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2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如何培养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2.doc

  • 上传人(卖家):仙人指路
  • 文档编号:5530922
  • 上传时间:2023-04-23
  • 格式:DOC
  • 页数:12
  • 大小:54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如何培养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2.doc》由用户(仙人指路)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如何 培养 一个 心理健康 孩子
    资源描述:

    1、如何培养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谈谈各位都很感兴趣的话题如何培养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我们做了很多大学生个案,做了很多个别访谈,大学生的问题都从侧面折射出来家庭教育中的一些问题。我在校外做个一个案,一个先生已经三十三岁了,没有正当职业,每天就是上网、打麻将、去茶馆,他已经结婚了,我问他“你太太肯嫁给你吗?”他说是他妈给找的对象,他有一个已经六岁的小孩,我问他如何生活,他说他妈妈给他生活费。家长把一个几斤重的孩子养成一个一米七几的壮汉,给他娶媳妇,给他看孩子,还需要给他的家庭发工资,这个妈妈当得太冤了。但这个孩子觉得挺对的。后来他妈觉得不对,说:“你这个儿子是不是有问题

    2、呀?”打电话找心理专家,说她儿子赌博欠人十万元钱赌债被人绑架了,绑架他儿子的人打电话让她还钱,如果不还钱,就跺掉她儿子一条胳膊或一条腿,她一害怕就把钱还上了。可还完钱之后觉得挺冤的,这个孩子以后怎么办呀?她把这个问题扔给我了。这个难题是什么性质的?是孩子还是大人的问题?凭什么孩子不工作照样能有钱上网、打麻将?为什么他没有资格做父亲却生儿子?要是没有别人帮忙,这一切他都做不到,帮他忙的是他的妈妈,他妈妈是在帮儿子还是在害儿子呀?俗话说“三十而立”,他已经三十三岁了,还不能立起来!立起来和谁扶着他有关系,你早一点松手,小孩摔跟头,摔跟头没关系,摔了跟头爬起来就行了。但家长一直扶着他,那么就要扶到底

    3、。小孩子有一个特点,不会走路的时候不让抱,哭着喊着要自己走,等到他会走的时候就让你抱着。小孩一步一个踉跄一步一个跟头却不让你抱,坚持让自己走,但等走得平稳以后却一出门就张手让你抱。抱着孩子出门就是让孩子不能走路让他的两条腿废了,我们要做的事是让他自己走,他自己会走路就让他自己走,不要再抱着他。今天我们就从孩子出生到成长的不同年龄阶段来看一看怎样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好处。我们想培养心理健康的孩子,要知道心理健康是怎么实现的,这里面就有心理卫生的概念,所谓心理卫生就是通过对人各种教育和具体措施,维护和改进健康的心理,以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条件,使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都保持良好或完满的状态。培养心

    4、理健康的孩子就是心理卫生的任务,今天我到这里做这个讲座就是心理卫生的干预措施,在这个讲座里面我可以通过讲一些教育的原理和具体措施,能够让各位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教育别人的孩子当中,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什么样是健康的心理?就是能够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不是让孩子能办好眼前的事就行了,还要适应发展和变化的社会。孩子小时候上幼儿园,大了上学校,以后进入社会工作,恋爱结婚生子,这一生都在发展变化,要看我们培养的孩子有没有能力适应当前的环境和发展变化适应未来。 刚才我说的那个三十三岁的孩子,叫他孩子都很牵强,他已经是三十三岁的人了,但他生理的年龄是三十三岁,心理的年龄只是学龄前儿童。上学的孩子都可以自己做

    5、作业,这个小伙子每天上网、打麻将、泡茶馆,这是成年人的行为吗?他如何做丈夫和父亲?这个人被家长培养出来只能适应学龄前儿童的生活环境,不能适应为人之夫、为人之父的生活环境,他的心理一直停置在儿童状态。我们可以肯定的说,一个三十三岁的人不能承担家庭和社会的责任,肯定是心理不健康的。我们把儿童和青少年的发展做一些阶段性的区分,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1、婴儿期;2、幼儿期;3、学龄前期;4、少年期;5、青年早期。少年期的孩子已经可以承担很多责任,我七岁上小学一年级时,已经学会做饭了,现在十七岁的孩子有多少在家里能做饭?我们的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方面很大的问题把孩子控制在孩子不能承担责任的状态,我们要考虑

