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7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人教版生物7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doc》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生物 年级 上册 知识点 总结 下载 _七年级上册(2024)_人教版(2024)_生物_初中
- 资源描述:
-
1、人教版7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致同学们1、生物学(定义):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2、生物学研究对象: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病毒等生物,以及它们与环境的关系,还有人类自身的身体。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 认识生物1、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观 察 需要工具:肉眼或者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注意事项:明确目的 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 要有计划和耐心 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 交流看法,进行讨论。2、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自身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只能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生物能进行呼吸
2、(如 鲸副处水面换气)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如 人出汗,植物的落叶等)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如 含羞草对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如 种子萌发、破壳而出幼鳄等生物都能由小长大,到一定阶段开始繁殖下一代)生物都有遗传很变异的特性(如 “种豆得豆”是遗传、“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是变异现象)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都是有寿命的生物的生存都需要一定环境条件。3、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调 查(如 森林资源的清查、人口的普查等)4、调查步骤:明确调查的目的和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选择调查范围、路线、设计调查表格(若范围大,可选择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如实记录(避免主
3、观因素影响)调查结果的整理的分析(有时要用到数学方法进行统计)撰写报告。5、样本(定义):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抽取一部分个体的集合。6、注意事项:设计一个比较适合的调查表调查是一项科学工作,要全面细致、认真观察、如实记录;不能仅凭个人好恶取舍。不要损伤植物和伤害动物,不要破坏生物的生存环境。注意安全。 按形态结构特点:植物、动物、其他生物7、生物的分类: 按生活特点: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用途: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1、生物圈(定义):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生活环境:生物的生存空间和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2、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分 类:非生
4、物因素阳光、空气、温度、水、土壤性质等 (如:鸟的迁徙、光对鼠妇生活影响因素都是阳光,阔叶林与针叶林分布不同,说明温度对植物分布影响,我国从东到西植被分布不均,说明水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给农作物施肥说明农作物的生长受土壤性质影响。)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3、探究问题的一般过程:发现或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制定计划(探究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实施计划结果处理或分析结论(反思 原因:并不是所有的探究都能得到正确的结论,由于探究方法不完善,导致错误的结论)4、光对鼠妇生活影响设计对照试验几点注意事项: 实验结束后把鼠妇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对照实验
5、(定义):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用10只鼠妇做实验,可以减少误差。5、生物与生物之间关系种间关系捕食关系(兔以某些植物为食,狼以兔为食) 竞争关系(水稻和田中杂草争夺阳光、养料、水分等)种内关系合作关系(蚂蚁、蜜蜂等群体生活的昆虫)寄生关系(蛔虫、猪肉绦虫等寄生在人和其他动物的体内,大豆与根瘤菌的共生)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在自然界中是普遍存在的。其表现有:植物对环境的适应(如 绿色植物大都具有较大叶片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特殊的如荒漠中的骆驼刺根长的很长而且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因而能得
6、到水,这是植物对干旱的适应。 动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结构上:骆驼驼峰储藏大量的脂肪,当它又渴又饿的时候,脂肪会慢慢分解,体温达到46才会出汗,这是动物对干旱的适应。海豹的皮下脂肪非常发达,这是动物对寒冷的适应。“地下的耕耘者”是指蚯蚓,它可以使土壤疏松,排泄物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帮助我们处理了垃圾,改善了环境,说明蚯蚓能适应一定环境,也能影响和改变着环境。外形上:保护色(动物适应栖息环境而具有的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如:生活在寒带的雷鸟,冬季,体表的羽毛是纯白色的,到夏天换上棕褐色的羽毛,但有时候冬季少雪或推迟下雪,雷鸟换上白色羽毛反而容易被捕食。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有普遍性,但适应不是绝
7、对的,而是相对的)警戒色(某些有恶臭或毒刺动物所具有鲜艳色彩和斑纹。)如:黄蜂腹部黑黄相间的条纹,瓢虫体表的斑点。拟态(某些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外表形状或色泽斑,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相似的状态。)如:竹节虫、尺蠖、枯叶蝶、螳螂成虫、若虫等。7、生态系统(定义):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例:一片森林、一块草地、一块农田、一个湖泊、一条河流、一个村庄或城镇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8、生态系统组成: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 生产者植物(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动物提供营养)生物部分 消费者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分解者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分解
