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浅谈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doc

  • 上传人(卖家):清风明月心
  • 文档编号:5527811
  • 上传时间:2023-04-23
  • 格式:DOC
  • 页数:7
  • 大小:47.01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浅谈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doc》由用户(清风明月心)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浅谈 家园 合作 培养 幼儿 良好 行为习惯
    资源描述:

    1、论文:儿童说谎行为研究综述摘要:儿童说谎的行为是近些年儿童心理学研究的焦点,说谎行为在儿童生活中普遍存在,并且伴随着他们的成长,因此说谎行为对于儿童心理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包括说谎的概念的界定,说谎的分类及其动机因素和原因,说谎行为的发展,说谎发展的理论假设,还有应对说谎行为的方法及对策。关键词:儿童 说谎行为 心理研究 说谎理论 对策Abstract:Children lying behavior is the focus of research in recent years, child psychology, lying behavior prevalent in the

    2、 lives of children, and along with their growth, so lying behavior for the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This article written definition of the concept of lying, lying Classification and motivational factors and causes, lying behavioral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3、of theoretical assumptions lying there lying behavior response methods and strategies.Key Words:children lying behavior psychological research theory of lie strategie.1、说谎的概念说谎,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有意说不真实的话。谎,即谎言,假话,欺骗之言,是人为编造出来的不真实的话语。说谎,即把谎言有意表达欺骗信息的一种外显的行为,可以用传播、说、写、画、符号或者语言表达等。目前研究者普遍接受的观点是,如果一种言语表述被认定为说

    4、谎,必然满足三个关键成分:事实成分,即言语是否符合真实情况;意图成分,即说谎者是否有意地进行欺骗;信念成分,即对于自己所说的,说谎者自己是否相信1。笔者倾向于Sweetser的民俗模式说。她认为一种言语表述是否被认定为说谎不仅取决于说谎的原型成分是否出现,还取决于交谈发生的背景2。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谎言也有善意与恶意之分,孩子可能因为保护某人而对另一个人说谎话,也可能因为攻击某人而说伤害某人的谎话,这同时和孩子当时的说谎情景于心理动机密切相关。总的来说,说谎这一得到普遍认可的定义含有两个成分:一是谎言内容,即说谎者把虚假说为事实;二是动机,即企图欺骗。本文希望通过分析小学儿童的说谎情景和动

    5、机制订矫正对策。美国英语文学大词典将谎言定义为:(1)打着真实的旗号蓄意提供给别人的虚假说明或虚假信息。(2)意味着欺骗的任何事情或给别人的错误表达。 A.B.彼得罗夫斯基(1997)认为,说谎是个体的一种心理特点,表现为有意歪曲实际情况,极力让人对事实或事件造成不正确的印象。 皮亚杰认为谎言可以有三种定义:最基本的定义是纯粹实在论的定义:谎言即顽皮的话。第二种定义是纯粹客观的定义:谎言是不符合事实的一种断言,即使儿童能辨别出这种断言是有意的错误陈述还是无意的错误陈述,都可归入谎言范畴。第三种定义即一般意义上的定义:任何有意图的错误陈述都是谎言。2、说谎的分类无意识的说谎。也可以说是幻想式的说

    6、谎,严格说来,这不应该被纳入说谎之列。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年幼的孩子身上,因为幼儿对经历过的事情记忆不清晰或时间概念掌握不准造成说话不真实;或把想象当成了现实而说了假话;或因控制能力差、道德认识不清而说谎。有意识的说谎。按动机来分,又可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种。如孩子生病了,怕妈妈着急,对妈妈说:我没有病,不难受。这种说谎有积极的因素。而动机是消极时,就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说谎,是一种欺骗的方式,性质是恶劣的,必须根除,以防后患无穷。防卫性说谎。这种说谎行为的动机就是保护自己不受伤害,使自己摆脱不利的情境,化险为夷。在儿童的说谎行为中,它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例如: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较高,孩子的压力比较

