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4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上海市XX中学上册期中测试初三化学试题(含答案).doc

  • 上传人(卖家):2023DOC
  • 文档编号:5518357
  • 上传时间:2023-04-23
  • 格式:DOC
  • 页数:24
  • 大小:547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上海市XX中学上册期中测试初三化学试题(含答案).doc》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上海市 XX 中学 上册 期中 测试 初三化学 试题 答案
    资源描述:

    1、上海市上宝中学上册期中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物与生成物共有3种物质B反应后原子个数增多C该图可示意CO与O2的反应D反应物中元素的化合价都为02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现对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涉及的相关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ABCD3对于下列几种化学符号,有关说法正确的是H Fe2+ Cu P2O5 Fe3+ NaClA能表示一个分子的是B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是C的质子数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D中的数字“5”表示五氧化二磷

    2、中有5个氧原子4“” “”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图表示化合物的是ABCD5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B生成物有三种C反应前后汞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不变D是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6已知A+3B=2C+3D中,已知2.3gA跟4.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又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23B46C92D967现有 18.6g NaOH 和 Na2CO3 固体混合物,已知钠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比 23:3,则原混合固体中含有钠元素的质量为( )A9.2 g

    3、B6.9 gC4.6 gD2.3 g8实验室用装有等质量的两份氯酸钾的试管a和b分别加热制取氧气过程中,某同学误把少量高锰酸钾当成二氧化锰加入b试管,下面是试管a、b中产生氧气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其中正确的是( )ABCD9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ABCD10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或分析正确的是()A图a中将煤球变成蜂窝煤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长煤燃烧的时间B图b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C图c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阻碍空气的流动D由图d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燃烧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11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

    4、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2:7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丁一定是化合物Dx的值是712科学家发现的N(NO2)3是-种新型火箭燃料,关于N(NO2)3的说法正确的是AN(NO2)3由氮、氧两个元素构成BN(NO2)3中含有3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CN(NO2)3属于氧化物DN(NO2)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2.6%13用如图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能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浓盐酸与浓氨水都具有挥发性C氯化氢分子比氨分子运动得快D实验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14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及反应过程中的两个时

    5、刻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图所示。图中a、b、c、d分别表示相应物质的质量分数。下列数据正确的是Aa=56%Bb=6%Cc=17%Dd=8%15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说法错误的是()A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B在加热或高温的条件下,CO能与许多金属氧化物反应C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D水墨画可长久保存不变色是因为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16过氧化钠(Na2O2)可作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它与二氧化碳反应后的生成物为( )ANa2CO3和H2 BNa2O和O2 CNaOH和O2 DNa2CO3和O217图中“ ”和“”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6、( )A可能是氧化物B可能是金属C一定是混合物D包含组成元素相同的不同物质18“一带一路”是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思,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的到国外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稻草造纸 B使用火药 C蚕丝织布 D冶炼金属19把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装有呼出的气体和普通空气的集气瓶内,观察到木条在空气瓶内继续燃烧,而在呼出的气体瓶内熄灭。由此说明( )A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B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的小C呼吸过程中消耗了空气D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20某高性能锂电池,其反应原理可表示为: Li+MnO2= LiMnO2,已知锂元素在化合物中显+1价,下列说

    7、法正确的是ALiMnO2是氧化物 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C此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DLiMnO2中锰元素的化合价显+2价二、实验题(培优题较难)21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标号的仪器名称:_(2)实验室若用B装置制取氧气,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实验室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H2可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填写装置序号)(4)装置F与装置B比较有什么优点?_(5)对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O2后的固体残渣(假定已完全反应)通过以下四步实验操作可回收二氧化锰,正确操作的先后顺序是_(填写序号)a烘干 b溶解 c过滤 d洗涤(6)把(5)中滤液蒸发结晶可得到氯化钾晶体

    8、,在蒸发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7)称取12.5克石灰石(杂质不参与反应)放入烧杯中,再加入50克稀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58.1克,求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22化学课上,同学们做了人体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实验后,对呼出的气体中主要成分及含量非常好奇,设计实验进行探究。(提出问题)呼出的气体中有哪些主要成分,它们的含量是多少?(查阅资料)呼出的气体中仍含有O2。CO2在饱和NaHCO3溶液中的溶解度非常小。(猜想与实验)猜想:呼出的气体中主要成分是N2、O2、CO2、水蒸气等。实验I:验证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1)实验操作如图所示。(2)观察到