8、动植物尸体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9、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10、食物链(定义):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如:柳叶 蝉 螳螂 黄雀 食物网(定义):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许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11、物质和能量是沿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物质流动是循环的,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食物链是由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它们之间是吃与被吃的关系。食物链的起点是以生产者为起点,最高级消费者为终点,箭头是指向捕食者。箭头代表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其方向总是由被吃者指向吃者。12、生物富集(定义):化学药剂在生物体内
9、不断积累,且浓度不断增加。13、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得越多。原因:一些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比较稳定,不易分解,且无法排出, 有毒的物质随食物链不断积累 。所以,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得越多。14、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数量和多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当人为的或自然因素的干扰超过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会遭到严重破坏。)15、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如:森林生态系统比草原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强)16、从总体看,一个生态系统中,植物多于
10、草食动物,草食动物多于肉食动物。17、为了保护草原生态系统,我国于1985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并建立了有关的自然保护区。18、瑞士化学家米勒因发现并合成高效有机杀虫剂DDT, 获诺贝尔奖,但是施用农药DDT的地区,虽然只占陆地面积的一小部分,可是远在南极的动物体内也发现了DDT,这种现象说明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19、DDT流入南极企鹅的途径:农田中的DDT随雨水 河流 海洋南极洲的海洋 小 虾 小鱼 企鹅20、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地方只有它表面的一薄层,科学家把这一层叫生物圈。21、生物圈范围:以海平面来划分,向上10千米,向下10千米,共20千米。大气圈底层 1、
11、空气组成主要由氮气、氧气、 二氧化碳等。 2、主要生物:能飞翔的昆虫和鸟类,细菌等微生物。 1、地球上的全部海洋和江河湖泊。水圈的大部22、生物圈 2、水圈中几乎到处都有生物(它们生活在水面下150米以内的水层中)岩石圈表面 1、地球表层的固体部分;它表面大多覆盖着土壤. 2、森林、草原、奇花异草、昆虫、飞禽走兽、真菌细菌等。是一切 陆生生物及人类的“立足点”。23、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分类:森林生态系统(“绿色水库” “地球之肺”之称)草原生态系统(调节气候,防止土地被风沙侵蚀)自然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占地球表面积的71%,制造氧气占总量70%)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为代表,有“地球之肾”
12、之称 )淡水生态系统(提供淡水资源、调节全球气候)人工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农作物为主体,人的作用非常关键)城市生态系统(主体是“人”)24、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湿润或较湿润的地方,动植物种类繁多,植物以乔木为主,少量灌木和草本植物,改善生态环境,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很少。动植物种类较少,以草本植物为主,少量灌木丛,乔木非常少见;动物大都具有挖洞和快速奔跑的特点,畜牧业发达。海洋生态系统: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动物种类很多,大都能在水中游动。生物种类和数量最多。湿地生态系统:分布在多水和过湿环境中,以沼泽植
13、物占优势,动物种类也很多,在净化水质,涵养水源,蓄洪抗旱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淡水生态系统:有河流、湖泊、池塘等,由淡水体与其中的生物组成。动植物种类较多,如鱼类、河蚌等。农田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较少。农作物抵抗旱、涝或病虫害的能力较差,因此,需要在载培和管理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城市生态系统:分布在在人群较多的地方,消费者主要是人,其他生物种类和数量都很少,容易产生环境问题。因此城市中绿色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调节城镇空气中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含量,降低城镇空气中某些有害污染物的浓度,具有明显的减尘效应,减少城镇空气中的含菌量,能消减城镇中的噪声,能改善城镇环境的气候条件,并可美化城镇。25、人类活动
14、可以到达每一个圈层。河流生态系统与其他许多生态系统相关联。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26、生物圈二号失败说明地球仍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唯一家园,我们应该倍加 珍惜和爱护。第二单元 生物体结构层次第一章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1、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虎克研制出能够放大140倍的光学显微镜,并用它来观察软木薄片,发现了细胞。20世纪30年代,电子显微镜诞生了。电子显微镜是利用高速运动的电子束代替光线来观察物体的细微结构的,放大倍数比光学显微镜高许多,可以达到几十万倍。电子显微镜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使人们看到了细胞更细微的结构。2、教学常用的是光学显
15、微镜,其结构及各部件功能:目镜(调节物像和视野大小)物镜(放大物像)镜筒(连接目镜和物镜)转换器(安放和调换物镜)载物台(放玻片)压片夹(固定玻片)通光孔(光线通过)遮光器(有大小不等光圈,调节光线强弱)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调焦距、顺时针下降镜筒,逆时针上升镜筒,前者升降幅度大,后者升降幅度小)反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面,调节光线亮度)镜臂(提握镜身)镜柱(支持镜身)镜座(稳定镜身)3、显微镜使用步骤: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清洁收镜4、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厘米左右处,略偏左,安装好目镜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距离,注意不