    7、大,有时难以达到父母或老师的期望,又怕被责怪,如何躲过这些呢?孩子往往想到的就是说谎,想好一个有理由的谎言,躲过家长的惩罚。一来二去,说谎便成了一种习惯。表现性说谎。这种说谎的动机是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在别人面前夸耀、表现自己。获得别人的赞扬,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的才能,是人的基本社会动机之一,实现这种动机的正确做法是努力学习和工作,用出色的成绩和良好的表现赢得别人的赞扬。不过,出色的成绩和良好的表现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获得的,有的孩子虽然付出了努力,但是由于某种因素的影响,如学习方法不对自己缺乏某一方面的能力等,难以取得良好的成绩,自然无法吸引别人的注意,于是有的孩子就有可能用说谎的办法达到这样

    8、的目的。在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一些学习不好的学生,可能编造自己的家庭成员如何了得,用谎言引起别人的注意,力图使自己成为众人注目的中心。或者有的小学生知道父母的要求高,而自己又无法达到目的,于是编了一些自己在学校如何的谎话来骗父母。从这种说谎者的心理来看,他们往往有很深的自卑感和强烈的表现欲,他们的说谎行为是克服自卑感的一种表现,是他们的表现欲无处发挥作用的一种结果。3、说谎的动机及原因3、1、为了逃避责任和任务而说谎哲学家罗素说过:孩子不诚实几乎总是恐惧的结果英国心理学家特说过撒谎是说真话遭到训斥的孩子在心理上解脱自己的避难所。类说谎往往是恐惧心理所致。而滥施惩罚是造成儿童产生恐惧

    9、心理谎的主要原因。如有的家长害怕孩子变坏,常常不问清事由就训斥责备至打骂孩子;有的家长性格粗暴,孩子稍有不当之处就会训斥打骂。些错误的家庭教育,很容易造成孩子的恐惧心理。孩子做错了事,为开脱责任,逃避打骂训斥甚至惩罚,就会有意说谎。其实,儿童做错些事,有时并非故意,向父母说出实情,表明小孩子的诚意,父母本该表扬,只要予以提醒下次注意就可以了,施与惩罚有可能使孩子今不再敢说真话了,从而导致孩子养成说谎话的坏习惯。3、2、取悦他人的虚荣心理虚荣心是指自尊心的不合理的表现,是一种爱慕表面上光彩、风光的虚浮心理。儿童已经正式介入了同龄人的群体关系,在群体交往与生活中,儿童相互的比较和竞争就不可避免,儿

    10、童相互吹嘘自己有这有。那,或者是你有的我都有,我有的你没有再或者是你有的我虽没有,但是我有的都比你的好。为了不使自己在比较中处于劣势儿童,有时会不顾一切的夸大事实甚至编造事实。比如:小朋友小明看到东东在玩坦克车,自己明明没有坦克车,却会不假思索地说:我妈妈给我买了很多坦克车,比你的好玩。可以看出,这种说谎恰恰反映了小明可望达到坦克车的愿望。往往儿童口中说的我有或我早就玩过了等等,常常不仅是流露愿望,而且也是在掩饰愿望和克制愿望。强烈的虚荣心驱使他们屡屡说谎每个人都有向往更好生活,使别人羡慕自己的本能,而当这种本能过于强烈的时候,我们就称之为虚荣。虚荣心强的人不能接受自己有哪些方面比别人差,而是

    11、必须要样样别人优越才能接受自己。当自己某些方面没有优越性的时候,就会想设法地编造出谎言来抬高自己。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已能意识所说实际情况有出入或者是虚构的,但是因为虚荣心在作怪,促使儿童说儿童期的心理特点之一是喜欢听好话,期望得到别人的赞美和表扬也是儿童的情感需要。3、3、受成人行为影响而说谎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儿童不良行为的形成是由于示范作用引起的学习结果。示范作用是指人类个体接受某一榜样的影响并占有其特征的过程。儿童说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成人的不良影响和不的教育方法。父母和教师是儿童心目的偶像,又是和他们接触最多、影响最大,也是最受尊敬和信赖的权威人物他们的言行举止对儿童起着巨大的启迪和