    6、在孩子不同年龄阶段,我们如何教育、培养他们如何和他们互动如何和他们沟通,真正把我们的想法贯彻在他们身上,尤其是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有好处的。关于如何沟通的问题,有很多家长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说的是我要和孩子交流,不太注意孩子是否想和家长交流。很多孩子的问题是家长教育的时候特别急切,恨不得孩子一天之内成长为一个人才,对孩子要求过高过急,要求的方法过于简单,孩子不能接受。很多厌学的孩子,是到了青少年时期和家长激烈对抗,其中家长要负主要责任。现在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有两大误区值得重视,第一大误区是很多家长特别重视孩子青年和青少年时期,忽略了学龄前时期,其实学龄前特别重要。第二个误区是很多家长觉得对孩子好就

    7、是帮孩子做事。我的建议是第一要特别注意孩子学龄前时期心理、体质的培养,第二是要把孩子的智商和情商的培养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要让孩子爱学习,首先让孩子能够有责任心能够独立承担生活的负担,这样的孩子才有可能好好学习。有很多家长经常和孩子说“你只要好好学习,你什么都不用管什么都不用干,你要什么爸爸妈妈给你什么”,一般这样的孩子学习都挺有问题,如果这样说法的孩子学习没有问题,那么心理健康就会有大问题。因为一个人不可能只好好学习,别的什么都不干。人的一生没有一个阶段只把一件事做好别的什么都不用做。只有短促突击的情况下,可以一些天专干一件事,其他情况不可能相当长时间什么都不干只做一件事。一个孩子如果只注重

    8、学习,不干家务不替父母着想和别人交往的能力也必然差。一个孩子爱学习,心理比较健康,学习像回事,干家务也自觉,交往方式也冷静,这种孩子才真正要培养。在婴儿期要注重非语言的沟通。婴儿期的孩子不会说话,要注重语言前的沟通,如果有的同志孩子刚刚一岁或者一岁以内,要注意这个时段对婴儿、乳儿要注重对感官、言语和行动的三大训练。感官是给孩子听觉、视觉、嗅觉等方面的感觉,让孩子感官发展比较全面、协调。训练孩子活动,让孩子做各种各样的动作,有很多家长觉得孩子越老实越好,一动就会碰到、摔到,但从我们心理学发展学角度来看,一岁以内小孩的肢体动作对身体心理发展都是特别有利的。言语训练,有的家长看孩子不言语听不懂家长的

    9、话也不会说话,家长就不理孩子。聪明的母亲经常和孩子对话“宝贝,饿了吧?渴了吧?想妈妈了吧?”有的人认为孩子听不懂妈妈说些话没有用,孩子听不懂话不会说话是因为在妈妈和他说话之前没听过声音,老和他说话,有相应的表情和动作,他就慢慢知道这个声音是这个意思那个声音是那个意思,学着用这个声音和妈妈说话,妈妈就会有反应。吃奶的小孩不仅是通过从母亲身体吃奶获取营养,还从母爱中体会到安全。吃奶的孩子刚从母亲身体里生出来,内心有很大的紧张和焦虑,他从那么温暖的环境离开母体,有很大的不适应,通过吃奶恢复安全感。所以现在提倡尽量让孩子吃母亲的奶,不仅是有营养,还在于母亲在喂奶过程中和孩子有亲密的接触。不吃母乳有很多

    10、心理的问题,例如对人不信任可能来自内心极强的感觉,有的人和别人谈恋爱,忽然间提出分手,对方问他为什么,他说觉得对方不同意所以先分手以免有被抛弃的感觉,对方不同意的信息是他自己的感觉,为了求证他才提出分手。母亲喂养能够去除孩子内心的不安全感,人工喂养容易造成孩子敏感和焦虑。尤其是有些人工哺养的时候拿奶瓶塞到孩子嘴里,这对孩子心理健康不利,孩子感受不到和喂奶人的亲密关系,即使拿奶瓶喂奶也要抱着他,让他尽量接近母乳喂养的状态。吃谁的奶,都有感情的付出、投入。喂奶有讲究,什么时候喂奶也有讲究,孩子在那儿躺着,抱起来就喂,这样对吗?有一派客体关系学派的心理学家,关注乳儿喂奶的过程,追踪到孩子长大,在孩子

