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8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名著导读《经典常谈》ppt课件(共38页)-(部)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pptx

  • 上传人(卖家):Q123
  • 文档编号:5502361
  • 上传时间:2023-04-23
  • 格式:PPTX
  • 页数:38
  • 大小:4.09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名著导读《经典常谈》ppt课件(共38页)-(部)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pptx》由用户(Q1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经典常谈 语文 名著 导读 经典 ppt 课件 38 统编 年级 下册 下载 _八年级下册_(统编)部编版_语文_初中
    资源描述:

    1、新课导入文学巨匠汪曾祺曾盛赞这本书:“渐归简淡,朴实无华,显示出阅历、学问都已成熟。用口语化的语渐归简淡,朴实无华,显示出阅历、学问都已成熟。用口语化的语言写学术文章,并世似无第二人。言写学术文章,并世似无第二人。”当代古典文学研究家、编审钱伯城先生为其撰写的长篇“导读”中介绍其是:“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是学习传统文化典籍(也叫国学)的入门书,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是学习传统文化典籍(也叫国学)的入门书,打基础书,又是极有学术分量的书。书中随处可见是那一时代学者共有的严谨的治学打基础书,又是极有学术分量的书。书中随处可见是那一时代学者共有的严谨的治学方法,并不时闪现真知灼见。他的

    2、文化观、历史观,不拘守一家之说,新旧兼容,通方法,并不时闪现真知灼见。他的文化观、历史观,不拘守一家之说,新旧兼容,通达平和,足以给后学者有益的启示。达平和,足以给后学者有益的启示。”这本书所说经典,不专指经籍,是用的这本书所说经典,不专指经籍,是用的“经典经典”二字的广义,包括群经、先二字的广义,包括群经、先秦诸子、几种史书、一些集部,共十三篇。把目录抄在这儿:说文解字第一秦诸子、几种史书、一些集部,共十三篇。把目录抄在这儿:说文解字第一;周易第二;尚书第三;诗经第四;周易第二;尚书第三;诗经第四;“三礼三礼”第五;第五;“春秋三春秋三传传”第六(国语附);第六(国语附);“四书四书”第七;

    3、战国策第八;史记汉书第九第七;战国策第八;史记汉书第九;诸子第十;辞赋第十一;诗第十二;文第十三。前头十一篇都就书讲;末了;诸子第十;辞赋第十一;诗第十二;文第十三。前头十一篇都就书讲;末了“诗诗”“”“文文”两篇却只叙述源流,不就书讲,两篇却只叙述源流,不就书讲,“因为书太多了,没法子一一详论,因为书太多了,没法子一一详论,而集部书的问题也不像经、史、子那样重要,在这儿也无需详论而集部书的问题也不像经、史、子那样重要,在这儿也无需详论”。叶圣陶叶圣陶此书为古籍之导言,浅明精要,宜于中学生阅读。这本曾被无数现当代大家们盛赞的“国学的入门书”,就是经典常谈朱自清作者介绍朱朱自清自清(189819

    4、4818981948),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古典文),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古典文学学者学学者。19231923年发表长诗年发表长诗毁灭毁灭,后又从事散文写作,并致力学术研究,后又从事散文写作,并致力学术研究。著著有诗文集有诗文集踪迹踪迹,散文集散文集背影背影欧游杂记欧游杂记你我你我伦敦杂记伦敦杂记,文艺文艺论著论著诗言志辨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论雅俗共赏等。等。内容简介经典常谈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等十三部分,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文字要言不烦、通俗流畅,讲透我国文化遗

    5、产中的典籍精髓。经典常谈写于1942年,80年来广为流传,成为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蒙经典。全书通过对经典的梳理与讲解,让读者对古文更亲近、熟悉,从而产生兴趣,是读者概览中国古典文学的首选佳作。此外,书中还特别收录唐诗三百首指导大概,以飨读者。创作背景 我国旧式教育,完全就是读经的训练,经典训练成为教育的唯一项目。我国旧式教育,完全就是读经的训练,经典训练成为教育的唯一项目。特别是从幼童时期就开始这样的训练,学生食而不化,既影响了他们对新知特别是从幼童时期就开始这样的训练,学生食而不化,既影响了他们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接受,也影响了真正意义上的文化继承。新式教育的兴起,扭转识的学习和接受,也影响了真