    12、效仿作用,儿童的模仿能力很强,难着学。特别是儿童家长的说谎行为,常是造成儿童说谎的直接原因。父母和教师如果儿童面前说了谎,就会使儿童产生说谎不为错的错觉,起码为他们的说谎壮胆。马卡连柯说过:如果一位母亲瞒着人把东西给自己的孩子,而不给别人的孩子就是在教自己的孩子不正直,不忠诚。有的家长说话随便,表态轻率,不计后果。比如:孩子生病了害怕吃药,这时家长就会想法设法的让孩子吃药,有的妈妈就说:好好吃药,吃了药身体好的快,等你身体好了妈妈就带你去动物园。可是孩子病好了之后妈妈却对孩子的承诺丢到了九霄云外,忘的一干二净,当孩子问妈妈为什么说话不算数时,妈妈却若无其事的子说:那是妈妈哄你的。有的家长当着自

    13、己小孩的就经常不说实话,如,家里来了电话,爸爸就说:如有人找我,就说我不在。另外,有的家长喜欢夸大其词,把一件微不足道的事的天花乱坠,孩子此影响也会不知不觉地进行模仿,效仿大人吹牛说谎。以上的些言行往往使孩子产生言不必信,说和做是两回事的错觉,故而在生活中孩子就出现说和做脱节,或凭空乱说等不良现象。3、4、社会媒体带来的不良行为现在社会人民的道德观念受到了利益的诱惑,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倾斜,利益当道,造假事件也不断出现,对于儿童的思想道德意识、伦理道德观念和诚实守信观念产生了消极影响。例如,花钱雇父母来开家长会、花钱请同学帮忙考试作弊、撒谎说有病不去上课等其他的一些说谎的理由。因此,我们应该对儿

    14、童的说谎行为有一个正确的看法,帮助他们改掉那些错误的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4、说谎行为的发展随着20世纪80年代心理理论的兴起,发展心理学者重新开始聚焦儿童的说谎行为,尤其关注2-8岁儿童说谎的发生和发生率。无论说谎成功还是失败, 2-3岁的幼儿已出现说谎行为,并且在学前期得到迅速发展,成为儿童一种比较普遍和频繁的现象。很多研究者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探讨儿童的说谎行为。Lewis等人在1989年运用了一种制诱惑情境:让一个3岁儿童进入一个房间内,此房间中有一个吸引人的玩具。当实验者离开此房间时,指示儿童不能偷看此玩具。通过单相玻璃观察儿童的行为,并用摄像机进行记录。研究结果发现, 33个3岁儿

    15、童中有4个没有偷看并说了真话; 29个被试偷看了,其中38%的说了真话; 38%的说没有看,即说谎;还有24%的没有进行言语反应。这说明3岁的儿童已经会说谎了3。后来的很多学者运用类似于抵制诱惑情境的实验设计对儿童说谎的问题进行了研究。Polak和Harris的研究也发现3-5岁儿童在当主试借故离开不允许偷看玩具的条件下,有一半多的儿童偷看了玩具,并且大多数人否认自己偷看玩具4。Tal-war等人在不允许3-7岁的儿童偷看的情况下,大多数儿童偷看了玩具,除了3岁儿童有三分之二的人坦白以外,其他年龄组的儿童基本上都否认自己偷看,即说谎5。王平考察了3-5岁儿童在抵制诱惑实验情境中的违规及承认和说

    16、谎情况发现,所有年龄组违规者都在50%左右,而说谎者都达到55%以上6。(P25-26)徐芬等的研究发现, 3岁儿童中有59. 3%出现说谎行为,而4岁时这个比例达到75%7。Chandler等运用藏与找的游戏发现,约有30%的2岁儿童、60%的3岁儿童、55%的4岁儿童告诉成人错误的藏宝地点,即说谎。这说明2岁的儿童就能欺骗别人8。一些学者对儿童说谎的研究则采用自然观察记录法。Stouthamer-Loeber发现父母报告的儿童经常说谎的比例是19. 4%,但当有教师评定时,只有14. 4%的儿童经常说谎,而且排除了父母和教师都认为有惯常欺骗问题的3%的儿童9。母亲比老师记录更多孩子的说谎行