    11、不饿或在有饿的感觉之前的时候就喂奶的孩子和饿了之后哭,但老是得不到奶吃的孩子长大后形成不同的心理品质,感受不到饿就喂奶的孩子长大后容易倾信别人,凡是饿得不得了猛哭周围没有人来喂奶的孩子长大后不容易信任别人。你的同事、熟人、朋友是否有的人戒心特别强,什么事都小心谨慎,特别害怕上别人的当,如果他做生意,往往因为太谨慎了和别人无法合作。很多人有不可动摇的信念,和内心深处的潜意识有关系。潜意识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经常觉得自己是矛盾的,脑子想得很清楚要干什么,但行为不受控制不去干,或者觉得什么不应该干但不受控制偏要去做,在你精神世界里好像有两个想法,最终哪个想法力量强呢?还是你内心深处觉得不好控制的力量强

    12、,那个力量就是潜意识的力量。潜意识是上升到意识到清醒的头脑里想不清楚不容易觉察的问题。喂奶基本是孩子不哭不想吃奶的时候不要喂,孩子哭了没拉没尿,可能是饿了再喂奶,这时候喂奶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培养有好处。断奶的问题,有些家长不愿意母乳喂养,怕破坏体型,也怕喂奶麻烦断奶也麻烦。有些家长实在没办法要上班不断奶不行了就断奶,采取生硬的办法,有一些妈妈把奶头上抹上红药水、紫药水或者辣椒面,让孩子一吃觉得不对劲孩子就不吃奶了,可是大家要注意断奶断不好,也会给孩子造成心理伤害,孩子原始的分离焦虑和安全感就来自于母亲的哺乳过程。一般孩子应当在一岁以内断奶,如果一岁以上还在吃奶会造成孩子依赖性格的形成。断奶也不能

    13、早于十个月,有的人产假是半年或三个月,那么应该循序渐进的断奶,慢慢减少喂奶次数增加辅食次数,到彻底断奶。成年人恋爱第一天还拥抱接吻,第二天就强硬的分手就好比抹辣椒面断奶,成人对突然情感的断裂还有激烈的反应呢,更何况一岁的孩子,断奶应该小心谨慎,避免造成给孩子伤害。孩子到一岁多会叫爸妈会说一些话会做一些简单的事时,家长要特别强调控制孩子大小便,训练孩子控制大小便,这里面也有心理学的讲究。不能强令孩子迅速控制大小便,大便好一些,尤其是小便不好控制。婴儿为什么要换尿布呀,是因为婴儿不能控制自己排便排尿,后来排大便可以控制,但排尿控制有困难,控制程度有逐渐成长的过程。有的家长对孩子尿床采取十分严厉的责

    14、骂甚至责打的态度,让孩子在控制大小便的问题上产生挫折。逗孩子玩有时也有问题。小孩有时候晚上不爱睡觉,大人就吓唬孩子,容易给孩子造成一些胆小和恐惧的行为。幼儿期的心理卫生。幼儿期的孩子最强烈的愿望是多做游戏。这个时期的孩子就是喜欢玩,让他吃、喝、睡他都兴趣不大,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在这个阶段要注意几个问题,要让孩子摆正在家庭中的地位。我们小时候在幼儿期没有这个问题,想当家庭的重心想当小皇帝,还有哥哥姐姐弟弟呢,自然就会摆正合适的位置,你是这家的孩子,而且不止你一个。现在的小孩发现家里所有的大人都围着他团团转,孩子不自觉的觉得自己是家庭里的最高领导人。有一次到我心理门诊来做咨询的一个孩子特别淘气,我

