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2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doc

  • 上传人(卖家):2023DOC
  • 文档编号:5508488
  • 上传时间:2023-04-23
  • 格式:DOC
  • 页数:12
  • 大小:54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doc》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人教版二 年级 上册 数学 知识点 归纳 总结 下载 _二年级上册_人教版(2024)_数学_小学
    资源描述:

    1、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第一单元、长度单位(知识点)1. 厘米和米(1) 厘米和米是常用的长度单位。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用“厘米”作单位,厘米用字母“cm”表示。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时,用“米”作单位,米用字母“m”表示。(2) 在尺子上,每两个相邻的两个数字所对的刻度线之间的距离都是1厘米。(3) 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1米100厘米 1 m100 cm。(4) 测量物体的长度: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注意:物体没有对准刻度0时用:右端数字-左端数字=物体的长度)(5) 在比较物体的长度时,要看长度单位是否统一,如果不统一,要先统一单位后再比较。例如 1米

    2、98厘米(因为1米=100厘米) 100厘米2. 线段(1)线段的特点有两个端点、直直的、可测量出长度。(2)测量线段:把尺子的刻度0对准线段的左端。右端对准数字几,线段的长度就是几厘米。(3)画线段:画线段时,通常从尺子的刻度0开始画起,画到几就是几厘米,并标出线段的长度。3.生活常识(1)选择长度单位时,一定要看清单位前面的数。量较短的物体一般用“厘米”作单位,量较长的物体一般用“米”作单位。(2)、图钉的长大约1厘米;食指的宽大约1厘米; 田字格宽大约1厘米;(3)、铅笔长20厘米; 小朋友的肩宽大约30厘米;数学书长26厘米 ;课桌宽60厘米 字典厚4厘米 ;升国旗的旗台高60厘米灯管

    3、长50厘米(4) 、黑板长4米 教室长8米 操场长200米 跳绳长2米 房间高3米 大树高8米 旗杆高15米 爸爸的身高大1米75厘米或175厘米 小朋友的身高大约120厘米或1米20厘米第二单元知识点1. 笔算加法: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1”。(不要忘记写进上来的“1”)。2. 笔算减法: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十,与个位上数相加再减。(不要忘记写退位点。)3.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就用加法。例如:比23多12的数是几呢(23+12=35) 4.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就用减法。比23少12的数是几呢(23-12=11)5、计算

    4、连加和连减算式时都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6、计算加减混合的算式(无括号)时也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7、在计算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算式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注意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必须写两个竖式。8、解决问题时一般先解决第一个问题在解决第二个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先分析数量关系,通过题中给出的两个已知条件求出中间量(第一个问题),再把中间量作为已知条件,求出第二个问题。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知识点)1、一个角有一个顶点,有两条边。2、角的大小与角的张口有关。张口越大,角越大;张口越小,

    5、角越小。与角的边长无关。3、画角先画一个顶点。再画两条直直的边。4、直角直角是一类特殊的角:直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所有的直角大小都相等。5、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顶点对顶点(三角尺的直角顶点与角的顶点重合)一边对一边(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角的一边重合)再看另一边(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与角的另一条边是否重合)如果重合是直角,如果不重合不是直角。6、画直角先画一个顶点一条边再将尺子的刻度0对准顶点,再画另一条边。标出直角符号。7、直角、锐角、钝角的大小关系: 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锐角直角钝角8、拼角用直角和锐角拼出的肯定是钝角用锐角和锐角可以拼出钝角、用锐角和锐角还可以拼出锐角。9、 三角

    6、尺上有3个角,其中最大的那1个是直角,其余2个都是锐角。数学书的封面上有4个角,4个都是直角。红领巾上有3个角,2个锐角和1个钝角。第四单元、第六单元(知识要点)1.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用加法表示外,还可以用乘法表示更加简洁。2. 如:5+5+5+5=20 表示:4个5相加得20(5是相同加数,4是相同加数的个数)可以列成乘法算式计算54=20 或45=20 5 4 = 20 读作:5乘4等于20 口诀:(四五二十) 乘数 乘数 = 积、(其中4和5都是乘数,积是20) 注意乘数也可以叫做因数3. 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如:25=10,52=10)4.加法: 加数 +