    9、的现象为_,根据该现象可以判断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 实验II:验证呼出的气体中含有N2、O2、CO2,并测定其含量。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B是带刻度的量气装置)。(1)实验记录 实验操作主要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解释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向装置中加入药品。 关闭止水夹af。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打开b、c、d,向B中吹入一定量气体后关闭d,并冷却到室温。B中液体进入到A中,B中液体减少500 mL。收集500 mL气体。关闭b,打开a、e、f,用打气筒向A中缓缓充气,直到B中气体刚好全部排出。_,D中液体为475 m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关闭e、f,用凸透镜聚光引燃白磷。白磷燃

    10、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热。呼出的气体中含有O2。待白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打开f。_,D中剩余液体为400 mL。呼出的气体中含有N2。(2)数据处理呼出的气体中主要成分的含量N2O2CO2体积/mL_体积分数/%_同学们经过3次重复实验,确认了呼出气体中的主要成分及其含量。(实验反思)(1)该实验设计依据的N2性质有_(填字母序号)。A难溶于水 B不能和NaOH溶液反应 C无色无味的气体 D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2)实验II操作中,若C中气体未完全冷却就打开f并读数,则所测O2的体积分数_(填“偏小”、“不变”或“偏大”)。23乙醇()完全燃烧时生成和。如果氧气不充足,乙醇燃烧可能还有生

    11、成。现用以下装置进行实验,验证乙醇燃烧产物中是否有、和。请回答下列问题:I.能验证产物中有H2O的装置是_(填装置编号,以下相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II.实验时,可观察到装置B中石灰水变浑浊,B装置的作用是_,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III.能验证产物中有CO的现象是_或_;E装置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F装置不足之处为_。IV.若乙醇燃烧时生成11.6g和混合物,其中碳元素的百分含量为31.03%,则参加反应的乙醇的物质的量为_。24通过分析实验结果推断物质的组成是认识物质的一种方法。研究水的组成就是利用了这种方法。电解水实验结果如图所示:(1)经检验,电解水只生成了

    12、氢气和氧气,确定了水是由_和_组成的结论,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是_。(2)已知相同状况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具有相同数目的分子。由于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推求出水分子中_和_的个数比为2:1,经进一步科学确认,得出水的化学式为H2O。(3)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该反应中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_。(4)相同条件下,氢气和氧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相同的,每100g水中最多可以溶解气体的质量如下:气 体氢 气氧 气每100g水中最多可以溶解气体的质量1.63103g4.34103g则相对更易溶于水的气体是_;由此你认为在水的电解过程中,生成氢气、氧气的体积比可能_2:1(填“大于

    13、”或“小于”)。25(1)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实验1实验2实验3实验2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设计实验1、3的目的是研究_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2)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提示,白磷的着火点为40)通过下表进行现象分析: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是否燃烧甲_甲_乙(例)乙_ _通过以上分析,推出燃烧需要氧气的依据是_。26市售某品牌饮料的罐体是A1Fe合金,为测定其中Al的质量分数,某学习小组精确称取0.050 g合金样品,设计了如下装置并进行实验:【查阅资料】:、Al和NaOH溶液反应,放热并生成H2,反应中对应关系为2Al 3H2,Fe和NaOH溶液不反应;、实验条件下

    14、,H2的密度近似为0.090 gL1。【实验步骤】:_;装入药品和水,连接装置;记录量气管中水面读数为5 mL;打开分液漏斗活塞,逐滴滴入NaOH溶液,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关闭活塞;待温度降至室温时,记录量气管中水面读数为49 mL;处理剩余药品,整理实验台。【实验分析及数据处理】:(1)完善实验步骤中的所缺部分;(2)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量气管中加入水,使水准管和量气管中水面相平,关闭活塞,降低量气管,若两侧水面高度差_(填“改变”或“不变”),则气密性良好;(3)实验结束后,读取量气管中水面刻度之前,需进行的操作是_;(4)计算此A1Fe合金样品中Al的质量分数(3分,精