    15、问他家里谁最厉害,他说他最厉害,妈妈是老二,爸爸是老三。有个孩子十七、八岁一米八多和他妈妈在一个床上睡,他们家给他预备的小床给他爸爸睡,他和妈妈睡大床,这个孩子的位置摆得如何?我说他睡在他爸爸的位置上呢,他说“爸爸算什么呀?”他把爸爸摆在孩子的位置上,这样的孩子心理就偏激了,他觉得他是家庭的中心,他的利益、愿望高于一切,在家里是这样,真要到了学校、单位,他也会这么想,有些年轻同志工作后时间不长就调动甚至辞职,现在孩子受不了批评,很显然这些孩子在家里说的话就是最高指示。要孩子摆正位置,要告诉孩子家庭里有家长,家长很重要没有家长他就没法生活,要通过实实在在的生活不是讲道理。正确处理幼儿口吃和遗尿的

    16、问题。幼儿在三岁前后有一个阶段觉得说话口吃特别好玩。昨天我来的时候,一个家长问我孩子说话口吃怎么办,我问孩子多大?她说三岁,我说,装听不见不予理睬,她说长大变成口吃怎么办呀,我说要是理他他就会口吃,告诉孩子谁说话都有点口吃说多了就好了,口吃的人和不口吃的人有什么区别?不口吃的人特别不在乎自己有口吃。幼儿期的心理卫生是多做游戏,口吃的人开始受到家长的责骂,总是想下句话再也不能口吃,早期口吃的紧张是家长的责骂造成的,晚期口吃的紧张是自己造成的。孩子尿床的问题如何解决?孩子三岁尿床不是问题,三十岁尿床是很大的问题。家长对幼儿要求特别高,看到两三岁的小孩尿床啪的一巴掌,小孩他是控制不住。如何训练孩子控

    17、制大小便?可能有很多家长看到这种情况特别生气,要吃饭时孩子拿着便盆到饭桌前面或尿或拉,两三岁孩子最大的快乐来自于排便排尿。家长看到孩子尿床特别焦虑特别急躁,孩子端着便盆到饭桌旁边不用管他,过了三岁他自然会知道去卫生间。有很多人在小时候尿床,有的家长有种错觉就觉得别人家的孩子天生不尿床,我认为孩子尿床基本都是家长做得不太好,不是孩子不好。在座的各位,有谁说我自己躺着就能尿出来?我们拉尿不能躺着,人骨折后打着牵引,只能拿着便盆去接,但尿不出来,骨折瘫痪早期躺着都尿不出来。我们很小的时候家长要训练孩子躺着尿不出来的习惯。两三岁还在尿床的小孩,你要观察一下他尿尿的时间,要尽到当家长的义务。你熬一宿盯着

    18、孩子看,事先积累一些经验,比如孩子晚上十一点、夜里两点、夜里四点、天亮之前各尿一次,那么你十点五十五分把他一次,一点五十五分把他一次,三点五十五分把他一次,每一次在他要尿之前都被你把出去了,以后他再背贴着床就尿不出来了。有些家长睡觉很死,孩子十一点要尿时没人理,孩子躁动半天没人理就尿床了。我问过一些有遗尿症的患者,尿床之前是否做找厕所的梦?他们说做,梦到想去厕所然后就找厕所,然后就找到了,进去就尿了,然后就醒了。有时候可能我们喝啤酒喝水喝多了,入睡不长时间就会做梦找厕所,但找厕所非常难。要想控制孩子不尿床很简单,家长辛苦两三天就行,按照孩子尿床的规律提前把尿把出去。让孩子多做游戏,让孩子多和同

    19、龄孩子做游戏,对孩子学习和别人交往很有好处。六岁之前不宜让孩子过早学习,六岁让孩子上小学是有科学道理的,六岁之前主要是通过游戏学习。重视孩子的独立能力。孩子自己的事情让他自己做,孩子不会穿衣服的时候帮他穿,孩子不会穿鞋不会系鞋带的时候我们帮他,等孩子会的时候再让妈妈做,妈妈一定要坚持立场不帮他的忙,一定要让他自己做自己的事情。要培养独立的人格,独立对自己的事情负责的孩子才是心理健康的孩子。孩子不能对自己负责,要反思家长是如何对孩子的。正确对待孩子的过失和错误。不要害怕孩子犯错误,犯了错误不要只是给予严厉的批评。学习初期的孩子,孩子要上学了,父母感情上要放松,要孩子离开父母,保持一段距离但保持情

