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6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ppt课件 (5)-(部)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三册.pptx

  • 上传人(卖家):Q123
  • 文档编号:5502409
  • 上传时间:2023-04-23
  • 格式:PPTX
  • 页数:16
  • 大小:26.31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ppt课件 (5)-(部)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三册.pptx》由用户(Q1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高中历史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ppt课件 5_部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中华文化 世界 意义 ppt 课件 统编 选择性 必修 第三 下载 _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_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_历史_高中
    资源描述:

    1、导入新课学习目标: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选择性必修选择性必修3 3文化交流与传播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1.吸收融合印度佛教文化(1)过程:两汉之际:古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魏晋南北朝:佛教日趋兴盛,逐渐同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相融合。隋唐时期:佛教出现了不同宗派,主张顿悟成佛的禅宗成为主流,佛教完成本土化。宋明时期:以儒家学说为核心兼容佛教和道教理论的宋明理学形成,佛教融合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永平十年(68年)于大月氏遇沙门迦叶摩腾、竺法兰二人,得佛像经卷,用白马载抵洛阳,明帝为其建白马寺(中国的第一座官办寺院)译

    2、四十二章经。这被认为是佛教的传入。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五年(公元491年),是现存唯一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寺庙。“三教殿”殿内正中供奉的是如来佛祖,佛祖右手边(南侧)为老子,左手边(北侧)为孔子。惠能禅师的真身 供奉于广东韶关南华寺。慧能倡导顿修顿悟、明心见性的禅法,在中国佛教史上掀起了一场不假他求、但明自心的革新。从慧能开始,“禅”的意义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以往的禅定修行转化成一种在人心深处、贯穿于百姓日常生活的对于真实性的体悟。(2)佛教传入的影响1.吸收融合印度佛教文化A.对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逻辑思维、语言词汇、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B.中国传统的诗词、书

    3、法和绘画,很多体现了佛教的内容,同时也吸收了佛教的理念,更加注重境界的表达。C.中国的建筑艺术受佛教影响。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等石窟,是中国佛教建筑艺术的结晶,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积极:积极:A.佛教文化宣扬的因果轮回、消极避世等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B.佛教盛行,广修寺庙,耗费大量钱财,很多劳动力不事生产,严重影响到政府利益。山西大同云冈石窟2.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近代自然科学利玛窦和徐光启:图中的利玛窦身穿儒服,体现了西方传教士通过顺应中国习俗进行传教的特点。明末清初,一批来华耶稣会会士由于精通中国文化而获得高官的赏识,其中最有名的是利玛窦,他们脱下僧袍,换上了儒服,通过与儒家学

    4、者们谈天、辩论,用三棱镜、自鸣钟和地理知识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汤若望精通天文,后来他在满清官廷担任过钦天监监正的职务。耶稣会会士们将大约7000种西文图书带到了北京。费正清东亚:传统与变迁意大利人利玛窦等带来天文、地理、数学等方面的新知识。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方以智等人主张以开放的胸怀会通中西文化。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西方科学著作相继被译介到中国。(1)表现:(2)影响:17世纪,清政府任命来自欧洲的汤若望、南怀仁等人主持钦天监工作,并招揽数学、医学、天文等方面的人才来到中国。利玛窦(MatteoRicci,1552年1610年),字西泰,意大利人。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学者。1582年(明万

    5、历十年)被派往中国传教,直至1610年在北京逝世,在华传教28年,是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最早传教士之一。积极:引入的自然科技,丰富了中国的传统科技;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局限:但只在极少数知识分子中传播,没有使中国社会发生根本性变革3.近代的西学东渐:技术、制度、文化等层次派别代表人物思想主张实践活动器物地主阶级抵抗派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译西书籍,仿制西方战舰地主阶级洋务派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中体西用,师夷长技以自强、求富洋务运动(办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教育)制度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和平改良,君主立宪戊戌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黄兴暴力革命,民主共

    6、和辛亥革命思想资产阶级激进派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民主、科学新文化运动无产阶级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类别时间影响汉字儒学佛教社会制度社会生活文化传播前4-3世纪3-5世纪4世纪以后7世纪7世纪14世纪15世纪汉字传入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东南亚地区;各国在汉字基础上创造出本国文字,推动了当地的文化交流和发展。儒学在东亚和东南亚等地区流行;隋唐以后,朝鲜、日本等国各级学校把儒学经典作为教科书,儒学成为官学。佛教经中国传入朝鲜、日本等国,各国佛教得到发展。朝鲜的政治制度,日本大化改新所推行的中央集权制、土地制、赋税制都以唐制为蓝本;越南的教育体制、科举制移植于中国。东亚

    7、和东南亚地区在律令、历法、建筑、绘画、音乐、饮食、服饰、节日、习俗等方面,深受唐文化影响。中国人进入琉球,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所学文化逐渐在琉球传播。伴随经贸往来,大批华侨移居东南亚,传播中华文化;郑和下西洋,扩大和加深了中华文化的影响。1.中华文化对朝鲜、日本和东南亚的影响15世纪朝鲜创造谚文 9世纪日本创造假名。“假”即借,“名”即字。意即只借用汉字的音和形,而不用它的意义。越南喃字。以汉字为素材,运用形声、会意、假借等造字方式来表达越南语的文字。文字儒学的传播日本学者认为,隋唐时期,日本从中国学习了几个文化要素,使得日本的历史完成了一个飞跃,这几个文化要素就是汉字、官制和大乘佛教。孟宪实