    15、确到小数点后3位);_;【实验反思】:(5)造成实验结果偏大的原因可能是_。A实验过程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 B没有冷却至室温就开始读数C装置漏气27对比分析是化学研究和学校的基本方法,为了验证化学反应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甲、乙、冰三个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步骤】如图所示,甲、乙两组同学分别把盛有适量NaOH、H2O2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有CuSO4溶液、MnO2溶液的烧杯中,并将烧杯放到天平上调至平衡,接着取下烧杯并将其倾斜,使物质混合发生反应,待反应后再把烧杯放到天平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丙组同学取一根打磨干净的细铁丝和一个石棉网,将它们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

    16、,取下铁丝,将铁丝放在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点燃,燃烧结束并冷却后将所得的物质与石棉网一起再放回托盘天平上称量【实验分析】(1)请你仿照示例,完成实验现象的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结论甲组产生蓝色沉淀,天平 (填“平衡”或“不平衡”) 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乙组烧杯中产生大量气泡,天平不平衡 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丙组 ,反应前后称量质量不相等3Fe+2O2Fe3O4该实验遵守质量守恒定律(2)通过对上述实验的对比分析,甲丙两组同学发现乙同学的结论是正确的,但结论却是错误的在实验操作完全正确的情况下,请分析导致乙组实验实验反应后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 【实验结论】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实验

    17、反思】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质量、 、 均不变28图中的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编号仪器名称:_,_。(2)实验室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利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最佳时刻是_。用收集到的氧气完成硫粉燃烧实验后,还需向集气瓶内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目的是_。(3)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是_(从AE中选择),使用该套装置制取气体的突出优点是_,该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若改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_端进入。制得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氢气体与水蒸气,欲使用G、H装置

    18、将以上杂质气体除去,则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混合气体_(用端口字母表示)。(4)将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盛有蒸馏水的洗气瓶一段时间后,水中便有了酸,对该现象的合理解释为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A解析:A【解析】【详解】A、由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反应物与生成物共有3种物质,故A正确;B、由微粒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故B错误;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不能示意CO与O2的反应,故C错误;D、反应物属于化合物,元素的化合价都不为0,故D错误。故选A。2D解析:D【解析】试题分析:A、加热高锰酸钾放出氧气,混合物物的质量减少,当反应完

    19、,固体质量不再变化,故错误;B、加热高锰酸钾放出氧气,刚开始没有氧气,当高锰酸钾完全分解时不再生成氧气。故错误;C、加热高锰酸钾放出氧气,锰元素的质量不变,刚开始,锰元素的质量分数不为零,故错误;D、加热高锰酸钾放出氧气,固体中氧元素质量减少,固体中氧元素质量分数减少,当高锰酸钾完全分解时不再变化,故正确。答案:D。考点:化学实验、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3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元素符号的意义:表示一种元素 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金属、稀有气体、某些固态非金属单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元素符号还表示该元素的单质;离子符号书写: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带电荷的数值,数字在左,正负号在

    20、右;化学式书写:显正价的元素其符号写在左边,显负价的写在右边,化合价的绝对值交叉约减,得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数字为1时不写;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原子的化学性质主要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Fe2+ 、Fe3+ 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原子变成离子的过程中原子核不变,故质子数不变,Fe2+ 、Fe3+ 质子数相同。4C解析:C【解析】A、图A中的物质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纯净物,表示纯净物中的单质,错误;B、图B中的物质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纯净物,表示纯净物中的单质,错误;C、图C中的物质分子是由不同原子构成,表示纯净物中的化合物,正确;D、图D中的物质是由不同

    21、分子构成,表示两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错误。故选C。5C解析:C【解析】【分析】将微观示意图转化为化学式,反应前的物质是HgO,反应后的物质是Hg、O2和剩余的HgO。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gO2Hg+O2【详解】A、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发生了变化,错误;B、生成物是汞和氧气,是两种,错误;C、对于化学反应来说,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会发生改变,正确;D、氧气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即氧分子,错误。故选C。6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D的质量为:2.3g+4.8g-4.4g=2.7g,设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 则=

    22、,解得x=46,故选B。7A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设NaOH和Na2CO3的微粒个数为x,y;所以Na与C的质量比是(x+2y)23:(y12)=23:3,可得x:y=2:1,则原混合固体中含有钠元素的质量为。故选A。8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的物质;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催化剂不能使生成物的质量增加。质量相等的两份氯酸钾a和b,b中再加入少量高锰酸钾;将药品分别加热到完全,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故b产生的氧气比a多,且生成的二氧化锰加快了氯酸钾的分解速率,所以