    6、正意义上的文化继承。新式教育的兴起,扭转了把读经训练作为唯一训练项目的局面,同时也规定了初、高中学生了把读经训练作为唯一训练项目的局面,同时也规定了初、高中学生“从本从本国语言文字上了解固有文化国语言文字上了解固有文化”、培养、培养“读解古书,欣赏中国文学名著之能力读解古书,欣赏中国文学名著之能力”方面的要求。方面的要求。但当时,我国的经典,大部分还是没有经过现代意义上的整理,读起来但当时,我国的经典,大部分还是没有经过现代意义上的整理,读起来特别难,一般人往往望而生畏,结果只能敬而远之。同时因为离白话文运动特别难,一般人往往望而生畏,结果只能敬而远之。同时因为离白话文运动兴起的时间不长,给这

    7、类经典分段、标点、注释,用白话文翻译等工作都还兴起的时间不长,给这类经典分段、标点、注释,用白话文翻译等工作都还没人来得及深入、具体地做,只有商务印书馆印行的一些没人来得及深入、具体地做,只有商务印书馆印行的一些“学生国学丛书学生国学丛书”,然而这套书离理想的标准尚有一定距离。然而这套书离理想的标准尚有一定距离。在写作在写作经典常谈经典常谈的的19381938至至19421942年间,朱自清不仅同时在国立西南年间,朱自清不仅同时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及其师范学院国文系任教,而且还自联合大学中文系及其师范学院国文系任教,而且还自19341934年开始即参与到年开始即参与到国民政府国防设计委员会

    8、主持的中小学国文教科书的编写工作中,并在其国民政府国防设计委员会主持的中小学国文教科书的编写工作中,并在其间发挥了重要作用。间发挥了重要作用。19371937年年1010月,负责统筹这一工作的杨振声建议朱自清月,负责统筹这一工作的杨振声建议朱自清“可自己写一些有关中国文化的课文可自己写一些有关中国文化的课文”,这成了他在日后写作,这成了他在日后写作经典常谈经典常谈的直接缘起。而朱自清在写作过程中,自觉遵循的标准也是完成一部的直接缘起。而朱自清在写作过程中,自觉遵循的标准也是完成一部“一一般的读物般的读物”而非而非“考据的著作考据的著作”。可见在他的自我期待中,相比于追求学。可见在他的自我期待中

    9、,相比于追求学术与文学层面上的价值,术与文学层面上的价值,此书的主要功能乃是实现对于传统经典的教育普此书的主要功能乃是实现对于传统经典的教育普及,他希望自己的这部书,能被读者当作一条船,凭着它及,他希望自己的这部书,能被读者当作一条船,凭着它“航到经典的海航到经典的海里去里去”。总结艺术特色1.1.在在风格风格上,这是一部用散文手法谈学术的佳作。上,这是一部用散文手法谈学术的佳作。理论书、学术书,以至不少通俗的学术读物,一般不大讲究文字理论书、学术书,以至不少通俗的学术读物,一般不大讲究文字的艺术性,有的甚至晦涩难懂。本书很讲究文字的艺术性,体现了简的艺术性,有的甚至晦涩难懂。本书很讲究文字的

    10、艺术性,体现了简练平实、自然流畅的散文优美风格。其散文手法,除了平易亲切的叙练平实、自然流畅的散文优美风格。其散文手法,除了平易亲切的叙述笔调、生动活泼的述笔调、生动活泼的“儿化词儿化词”的运用,等等,特别在意每一篇开头的运用,等等,特别在意每一篇开头的经营,让每一篇都有一个引人入胜的的经营,让每一篇都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凤头凤头”:或从传说入手,或:或从传说入手,或从风俗入手,或从时代背景说起,或从人物故事说起。全书十三篇,从风俗入手,或从时代背景说起,或从人物故事说起。全书十三篇,每一篇的开头各不相同。这种由事入理的写法,极大地增强了学术文每一篇的开头各不相同。这种由事入理的写法,极大地增强

