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语文月考试题.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12月语文月考试题.doc》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2 语文 月考 试题 下载 _其它资料_语文_初中
- 资源描述:
-
1、 黄山学校2012-2013(上)高一试卷 语文试题 2012.12 命题人: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分 本试卷分第I卷第II卷两部分。全卷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生注意事项:1答卷前,务必在试题卷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座位号、姓名。2考试结束,监考员将答题卡收回。 第卷(共6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曹雪芹无人见证的牺牲 阎真牺牲精神是伟大的,但牺牲者总还是希望自己的牺牲得到世人的理解和见证,这是人之常情,无损于牺牲者的伟大。但我们可能设想一种无需人们见证和理解的牺牲,一种既不为现世功利也不为流芳千古的牺牲吗?这样的人有,你信不信?
2、他就是曹雪芹。曹雪芹的生平至今仍是一个谜,这个谜恐怕不可能有解开的希望了。甚至红楼梦的作者到底是谁,还存在争论。这怎么可能?这样一位令人敬仰的大家,而且,距今只有两百多年!后人只是朦胧地知道,曹雪芹少年时代曾经历了一段锦衣玉食的生活,晚年贫病交加,“举家食粥”,终于在四十多岁时“泪尽而逝”。这样一位才华卓越的人物,生前应得到社会的礼遇照应,死后应得到后人的了解追怀。可惜,这只是善良的愿望。对这样一部生命凝聚之作,我们无法了解作者,只能凭作品去揣想他的心理能量和生命能量。那么,曹雪芹为什么要付出一生,写这样一部“字字是血”的生命之作呢?是为了追求富贵荣达吗?早年的曹雪芹确实有过借登科取士来实现自
3、己的富贵荣达的梦想,跟当时的同类子弟没什么两样。但事实是,他着手写这部惊世之作时早已“将富贵荣达视为过眼云烟”,多少人只将这话挂在嘴边来掩饰内心的渴望,而他却用生命真正去实践了。红学权威周汝昌则认为他是迫于眼下的生活。写这么一部书也许可以暂时改善他困顿不堪的境遇,而用不堪回首的往事换来自己和家人腹内的暂时充盈,实在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行为。以曹氏的人格心性,这断不会长久。所以,写这么一部书实在不能使他从潦倒中完全解脱。何况以他的才情,作一个豪门清客,何处不留?又何至于衣食不给、举家食粥?也有人说是为了名声。名声是一种社会评价,这对任何文人来说都是基本的心灵动力。对一个文人来说,淡泊声名比淡泊富
4、贵更难得多。但在曹雪芹的时代,小说不是文学正途,为一般人所不屑。更何况雍乾时代,文字狱遍布全国,文人动辄得咎,株连九族,红楼梦这样一部怨世骂时之作,又何敢传世以求名?另外还有“为了身后的名声”一说,这似乎是对作者心灵动力的唯一解释了。但事实上,民间对红楼梦的传抄却是在曹氏在世时就存在了。曹雪芹是超凡的人,人们不能用凡俗的精神境界和价值标准去揣想他。也许极少有人能想到,他写红楼梦,只是为了一吐胸中之郁结,并希望后人理解这份情怀。这就够了。至于自己,他希望完全隐退。大精神,大境界,然后有大文章。将现世的名利欲求置之度外了,这是极难得的;身后的名声也置之度外,这对于一个具有巨大心理能量的人来说简直是
5、匪夷所思。即使如此,他仍愿主动地承受那样的精神重负!文学天才和道德圣者如此偶然而奇妙地结合在一个人身上!由此看来,认为曹雪芹受了天大的委屈的人,也是用一双俗眼在看他,这完全不合他的心意。“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曹雪芹最有资格接受这种景仰,虽然他本人对此毫不在意。(有删改)1、下列选项中关于“无人见证的牺牲”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雪芹是位才华卓著、令人敬仰的大家,而他的生平至今竟然还是一个迷。B、极少有人能理解曹雪芹的情怀,也很少有人知道他写作红楼梦的心灵动力。 C、“无人见证的牺牲”表明后人对曹雪芹所受的委屈感到不平。 D、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可曹雪
6、芹在世时红楼梦却无人问津。2.下列不属于曹雪芹撰写红楼梦的原因的一项是( )A、早年的富贵荣达之梦对曹雪芹的写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B、周汝昌认为眼下困顿的生活逼迫曹雪芹不得不暂时通过写小说来养家糊口。C、有人认为曹雪芹是为了求取身前或身后的名声,但事实似乎不是这样。D、事实上,曹雪芹是为了一吐胸中的郁结,并希望得到后人的理解。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红楼梦只是后人揣测曹雪芹当时的心境的一个依据,我们不能借此完全了解作者。B、以曹雪芹的才华,他完全可以借科举实现富贵荣达之梦,但他不屑于此,以致沉沦下层。C、作者否定了曹雪芹写红楼梦是为了求取名声的说法和红学权威周汝昌的“生活所
7、迫论”。D、曹雪芹写红楼梦并非为了表明自己内心的委屈,这体现了他的大精神、大境界。二、文言文阅读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
8、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4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群贤毕至 毕:全,都 B所以游目骋怀 骋:舒展 C暂得于己 暂:暂时 D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修:(寿命)长 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能揭示作者心情悲痛的原因的一组是 仰观宇宙之大 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死生亦大矣 一死
9、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A B C D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兰亭集序是作者为他和名士们在山阴县兰亭举行聚会所写的诗而作的序,是一篇诗序。 B首段点明聚会的时间、地点、人物、环境和事由,着重表现宴会的豪华和与会人的快乐。 C二、三段由快乐转悲伤,抒发了作者由兰亭聚会引发的人生盛事不常而流年易逝的感慨。 D本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写景、叙事、议论和抒情相结合,语言清新自然,简洁雅致。7、翻译下面的句子。(9分)(1)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2)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3)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0、8-9题。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刘长卿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罢归无旧业,老去恋明时。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8、诗中的李中丞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作者对他寄予了怎样的情感?试结合诗句概括。(4分) 答: 9、诗歌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塑造李中丞的形象?请举例说明。(4分)答: 10、名篇名句默写(8分)(1)诵明月之诗, 。(赤壁赋)(2)淇则有岸, 。(氓)(3)月光如流水一般,。(荷塘月色)(4) ,磐石无转移。(孔雀东南飞)(5)今我来思, 。(采薇)(6)鸷鸟之不群兮, 。(离骚)(7) ,齐彭殇为妄作。(兰亭集序)(8) ,依依墟里烟。(归园田居其一)三、文学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