    20、感上的亲切,心理距离如何拉开、情感上如何拉近?生活上的照顾要减少,要经常和孩子有效的交流和沟通感情。很多家长说没有办法和孩子交流,家长和孩子感情破坏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家长替孩子做了很多生活料理的事情。这些是孩子都能做的,在做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独立解决生活困难,培养克服困难的意志力。现在很多家长对孩子生活要求不高,但对学习要求特别高,要按时完成作业要取得好成绩,孩子觉得家长是矛盾的觉得家长很怪,孩子的感情受到伤害,和家长的感情就疏远了。我做过这样一个案子,一个中学女孩和母亲特别对立,小学有一次考试成绩妈妈要求九十分以上,但她考了八十分,妈妈让她在街上跪着,孩子和妈妈的感情被破坏。让孩子学会和同性

    21、、异性父母交往。长大后能和同性、异性交往,但不能粘得过紧。现在有些孩子和一个家长特近、一个家长特远,就像刚才我所讲的一米八多的孩子和妈妈在一个床上睡觉,这个儿子和妈妈距离太近和爸爸距离太远,和妈妈距离太近会学习妈妈,容易陷入某种心理误区,就是长大后,男人的行为、特征就少,恋爱时会找一个像妈妈的人,这样感情就错位了,婚姻就会出现不幸。这样的孩子在精神世界里想找个母亲,结婚后会要求这个女人像妈妈那样照顾自己,自己什么也不干。有一对夫妻,两个人老打架,女人说嫁给这个男人的太委屈太累太辛苦,他也不心疼不理解自己,男人什么家务都不做,女人全方位的照顾,男人还不满意。我问那男人,对太太什么地方不满意,他说

    22、太太挣钱少,我问他想找一个什么样的太太,他说应该找一个这样的女人:在家里特能干家务,无微不至的照顾,在外面特别能赚钱。我问那他做什么,他说他不干什么。依赖母亲的男人最可怕,你不照顾全了,他觉得你不是好老婆,他希望你像对儿子一样照顾他,说你不是好老婆实际是说你不是一个好母亲。等你按照他所说的那样去做到母亲的状态后,男人又失落了他发现他没老婆了,他没结婚的时候他妈妈就这么做的他那时没有老婆,等到老婆都做到像母亲一样时他会觉得自己又没有老婆了,于是开始在外面找了。在家里需要人像母亲一样伺候他,在外面又找个情人。一个一米八的小伙子和妈妈在一个床上睡觉,如果各位有这样的情况听完讲座后赶紧分床吧,不然的话

    23、毁的不仅是自己还有孩子,心理会被扭曲了。要培养孩子和同性父母和异性父母同距离接近,不要和一方特近和一方特远。鼓励孩子积累社会经验,鼓励孩子多和别人家的孩子交往,鼓励孩子换位思考,反复提醒孩子你说小红不好,小红说小丽不好,问孩子“你觉得谁好谁不好,如果你是小红或者你是小丽会怎么样?”换位思考会让人产生理性的认识,积累人际交往的经验。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我在很多地方做亲子关系的讲座,很多人问我孩子不爱学习怎么办,有什么方法才能让孩子爱学习。很多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特别,别人的孩子天生都爱学习自己的孩子天生不爱学习。家长说孩子从小就不爱学习,我认为这种说法不对,孩子爱玩游戏,爱玩游戏没有关系,他生下来