    11、了学术文章的文学性和可读性。章的文学性和可读性。2.2.在在内容内容上,本书具有点面结合、点线结合的特色。上,本书具有点面结合、点线结合的特色。全书十三篇,从全书十三篇,从“小学小学”开篇,然后依次介绍传统的经、史、子、开篇,然后依次介绍传统的经、史、子、集。十三篇可分两大板块:前九篇谈集。十三篇可分两大板块:前九篇谈“小学小学”和经史,以经典为主,和经史,以经典为主,力求点面结合;后四篇论子部和集部,以文体为中心,又做到点线结力求点面结合;后四篇论子部和集部,以文体为中心,又做到点线结合。因此,合。因此,经典常谈经典常谈虽说不是虽说不是“国学概论国学概论”,但只要细读全书,但只要细读全书,在

    12、深入经典文本的同时,又可以获得系统的国学常识。在深入经典文本的同时,又可以获得系统的国学常识。3.3.在在结构结构上,层次清晰,逻辑严密。上,层次清晰,逻辑严密。叙述脉络清楚,如对叙述脉络清楚,如对尚书尚书的介绍:作者首先从的介绍:作者首先从“尚书尚书是是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说到,说到尚书尚书的主要内容及其形式,以及的主要内容及其形式,以及尚书尚书的成书过程及书名的含义;着重介绍了的成书过程及书名的含义;着重介绍了尚书尚书流传过程中流传过程中的种种遭遇,特别是的种种遭遇,特别是“今文今文”和和“古文古文”之争;最后又介绍了作者所之争;最后又介绍了作者所见的最新的研究成果

    13、,指出见的最新的研究成果,指出今文尚书今文尚书也有真伪之分。也有真伪之分。读经典的意义:了解古代社会状况:古代典籍中记载着我国文明的发展轨迹,通过阅读古代典籍,我们可以走近千年文明,了解我国古代社会现实。充实精神内涵:通过阅读古代典籍,我们可以汲取先贤的智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学习语文相关知识:古代典籍中包含了数千年的知识汇总,运用了多种写作手法,体现了语言艺术之美,例如通过说文解字可知造字之经过,通过诗经可知诗歌艺术之美。提升个人修养:古代典籍中记载了许多先贤的言论,从学习、交往、心志等多方面进行了阐述,阅读古代典籍,我们可以用先人之美德指导自身之修养。经典常谈 正文篇目说文解字第一周易第

    14、二尚书第三诗经第四 三礼第五春秋三传第六四书第七战国策第八史记汉书第九 诸子第十 辞赋第十一 诗第十二 文第十三章节梳理1.说文解字第一秦以前:战国末期,由于文字统一的需要,进而出现了仓颉造字的传说。秦以后:始皇时,文字统一为小篆,又形成隶书;汉末时,隶书由椭圆变为扁方,称作“汉隶”;魏晋之际,隶书变为“正书”;晋至唐朝,又称为“隶书”,称“汉隶”为“八分书”;晋代正书简化形成“行书”,晋代也称为“楷书”,宋代又改称为“真书”。2.周易第二 战国末期道家、阴阳学说盛行,儒家借卦爻辞发扬儒家哲学,留存下来的便是易传;此外还有文言系辞两传;到了汉代,又新发现了说卦序卦杂卦三种传,后称为逸易。3.尚

    15、书第三尚书包括虞、夏、商、周四代,大部分是号令,就是向大众宣布的话,小部分是君臣相告的话。也有记事的,大都是战国末年人制作。4.诗经第四 春秋时通行赋诗;孔子时代,用诗讨论做学问做人的道理;孔子以后,“诗三百”成为儒家的“六经”之一。5.三礼第五汉代学者所传习的有三种经和无数的“记”,三种经是仪礼礼古经周礼;“记”是儒家杂述礼制、礼制变迁的历史,或礼述之作。汉代的“记”很多,流传到现在的只有三十八篇大戴记和四十九篇小戴记。6.春秋三传第六(国语附)三传为左传公羊传穀梁传,三传特别注重春秋的劝惩作用。三传解释经文时,常常不顾上下文穿凿附会起来;三传之中,公羊穀梁均以解经为主,左氏却以叙事为主,参