    17、为, 认为这可能是因为母亲更熟悉自己的孩子,或者母亲比老师使用更严厉的标准来评估孩子的行为。Gervais通过让父母和老师连续三年记录儿童说谎行为的纵向研究发现, 6-8岁的孩子说谎是普遍的现象,只有11. 5%的男生和15%的女生没有被老师和母亲记录为说谎者。在被老师和母亲一致记录为说谎的人群中,有4. 9%的男生和2. 2%的女生为持久性说谎者。被老师和母亲一致记录为说谎的7岁儿童能预测他们8时岁也被老师和母亲一致记录为说谎。被母亲和教师经常记录为说谎的,到7岁变为稳定性说谎者10。在Newton的研究中, 24位母亲对3-4岁的儿童进行了长达半年多时间的说谎行为的记录。根据母亲的报道,所

    18、有的儿童都说谎了,并且说谎的形式多种多样。如欺骗性的拒绝、找借口等11。W ilson等人追踪两年调查了40个家庭中2-3岁儿童在自然情景下的说谎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说谎的行为也随之增加。在第一次观察中, 4岁儿童每2个小时发生1次说谎行为,2岁儿童每5个小时说谎1次。两年以后, 6岁儿童每个小时说谎1次, 4岁儿童大概每2个小时说谎1次,忽略时间跨度, 96%的儿童至少是发生过1次说谎行为12。综上所述,不管是实验研究还是自然观察法,年幼儿童的说谎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同时从上述文献中发现,实验情境下的是轻微的违规行为,不会产生特别严重的后果,在自然情景中,很多儿童可能出现与另一儿童打架或

    19、者破坏物品等违规行为。这些行为显然比在诸如抵制诱惑程序中的偷看玩具要严重多了。因此以后的实验研究需要设计不同程度的违规行为,使儿童说谎行为的发生更切合自然情景。另外,观察报告更多关注儿童说谎的频次,未来的研究需要考察具体的说谎内容、动机以及说谎的具体情境和时间,从而更全面深刻理解说谎的功能。5、说谎理论假设5、1命题理论持命题理论观点研究者认为:言语涉及的事实、说话者的意图和信念等语义特质在说谎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及其道德评价中起关键的作用,它组-78-成了说谎概念与道德评价的认知结构。13这个理论预测,说谎概念的发展取决于儿童对此三个关键成分的理解,其中没有社会背景或文化因素的影响。5、2原型理

    20、论原型理论通过三个语义成分定义了原型说谎的特征:1)言语表述与事实相违背(事实成分);2)说话者知道此言语表述是错的(信念成分);3)说话者有意欺骗听者(意图成分)。如果是原型真话,则这三种成分都与原型说谎的特征相反。这个理论预测,说谎概念的发展取决于儿童对此三个关键成分的理解,不受社会背景或文化因素的影响。14近年来,研究者在考察这三种原型成分在儿童理解说谎及其道德评价中的作用与发展性问题上存在着分歧。有些研究者的研究结果与皮亚杰的相似,认为青春期以前的儿童主要以事实成分为依据,只有到11岁以后才可能在说谎概念的判断中考虑到意图成分;但在相应的道德评价中,儿童却能在更早的时候考虑到意图因素;

    21、另一些研究者运用不同理论框架发现三个成分在儿童和成人理解说谎概念中有不同的权重。5、3民俗模型20世纪80年代末,Sweetser的民俗模型理论向原型理论提出了质疑,强调社会与文化因素在个体定义说谎时所起的重要作用。Sweetser(1987)认为:一种言语表述是否被认定为谎言决于交谈发生的背景。15她提出:如果说话者做出与事实相反的陈述是出于帮助的动机,人们很少会把这种陈述判断为说谎。相反,如果这种与事实相反的陈述是为了伤害听者,那么人们更有可能把其判断为谎言。16近年来,有些研究者的研究支持此模型,证明社会、文化及动机因素影响青少年及成人对说谎/说真话定义及评价。6、应对说谎行为的方法和对

