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结构及其培养.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结构及其培养.doc》由用户(清风明月心)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教师 心理健康 教育 能力 结构 及其 培养
- 资源描述:
-
1、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结构及其培养 一、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整体素质的途径现代社会的学生面临着不同以往的压力,他们所承受的压力已经远远超过其他时期的压力。由于现代教育的特点,尽管在小学时期学生离高考还很遥远,可他们已被动地开始进入紧张的学生活动中,并且由于教师和家长的压力,他们幼小的心灵背上了沉重的学习和精神的双重负担。近年来,涌起教育改革的浪潮,教育界开始提倡素质教育,减负呼声此起彼伏。可同时,高考制度未得到改革,高考制度一日不变,素质教育就不会是素质教育,它只会是应试教育的另一方式或者说是另一形式,应试教育就无法如金蝉脱壳般,变成素质教育
2、。再者,升学率的追求,使得各个学校视素质教育不顾,大搞题海战术,素质教育成了空头口号。高考的指挥棒不断地指挥着教师、家长与学生,他们的一切活动都以高考为中心,在此激烈竞争之际,各种提高班如雨后春笋,多如牛毛。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获得进入高校学习的机会,家长们纷纷将孩子送去“深造”,毫不考虑孩子的身心状况,孩子只得整日忙碌在这个、那个班之间减负,成了施压。许多教师、家长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思想支配下,仅仅重视学生知识的获得、智能的提高,而忽视了下一代优良品质的形成和优良人格的塑造。教师、家长的压力,使孩子们幼小的心灵背上了沉重的学习和精神的双重负担,这一时期,他们渐渐地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他们受到
3、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关于升学、就业等方面的压力。他们幼稚的心灵不堪重负,这反过来严重影响着他们身体、心理各个方面的发展与成熟。因此,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二)心理健康教育是教师必备的教育教学能力优秀的教师应该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在学习竞争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导致消极情绪的产生。消极情绪对学生的发展有阻碍作用。一个人,如果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时间久了,就很容易导致心理不健康,终有一天,会一并爆发出来。就像一个盛水的杯子,水满了,还继续往里加水,水就会溢出来。要使学生健康成长,作为教师,应该学会开导学生,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引导学生积
4、极向上发展。就像一个走夜路的人,他需要一盏为他指路的灯一样,学生在遇到问题时,需要教师给他指引方向。而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有一定的心理教育能力。长期以来,多数学校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忽视教师心理教育的培养,多数教师不能做到有目的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机地进行心理教育。应试者只能重视知识、技能传授,忽视心理教育,不重视智力开发、能力培养、非智力因素的发展,造成学生素质片面畸形发展,学生心理问题增多,学生厌学,逃学,离家出走的现象常有发生。学生心理健康的高层次的标准,即是健全人格的标准。讲究心理健康,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是学生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捷。(三)心理健
5、康教育是实现现代健康的途径现代健康的观念不仅包括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关心学生的成长,就必须兼顾他们身体、心理两方面的健康成长、发育。学生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时期,他们的生理、心理迅速发展、剧烈地变化。他们的身体、心理的健全发展需要重视心理健康。现代社会的学生是社会的人,是未来21世纪的主人。他们不仅需要有为社会作贡献的真才实学,更需要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无疑对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有重要的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对中小学生及时
6、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急迫任务。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对人生的意义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并与生活环境保持良好的平衡和协调。心理健康教育是预防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保护和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由此,笔者认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主要有两项:一是要对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我调节、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培养学生
7、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二是要对少数有心理困惑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其尽快摆脱困境,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成为一个心理健全的人。(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和任务,可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分为以下三个层次:1、维护学生心理健康。这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教育内容。具体包括:(1)智能训练。即对智力的不同构成因素,如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等设计不同的训练活动;(2)学习心理辅导。即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3)情感教育,即教会学生把握和表达
8、自己的情绪、情感.,学会有效控制、调节和合理宣泄自己的消极情绪,体察和理解别人的情绪、情感,并进行相关技巧的训练,如敏感性训练、自我表达训练、放松训练等;(4)人际关系辅导。即围绕亲子、师生、同伴三大人际关系,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各类关系,并教给学生处理各种关系的技巧和原则;(5)健全人格的培养。即培养个体面对社会生存压力而应具备的健康人格品质,如坚强、独立性、进取心、耐挫折能力;(6)自我心理修养辅导。即通过训练和教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并在自身的发展变化中,始终能较好地悦纳自己,如悦纳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培养自信心,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2、矫正学生心理行为问题。这是面向少数具有心理问题和行为问
9、题的学生而开展的心理咨询和行为矫正训练的教育内容,多属矫治范畴。具体包括:(1)学习适应问题。主要指围绕学习活动而产生的心理问题,如考试焦虑、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学校恐怖症、厌学;(2)情绪问题。主要指影响学生正常生活、学习与健康成长的负面情绪问题。如抑郁、恐惧、焦虑、暴躁,忧虑;(3)常见行为问题。主要指学生在生活、学习中表象出来的不良行为特征,如多动、说谎、打架、胆怯;(4)身心患疾,主要指因心理困扰而形成的躯体症状与反应,如神经衰弱、失眠、疑心症、神经性强迫症,癔症。3、学生心理潜能和创造力开发。小学时期是学生心理潜能开发的一个较佳时期,因此心理潜能的开发与创造力的培养也是小学心理健
