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三年级下册数学试题第六单元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doc

  • 上传人(卖家):2023DOC
  • 文档编号:5518322
  • 上传时间:2023-04-23
  • 格式:DOC
  • 页数:6
  • 大小:111.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三年级下册数学试题第六单元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doc》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三年级 下册 数学试题 第六 单元 整理 复习 北师大 下载 _三年级下册_北师大版(2024)_数学_小学
    资源描述:

    1、分数的复习【知识要点】知识点一、“一半”的数字表示方式 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这个整体的一半|,可以用来表示。知识点二、分数的意义和各部分的名称: 1、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作( )。 ( ) (取的份数) ( ) (把一个整体平均分) ( )(平均分的份数) 2、分数的各部分名称:知识点三、分数的读法与写法。 读分数时|,先读( )|,然后读( )|,最后读( )。 写分数时|,先写( )|,再写( )|,最后写( )。知识点四、用分数表示由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中的份或若干份。 1、分数整体的选择:分数中|,整体既可以是一个物体|

    2、,也可以是多个物体。 2、用几分之几来表示各部分量与整体的关系: 首先要确定( )|;接着确定把整体平均分成的份数|,并把它作为分数的( )|;最后确定各 部分的数量|,把它作为分数的( )。知识点五、分数的比较。 1、比较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方法。 同分母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分数比较( )|,分子小的分数比较( )。 2、比较同分子分数大小的方法。 同分子分数相比较|,分母大的分数( )。知识点六、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分母( )|,分子( )。知识点七、1减去几分之几的计算方法。 计算1减几分之几时|,可以把1改写成( )与( )都和减数( )相同的分数|, 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减法的计

    3、算方法计算。【典型例题】类型一、“一半”的数字表示方式。例1、按照分数给图形涂上颜色。举一反三:1、 10个苹果|,小丁吃了|,他吃了( )个苹果。 类型二、分数的意义和各部分的名称:例2、 判断下面的分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对不对? (1) (2)举一反三:2、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类型三、用分数表示由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中的份或若干份。例3、.看分数在图中用阴影来表示。 (1) (2) 举一反三:3、按分数圈一圈。类型四、分数的比较。例4、 比一比。 1举一反三:4、根据图形下面的分数涂一涂|,比一比|,填一填。类型五、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例5、 举一反三:5、 类型六、1

    4、减去几分之几的计算方法。例6、小明过生日|,妈妈把生日蛋糕平均分成了8份|,妈妈吃了2份|,小明吃了3份|,爸爸吃了2份|,一共吃了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还剩下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举一反三:6、课外活动|,全班同学的去打球|,剩下的同学去跳绳。跳绳的占全班同学的几分之几?跳绳的比打球的多全班同学的几分之几?【巩固练习】一、填空题。 1、三(1)班有学生28人|,女生12人|,女生占全班的( )|,男生有( )名|,男生占全班的( )。 2、 是( )个 |; 是 ( )个|;3个( )是|;2个加上3个是( )个|,也就 是 |;18个减去10个还剩( )个|,也就是 3、=1 = =1 4、甲

    5、、乙两绳同样长|,甲绳用去 后|,剩下的( )绳长。5、如右图|,空白部分占|;再涂( )块|,涂色部分就占。6、把一根绳子对折后剪断|,把其中的一段再对折后剪断|,得到的每一段的长度是这根绳子总长度的 7、找规律|,填一填。 (1) 1|,|,|,( )|,( )。 (2) |, |,|, |,( )|,( )。8、一条小路铺地砖|,已铺好7米|,还剩3米。铺好的占这条路的( )|,剩下的占这条路的( )|; 剩下的比铺好的少( )米|,占铺好的( )。 9、小明有4块巧克力|,吃了2块|,吃了的是原来总数的。 10、有60盆月季花|,平均分到4个班|,每个班分到这些花的|,每个班分到( )

    6、盆花。 11、李老师买了50本画册|,平均分给10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的画册占总数的( )|,没人分到( ) 本。 12、里面有( )个( )个是“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

    7、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13、一个苹果小东吃了 |,还剩 。 14、篮子里有10个水果|,其中苹果有5个|,桃子有2个。苹果和桃子共占这篮水果的 |,苹果比桃 子多占了 。二、小法官。 1、分子是1的分数相比较|,分母越小分数就越小。 ( ) 2、把一根铁丝平均分成五份|,每份就是这根铁丝的 ( ) 3、把一根木头锯成4段|,每段是这根木头的 。 ( ) 4、把一个苹果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苹果

    8、的 ( ) 5、把一个西瓜分成8份|,每份是这个西瓜的。( ) 6、在、这三个分数中|,最大。( ) 7、把一根绳子剪7次|,剪成同样长的小段|,其中2段是这根绳子的。( ) 8、吃掉一个汉堡包的一半后|,再吃掉剩下汉堡包的一半|,这时还剩下原来汉堡包的。( )三、算一算。 += += 1 = =四、解决问题。 1、一盒粉笔|,第一次用去|,第二次用去剩下的|,一共用去了几分之几? 2、一个月饼平均分成8块|,两人共吃了这个月饼的几分之几?(3分)我吃了3块。我吃了2块。 3、建筑工人给楼前的路面铺砖|,第一天铺了全路面的|,第二天铺了全路面的 。两天共铺了几分 之几?第一天比第二天多铺了几分

    9、之几? 4、一辆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行了全程的|,还要行全程的几分之几|,就到达乙地了?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

    10、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

    11、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五、想一想|,( )里能填几?你能想到几种填法?(1) (2) + = (3) (4) 1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三年级下册数学试题第六单元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518322.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