    16、考群籍,详述史事。7.四书第七四书按照普通的顺序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是易书诗礼春秋。礼记里的大学,本是一篇东西,朱子给分成经一章,传十章,传是解释经的。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书,是子思记下来传给孟子的。书中所述的人生哲理,意味深长。论语是孔子弟子们记的,能够让读者学习许多做学问做人的道理:如“君子”“仁”“忠恕”,如“时习”“阙疑”“好古”“隅反”“择善”“困学”等,都是可以终身应用的。孟子据说是孟子本人和弟子公孙丑、万章等共同编定的。8.战国策第八战国时期诸国关系紧张,战争随时可起,担负外交的策士开始受到重用。当时各国所重的是威势,策士所说原不外战争和诈谋;但要因人因地进言,广博的知识和微

    17、妙的机智都是不可少的。汉代刘向在汉初著名说客蒯通整理和润饰的基础上,把这些策士的说辞,编成了战国策。9.史记汉书第九司马迁早年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他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汉人称为太史公书。史记体例有五:十二本纪,记帝王政迹,是编年的;十表,以分年略记世代为主;八书,记典章制度的沿革;三十世家,记侯国世代存亡;七十列传,类记各方面人物。史记以后,续作很多,但不是偏私,就是鄙俗;班彪加以整理补充,著了六十五篇后传。10.诸子第十春秋末年,周王室衰弱,礼崩乐坏,在这个大变动当中,一些才智之士“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这便是诸子之学,大部

    18、分可以称为“哲学”。诸子都出于职业的“士”。“士”本是封建制度里贵族的末一级,但到了春秋战国之际,“士”成了有才能的人的通称。11.辞赋第十一屈原是我国历史里永被纪念的一个人。楚辞中离骚和九章的各篇都是屈原放逐时所作。荀子的赋篇最早称“赋”。赋篇安排客主,问答成篇,开后来赋家的风气。汉书艺文志诗赋略分赋为四类。东汉后班固作两都赋,张衡仿作二京赋,晋左思作三都赋。12.诗第十二汉武帝立乐府,采集代、赵、秦、楚的歌谣和乐谱,以备传习唱奏。汉末,一般文体都走向整炼一路;晋代诗逐渐排偶化、典故化,玄言诗兴盛;唐代谐调发展,成立了律诗绝句;宋初的诗专学李商隐,末流只知道典故对偶;南宋的三大诗家都是从江西

    19、派变化出来的。13.文第十三春秋时期列国交际频繁,外交言语关系国体和国家的利害更大,也称为“辞”;战国时代,游说之风大盛;孔子开了私人讲学之风,从此便有了私家著作;记事文也伴随着议论文的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汉武帝时期盛行辞赋;梁昭明太子在文选中第一次提出“文”的标准;后出现佛典和义疏两种新文体;欧阳修和苏轼以后,古文成了正宗;宋代出现了“话本”;明清八股文盛行。问题探究什么是选择性阅读 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增长大大超过个人的接受速度,引发了学习方式的变革。就读书而来说,选择性阅读变得更加重要。选择性阅读是一种理性、目的性很强的阅读方式,它往往和阅读者的兴趣、思想、关注

    20、点密不可分。如何进行选择性阅读根据兴趣进行选择。根据书中吸引你的地方,进行取舍。拿到新书后,第一时间浏览本书的目录,初步了解全书的结构和内容。例如读经典常谈,如果对古代文学感兴趣,可以先读诗第十二文第十三两篇;如果对历史感兴趣,则可以从 第八第九读起。当然,在重点阅读自已感兴趣的部分的同时,也可以注意寻找新的兴趣点,由此扩展到其他部分,进而阅读整本书。比如在读文第十三的过程中,对战国时期的说客产生了兴趣,那就不妨回过头去读对这个群体有着更详细介绍的第八。根据目的进行选择。根据不同的读书目的,可以选择不同的阅读内容。如与课内学习沟通衔接,或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某个问题,或为正在开展的研究打开思路

    21、、寻找资料,等等。这种情况下,可以直接根据目的去选择书中你最需要的内容来阅读。比如学过 二首之后,你希望拓展了解关于诗经的更多知识,就可以去读经典常谈中的第四;又如你正在与同学开展以汉字文化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就可以去读经典常谈中的第一。根据目录进行选择。拿到新书后,第一时间浏览本书的目录,初步了解全书的结构和内容。很多书新增了再版序言,序言中大都会简要介绍本书内容和阅读方法,交给你阅读本书的“钥匙”,你也不妨认真看看这些序言,从中获取阅读“捷径”。比如经典常谈,从目录就能知道,全书十三篇,每篇谈一种或类经典,这样就可以根据兴趣或目的加以选择。但有些书的目录没有提供足够的信息,这就需要先大致浏