    8、传统文化:中国文化软实力之源儒学 日本中古之制度,人皆以为多系日本自创,然一检唐史,则知多模仿唐制。木宫泰彦中日交通史 新罗统一朝鲜后,更以唐制为立国规范在学制上,新罗仿唐置国学,设儒学科和技术科。摘编自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唐长安平面图平城京平面图官制佛教唐鉴真和尚日本奈良唐招提寺-仿唐建筑弘扬佛法促进交流建筑货币唐代仕女图日本和服图服饰他乡少知己,莫厌访君频。9世纪朝鲜诗人崔致远腐儒未解英雄志,却恨鸿沟不用诚。17世纪那波守之根据两首诗歌,中华文化对朝鲜、日本有哪些影响?这两首诗都是外国人使用汉字创作的律诗,不仅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等方面严格按照律诗格式要求,还在诗中使用了历史典故,充分体现

    9、了作者对中华文化和历史的熟悉和理解,反映了中华文化对朝鲜、日本的深刻影响。诗词韩国首尔景福宫日本法隆寺思考:如何理解火药、指南针、印刷术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8世纪以后,造纸术逐渐传入中亚、西亚及欧洲13世纪火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指南针由海路传入阿拉伯,然后再传到欧洲14至15世纪印刷术传至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骑士阶层日渐衰落。促进了远洋航行,推动了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火药、指南针、印刷术预告资产阶级到来。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

    10、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下的最强大的杠杆。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对当时欧洲教育、政治及商业等活动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2.四大发明的传播及对欧洲的影响1618世纪,孔子以及儒家经典、中国的史学、地理学及科技文学等成就也相继传入,引起欧洲社会上层和知识界的热烈反响。中国的茶、丝绸、瓷器在欧洲社会深受喜爱,中国式园林和建筑成为风尚。瑞典首都的中国宫美国流芳园(仿苏州园林式建筑)3.中华文化在欧洲的传播饮茶成为欧洲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古代近代汉字、儒家经典、佛教的传播唐文化的传播和影响1415世纪中华文化在

    11、东南亚的传播对亚洲对欧洲四大发明传播到欧洲1618世纪中华文化在欧洲的传播佛教文化的传入西学的传入开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2022全国甲卷高考)“百日维新”前,梁启超任教于湖南时务学堂,“所言皆当时一派之民权论”,又窃印明夷待访录扬州十日记等禁书,“加以案语,秘密分布,传播革命思想,信奉者日众”,于是“湖南新旧派大哄”。这反映出,当时()A革命已成为主要思潮B维新派变法策略未能统一C变法思想的根本转变D维新派侧重动员民众变法真题训练【解析】根据“所言皆当时一派之民权论”“加以案语,秘密分布,传播革命思想,信奉者日众”湖南新旧派大哄”等内容可得出,

    12、当时维新派并没有统一的思想与策略,有人宣扬新的思想,便大家起哄,B项正确;当时维新思想是主流,排除A项;C项太绝绝对,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对群众的动员,排除D项。故选B项。B(2020.1浙江高考)洋务派巨擘左宗棠主持重刻海国图志,在该书序中慨言:百余年来,中国“水陆战备少弛”,英吉利“蹈我之瑕,构兵思逞”,“廿余载,事局如故”,“然同、光间福建设局造轮船,陇中用华匠制枪炮”,“此魏子所谓师其长技以制之也。”这一认识反映了A左宗棠、魏源顺乎世界之潮流迈出变法第一步 B“师夷长技以制之”是洋务派自强之道的思想先导C中国人学习西方经历了由器物层次到制度层次的变化D以“中体西用”寻求变革,解决中

    13、国向何处去的问题真题训练B【解析】材料“此魏子所谓师其长技以制之也”,体现出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影响洋务派,是其自强之道的思想先导,故选B项;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维新变法运动迈出变法第一步,排除A项;洋务派仍然停留在器物变革层面,排除C项;材料强调魏源师夷长技思想对洋务派的影响,而非洋务派“中体西用”对近代化的影响,排除D项。1中文里原来并无“塔”字,魏晋以后才造出“塔”字。印度的塔早期多是“覆钵”或“覆盆”式,也就是一个半圆覆钵形的大土冢。而中国工匠将这种佛塔形式同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结合,创造出各种造型美观、千姿百态的佛塔。这反映了()A佛教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 B佛教本土化并逐渐成为

    14、主流思想C中国墓葬形制深受佛教文化影响 D宗教信仰与民众的生活紧密相连【解析】魏晋以后,随着中国工匠在源自印度的佛塔的基础上创造出各种带有中国特色的佛塔,汉字“塔”应运而生,反映了佛教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A项正确;中国工匠将印度的佛塔形式与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结合,推动汉字中产生新文字,不能说明佛教在中国的本土化,并且佛教也没有成为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B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中国墓葬形制,C项错误;中国的佛塔和汉字“塔”的出现,不能说明宗教信仰与“民众生活”紧密相连,D项错误。课堂练习A2、7世纪中期,日本仿效中国的隋唐制度,进行大化改新;7世纪末,新罗统一朝鲜半岛,模仿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隋唐时期的科举制被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在近代被介绍到了西方,对欧洲文官制度的确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材料表明()A隋唐时期的中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B隋唐科举制度对世界的影响非常深远C隋唐时期中国的各个方面都领先于世界D中国文明为世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解析】结合材料可知隋唐时期中国制度对日本和朝鲜产生深远影响,并影响到了近代欧洲的文官制度,这些都是中国文明对世界发展作出的贡献,故选D;材料中没有全面比较分析当时世界上各国家的发展情况,无法得出A、C这样的结论,排除;B只是反映了材料的一部分,不全面,排除。故选D。课堂练习D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ppt课件 (5)-(部)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三册.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502409.html
    Q123
         内容提供者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