10、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主要包括对学生进行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和逻辑思维、直觉思维、发散思维与创造思维的训练和培养。三、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结构 能力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那些心理特征,能力是符合活动的要求、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的综合;教育能力是符合教育活动的要求、影响教育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的综合;心理教育能力是符合心理教育活动的要求、影响心理教育效率的个性特征的综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是教育教学能力的核心组成部分。(一)依照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和途径划分 教育的任务是通过多种多样的教育教学活动去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质,使学生有良好的整体素质。整体素质包括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
11、化素质。心理素质是社会文化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心理基础,而它又影响生理素质的发展;心理教育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能适应各种活动要求的普遍性的心理素质。 以心理教育的任务与途径为标准来分类,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应包括一般性心理素质及特殊性心理素质能力的培养。一般性心理素质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意志力、创造力、交往力等。 特殊性心理素质包括语文能力、数学能力、音乐能力、绘图能力、体育能力等,我们称之为学科能力。 1、一般性心理素质能力的培养包括: (1)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的能力。观察力是学生接受外界信息的途径,良好的观察力对学生完善自己的能力结构具有重要的作用。观察力的培养,要求
12、教师能够正确引导学生从事物的特点入手,从各个方面去分析事物。比如观察某种动物,教师就要告诉学生,首先要观察动物的外表,包括皮毛等;其次要观察动物的行为,并记录下来以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 (2)培养学生记忆力的能力。学习效果好不好、效率高不高,与学生的记忆力有着重要的联系。无论学习什么样的资料,如果没有很好的记忆力,学生就无法记下所学的知识,一切努力也就白费了。要在相同的时间内取得更大的成绩,学生就该具备良好的记忆力。良好的记忆力,除了与自身方面有关,还与记忆的技术技巧有着相当大的关联。作为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特点,针对性地教给学生有效记忆的方式。例如,圆周率3.14159,很多教师就能告诉学生
13、用“山顶一寺一壶酒”来记忆,这样的记忆方法形象生动,学生很快就能记下。 (3)培养学生想象力的能力。想象力是个人发挥自己才华以挖掘一切有用知识的能力。丰富的想象力能给人以智慧、给人以信心。具备丰富的想象力是一个人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的有效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师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大胆地去想象一些别人想不到的事情,不要认为学生“胡思乱想”会影响学习、误入歧途,教师应当认可学生切实有益的想象,不要极力压制学生的想象力,把学生的思维圈制在小小的范围中,这对学生的发展毫无意义。 (4)培养学生思维力的能力。思维力是学生解决学业问题所必须具备必须的能力,灵活的思维力有助于
14、问题的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以个人的智力去完成比较困难的任务,总结经验,不断进取,教会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5)培养学生意志力的能力。无论在生活还是学习、工作中,人总是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困难,要解决困难,不仅需要有智慧,还需要有顽强的意志力。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意志锻炼”,组织学生参加登山活动等,培养学生耐苦的精神。培养学生的意志力,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学生会受用终生。 (6)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能力。创造力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创造力的培养有利于知识的掌握。鼓励学生自己
15、动手,制作出自己喜爱的作品,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学会创造。 (7)培养学生交往力的能力。任何一个学生,都不是孤立地生活在真空之中的,他的成长,不可避免地要与父母、邻居、亲友、同学、老师、社会上各阶层的人打交道。学生的生活较为单纯,加之年龄较小,往往不会处事,难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学生相信自己,建立良好的自信感和成就意识。因而,教师应学会利用较恰当的机会,积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教师对学生要抱有希望,建立正常的师生关系,产生期待效应。多鼓励,多帮助,多称赞。不要轻易批评、指责、讽刺。学生一旦有了被信任感,就会有积极向上的激情、战胜困难的信心。教师不要偏爱一部分学生
16、而忽视另一部分学生。如果这样,势必使这一部分学生有被疏远被讨厌感,那么,这就不利于学生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 (8)培养学生情绪情感的能力。情绪情感在人的发展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积极的情绪情感,让人兴奋,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工作、生活中去;消极的情绪情感,让人萎靡不振,整日唉声叹气,不思上进,不求进取。教师要帮助学生确立人生目标,树立远大理想,引导他们把精力集中到学习、文体、科技活动中去;帮助他们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以解除神经的过分紧张,促进生理上的内分泌系统的适度平衡。避免压抑、恐惧、紧张、狂热、急躁,以产生有益身心和学习的激情;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情趣,通过音乐、绘画、书法、体育、文学欣赏
17、等活动来陶冶他们的情操;帮他们找到情绪不健康的原因,弄清是否存在惧怕的危险或威胁;让他们把心灵中的积郁忧虑倾吐出来。这样,学生就能在健全的积极的情绪中生活和学习,以利于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9)培养学生个性心理特征的能力。个性心理是个人的性格特征,个性会影响一个人的发展,良好的个性心理是个人获得成功的必要。性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最为密切。不良的性格特征往往成为心理疾病的基础。培养学生正确的对人、对事、对己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对于心理健康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让学生形成勤奋、勇敢、坚定、果断、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团结友爱、乐观向上、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爱祖国、爱人民、讲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等良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