    22、览全书,了解其概貌,再选择感兴趣的或有需要的部分来精读。阅读方法除了上述阅读方法,还可以用什么方法阅读本书呢?1.圈点勾画批注法是古人读书时常用的传统方法,这种读书方法可以凝聚阅读的注意力,便于复习、巩固、考察,也是一种学习方式。“批注”就是把批语和注释随手批写在书中的空白地方,以帮助理解,深入思考。原文:原文:东汉和帝时,有个许慎,作了一部说文解字。东汉和帝时,有个许慎,作了一部说文解字。这是一部划时代的字书。经典和别的字书里的字,他这是一部划时代的字书。经典和别的字书里的字,他都搜罗在他的书里,所以有九千字。而且小篆之外,兼都搜罗在他的书里,所以有九千字。而且小篆之外,兼收籀文、收籀文、“

    23、古文古文”,“古文古文”是鲁恭王所得孔子宅是鲁恭王所得孔子宅“壁壁中书中书”及张仓所献春秋左氏传的字体,大概是晚周及张仓所献春秋左氏传的字体,大概是晚周民间的别体字。民间的别体字。许氏又分析偏旁,定出部首,将九千许氏又分析偏旁,定出部首,将九千字分属五百四十部首。字分属五百四十部首。书中每字都有说解,用晚周人书中每字都有说解,用晚周人作的尔雅,扬雄的方言,以及经典的注文的体作的尔雅,扬雄的方言,以及经典的注文的体例。这部书意在帮助人通读古书,并非只供通俗之用,例。这部书意在帮助人通读古书,并非只供通俗之用,和秦代及西汉的字书是大不相同的。和秦代及西汉的字书是大不相同的。“划时代”说明该书在时代

    24、中的重要程度之高。【名词科普】“字书”指以字为单位,解说汉字的形体、读音、意义的书籍。句体现出许慎作说文解字时细致的特点。句展现了许慎在说解中参考的文献多、丰富。说 文 解 字 2.思维导图法对每一篇介绍的典籍,用思维导图画出它的前世今生、来龙去脉,对典籍的由来、观点、价值一目了然。说 文 解 字 练习题1.关于经典常谈描述错误的一项是()A.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国学经典的著作。B.经典常谈全书共13篇,介绍了说文解字等经典著作,并概述了诸子、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C.经典常谈是一本写给中学生看的书,让学生从本国语言文字上,了解固有文化。D.各篇的

    25、排列按照传统的时间顺序,梳理了中国数千年文化的精粹,语言亲切自然,通俗易懂。D2.记录了战国时代“高才秀士”们“奇策异智”的一部重要古史是()A.周易B.战国策C.春秋D.尚书B3.有一本国学名著,其主要内涵一是明辨是非,分别善恶,提倡德义,从成败里见教训;二是夸扬霸业,推尊周室,亲爱国家,排斥夷狄,实现民族大一统的理想。这本国学名著是()A.周易B.战国策C.春秋D.尚书C4.请你仿照示例,结合经典常谈中诗经)第四一章的内容以及语文素养积累,体会“诗言志”的育人作用。原句原义教育意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指治玉,好像切制,好像锉平,好像雕琢,好像磨光;将玉比人。做学问要精益求精。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凡事都有个开始,但经常不了了之,没个结果。(1)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别的山上面的石头坚硬,可以用来琢磨玉器。(2)答案:(1)为人做事要有始有终,矢志不渝。(2)要善于借助别人(或听取别人的意见)帮助自己改正缺点。课堂小结学会选择性阅读,读好经典常谈。如作者在序言中所说:“虽不能教一般人直接亲近经典,却能启发他们的兴趣,引他们到经典大路上去。”课下作业朱自清谦称经典常谈中“各篇的讨论,尽量采择近人新说”,并没有自己的观点。其实,选择什么样的说法介绍给读者,也能显示出作者的学术眼光与功底。选择经典常谈中的一篇深人研读,边读边做好读书笔记,记下重要的事实、主要的观点和自己的心得。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名著导读《经典常谈》ppt课件(共38页)-(部)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502361.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