16、要用手扳物镜)把一个最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同时用两手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直至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为止把所要观察的写有“上”字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转动粗准焦螺旋,顺时针旋转,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注意: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是为了避免物镜与玻片标本相撞。)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长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用左眼看目镜,右眼要同时睁开,为了方便画图)实验完毕,要将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如需擦拭目镜和物镜,请用擦镜纸)转动转换器
17、,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反光镜竖直放置,以防反射光线进入物镜或者灰尘落在反光镜上。最后把显微镜送回原处。5、显微镜成像时光的的途径:光线反光镜遮光器通光孔标本(一定要透明)物镜的透镜镜筒目镜眼 6、从目镜内看到物像是倒像,而且上下颠倒、左右相反。(如:写有“P”字的透明纸片,放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是d。写有字母“上” 的玻片标本,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 )目镜:放大倍数越大,镜头越短,反之,镜头则越长。物镜:放大倍数越大,镜头越长,反之,镜头则越短。放大倍数为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的细胞数目越少,体积越大,视野较暗;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的细胞数目越多,体
18、积越小,视野较亮;光学显微镜只能观察薄而透明的物体。光线较弱时,用大光圈和凹面镜,光线较强时,用小光圈和平面镜。将所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先向左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朝右方向移动;物像移动的方向和移动玻片标本的方向之间的关系: 方向相反(如:在显微镜的视野内右上方有一物象,要将该物象移到视野的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标本。 (即偏哪就向哪移)。)7、玻片标本分类,(1)按照材料分: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装片(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少量材料制成)(2)按保存时间分:临时玻片永久玻片 注意:1、非常微小的生物可直接做成装片2、玻片标本的制作,需要载玻片(
19、托载标本的玻璃片)和盖玻片(覆盖标本的玻璃片)8、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擦: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滴: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撕: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内表皮叶上撕取一块展:展平放于水滴中央盖:盖上盖玻片,从水滴一边逐渐放下,防止产生气泡染:把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 吸: 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 使染液浸润标本9、植物细胞结构及功能:细胞壁:保护和支持,细胞膜:保护并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细胞质:新陈代谢的场所。细胞质能缓缓流动,加速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液泡:含细胞液,其内溶解有多种物质和色素。线粒体:呼吸作用场所,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1
20、0、植物细胞最外层是细胞壁,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的部分是细胞膜,西瓜汁在生物学上被称为细胞液,存在于液泡中。不是所有绿色植物细胞中都有叶绿体,只有绿色部分的细胞含有叶绿体。给细胞染色中,染色最深的是细胞核11、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结构上: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不同点:绿色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12、生物图画法及注意事项:(1)图的大小要适当,在纸上要适中。一般稍偏左上方,以便在右侧或下方注字和书写图名。(2)用削尖的铅笔(3H绘图铅笔),根据观察到的物像,轻轻画出轮廓,经过修改,再正式画好,务必真实。(3)图中比较暗的地方,用铅笔细点表示,不能涂阴影;越暗地方,细点越
21、多。(4)文字说明一般注在图的右侧。用尺引出水平的指示线,在线旁注字。(5)在图的下方写上所画图形的名称。13、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擦拭玻片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的生理盐水用凉开水把口漱净。用消毒牙签从口腔侧壁处轻轻刮几下,牙签上就附着了一些碎屑。把牙签放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中均匀地涂抹几下。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目的是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稀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14、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注意事项:实验前一定要漱口。观察时视野应稍暗一些刮取材料时,用力要适度,以免损伤口腔避免盖玻片下产生气
22、泡涂抹时要均匀15、不同的液体具有不同的渗透压,生理盐水是指渗透压与动物或人体血浆的渗透压相等的氯化钠溶液,哺乳动物(包括人类)需用的生理盐水的质量分数是%。在这样的生理盐水中,人的细胞形态、功能可保持正常。若在清水中,人的细胞会吸水涨破。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扁平,在光学显微镜下一般显无色状态,不易观察其内部结构。稀碘液染色后,可见较清晰的细胞核。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等。16、比较所做的观察植物细胞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实验中用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制作的玻片标本叫 临时装片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实验,在载玻片上分别滴 清水
23、 和 生理盐水 。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相比,共同的结构是 细胞膜 、 细胞核 和 细胞质 。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还具有_细胞壁_和_液泡_以及黄瓜表皮果肉细胞的_叶绿体_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观察植物细胞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中染色使用的染色剂都是 稀碘液_17、19世纪30年代,两位德国生物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共同创建了“细胞学说”。 基本观念: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细胞能够产生新细胞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达尔文的进化论18、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蔗糖在水中溶解,说明分子是可以运动的。 19、细胞中的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