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中小学生网瘾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docx

  • 上传人(卖家):仙人指路
  • 文档编号:5531220
  • 上传时间:2023-04-23
  • 格式:DOCX
  • 页数:4
  • 大小:19.67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中小学生网瘾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docx》由用户(仙人指路)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中小学生 心理特点 教育 方法
    资源描述:

    1、中小学生网瘾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网络一方面促进了中小学生的自我发展,满足了他们缓解压力和交流的需要;另一方面不少中小学生因长时间过度使用电脑,痴迷网络游戏和聊天等,造成学业荒废,情感淡漠,社会能力降低,抑郁和孤独感增加了一系列心理行为问题。一、中小学生网络成瘾原因的解析网络成瘾是网络自身、中小学生成瘾个体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具体来说:1、网络本身的特性具有致瘾倾向。从形式上看,网络具有无限延伸性、实时载体性以及辅助化智能拓展性等功能特性。从内容上看,网络具有集文字、声音、图片、动画于一体的独特魅力,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满足中小学生和未成年人的多种欲望和需求。有人说网络的特点导致

    2、用户成瘾,并提出一种理论,即(1)人们在网络里可以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做现实中不能做的事,说现实中不能说的话,而不用担心别人对自己造成伤害,这叫匿名性。(2)网络用户可以不出门,操作键盘就能做自己想做的事,网上游戏、购物、交友等很方便,这叫便利性。(3)当碰到倒霉的事情,用户可以通过上网发泄寻找安慰,这叫逃避现实性。据查网络成瘾的中小学生大多都是学习跟不上逃避现实中的学习压力或其它问题,而转向网络寻觅刺激,寻找朋友,快乐与放松心情。互联网正式以多种形式的诱导和授权,增加中小学生或成年人的积极参与,使网络中的个体更易达到自我超越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目标。2、中小学生本身成长的需要我们知道:中小学生

    3、的交往,归属和尊重是个体的需要,是人在满足了温饱与安全的心理渴求。互联网给上网者以高度的认同和强烈的归属感,中小学生是未成年人,他们处于特定的人生成长时期,有着特殊的心理需要,这些特征是他们更容易流连于网络之中,这一时期的中小学生对新事物敏感且容易接受,寻求自我并实现自我,好奇心强,渴望友谊和交流,自制力相对较弱,由于竞争的激烈,使得他们特别需要别人的理解、认同和支持,现实生活中身心发展因素制约。中小学生社会化方面的缺陷使他们在建立和巩固人际关系上存在困难,各种需要难以在现实中得到满足。网络以它特有的方式和丰富的内容,展示给人们一种全新的虚拟社会环境,为中小学生提供了实现自身需求的最好舞台,满

    4、足了他们心理上的种种需求,尤其是那些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获得满足的需求。3、外部环境的综合影响一是社会对网吧缺乏有效的监控管理。这为自控能力差、人格不成熟的中小学生提供了便利和不良社会诱导。据查我市(老河口)无证和证照不全的网吧占全市总数的30%,有些乡镇竟达60%以上,不少网吧在经营中疏于管理,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技术,法律意识和网络安全意识非常淡薄,甚至想方设法诱使中小学生长时间上网成瘾。二是现行学校教育制度和管理上存在的偏差。如应试教育强调升学率和学科教育,使中小学生心理素质及应变能力、控制能力等存在不足,造成中小学生在面对网络事物时,无法正确加以利用和适度控制自己的网络行为。同时学校网站

    5、缺乏必要的道德教育和精彩的未成年人主题网站和频道,难以满足他们的成长和学习需要,为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提供了隐患。三是家庭教育存在问题。大多数家长要么过分溺爱,尽其所能提供一切物质条件,却忽视了孩子的心理需要和变化,对孩子心理变化缺乏敏感性;要么给孩子的期望过高,要求过严,使孩子无法享受自由的空间和时间,而网络没有时空、地域、背景、年龄、性别等方面约束,无疑为中小学生提供了较为理想的宣泄途径和渠道。二、中小学生网瘾心理特征的分析中小学生网瘾的心理特征一是心理需求即扮演动机。他们正处于生命力蓬勃向上、好奇心强、对新事物敏感、渴望交流、寻求自我实现,但又自制力弱,缺乏有效应对生活应激事件能力的时期。其

    6、人际交往、社会支持、自我实现等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将现实中的无奈和软弱转移到网络中。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欲求未得到满足的中小学生容易进入网络虚拟的社会环境,从中扮演着现实生活所欠缺的某种角色,弥补现实中的弱势状态,以满足心理上自我肯定的欲望。网络的虚拟性、超时空性、地责任性为宣泄压抑的需求提供了条件。在网上可以变换现实生活中的性别角色,转换自己的身份、地位、职业等,他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扮演一个满意的角色,弥补真实生活中的学业压力、亲情、交友,以及潜意识愿望无法实现的缺憾。同时他们正处于心理断乳期和生理成长期,学习负担重,课余生活单调,当他们面临困惑与矛盾时,便会将现实中的无奈转移到网络

    7、中。由于扮演动机是生活在虚构世界里,长时间就会引起显示体验崩溃,意识状态变化,产生酩酊样的梦幻体验。这种体验虽然无用,却感觉轻松,能够避免显示学习中的劳累与烦恼,甚至在虚拟世界里有一种爽快奇异的体验。事实证明,具有扮演动机心理特征的中小学生容易深陷网络而成瘾。其次是中小学生现在时间定向人格特质。所谓现在时间定向时间定向人格特质,是时间透视来解释个体的心理行为发展结果。认为时间透视是测量个体差异的有效变量,未来定向占优的个体更有可能计划与监控自己的行为以便获得未来预测结果,然而现实定向占优的人比较容易关注现在,可能较敏感于当前情景因素。我们知道,现在时间定向与许多负面生活结果紧密相关,如心理健康