    24、就会玩游戏吗?他从不会玩到会玩是通过学习、钻研,很多家长说如果孩子把玩游戏的心放在学习上来就好了。那么,研究他为什么对游戏有那么大的热情,孩子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有乐趣,得了一千分会说“好”,得了一万分会说“非常好”,得了两万分会说“太棒了”,得了五万分会出个姑娘拿束鲜花说“我爱你”。总是在强化你进一步玩下去。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家长过去看了看,看了之后说什么了?“瞧你,写作业怎么扭着身子?”“你看你的字写得像蚯蚓似的,能不能写直点?”这都影响孩子学习的兴趣。我女儿写字,我说“你和谁学的呀?怎么写得这么好看?”孩子就会越写越好看,待一会儿过去看孩子写得整齐多了。让孩子觉得他能把事情做好,维持孩子对学

    25、习的兴趣。当孩子有不会做的作业问你时,你该怎么办?当孩子向你报告成绩不太理想时你怎么反应?如果孩子问你作业题,总的指导原则是不告诉,千万不要说“这你都不会”,会影响孩子的积极性。我女儿上小学时问我问题,我说我也不会,我有事情我先忙让他先想。我告诉他我也会想,他想了半天也不会,我说不会就算了只能不完成了,老师都教了你不会是你的问题,他说问了好几个同学都不会,我说那么是老师的事情他没有教明白。孩子说不完成行吗,我说不完成不行但不会做怎么办呀,他说要不再想想,过了一会儿说“我真伟大”,我跑过去问她怎么伟大,她说看上去很难但做起来不难,终于想出来了,其实她做的是错的。我又开导他,她终于发现自己写的是错

    26、的。要支持孩子自我探索的过程,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给他表扬和鼓励,让他感觉我能干好这件事,他就有兴趣了。有的孩子说“没考好,考了95分”,家长告诉他下次努力认真比95分多就有进步,考100分就不会再有进步了。很多家长不这么说,很多家长知道孩子考了99分会说“那1分怎么丢的?”。家长往往会说少了一个小数点,如果发射火箭会出多大问题。那么发射火箭时小数点少了一位就发射了吗?我们都知道,这么大的工程不是要经过很多人检查的吗。不要给孩子过于完美的思维,让孩子对学习望而却步。青春期的问题。小孩从十一、二岁开始到十七、八岁,身体上越来越接近成人,内心也向成人过渡靠拢,成人特征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一个人的青春期

    27、里最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他们想迅速独立,希望像一个成人一样独立的处理自己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另一方面没有办法摆脱依赖,没有独立在社会上生存的能力,处于矛盾、冲突的状态。我们要了解青春期学生内心冲突、矛盾的状态大致是:独立和依赖、理想和现实、自负和自卑、沟通和封闭。青春期的孩子关注自我形象,很多想法互相矛盾、对立的。如果孩子学习出现困难差不多也是从初二开始,自我意识中的各种矛盾、冲突、困惑都出来了,又要独立又不能摆脱依赖,什么事情都想自己做主但还要听爸爸妈妈怎么说,自己想半天还是想不好。我的孩子上初中的时候,我的每一句话他都不同意,他往相反的方向想,但他做事暗中还是合着我们的想法。理

    28、想和现实的矛盾,青春期的孩子想得特别好,对自己的生活对外部世界有美好的想象空间,但当他进入青春期后有个深刻的思考,人生、社会、自己,发现很多不如意不完美阴暗的一面,对理想能不能实现,现实能不能接受,理想和现实的巨大差异。自负和自卑的矛盾,当他遇到困境的时候,受到一些表扬会自负,认为自己无所不能,遇到一些挫折就会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能。有时候自负和自卑不均衡,这种不均衡不协调是一种现象,其中自卑是主要的,觉得自己很渺小力量不够,自负是对自卑的一种补偿。沟通和封闭的矛盾,沟通欲望特别强,对生活的感受希望和别人交流,但同时又想封闭,和自己没有共同语言的人不想沟通,年龄差距大的人也不想沟通,最愿意和同龄人

    29、打交道的人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好。如果一个小孩愿意和比他大的孩子一起玩,年纪大的人愿意和小孩玩,可以折射出一些心理问题。一个青春期的小孩愿意和成年人在一起,有可能折射出孩子不知道是缺乏父爱还是缺乏母爱,有可能是双方都缺有可能是缺一样,会和与父母年龄相仿的人交往。按照年龄特点,一般人愿意和同龄的人交往特别是青春期的少年,不愿意和家长多说话是普遍现象。我为一些家长做青春期心理健康讲座,有一些时间让大家和我交流、互动,有一个家长说女儿每天不高兴,问她什么都不好好回答,说的话都透着烦感,女儿小时候天天缠着她,没想到现在和她说什么她都不和自己交流,她宁可泡方便面也不愿意和爸爸妈妈出去吃饭。孩子句句反驳、全听

