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测试题.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人教版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测试题.doc》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选修 历史上 重大 改革 回眸 测试
- 资源描述:
-
1、人教版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测试题1、打破贵族依据血缘门第的世袭特权垄断政权局面的关键性措施是A、颁布“解负令” B、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C、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 D、设立公民陪审法庭2、之所以说财产等级制度重新分配了国家的政治权利,依据是A、 为后来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开辟的道路 B、新兴工商业奴隶主逐渐跻身于统治阶层的行列C、平民逐渐跻身于统治阶层行列 D、贵族阶层被排挤出国家政权之外3、公元前8世纪以后,雅典贵族专权的威胁主要来自于平民 奴隶 工商业奴隶主 外部城邦A、 B、 C、 D、4、商鞅变法中有利于培植封建小农经济的措施是A、相地而衰征 B、奖励军功 C、废除分封制
2、D、奖励耕织5、关于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的表述,错误的是A、改革都获得了成功 B、都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C、改革进展都很顺利 D、都改变了原有的生产关系6、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连田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这表明北宋政府A、大力抑制土地兼并 B、纵容土地兼并以便于筹集军费C、准备搜刮百姓以抗辽 D、减轻人民负担,限制大地主特权7、王安石说:“保甲之法成,则寇乱息而威势强矣。”这表明王安石推行保甲法主要是为了A、平息农民的反抗斗争 B、打击朝廷的腐败势力 C、巩固自己的权势地位 D、抵御辽和西夏的进攻8、“以森林民族的原生文化,直接与高度发展的中
3、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民族的飞跃。”这是对哪次改革的描述?A、大化改新 B、1861年改革 C、王安石变法 D、孝文帝改革9、1416世纪西欧封建国家的政治状况是资产阶级兴起要求分享政治权力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要求建立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一些君主得到新兴资产阶级的支持,建立了中央集权统治天主教会的权力受到挑战A、 B、 C、 D、10、阿里在抵御了英法殖民侵略的同时,认识到“应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具体表现是创办近代工厂 改革行政制度 实行开放政策 大力发展海军A、 B、 C、 D、11、19世纪中叶,俄国进行农奴制改革的原因有农奴制阻碍工业发展 鼓吹解放农民的言论广泛传播 克里米亚战争俄国战败国内
4、阶级矛盾尖锐A、 B、 C、 D、 12、下列有关俄国农奴制改革说法不正确的是A、使俄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B、推动了俄国政治变革C、使资本主义制度在俄国确立 D、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13、19世纪60年代日俄改革的最大不同点是A、性质不同 B、目的不同 C、结果不同 D、方式不同14、俄国日本均通过自上而下改革方式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从根本是因为俄、日两国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B、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C、具有浓厚的军事性与封建性 D、缺乏民主传统15、下列国家通过改革摆脱了殖民危机并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是俄国日本中国埃及 A . B. C. D.16、下列国家的改革明显带有资本主义性质
5、的是英国的“清教徒”运动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戊戌变法 A. B. C. D.17、下列改革取得成功的有梭伦改革戊戌变法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亨利八世宗教改革A. B. C. D.18、下列改革中含有土地所有制变革的是 A商鞅变法 B管仲改革 C王安石变法 D张居正改革19、我国的古代改革对推动社会进步起了推动作用,但商鞅因变法而车裂,王安石因变法而革职,张居正因变法而死后被抄家。由此得出的最主要结论是A改革有助于社会进步,但改革者不会有好结果 B改革有风险,改革者应注意保护自己 C改革需要改革者的奉献和牺牲精神 D改革应对反动势力进行彻底镇压2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6、前,埃及存在着土耳其、英国和马木路克三股外来势力B日本倒幕派联合外来势力推翻了幕府统治C戊戌变法是在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形势下展开的 D西方列强集中力量侵略中国,客观上为明治维新提供一个相对有利的国际环境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测试题一、 单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所给予人民的适可而止,/他们的荣誉不减损,也不加多;/即使那些有势有财之人,也一样,/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我手执一只大盾,/不让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据优势。 梭伦材料二:Our constitution does not copy the laws of n
7、eighbouring states; we are rather a pattern to others than imitators ourselves. Its administration favours the many instead of the few; this is the why it is called a democracy. Pericles材料三: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而且是以侵犯所有制来揭开的,至于他在公元前594年实现改革的方式,我们在这里可以不谈。迄今的一切革命,都是为了保护一种所有制以反对另一种所有制的革命。它们如果不侵犯另一种所有制,便不能保护这
8、一种所有制。在法国大革命时期,是牺牲封建的所有制以拯救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在梭伦所进行的革命中,应当是损害债权人的财产以保护债务人的财产。债务简单地被宣布无效了。详情我们虽然不大清楚,但是梭伦在他的诗中自夸说,他清除了负债土地上的抵押柱,使那些因债务而被出卖和逃亡到海外的人都重返家园。这只有通过公开侵犯财产所有权才能做到。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回答问题:(1)从材料一的诗文中可以看出,梭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什么?(2)材料二中“pattern”一词在英文里有“模范, 式样, 模式”的意思,请分析文中“pattern”一词具体指什么?(3)材料三中恩格斯认为梭伦改革解除债务
9、的政策是对债权人的一种“侵犯”,为什么改革还得到人民的支持?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秦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材料二 (商鞅)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居五碾,秦人富强。材料三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材料四 太史公曰:商君
10、,开资刻薄人也,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和事相类(原注:开谓刑严峻则政化开,塞谓布恩赏则政化塞,其意本于严刑少恩)。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 -以上均摘自史记列卷第八商君鞅回答: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变法何以推行?据材料二,总结商鞅变法在秦国的效果。据材料三、四,分析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你从中有何认识?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商鞅变法?最主要的着眼点是什么?23、风俗习惯的演进和变化,往往反映了社会的演变和发展。在古今社会的改革中,往往涉及社会风俗的变革。根据相关知识和有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北魏孝文改革中,是怎样着手进行风俗改革的?你如何评价这一改革?(6分)
11、(2)日本的明治维新,又是如何进行社会风俗变革的?如何评价其变革?(10分)24、阅读下列三段材料: 材料一 盖免役之法则使之家至户到,均平如一,举天下之役,人人用募,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苟不得其人而行,则五等必不平,而募役必不均矣。得其人缓而谋之,则为大利;非其人急而成之、则为大害。故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 临川先生文集 材料二 臣(司马光)向曾上言:“教阅保甲,公私劳膏,而无所用之;敛免役钱,宽富而困贫,以养浮浪之人,使农民失业;穷愁无告此皆所害者大,所及者众,先宜变更。” 续通鉴长编材料三 及神宗朝,荆公秉政国事日非,膏肓之疾,遂不可治。后之人但言其农田、水利、青苗、保甲
12、诸法为百姓害,而不知其移人心、变风俗为朝廷之害。其害于百姓者,可以一旦而更。而其害于朝廷者,历数十百年,滔滔之势,一往而不可反矣。日知录 回答: (1)材料一与材料二争论的是什么问题?各自的观点和理由是什么?(2)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要关心“民”的疾苦,对此你有何看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民本思想对今天有何现实意义? (3)材料三的观点与材料二比较,有何相同点和区别?(4)三段材料作者所谈问题的根本目的有无区别?为什么? 25、仔细阅读下面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1)14-16世纪,西欧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在西欧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哪些?(2)阅读下面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