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测试题(二).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测试题(二).doc》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民 高中历史 必修 专题 测试
- 资源描述:
-
1、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测试题(二) 有学者评价中国古代史说:“强迫性的等级制度是建立在主动性、情感性的亲情关系之上的”。能用来支撑该观点1 ) ( 的是董仲舒提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思想 西周实行宗法制李贽提出“各从所好,各聘所长”的观点 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D C BA 中华文化史一书写道:“这一时期民本思潮的重心有二:在人类与自然关系(天人)方面,突出人的地位;2 在人类社会关系(君民)方面,强调民的作用。”这一时期( ) 儒学思想趋向新启蒙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C儒学正统地位确立 B百家争鸣局面出现A ) ( 春秋战国时期某思想家提出:“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
2、好利多诈而危。”该思想家是3墨子 D韩非子 C荀子 B孔子A 先秦某思想家主张爱人若已,批评那些不为他人着想,相互猜疑、争夺的人,将它们称之为别人。比如“别士”就4) ( 是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人。“别君”则是只顾自己不顾全国的君主。因此,他主张法制 D逍遥 C兼爱 B仁爱A 孔子认为:管仲为相,使齐国“称霸诸侯,一匡天下”,民众至今仍受惠于他的功德,并大力赞赏他“如其仁”;5) 而孟子则猛烈抨击管仲背弃旧主、不知礼仪。孔孟对于管仲的不同评价,反映出(儒学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渐教条化 B儒学内部存在激烈的分裂与斗争A D孟子生活的时代社会秩序相对稳定C 孟子有选择性地发展了孔子的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
3、名家代表早期逻辑思想,被荀子批评为“辩而无用,多事而寡功,不可为治纲纪”。韩愈抨击佛教6) “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这些评价实际上反映了(名家研究逻辑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B.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多样化发展A.佛教盛行给封建统治带来诸多隐患 D儒家思想重视为社会现实服务C ) ( 孔子和墨子虽然代表不同的思想派别,但是他们思想也有共通之处,下列表述中属于两人思想共同点的是7 C实行仁政来回复人的善性 B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A 主张以绝对权威震慑臣民 D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 对于“焚书坑儒”事件,唐代司空图曾写道:“秦儒既坑,厥祀随覆。天复儒仇,儒祀而家。秦坑儒耶?
4、儒坑秦8 耶?”明朝李贽却说:“(李斯建议焚书的上书)大是英雄之言,当战国横议之后,势必至此。自是儒生千古 ) ( 一劫,埋怨不得李丞相、秦始皇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司空图和李贽的观点自相矛盾,故均不可信A司空图的生活时代更加接近于秦朝,故其观点可信B时代背景不同使得历史评价具有差异性 D历史的真相是多元的,对历史人物不必苛求C 年),增置五经博士,元朔五年(前136前(西汉武帝建元五年9开始创办太学,为五经博士置弟子员五十人。)年124 时,太学已多至三万人。太学大量扩充)年146 公元(宣帝时,五经博士增至十二人。弟子员也代有增加,到东汉质帝) ( 的社会根源是儒学教育取得发展进步 D儒家
5、政治势力日益膨胀 C儒家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B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完善A :董仲舒上书汉武帝的对策称10) ( 刑主杀而德主生。”他的这一观点,阴为刑,“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实际上限制了君主权力 D认为皇权是民意的安排 C背离了儒家仁政思想 B有利于规范皇权的运用A 儒家“尊王”、“忠君”及“三纲”思想的精神实质,从来都不是让人们无条件地服从君权,或无止境地强化王室11 权威,而是敏感于地方势力的膨胀,以及诸侯兴起、地方权力过大破坏天下安宁的教训。从儒家思想演变的进程 ) ( 看,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孟子主张“民贵君轻” B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克己复礼”A ”格物致知“朱熹主张 D”罢黜百