    8、问题,中小学生行为不良犯罪与成瘾。现在时间定向注重享受现在,不担心过去与焦虑未来,并且不能延迟满足于形成目标。当个体的时间定向指向现在,情绪相关的目标就会变得相当重要。现实定向认知特征的中小学生多采用消极的指向情绪的应对方式,这种消极心态削弱了抵制互联网消极影响的能力,容易陷入网络成瘾之中。网络成瘾的中小学生不同于一般群体,他们的现实定向占优的特征远超过未来定向,其未来定向特征对阻止其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作用不明显,在访谈中也了解到上网成瘾的学生基本没有目标,没有理想,做事没有计划,不会监督自己完成某项任务,大多采用现实定向的方式,满足于当前情绪发泄,很少关注将来,但网络成瘾对学业、人际关系、家庭

    9、关系等各方面造成的严重后果,也往往是感到前途渺茫,还不如享受现在,进而继续采用上网,快乐一会儿是一会儿等等,现在定向的逃避方式。网络成瘾的中小学生第三个心理特点是,减少伤害性互联网效能感对网络成瘾的压制作用。在自我心理学中,自我效能感是影响人们自我调节的三种与自我有关的过程之一,对自我调节过程的每一个阶段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样,互联网使用效能感对于人们受益或受害于互联网使用也有着重要的决定性意义。减少伤害性互联网效能感作为自我调节的重要变量,对个体网络使用行为具有重要影响。个体对自己的上网行为计划监控能力越强,其网络使用行为就越可能控制适度,那么,网络成瘾的可能性就越小。个体能够从迷恋网络的阶

    10、段进入觉醒阶段,乃至最后达到平衡,其主要原因可能就在于互联网使用效能感,尤其是减少伤害性互联网效能。显然,那些只停留在迷恋阶段,不能觉醒的个体就缺乏减少伤害性互联网使用效能感。因此,减少伤害性互联网使用效能感在网络成瘾的预防和矫治中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减少伤害性互联网效能感与指向问题的应对方式相关非常显著,减少伤害性互联网效能感和指向问题的应对方式都是中小学生自我调节能力的重要表现,可能存在较强的依存关系,减少伤害性互联网效能感与现在定向呈显著负相关,与未来定向显著正相关,具有未来时间定向的个体可能倾向于未来的发展,做事有目标、有计划、自我意识发展较好,使用互联网的效能则高,也就能够自觉抵制互

    11、联网的消极影响。三、中小学生网络成瘾的教育方法网络成瘾的中小学生要进行教育、引导,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使他们的心身得到健康发展,真正使他们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健康成长、快乐学习,掌握过硬本领。第一、科学引导上网动机,培养健康上网的认知态度。人都有追求快乐、逃避痛苦的本性。心身发展不平衡的中小学生更是这样,对此,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对他们要加强自我意识的引导,及时解决其自我同一性建立过程出现的危机。首先使其“英雄情结”和偶像崇拜心理立足于显示和身边人物级抗震救灾英雄上。同时培养其自我实现的能力和积极自尊的内驱力,树立正确的上网动机,将追求奇异、变

    12、化、强烈感觉的心理特征引导到运动、学习、科学实验等创新活动上。其次,学校和社会也应加速创设中小学生课余活动空间和场所,充分满足学生日益增长和变化的物质文化需求,使他们能在线是活动中表现与完善自己,在现实社会中找到在网络中所感受到的快乐。第三是学校适当开设网络道德教育,提高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注意上网心理卫生,并对他们上网时间和行为要进行适当限制和监控。最后,社会要适当引导互联网娱乐,尤其是发展健康时尚的网络游戏,缔造互联网文化产业发展的绿色环境。第二、是强化自我调节力量,提高减少伤害性互联网使用效能感。中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和成长期,自制力薄弱,自我意识等还没有完全定型,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因此,

    13、矫治网络成瘾的中小学生首先要从培养自我意识做起,有意识地锻炼和提高他们自控力的意志品质,强化自我管理意识和应对现实生活的能力,加强自觉抵制互联网使用消极影响的能力,并建立自己的发展目标和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认清自己的现实需要和应解决的真正问题,做到合理安排时间,有限度地上网。可采取自我调节模型来培养中小学生直觉调控网络使用行为的能力,帮助他们设置对可能自我的目标期望以及树立适度的自我意识,提高其减少伤害性互联网使用自我效能感。第三、就是提升心理应激能力,构筑人际关系良性互动的社会支持系统。中小学生心身发育蓬勃,充满感情幻想,他们期待人际关系。因此,建立良性人际互动关系,训练必要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技巧,培养真情实感的人际交往兴趣,多组织有益的社会或集体活动,以使他们在思想、情感、体能等方面等得到实际锻炼,使其感觉活跃,清醒、丰富,不再封闭于“网”的意念中。因此,父母将良好的亲子关系浸入子女的人生与孩子建立“共感”,主动与孩子进行朋友式的沟通和交流,建立民主开放的亲子互动关系,做到提升中小学生的合作意识,沟通技巧和团队精神,加强人际关系适应性训练和指导,包括与同学、异性朋友、老师及父母等关系的交往训练,使之摆脱逆反期的对立心理,构造同心圆的人际关系;要对子女上网进行必要的条件约束,实行公开上网,限时上网,以学习为主的上网行为,培养中小学生自我监控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中小学生网瘾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531220.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