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学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学科教学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doc》由用户(仙人指路)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科 教学 如何 渗透 心理健康 教育
- 资源描述:
-
1、学科教学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在中小学教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共识,尤其在1999年8月13日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之后,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积极贯彻文件的精神,广泛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少学校开设了心理辅导活动课,设立了心理辅导或咨询室,举办了家长学校等,这些活动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但是,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忽视学科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要地位和作用是一个主要方面。学术界对此问题未见专门探讨。因此,有必要深入理解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探讨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以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实施。
2、 一、什么是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 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在授予学生一定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智力和创造力的同时,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形成学生健全人格所采取的各种积极措施。 “学科教学过程”包括教学设计(目标、内容、方法等的设计),课堂心理环境和课堂管理等。这些问题关系到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在教学设计上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要求在课程的编制、教材内容的选择上,既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又要符合学生发展的年龄特征;既要考虑到知识的传授,又要考虑到学生各种心理品质的发展。 针对目前情况,在数理化等学科上切忌俯深
3、、偏难i在文史政等学科上,切忌唱高调,一味强调道德信仰,;忽视道德行为、习惯培养。在教学方法方面,要根据学科内容的需要,采用多种方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成果,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下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防止疲劳和厌学情绪的发生。在教学目标上,要根据学生发展的年龄特点,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在评估学生学习成绩方面,要以鼓励性评价为主,重视形成性评价,不要将考试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惟一标准,防止考试焦虑的发生。 在课堂心理环境和课堂管理中,要优化教学情境,建立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能在愉快、有安全感、无心理压力的课堂气氛中去
4、学习。 “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涉及到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条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树立现代教学观念,具体体现为主体性的学生观、广义的知识观、发展性的教学目标观。传统的教学,将学生视为接受知识的被动容器,现代认知心理学理论和实验证实,有效的学习,只有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之下才能发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作用在于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传统的教学,视知识为信息的贮存和提取,现代的广义知识观将知识、技能、策略融为一体;传统的教学目标着眼于知识的获得,现代的教学目标更着眼于人的可持续性发展,它要求在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要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
5、、学习方法和策略,以为未来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具体体现为合作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和互动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以基本的人性观为前提的,传统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不正确的人性观基础上的,认为人的天性是懒惰的;不思进取的,需要严格的教诲才能启迪良知,教师应是权威,学生是被管束的对象。现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本身具有成长需要,包括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些需要越得到满足,由此而产生的动机越强烈,人具有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不以教育者自居,不以训斥、羞辱,向家长告状等强制手段强迫学生服从教师的意志。教师要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在和
6、谐、互动、合作的基础上,调动学生自身的潜能,使学生获得自主发展。 第三,掌握必备的心理辅导技能,包括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了解心理辅导的一般过程,发展辅导的技能,与家长等其他教育资源的沟通合作技能等。依据现代的教学发展性目标,教育要促进人的各种心理品质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要了解所教的学科知识,而且要了解学生各种心理品质的发展规律,学会观察它们,评估它们的发展水平并及时加以辅导。这对现代教师来讲是更加重要的必备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所在。 第四,组织教学、管理教学的技能。它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必需的环境条件和活动程序,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使他们与教师合
7、作,消除课堂冲突、矫正问题行为,努力将课堂教学时间用于教学活动和评价活动。“在授予学生一定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能力和创造力的同时,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形成学生健全人格”,这里的“同时”,涉及对渗透含义的理解。好的学科教学,必须贯彻心理辅导的思想,心理辅导和学科教学是融合的,对大多数课堂教学来讲,不必把心理辅导单独抽出来,变成“穿衣、戴帽”的样式,一堂好课就好像一个漂亮的苹果,学生见了就喜欢,吃了它营养也自在其中。维生素C就好像一堂课的心理辅导,如果把它从苹果中提炼出来,制成片剂,再和剩下的苹果一起给你吃下去,反而不顾乎自然了。所以说, 渗透不等于机械的做加法,在目标上都加上一点心理辅导
8、,它是寓心理辅导于学科教学之中。这一思想与美国教育家克伯屈(WilliamHKJlpatrick)所提出的同时学刀”的观点是一致的。他将学习分为三类:主学习,指教学时直接所要达成的目标,包括知识、或是技能、或理想、态度、情操等,视目标性质而定。副学习,多属于主学习的有关知识、思想、观念,是偏重于知识方面的,可视之为补充材料。辅学习,又可称为附学习,是指学习时所要养成的态度、理想、情感、兴趣而言。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注重辅学习方面,亦即发展性目标的最后达成,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建立远大的理想,合理的态度,适当的态度,丰富的情感,高尚的兴趣,对是非、善恶、美丑的价值判断,身体力行、
9、变化气质,发展健全的人格。 二。学科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在学科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可见,学科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阵地。这主要是因为: 1课程、教材、教法、考试等是教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部分的内容安排,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将产生直接、巨大的影响。中小学生的诸多适应不良问题,如厌学、逃学、考试焦虑、批判性思维缺乏等与当前存在的课程繁杂、教材偏难、教法单一、只注重学习结果的选拔性考试等直接相关,这些问题不加以解决,只通过个别的心理辅导等解决学生身上存在的这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