点,又能轻松地让学生愉快地学习的课外活动内容是B。A.文体活动B.游戏活动C.社会活动D.科技活动25.与学生一起A是班主任创建班集体的首要工作。A.制定班级目标B.建立班委会C.组织开展班级活动D.培养正确舆论和良好班风26.减少学生心理障碍问题发生的可能性的治本之策是D。A.缺陷矫正B.早期干预C.问题预防D.发展指导27.计算机等级考试、英语等级考试都属于D测验。A.诊断性测验B.安置性测验C.掌柜参照性测验D.标准参照性测验28.如果学生全部都通过一份试卷,这份试卷的难度则为B。A.0B.1C.100D.6029.对一份试卷评价说“太偏了”或“太易了”等。这主要是针对试卷B
19、说的。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二、选择题1.A2.C3.C4.B5.C6.B7.C8.B9.B10.A11.B12.B13.C14.B15.C16.B17.B18.D19.D20.A21.B22.D23.B24.B25.A26.D27.D28.B29.B试题二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1.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 )的发展。 A.教育规律 B.教育价值 C.教育现象 D.教育问题2.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B ) A.培根 B.夸美纽斯 C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