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经典常谈》ppt课件(共38页)-(部)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名著导读《经典常谈》ppt课件(共38页)-(部)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pptx》由用户(Q1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典常谈 语文 名著 导读 经典 ppt 课件 38 统编 年级 下册 下载 _八年级下册_(统编)部编版_语文_初中
- 资源描述:
-
1、新课导入文学巨匠汪曾祺曾盛赞这本书:“渐归简淡,朴实无华,显示出阅历、学问都已成熟。用口语化的语渐归简淡,朴实无华,显示出阅历、学问都已成熟。用口语化的语言写学术文章,并世似无第二人。言写学术文章,并世似无第二人。”当代古典文学研究家、编审钱伯城先生为其撰写的长篇“导读”中介绍其是:“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是学习传统文化典籍(也叫国学)的入门书,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是学习传统文化典籍(也叫国学)的入门书,打基础书,又是极有学术分量的书。书中随处可见是那一时代学者共有的严谨的治学打基础书,又是极有学术分量的书。书中随处可见是那一时代学者共有的严谨的治学方法,并不时闪现真知灼见。他的
2、文化观、历史观,不拘守一家之说,新旧兼容,通方法,并不时闪现真知灼见。他的文化观、历史观,不拘守一家之说,新旧兼容,通达平和,足以给后学者有益的启示。达平和,足以给后学者有益的启示。”这本书所说经典,不专指经籍,是用的这本书所说经典,不专指经籍,是用的“经典经典”二字的广义,包括群经、先二字的广义,包括群经、先秦诸子、几种史书、一些集部,共十三篇。把目录抄在这儿:说文解字第一秦诸子、几种史书、一些集部,共十三篇。把目录抄在这儿:说文解字第一;周易第二;尚书第三;诗经第四;周易第二;尚书第三;诗经第四;“三礼三礼”第五;第五;“春秋三春秋三传传”第六(国语附);第六(国语附);“四书四书”第七;
3、战国策第八;史记汉书第九第七;战国策第八;史记汉书第九;诸子第十;辞赋第十一;诗第十二;文第十三。前头十一篇都就书讲;末了;诸子第十;辞赋第十一;诗第十二;文第十三。前头十一篇都就书讲;末了“诗诗”“”“文文”两篇却只叙述源流,不就书讲,两篇却只叙述源流,不就书讲,“因为书太多了,没法子一一详论,因为书太多了,没法子一一详论,而集部书的问题也不像经、史、子那样重要,在这儿也无需详论而集部书的问题也不像经、史、子那样重要,在这儿也无需详论”。叶圣陶叶圣陶此书为古籍之导言,浅明精要,宜于中学生阅读。这本曾被无数现当代大家们盛赞的“国学的入门书”,就是经典常谈朱自清作者介绍朱朱自清自清(189819
4、4818981948),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古典文),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古典文学学者学学者。19231923年发表长诗年发表长诗毁灭毁灭,后又从事散文写作,并致力学术研究,后又从事散文写作,并致力学术研究。著著有诗文集有诗文集踪迹踪迹,散文集散文集背影背影欧游杂记欧游杂记你我你我伦敦杂记伦敦杂记,文艺文艺论著论著诗言志辨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论雅俗共赏等。等。内容简介经典常谈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等十三部分,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文字要言不烦、通俗流畅,讲透我国文化遗
5、产中的典籍精髓。经典常谈写于1942年,80年来广为流传,成为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蒙经典。全书通过对经典的梳理与讲解,让读者对古文更亲近、熟悉,从而产生兴趣,是读者概览中国古典文学的首选佳作。此外,书中还特别收录唐诗三百首指导大概,以飨读者。创作背景 我国旧式教育,完全就是读经的训练,经典训练成为教育的唯一项目。我国旧式教育,完全就是读经的训练,经典训练成为教育的唯一项目。特别是从幼童时期就开始这样的训练,学生食而不化,既影响了他们对新知特别是从幼童时期就开始这样的训练,学生食而不化,既影响了他们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接受,也影响了真正意义上的文化继承。新式教育的兴起,扭转识的学习和接受,也影响了真