6、家,独尊儒术“董仲舒倡行C “魏晋名士”是一个“尚通脱”的惊世骇俗群体,他们独立特行而随情任性、无拘无束而逍遥自在、恣肆癫狂而独12 ) ( ? 得其乐。下列哪句话会得到他们的推崇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为天子 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A 1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D“道私者乱,道法者治”C 柳宗元说:“浮图诚有不可斥者,往往与易、论语合,诚乐之,其于性情爽然,不与孔子异道。”材料反13 ) ( 映出佛教和儒家思想皆为正统思想B 佛教已取得政治统治地位A C 佛教与儒家思想走向融合D 儒家学说的弊端日益暴露 司马光撰写的居家杂仪中有“凡为子为妇者,毋得蓄私财。俸禄及田宅所入,尽归之
7、父母舅姑。当用则请而用14) 之,不敢私假,不敢私与。”对材料主旨解读正确的是( 限制父母分配权利 D剥夺子女经济权益 C强化纲常伦理观念 B缓解家庭内部矛盾A ) 却反人情。人无利,直生不得,安得无利?”该观点( 二程文集载:“以富贵为贤者不欲,15阐述先理后物的哲学观点B 肯定人正当利益的诉求A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要求 D倡导格物致知的认识论C 唐诗“慢束罗裙半露胸”、“绮罗纤缕见肌肤”,描写了唐朝服饰的艳丽奢华和开放。但宋朝时的服饰却简洁质16 朴,女装拘谨、保守,色彩淡雅恬静。唐宋服饰的演变,反映了人们审美观的变化,此种审美观的转变主要是由于 ) ( 审美意识的觉醒 D程朱理学的盛行 C
8、专制集权的强化 B封建经济的衰退A “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较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突17) 出表现为(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B.促进文化教育普及A.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D.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C. :南宋理学大家张栻在孟子讲义序中提出18施之天下国家一也。王,岂特学者治己之所当先!义利之辨大矣!“嗟乎 ) ( 以义故也。”张栻意在强调,垂裕无疆,者所以建立邦本“匡时济世”的社会功能 B. “格物致知”的修养方法A.“明心见性”的治学意境 D. “重义轻利”的治理理念C.19尚书认为:“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并将
9、商人失国归咎于德行败坏,其罪名包括酗 ) ( 酒、荒淫、不恤民力等。上述材料主要强调君王统治必须符合上天的意志、B 政权是否合法性取决于道德观A天命与君德及民心的关系紧密D 君主专制与君权神授的合理性C 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五程颐主张:“有欲屏去思虑,患其纷乱,则是须坐禅人定。如明鉴在此,万物毕照,是鉴20 ) ( 之常,难为使之不照。人心不能不交感万物,亦难为使之不思虑。”材料表明程颐 B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A 主张清净禅定体认天理主张内心的反省 D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C 年)下诏“州县以下皆立孔庙”开始,先后出现上千座孔庙。宋代孔庙礼仪630据史载,自唐太宗贞观四年(公元21 进一步升格,宋真宗谥
10、孔子为“玄圣文宣王”,后又改为“至圣文宣王”,使孔庙完全脱离家庙而正式融入国家祭 ) ( 祀的官庙系统,对孔子的纪念亦由弟子的自发活动升格为国家仪式。这表明儒学的正统地位不断加强 D儒学独尊地位开始强化 C宋代理学提升了儒学地位 B儒家思想逐渐发展完善A 某派思想家认为:君子要善行,必先要有善心、善德。君主只有心正,才能行正,天下才能大治。对其认识正确的22 是) ( 陆王心学强调了知行合一 B程朱理学把封建道德放到首位A强化了发明本心的认识论 D凸显宋明理学重礼轻法的弊端C 宋代以前,孟子的地位一直隐而不显,其地位甚至不及颜回。宋代,一场声势浩大的孟子升格运动展开。朱熹把23 ( ) 孟子与
11、论语并列,成为士人必读的官方教科书。宋代孟子地位提高的根本原因孟子在儒学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历史作用A孟子的思想与宋儒的政治和理论诉求有诸多契合之处B 2 孟子和宋儒都面临来自道家、佛教等各家的严峻挑战C朱熹欲借孟子思想完善自己的学说体系提高学术修养D 史学家吕思勉认为:法家之学,在先秦诸子中,是最新颖的,最适合于时势的。但法家之学,亦有落伍之24 处。社会的利益,彻头彻尾,都可用国家做工具去达到,就有将国权扩张得过大之弊。这里的“落伍之处”是) 指(维护专制君权而弱化了礼仪制度 B.强调国家利益而忽视了社会利益A 强化中央集权而削弱了地方权力C 注重严刑酷法而淡化了道德教化 D 学者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