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人教版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docx

  • 上传人(卖家):2023DOC
  • 文档编号:5508446
  • 上传时间:2023-04-23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75.95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人教版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docx》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人教版七 年级 地理 知识点 总结 下载 _其它_地理_初中
    资源描述:

    1、2、地球的表面积:约51 亿平方千米;地球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地球赤道周长:约4 万千米。3、地球仪(注意:地球仪是正球体。)初一地理复习资料第一章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l、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轴:从地球内部穿过地心的假想轴。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两个交点叫两极。赤道:在地球仪表面,与南北两极距离相等的地方所画的圆圈叫赤道。4纬线:在地球仪上,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注意:纬线是一个圆圈。)纬度:人们为区别各条纬线。给它们标定了度数,就是纬度。规定赤道的纬度为0,赤道以北叫北纬,用字母N 表示;赤道以南叫南纬,用字母S 表示,各有90。5、纬度030为低纬度地区

    2、,30 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6、纬线的特征:a:所有的纬线都是一个完整的圆。b:纬线长度不等,赤道最长,越向两极越短。c:指示东西方向,相互平行。d:表示方式:xxN(北纬),在北半球;xxS (南纬),在南半球。7、经线: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半圆叫经线。经度:为了区分各条经线,人们也给经线标定了度数,就是经度。1884 年,国际经度会议决定, 以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作为0经线即本初子午线。从这条经线往东为东经(E),往西为西经(W),各180。东西经180 经线重合。8、经线的特征:a: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b :经线的长度相等。c:经线指

    3、示南北方向,都相交与南北极点d:表示方式:xx E(东经)xxW(西经)9、半球的划分:赤道划分南北半球;西经20 度(20w),东经160 度(160E)经线圈划分东西半球 第二 地球的运动10、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时间的差异,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一天气温的变化;地球公转产生明显四季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影子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五带和二分二至日。11、春分:3 月21 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12、夏至:6 月22 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极昼,南极圈极夜13、秋分:9 月23 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14、冬至:12 月22 目前

    4、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极夜,南极圈极昼注意:太阳直射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同时该半球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15、五带的划分依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热带:235N-235S (终年炎热) (直射)(无极昼夜)南、北温带:南北纬235-南北纬665(四季明显) (斜射)(无极昼夜)南、北寒带:南北纬 665-南北纬90(终年严寒) (斜射) (有极昼极夜)北回归线是235N , 南回归线是23 5S 北极圈是665N, 南极圈是665S。第三节 地图经纬网定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18、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式: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

    5、16、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17、判定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没有指向标和经纬网时)指向标箭头的方向为正北方,其他的方向再按已经定好了的北方来判定。比例尺的大小:分数值越大,比例尺越大;分数值越小,比例尺越小。图幅相同的地图,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19、学看地形图:高凸ft谷,低凸ft脊;河流只能在ft谷中流;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爬坡费力;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平缓,爬坡省力。20、陆地表面五种基本地形:ft地、丘陵、盆地、平原、高原。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21、地球表面有29的陆地和71的海洋。 (三分陆地,

    6、七分海洋)22、七大洲: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面积从大到小排列)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气温最低、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是南极洲;平均海拔最低、人口密度最大的大洲是欧洲;最炎热的大洲是非洲;以混血人种为主,被称为“世界人种大熔炉”、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是南美洲;赤道穿过的大洲有: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23、亚洲、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ft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ft脉、土耳其海峡。亚洲、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直接连接地中海和红海,间接连接大西洋和印度洋) 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太平洋和北冰洋的分界线)24、四大洋:太平洋、

    7、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面积从大到小排列)。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气温最低、海水最浅的大洋是北冰洋。25、半岛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北美洲的格陵兰岛是最大的岛屿(隶属丹麦)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26、大陆漂移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假说。起因:非洲西岸和南美洲东岸相吻合。证据:1南美洲东岸与非洲西岸古老底层有相似性2两岸有相同的动物27、板块构造学说:A、地球岩石圈是由六大板块拼和而成的;B、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C、板块内部比较稳定;D、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ft地震。28、板块包括六大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几

    8、乎全部为海洋)、南极洲板块。火ft地震分布:环太平洋沿岸火ft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ft地震带。(原因: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29、阿尔卑斯ft脉是由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30、喜马拉雅ft脉是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33、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它是在时刻变化的。特点:31、安第斯ft脉是由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32、红海是由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张裂拉伸形成的,地中海由于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相互碰撞挤压会逐渐缩小。时间短,多变。34、气候: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状况,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特