    30、都得注意,青春期的孩子说一句反驳一句不太好,有可能爸爸妈妈说得是对的,句句都反驳你就不知道怎么做了,说一句听一句可能隐藏其他问题。只有家长说得对就听,说得不对不听但不和爸爸妈妈吵架是对的,家长说什么都听,不管对错也听是不对的。几年前我在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接待一个三十一岁的患者,他为自己的恋爱婚姻问题发愁找我咨询,吃饭的时候让我带他一起去,他说不知道吃什么合适,我让一个学生带他去。学生说食堂窗口特别多,他到哪里那个人就跟到哪里,因为那个人不知道该买什么不知道爱吃什么,看学生买什么他就买什么。做了三天咨询之后我们有个心理游戏类的活动,到郊区的山里,他说得问问他妈妈是否同意去山里。他问我怎么样才能迷惑

    31、姑娘的心,我说我现在要回答你的问题我就成为你妈妈了,什么问题都问他妈妈,什么样的姑娘会喜欢他呀。小孩在青春期的时候,不太爱理家长、反驳家长的意见,是这个阶段独立的表现,和不同年龄的人封闭,愿意和知心朋友交流,和家长之间有代沟,青春期的青少年每天都处于焦虑不安或者是担忧的状态,让家长觉是孩子不好接近和自己的感情疏远了,但家长应当能够坦然面对孩子青春期出现的情况,在青春期到来的时候孩子要展现自己的想法,内心有一些混乱,和家长沟通减少是好现象,理性的家长不要打扰孩子的这个过程,沟通的主要方式是间接的,告诉孩子“你要”一点作用都没有,要让孩子自己去解决自己的问题。青春期的自我意识,面对一个重要的任务就

    32、是学习,这个阶段的孩子都在上学,面临要把学习搞好的重要任务,外部的交往有一些困难的时候,原有的心理素质中的问题心理健康基础性的东西在青春期暴发出来,婴儿期爱的缺乏、幼儿期游戏的缺乏,会出现很多家长很难接受的问题,比如追星、离家出走、厌学。关于孩子网络成瘾的问题。上网成瘾的孩子面相干瘦脸色蜡黄,听着讲课手不自觉的就处在打键盘的状态,手部和前臂的肌肉是麻痹的。从观察和研究发现,这些孩子一般和父母的情感交流非常少,对父母的感情特别冷漠,学习的兴趣荡然无存,对网络游戏非常着迷,对生活有很多幻想,很不切合实际,有一些是家庭存在的问题。家庭条件好的娇惯特别多,孩子容易上网成瘾,让他别渴着别饿着,有什么事都

    33、替他解决这种孩子不爱学习,家长训斥孩子苦闷,就会上网,一玩游戏就好了。有一个案例,有一个娇惯的孩子口袋里总有花不完的零用钱,不爱学习,不玩游戏也不愿意睡觉,后来开始留恋网吧。这样的孩子上学的动力不强,每天都那么舒服,学习是一个克服困难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学习的乐趣在于拿出意志力克服困难,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得到学习的乐趣,娇惯的孩子克服困难的力量不足,没有这种力量,网络游戏对他们具有吸引力,步步带着奖赏和强化带着快乐,只需要通过快乐的奖赏就能维持,学习需要通过克服困难维持学习的动力。家长培养方式需要是理性的,让他平时要承担一些责任要克服一些困难,要给一些拒绝,孩子的要求不能全部满足,才有承受力有毅