    23、反应时间短;且均需要加热一段时间才能分解产生氧气,观察图象,C符合变化过程。故选C。9A解析:A【解析】A.图中含有一种物质的分子,属于纯净物,该物质的分子中含有两种原子,属于化合物;B.图中含有三种物质的分子,属于混合物;C.图中含有一种物质的分子,属于纯净物,该物质的分子中含有一种原子,属于单质;D.图中含有一种物质的分子,属于纯净物,该物质的分子中含有一种原子,属于单质【点睛】化合物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分子中含有不同的原子。10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A、图a中将煤球变成蜂窝煤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增大煤与氧气(或空气)的接触面积,故不符合题意;B、图b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

    24、原因是火柴梗不断被加热和受到热气流带来空气的助燃,故不符合题意;C、图c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原因是金属丝圈吸收热量,温度降低到蜡烛着火点以下,故不符合题意;D、由图d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燃烧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故符合题意11A解析:A【解析】由图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了14g2g=12g,故甲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为12g;同理可以确定丁是生成物,生成的丁的质量为36g5g=31g;丙的质量不变,丙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由质量守恒定律,乙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为31g12g=19g,故X的数值为26g19g=7g。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

    25、比为12g:19g=12:19,错误;B、丙的质量不变,丙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正确;C、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和乙,生成物是丁,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丁是化合反应的生成物,一定是化合物,正确;D、由质量守恒定律,乙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为31g12g=19g,故X的数值为26g19g=7g,正确。故选A。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分析表中数据(反应后质量增加的属于生成物、质量减少的属于反应物),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12C解析:C【解析】A、N(NO2)3由氮、氧两种元素组成,错误;B、一个N(NO2)3分子中含有4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错误;C、氧化物是由两

    26、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N(NO2)3属于氧化物,正确;D、N(NO2)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36.8%,错误。故选C。点睛:掌握化学式的宏观与微观意义,以及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3C解析:C【解析】【分析】浓盐酸和浓氨水都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反应生成氯化铵。【详解】A、ab段变红,bc段变蓝可以证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浓盐酸和浓氨水都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反应生成氯化铵;C、b处产生白烟,说明氨分子运动的快,氯化氢分子运动的慢;D、在该过程有新的物质氯化铵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14A解析:A【解

    27、析】对比图1、图2和图3得,反应后甲和乙质量减少了,丙质量增加了,丁反应前后质量没有变化,则甲乙丙。A、甲由7042,减少了28,图2应减少14,a70-1456%;B、乙由1411,减少了3,图3应减少6,b1468;C、丙由640,增加了34,图2应增加17,c61723;D、对比图1和图3得,丁反应前后质量分数没有改变,d10。故选A。15C解析:C【解析】【详解】A、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故A说法正确;B、CO具有还原性,在加热或高温的条件下,CO能与许多金属氧化物反应,故B说法正确;C、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是由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碳酸能使

    28、石蕊变红,不能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故C说法错误;D、水墨画可长久保存不变色是因为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D说法正确。故选C。16D解析:D【解析】由题中信息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与另一种物质,另一种物质中必定含有钠元素和碳元素,故选D。点睛:掌握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是解题关键。17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A、该图中的物质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可能是氧化物,正确;B、该图中的物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是单质,金属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不可能是双原子分子,故错误;C、图中有两种分子,故是混合物,故正确;D、图中的两种物质都含有两种相同的元

    29、素,故正确。故选B。18C解析:C【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 反之,则是物理变化。A、稻草造纸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使用火药的过程中,火药燃烧爆炸,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蚕丝织布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冶炼金属的过程中有金属单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19B解析:B【解析】呼出的气体中大部分的氧气被人体吸收,并通过新陈代谢转变成二氧化碳,所以呼出的气体中氧气要比空气中含量低,又因为氧气越多燃烧越旺,所以燃着的木条在空气瓶中比呼出气体的瓶中更旺。解