    9、点:长时间,稳定。气候的两要素:气温和降水35、主要天气符号(P49页图35 要求记忆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36、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a、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气温逐渐降低;b、同纬度范围内,海洋和陆地气温不同,陆地冬冷夏热,海洋冬暖夏凉;c、同纬度的陆地上,海拔高处气温低,海拔每上升100 米气温下降0.6。37、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 时(14 点)左右,最低气温在日出前后,最高日气温与最低日气温的差叫气温日较差38、一年中,北半球陆地气温7 月最高,1 月最低;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气温年较差39、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气温变化用

    10、曲线表示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40、降水: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41、降水的三种主要类型:地形雨、锋面雨、对流雨。42、地形雨:迎风坡多雨(受地形阻挡,云层被迫上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下雨) ,背风坡少雨(云层下降,温度上升,水汽不能凝结)43、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规律:a、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b、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降水多;c、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降水少;d、ft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44、世界的雨极:印度的乞拉朋齐(地形雨),世界的干极:阿塔卡玛沙漠45、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中

    11、降水的季节变化46、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注意要会读图和画图)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47、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A、纬度位置与气候:低纬气温高降水多、高纬气温低降水少B、海陆位置与气候:陆地吸热快放热快,海洋吸热慢放热慢,陆地冬冷夏热,海洋冬暖夏凉。靠近海洋降水多,距海远的内陆降水少。C、地形因素与气候:地形主要是地形雨的影响,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D、人类活动与气候(人类因素):温室效应是由人类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造成的,而臭氧空洞是由人类排放的氟氯化合物造成的。人类砍伐森林、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沙漠面积扩大,北方地区易发生沙尘暴

    12、。48、世界的气候类型温度带主要气候类型气候特征主要分布地区赤道附近,如亚马逊平原、刚果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终年高温,一年分明显的旱雨两热带季风气候季,降水总量较多热带盆地和马来群岛等地。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终年炎热)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一年分旱雨两季,降 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以非亚热带(冬季低温, 夏季高温,冬水总量少热带沙漠气候终年高温少雨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洲的热带草原面积最为广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内陆地区以及大陆的西岸地区,撒哈拉沙漠最广南北纬3040的大陆东岸季最冷月均温在0以上)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高温少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温带 (

    13、冬冷夏热,冬季最冷月均温0以下)寒带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中降水均匀,温差小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夏季短促温和,温差大,降水少南北纬4060的大陆东岸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亚欧大陆和北美洲(终年严寒)寒带气候终年严寒,降水稀少格陵兰岛和南北美洲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49、20011年 10 月,世界人口总数已达70 亿。人口增长速度由出生率与死亡率决定的。50、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如 欧洲是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较

    14、快(非洲自然增长率各大洲中最高)。51、世界人口的分布: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无法反映一个地区中的人口数量, 用人平方千米表示。人口的分布情况与地理环境有很大关系。52、世界上的人口稠密区:亚洲东部、亚洲南部、欧洲、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近海平原地区。世界上的人口稀疏区:干旱的荒漠、寒冷的高纬度、空气稀薄的高ft高原、湿热的热带雨林。53、世界的人口问题解决人口问题的办法: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提倡可持续发展。(计划生育)阿拉伯人白种人西亚、北非;印度人白种人;“尖”。54、人种是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所划分的人群,这些特征包括肤色、眼色、毛发、头

    15、型、脸型等。根据这些,世界上的居民分为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三色人种相互通婚形成混血人种。因纽特人黄种人北冰洋沿岸;印第安人黄种人美洲。第二节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55、世界的语言 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是: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其中汉语使用的人数最多;英语使用范围最广。56、世界的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穆斯林)、佛教,三大宗教都发源于亚洲。(注意:中国的回族、维吾尔族信伊斯兰教)。中国本土的宗教:道教;泰国把佛教定国教第三节 人类聚居地聚落57、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其中乡村聚落又分为:农村、牧村、渔村、林场等。58、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的区别:生产活

    16、动的不同。城市居民从事非农业生产,乡村农业生产。59、聚落的形式表现出与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水源、地形、气候、交通)相协调的关系,特别是世界各地的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更密切。墙体厚薄受气温的影响;屋顶形状受降水影响。如:热带地区的民居墙体相对较薄,门窗开的较大,建有较完备的排水系统。寒带地区的民居墙体厚实,屋内建有壁炉或火炕,窗户较小,有的是双层玻璃。冬天积雪较多的地方,屋顶大多坡度较大60、聚落大多选择在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的地点。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61、领土面积前四位的国家是: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62、人口总数前三位的国家是:中国、印度、美国63、经济发展水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差异主要由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造成的。64、政治体制:社会主义国家(中国);资本主义国家(美国)65、联合国(UN):总部美国纽约,1945 年 10 月 24 日成立。安理会由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和美国5 个常任理事国和10 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66、世界贸易组织(WTO):总部瑞士日内瓦,中国2001年12 月 11 日加入。67、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简称国际奥委会,总部设在瑞士洛桑68、当今世界主题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三大问题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人口爆炸。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人教版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508446.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