    22、策6、1、正确认识说谎现象,积极地引导儿童养成诚实的习惯儿童的说谎行为是普遍存在的,是常见的儿童行为问题。尤其是犯了错误的小学生,说谎的现象更是普遍。我们要正确看待这种问题,不要认为儿童说谎是不可以的事情,对于他们的说谎行为,我们要积极引导儿童养成诚实守信的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儿童的思想道德水平和道德伦理观念。6、2、选择正面积极的诚实榜样,鼓励儿童诚实儿童在观察他人的行为时所获得的榜样行为、行为情境以及行为结果会使儿童获得替代性强化,当儿童出现不诚实的有意说谎行为时,家长和教师要言行一致,不要敷衍塞责,否则儿童就很容易形成不良的说谎习惯,进而影响其心理健康发展水平。再次,儿童的说谎是

    23、一种情境性行为,成人要善于察言观色,为儿童创设安全的心理环境,鼓励幼儿参与同伴交往,对于诚实守信的儿童,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强化诚实行为。6、3、以身作则,为儿童营造良好的生活氛围父母平时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保持一致,诚实做人。如果一时失信于孩子,应向孩子说明原因、虚心承认错误并改正。一个人每次说谎的动机都不尽相同,父母和教师在处理说谎事件时必须正视每一次说谎事件,才能帮助孩子真正了解自己,表现美好。作为教师,我们要以敏锐的眼光洞察孩子的行为,用专业的理论研究孩子的心理,春风化雨般的化解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种种问题,润物无声的帮助孩子逐渐树立正确的观念,力求让孩子健康快乐、积向上的成长。儿童的模仿

    24、能力很强,对于大人们的一些行为会加以效仿,所以我们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为儿童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生活氛围,有利于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参考文献1.【美】查尔斯福特着,林达译.说谎,你所不知道的一切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7):12-152美米歇尔波芭译者:马羽.不再有成长的烦恼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4):23-273LewisM,StangerC,SullivanMWDeceptionin3-year-oldsJ.DevelopmentalPsychology, 1989,(3):70-79.4PolakA,HarrisPLDeceptionbyYoungChildre

    25、nFollowingNoncomplianceJ.DevelopmentalPsychology, 1999, (2):48-58.5TalwarV, LeeK, BalaN, etalChildrens conceptualknowledge of lying anditsrelation to theiractualbehaviors: Implications for courtcom-33petence examinationJ.Law andHuman Behavior, 2002,(4):5-7.6王平学前儿童对说谎的理解与评价及与实际行为的相关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 2005

    26、,(6):129-1347徐芬,王卫星,张文静幼儿说谎行为的特点及其与心理理论水平的关系J心理学报, 2005,(1):39-458ChandlerM, FritzA S, Hala SSmall-scale deceit: deception as amarkerof two-, three-, andfour-year-oldsearly theories ofmindJ.ChildDevelopment, 1989,(6):67-69.9Stouthamer-LoeberMLyingas a problem behavior in children: A reviewJ.Clinical

    27、PsychologyReview, 1986,(4):36-39.10Gervais J, TremblayR E, GervaiL D, et alChildrens persistent lying, gender differences, and disruptive behaviours: A longitudinal per-spectiv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BehavioralDevelopment, 2000,(2):76-79.11Newton P, ReddyV, BullRChildrens everyday deception and

    28、performance on false-belief tasksJ.British Journal ofDevelopmentalPsy-chology, 2000,(2):26-27.12WilsonAE,SmithMD,RossHSTheNatureandEffectsofYoungChildrensLiesJ.SocialDevelopment, 2003,(1):87-96.13徐芬,荆春燕,刘英,包雪华.交往情景下个体对说谎的理解及其道德评价J.心理学报,2002,34(1):74-80.14Lee K. Lying as doing deceptive things with w

    29、ords: A speechact theoretical perspective.J. In: Astington J W ed. Mind in themaking. Blackwell Publishers, 2000,(6):177-196.15Sweetser E E. The definition of lie: An examination of the folkmodels under lying a semantic prototype. M.In D. Holland(Ed.),Cultural models in language and thought, New York: CambridgUniversity Press. 1987,(5):43-66.16徐芬,包雪华,傅根跃.意图明确条件下小学儿童对说谎的理解与道德评价J.应用心理学,1999,5(1):31-36.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浅谈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527811.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