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ppt课件(8)-(部)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三册.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ppt课件(8)-(部)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三册.pptx》由用户(Q1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ppt课件8_部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中华 优秀 传统文化 内涵 特点 ppt 课件 统编 选择性 必修 第三 下载 _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_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_历史_高中
- 资源描述:
-
1、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政治、法政治、法律制度律制度经济基础经济基础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形态形态一、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1.2课)二、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3.4.5课)多样发展的区域文化(多样性)三、人口迁徙、文化交流与认同(6.7.8课)四、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9.10课)五、战争与文化交流(11.12.13课)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交互性)六、文化的传承与保护(14.15课)七、信息革命与人类文化共享(活动课)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传承性)文化交流与传播教材知识体系文化?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全部物质与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
2、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是对应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一种统称。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指1840年以前的中华文化,有儒家、佛教、道家、墨家、法家、兵家、名家和阴阳家等思想观念,也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酒令、歇后语以及民族服饰、生活习俗等具体内容。其中儒、佛、道三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最为直接而深刻。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课标要求】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关键问题:中华文化的基本发展历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哪些基本内涵与特点?有何价值?一、中华文化
3、的发展历程1.新石器时代:中原华夏族为核心,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形成2.春秋战国:华夏认同、文化认同、百家争鸣与文化奠基3.秦:推崇法家4.西汉:尊崇儒术,确立儒学的正统地位、主流5.魏晋:儒、佛、道交汇融通,魏晋玄学盛行6.隋唐:三教融合,传统儒学受到挑战,也促进了儒学的创新与发展7.宋元:理学形成;科技、史学、文学高度繁荣8.明清:提倡个性自由的思想;黄、顾、王等批判理学,抨击封建专制,倡导经世致用;思想受到钳制9.近代:从向西方学习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推动了中华文化的进步1.新石器时代:中原华夏族为核心,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形成中国人被称为“龙的传人”,下面是新石器时代不同地区文化遗址出土的
4、玉龙,据此可知中华文明()A.起源最早 B.多元一体 C.分布广泛 D.绵延不断多元一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文化,而这些文化又互相融合,在统一的中华文化中融为一体。铁器和牛耕的推广生产力发展社会大变革经济政治阶级思想文化空前发展百家争鸣(战国)井田制瓦解分封、宗法制破坏礼崩乐坏,私学兴起士的活跃文化2.春秋战国:华夏认同、文化认同、百家争鸣与文化奠基(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出现大变革。春秋孔子“仁”“为政以德”“克己复礼”老子 小国寡民;顺其自然,无为而治;“道”为万物本源;辩证法战国孟子(儒家)性善论;“仁政”荀子(儒家)人性恶;隆礼重法;制天命而用之墨子(
5、墨家)代表下层平民;节俭;兼爱;非攻;尚贤庄子(道家)逍遥自由韩非(法家)代表新兴地主阶级;以法为工具;中央集权邹衍(阴阳家)五行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相生相胜;朴素的科学认识孙膑(兵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创造了一套完整的军事理论体系2.“国之命在人心,解决人民的怨气,实现人民的愿望,就必天须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下列思想与上述材料具有相似性的是()A.儒家的“仁政”“德治”B.墨家的“兼爱”尚贤”C.儒家的“礼治”D.法家的“法治”“变革”3.梁启超把春秋战国时期几个重要的思想流派分别概括为“无治主义”“德治主义”“法治主义”等。下列选项中说法最准确的是A“无治主义”适用于战乱
6、后的休养生息阶段B“德治主义”在战国时期政治实践非常充分C“法治主义”是战国变法的根本原因D这些“主义”都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趋势4.西汉:尊崇儒术,确立儒学的正统地位、主流董仲舒董仲舒“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加强、限制君权的需要“德刑并施”“三纲五常”稳定统治秩序的需要指我国封建时代统治阶级提倡的伦理道德。三纲;即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董仲舒新儒学:吸收了法家、道家、阴阳家等各家思想。背景:随着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朝廷更迭造成政局动荡,士人们寄情山水,摆脱环境对精神的羁绊,玄学盛行 魏晋玄学魏晋玄学指的是
7、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哲学思潮。是对老子、庄子和周易的研究和解说,产生于魏晋。玄学是魏晋时期取代两汉经学思潮的思想主流。思想上,宣扬“无”是产生万物的根本;政治上,主张“无为”;社会风气上,崇尚“清谈”。特点:儒、道结合“5.魏晋:儒、佛、道交汇融通,魏晋玄学盛行6.隋唐:三教融合,传统儒学受到挑战,也促进了儒学的创新与发展7.宋元:理学形成;科技、史学、文学高度繁荣(1)含义: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宇宙观人生观方法论“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是宇宙的本原“存天理,灭人欲”,以达到“圣人”的精神境界提倡“格物致知”,通过探究事物以把握“理”
8、朱熹朱熹从南宋后期起,程朱理学受到官方尊崇(成为官方哲学)项目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不同点世界本原“理”在万物“理”在“心”中方法论“格物致知”“发明本心”、“致良知”道德观主张人应以外在的天理为行为规范主张应以“内心”的自修、自省达到良知哲学范畴 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主观唯心主义思想4.王阳明指出:“是以而言,可以知致知之必在于行,而不行之不可以为致知也明矣。知行合一之体,不益较然矣乎?”据此可知,王阳明()A认为人应该通过心外求理B意在抨击程朱理学脱离现实的弊病C强调道德修养的实践意义D主张通过外在的行为规范维护秩序8.明清思想新变化(1)背景政治:经济:阶级:思想:外来:封建专制统治不断强化,压抑
展开阅读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502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