    7、加数 = 和 和 - 加数 = 加数 5.减法: 被减数 - 减数 = 差 被减数 = 差 + 减数 减数 = 被减数 -差 6. 乘法:乘数 乘数 = 积7.看图,写乘法算式时:圈一圈,写一写判断是几个几列乘法算式,根据算式写口诀,根据口诀写得数。8.乘加:圈一圈、写一写。判断是几个几多几列乘加算式。9.乘减:圈一圈、写一写。判断是几个几少几列乘减算式。10乘加乘减运算顺序: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49=36 66=3626=12 34=1238=24 46=2429=18 36=1828=16 44=1618=8 24=819=9 33=916=6 23=614=4 22=411、求几和几

    8、相加,用几加几; 求几个几相加,用几乘几 ; 几和几相乘,求积 用 几几; 2个几相乘,积是多少用几几;例如:求4和3相加是多少 用加法(4+3=7)求4个3相加是多少 (3+3+3+3=12或34=12或43=12)2个6相乘的积是多少66=3649=36 66=3626=12 34=1238=24 46=2429=18 36=1828=16 44=1618=8 24=819=9 33=916=6 23=614=4 22=412、 相同得数,不同算式五、观察物体1、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2、从不同角度看立体图形. 立体图形正面侧面上面正方体正方形正方形正方形长方体

    9、长方形长方形或正方形长方形圆柱长方形或正方形长方形或正方形圆形球圆形圆形圆形第七单元 认识时间(知识点)1. 钟面上有 时针:又短又粗,分针:又细又长。 112个数字,有12个数字。 有12个大格,一个大格里面5个小格。 共有60个小格。2. (整时)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3. (整时半)分针指向6,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半。4. 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一大格是5分。分针走一圈是60分,正好时针走1大格,是1时。5.一刻钟是15分,半小时是30分,1小时是60分6.认识几时几分:先看时针,再看分针。例如;时针指在8和9之间,分针指着7,这个时刻是( 8 )时( 35 )分。7.分针

    10、走几个大格,就是几个5分钟;时针走几个大格,就是几时。8.时针走1大格是(1)时。9.过几时、几分 在钟表的右面,写出现在的时间。 6时45分+5分=6时50分 6时45分+1时=7时45分过5分钟是6时50分过1时是7时45分10.前几时、几分 在钟面上写出现在的时间。 6时45分-5分=6时40分 6时45分-1时=5时45分前5分钟是6时40分 前1时是5时45分第八单元 排列和组合1、在排列和组合中,要有序思考,不重复、不遗漏。 排列问题(和顺序有关) 组合问题(和顺序无关)2、 (排列问题)用1,2,3组成两位数,个数和十位数字不一样,能组成 6 个两位数,分别是12、13、21、2

    11、3、31、32。(有三种方法:交换法、固定十位法、固定个位法)3、 3、用4,0,7组成两位数,个数和十位数字不一样,能组成 4 个两位数。分别是40、47、70、74。(有三种方法:交换法、固定十位法、固定个位法),(考虑0不能在最高位).4、3个小朋友排队或者坐成一排,都是有6种坐法。(用1,2,3表示这3个人,可以写成123、132、213、231、312、321)(固定法+交换法)5、3个人握手,每两个握一次,一共握3次。可以用连线法。4个人就要握6次手。(关键数清楚有几条线,就有几种情况)6、3个数5、7、9,任意选取其中2个求和,得数有3种可能。也可以连线。分别是5+7=12、5+9=14、7+9=16。(关键数清楚有几条线,就有几种情况)7、衣服和裤子的搭配问题也可以连线。(关键数清楚有几条线,就有几种情况)49=36 66=3626=12 34=1238=24 46=2429=18 36=1828=16 44=1618=8 24=819=9 33=916=6 23=614=4 22=4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508488.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