    34、力克服困难,很多孩子上网成瘾是家庭娇惯造成的。我们原来指成瘾往往指使用药品成瘾,网络成瘾导致孩子心理、社会功能的损害,心理方面比如说和家人的情感、交往、认知,社会方面表现为学生不能上学、工作人员不能正常上班。我们在网络成瘾训练营基地看到大多数孩子,几乎所有的孩子网络成瘾都是家庭和孩子之间亲子关系不和谐或家长之间不和谐,父母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只是在催促孩子学习,形成孩子对家长依赖性强,孩子受措后得不到理解只能到网络里寻求关爱,不良的家庭关系驱使孩子网络成瘾。不合理的家庭责任和家庭氛围会对孩子形成影响,父母在外地工作,孩子由老人带大,隔辈老人看孩子会有一种心理,多满足孩子的要求别让孩子受委屈,孩子和

    35、父母分离感觉自己被抛弃。有的家庭中缺少学习的气氛和人际交往的氛围,孩子为了引起家长的注意会逃学或沉迷网络。许多新闻媒体都会说网瘾是家长的问题,青少年少年儿童网络成瘾,很多家长都很委屈说很严厉花了很多钱教育孩子,为何将责任归结到家长身上。我们并没有人为的把问题归结到家长身上,当孩子到了这个世界上的时候,孩子是没有毛病的,是在我们的培养教育之下成长的,一个人要做父母,做好的负责的父母,要把孩子教育好,不仅是对孩子的爱,家庭气氛也要好,孩子没有成年,如何让孩子承担教育失败的责任?十八岁以上我们才更多倾向于做孩子的工作,责任方面应当由孩子更多的承担,不能把自己的责任推到家庭上。十八岁以下的孩子主要是家

    36、长教育的问题,改变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有个家长说以前对孩子特别简单粗暴,后来发现一本书叫尝试教育,所以老表扬孩子,但是效果也不好。简单的批评和表扬是一样的,问题就是简单,尝试是真正的欣赏和认识到他的优点加以表扬,如果一个人长得口歪眼斜,夸他长得漂亮不是事实,表扬的是真正的优点,是你发自内心认为该表扬的地方,不是处处尝试。营造和谐振家庭氛围。正确处理学习、上网和休息的关系,合理分配三者。孩子上网不超过两个小时,我们不要强迫孩子关闭电脑,很多生活、学习、活动在网上也可以进行。你要想想现在对孩子采取的措施是对孩子教育的需要,还是你要释放不良情绪的需要,如果是教育孩子的必要,对孩子有帮助可以做,如果只

    37、是为了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可以不做。前面讲到的,一个妈妈和女儿感情不好,女儿甚至想杀了妈妈,因为妈妈让女儿在街上跪着。女儿有一件毛衣非常喜欢总是穿着,妈妈让她穿校服,妈妈用剪子把毛衣剪成碎条。我们会问妈妈为何要这么做,妈妈说什么都没想,她气死了就是要剪,孩子特别喜欢的东西,妈妈给剪烂,情感如何维系?我喜欢的你给剪烂,你让我做的事我就不做。青春期的孩子容易追星,从发型穿衣都像偶像看齐。追星也出了很多事情,几年前有一个港台歌星来大陆开演唱会,很多少男少女说话声音非常急促,有一个小女孩捂着胸口说“激动死了,心脏要跳出来了”。很多人截出租车但不知道去哪,说歌星出来去哪儿就去哪儿追,一个个说话声音都颤抖。

    38、青春期的孩子追星,家长不要太紧张,这是青春期的孩子必然要经历的阶段,社会上明星应该多样化,不能只是影、视、歌、体育,劳动模范、企业家都应当是明星,让少男少女模仿和学习。青少年在混乱时期,需要有个榜样去效仿。喜欢学术明星的追易中天、于丹,对中国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不是坏事。我们的社会不是明星太多而是明星太少、太单一,要给青少年更好的榜样。追星不要到迷失自我的程度,丧失了自我,希望我和明星无限贴近就可以了,追星的问题要避免病态,要极大的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青少年充满梦幻,寄托着青少年的理想,追星是正常的。好的关系胜过好的教育。交流好感情,正确的交流产生好的效应。理性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青春期以前的小孩可以直接说,青春期后可以诱导引导启发,最好是举例给孩子讲解。谢谢大家。12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如何培养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2.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530922.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