    30、:A、空气主要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此选项与题意不相符,所以A不正确;B、呼出的气体中大部分的氧气被人体吸收,并通过新陈代谢转变成二氧化碳,所以呼出的气体中氧气要比空气中含量低,所以B正确;C、呼吸过程中主要是消耗了空气中的氧气,但不能被完全消耗,所以C不正确;D、呼出的气体主要还是氮气,二氧化碳含量相对增加,所以D不正确。故选B。20B解析:B【解析】A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故说法错误;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正确;C此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反应物,说法错误;DLiMnO2中锂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故锰元素的化合价显+3价,说法错误。故选B。二、实验题(培优题较难)21长

    31、颈漏斗 水槽 2H2O22H2O+O2 B和D 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bcda 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导致液体飞溅 80% 【解析】【分析】解析:长颈漏斗 水槽 2H2O22H2O+O2 B和D 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bcda 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导致液体飞溅 80% 【解析】【分析】【详解】(1)仪器是长颈漏斗,仪器是水槽,故填:长颈漏斗;水槽;(2)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应该是利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故填:2H2O22H2O+O2;(2)发生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有关,固体和液体,不需要加热,如果固体与固体反应制取气体需要加热,

    32、制氢气用锌和硫酸不需加热用B,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比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纯;故填:BD;(4)装置F与装置B比较优点是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故填: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5)由于完全反应后的固体残渣中只有氯化钾和二氧化锰,其中的氯化钾溶于水而二氧化锰则不溶于水,可以通过过滤的方法来分离它们,具体的操作是:先把它们溶解在水中进行过滤得到的滤渣即为二氧化锰,再洗涤后烘干即可,故填:bcda;(6)蒸发操作中玻璃棒作用是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使液滴飞溅;故填: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导致液体飞溅;(7)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2.5g+50g-58.1g=4.4g设石灰石中碳酸钙的

    33、质量分数为x x=80%故填:80%。22玻璃片上有水雾(或小水珠)生成 A中的液体部分进入B中,B中的气体全部进入C中,C中的液体部分进入D中 CO2+2NaOH=Na2CO3+H2O D中的液体部分进入C中 40解析:玻璃片上有水雾(或小水珠)生成 A中的液体部分进入B中,B中的气体全部进入C中,C中的液体部分进入D中 CO2+2NaOH=Na2CO3+H2O D中的液体部分进入C中 400 75 25 80 15 5 ABD 偏小 【解析】【分析】猜想与实践(2)根据所做的实验来判断实验现象;实验记录:向A中充气会使液体被重新压回B中,从而将气体排放到C中,而其中二氧化碳可以和氢氧化钠发

    34、生反应,可以据此解答该题;白磷燃烧要消耗氧气,从而会使C装置中的压强变小,而使D中的液体倒吸入C装置中,可以据此填空;数据处理:根据各步骤所消耗的气体来计算,并完成解答;实验反思(1)根据实验过程所设计的物质及反应条件来判断氮气的性质;(2)根据气体受热膨胀的知识点来解答该题【详解】猜想与实践(2)对着玻璃呼气会使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遇冷而凝结成水,所以会在玻璃的表面产生一层水雾实验记录:关闭b向A装置中通入气体,则会使A中的液体被压入B装置中,从而使B中的液面上升,而使B中的气体被压入C中,所以在C导管口会发现有气泡冒出,由于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所以由于二氧化碳要和氢氧化钠,但是大部分气体不会

    35、发生反应而滞留在C装置中,将C装置中的液体压入D中;白磷燃烧要消耗氧气,从而会使C装置中的压强变小,而使D中的液体倒吸入C装置中,是C装置中的液面上升;数据处理:根据将气体鼓入C装置后气体体积减少了25mL可以知道该气体为二氧化碳,而白磷燃烧后气体体积剩余了400mL,结合气体的性质可以判断出这400mL气体为氮气,被消耗的体积为75mL,即氧气的体积为75mL,进而可以求出氮气的体积分数为:100%=80%,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00%=15%,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100%=5%;实验反思(1)根据实验过程中所接触的物质及反应条件可以知道,氮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难溶于水,并且不能和氢氧化