6、正意义上的文化继承。新式教育的兴起,扭转了把读经训练作为唯一训练项目的局面,同时也规定了初、高中学生了把读经训练作为唯一训练项目的局面,同时也规定了初、高中学生“从本从本国语言文字上了解固有文化国语言文字上了解固有文化”、培养、培养“读解古书,欣赏中国文学名著之能力读解古书,欣赏中国文学名著之能力”方面的要求。方面的要求。但当时,我国的经典,大部分还是没有经过现代意义上的整理,读起来但当时,我国的经典,大部分还是没有经过现代意义上的整理,读起来特别难,一般人往往望而生畏,结果只能敬而远之。同时因为离白话文运动特别难,一般人往往望而生畏,结果只能敬而远之。同时因为离白话文运动兴起的时间不长,给这
7、类经典分段、标点、注释,用白话文翻译等工作都还兴起的时间不长,给这类经典分段、标点、注释,用白话文翻译等工作都还没人来得及深入、具体地做,只有商务印书馆印行的一些没人来得及深入、具体地做,只有商务印书馆印行的一些“学生国学丛书学生国学丛书”,然而这套书离理想的标准尚有一定距离。然而这套书离理想的标准尚有一定距离。在写作在写作经典常谈经典常谈的的19381938至至19421942年间,朱自清不仅同时在国立西南年间,朱自清不仅同时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及其师范学院国文系任教,而且还自联合大学中文系及其师范学院国文系任教,而且还自19341934年开始即参与到年开始即参与到国民政府国防设计委员会
8、主持的中小学国文教科书的编写工作中,并在其国民政府国防设计委员会主持的中小学国文教科书的编写工作中,并在其间发挥了重要作用。间发挥了重要作用。19371937年年1010月,负责统筹这一工作的杨振声建议朱自清月,负责统筹这一工作的杨振声建议朱自清“可自己写一些有关中国文化的课文可自己写一些有关中国文化的课文”,这成了他在日后写作,这成了他在日后写作经典常谈经典常谈的直接缘起。而朱自清在写作过程中,自觉遵循的标准也是完成一部的直接缘起。而朱自清在写作过程中,自觉遵循的标准也是完成一部“一一般的读物般的读物”而非而非“考据的著作考据的著作”。可见在他的自我期待中,相比于追求学。可见在他的自我期待中
9、,相比于追求学术与文学层面上的价值,术与文学层面上的价值,此书的主要功能乃是实现对于传统经典的教育普此书的主要功能乃是实现对于传统经典的教育普及,他希望自己的这部书,能被读者当作一条船,凭着它及,他希望自己的这部书,能被读者当作一条船,凭着它“航到经典的海航到经典的海里去里去”。总结艺术特色1.1.在在风格风格上,这是一部用散文手法谈学术的佳作。上,这是一部用散文手法谈学术的佳作。理论书、学术书,以至不少通俗的学术读物,一般不大讲究文字理论书、学术书,以至不少通俗的学术读物,一般不大讲究文字的艺术性,有的甚至晦涩难懂。本书很讲究文字的艺术性,体现了简的艺术性,有的甚至晦涩难懂。本书很讲究文字的
10、艺术性,体现了简练平实、自然流畅的散文优美风格。其散文手法,除了平易亲切的叙练平实、自然流畅的散文优美风格。其散文手法,除了平易亲切的叙述笔调、生动活泼的述笔调、生动活泼的“儿化词儿化词”的运用,等等,特别在意每一篇开头的运用,等等,特别在意每一篇开头的经营,让每一篇都有一个引人入胜的的经营,让每一篇都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凤头凤头”:或从传说入手,或:或从传说入手,或从风俗入手,或从时代背景说起,或从人物故事说起。全书十三篇,从风俗入手,或从时代背景说起,或从人物故事说起。全书十三篇,每一篇的开头各不相同。这种由事入理的写法,极大地增强了学术文每一篇的开头各不相同。这种由事入理的写法,极大地增强
11、了学术文章的文学性和可读性。章的文学性和可读性。2.2.在在内容内容上,本书具有点面结合、点线结合的特色。上,本书具有点面结合、点线结合的特色。全书十三篇,从全书十三篇,从“小学小学”开篇,然后依次介绍传统的经、史、子、开篇,然后依次介绍传统的经、史、子、集。十三篇可分两大板块:前九篇谈集。十三篇可分两大板块:前九篇谈“小学小学”和经史,以经典为主,和经史,以经典为主,力求点面结合;后四篇论子部和集部,以文体为中心,又做到点线结力求点面结合;后四篇论子部和集部,以文体为中心,又做到点线结合。因此,合。因此,经典常谈经典常谈虽说不是虽说不是“国学概论国学概论”,但只要细读全书,但只要细读全书,在
12、深入经典文本的同时,又可以获得系统的国学常识。在深入经典文本的同时,又可以获得系统的国学常识。3.3.在在结构结构上,层次清晰,逻辑严密。上,层次清晰,逻辑严密。叙述脉络清楚,如对叙述脉络清楚,如对尚书尚书的介绍:作者首先从的介绍:作者首先从“尚书尚书是是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说到,说到尚书尚书的主要内容及其形式,以及的主要内容及其形式,以及尚书尚书的成书过程及书名的含义;着重介绍了的成书过程及书名的含义;着重介绍了尚书尚书流传过程中流传过程中的种种遭遇,特别是的种种遭遇,特别是“今文今文”和和“古文古文”之争;最后又介绍了作者所之争;最后又介绍了作者所见的最新的研究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