    36、钠溶液反应,虽然能够观察出氮气是无色气体,但是闻不到氮气的气味,所以题中所给的ABD选项是正确的,故选ABD;(2)如果C装置没有完全冷却即打开止水夹f,则会由于C中温度较高气体受热膨胀,而使D中液体进入到C中减少,D中剩余液体大于400mL,即氧气会小于100mL则所测O2的体积分数会偏小故答案为猜想与实践(2)玻璃片表面有一层水雾实验记录:故答案为猜想与实践(2)玻璃片表面有一层水雾实验记录: 实验操作主要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解释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向装置中加入药品关闭止水夹af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打开b、c、d,向B中吹入一定量气体后关闭d,并冷却到室温B中液体进入到A中,B中液体减少500mL收

    37、集500mL气体关闭b,打开a、e、f,用打气筒向A中缓缓充气,直到B中气体刚好全部排出A中液面下降,B中液面上升至最高,C中左侧导管口有气泡产生,且C中液面下降,液体沿导管流入D中,D中液体为475m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2NaOHNa2CO3+H2O关闭e、f,用凸透镜聚光引燃白磷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热呼出的气体中含有O2待白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打开fD中液体倒吸入C瓶中,C瓶中液面上升,D中剩余液体为400mL呼出的气体中含有N2数据处理(2)N2O2CO2体积/mL4007525体积分数/%80155实验反思(1)ABD;(2)偏小点评:熟练掌握二氧化碳、氧气的化学

    38、性质,能够根据题给的实验流程分析各步骤所发生的反应或变化,并对实验数据进行适当的处理23A 白色固体变蓝色 验证是否存在二氧化碳 D装置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F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E装置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变红色 没有尾气处理 0.1解析:A 白色固体变蓝色 验证是否存在二氧化碳 D装置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F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E装置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变红色 没有尾气处理 0.15 【解析】【详解】I、因为无水硫酸铜遇到水后会变成蓝色,所以常用无水硫酸铜检验是否有水生成,能验证产物中有H2O的装置是A,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白色粉末变成蓝色;故填:A;白色固体变蓝色。II、实验时,可观察到装置

    39、B中石灰水变浑浊,B装置的作用是:验证是否存在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故填:验证是否存在二氧化碳;。III、因为一氧化碳能和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铜,所以能验证产物中有CO的现象是E装置中的黑色物质变成红色;F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一氧化碳有毒,直接进入空气会污染空气,F装置不足之处为:没有尾气处理装置;故填:D装置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F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E装置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变红色;没有尾气处理。IV、11.6gCO2和CO混合物中碳

    40、元素的百分含量为31.03%,含碳元素的质量为:11.6g31.03%=3.6g。参加反应的乙醇的物质的量为: 答:参加反应的乙醇的物质的量为0.15mol。故填:0.15。【点睛】可燃物在氧气充足时完全燃烧,其中C元素生成二氧化碳、H元素生成水;在氧气不足时不完全燃烧,可燃物中的C元素就可能生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24氢元素 氧元素 质量守恒定律 氢原子 氧原子 2H2O2H2+ O2 1:8 氧气 大于 【解析】【分析】【详解】(1)水电解生成氢解析:氢元素 氧元素 质量守恒定律 氢原子 氧原子 2H2O2H2+ O2 1:8 氧气 大于 【解析】【分析】【详解】(1)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4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2)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具有相同数目的分子。由于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故生成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3)水在通电的体积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方程式为:2H2O2H2+ O2。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8。(4)由表可知,100g的水中溶解氧气的质量较大,故相对更易溶于水的气体是氧气。由于氧气更易溶于水,故生成气体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可能大于2:1。252H2 O22H2O+O2 温度 乙中的白磷达到了着火点,没有解析:2H2 O22H2O+O2 温度 乙中的白磷达到了着火点,没有与氧气接触不燃烧 【解析】【详解】(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气;故答案为:2H2 O22H2O+O2;实验1和3的温度不同,其余条件相同,故设计实验1、3的目的是研究温度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故答案为:温度;(2)甲中白磷与氧气接触,没有到达着火点,不燃烧;甲中白磷达到着火点,但没有氧气,因此不燃烧;乙中,白磷达到着火点,但没有氧气,因此不燃烧;故答案为: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是否燃烧甲甲乙(例)乙(2)通过分析,推出燃烧需要氧气的依据是:乙中的白磷达到了着火点,没有与氧气接触不燃烧;故答案为:乙中的白磷达到了着火点,没有与氧气接触不燃烧。26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不变 调节量气管和水准管两边液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上海市XX中学上册期中测试初三化学试题(含答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518357.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