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2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ppt课件(001)-(部)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三册.pptx

  • 上传人(卖家):Q123
  • 文档编号:5502351
  • 上传时间:2023-04-23
  • 格式:PPTX
  • 页数:52
  • 大小:11.88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ppt课件(001)-(部)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三册.pptx》由用户(Q1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高中历史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ppt课件001_部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14 文化 传承 多种 载体 及其 发展 ppt 课件 001 统编 选择性 必修 第三 下载 _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_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_历史_高中
    资源描述:

    1、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情境探究情境探究书院教育的特点材料宋初,文风日起,士子要求就学读书,但政府尚无暇顾及教育,一批由私人创建的书院兴盛起来。由于书院不属于官学体制,故都根据自己的需要聘请山长(注:指管理人员)或教师及开设课程。书院基本以“四书”“五经”为教材,此外,程颐、朱熹等人的作品都列为书院的重要读物。书院的教学,除教师讲授外,还重视指导学生读书和自修,对学生道德品质方面也有严格的要求。摘编自陈元晖等中国古代的书院制度一、学校教育的发展官学国子监: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私学白鹿洞书院:与应天府书院、岳麓书院、嵩阳书院并称为中国四大书院思考 根据材料,指出南宋书院的性

    2、质,并概括书院办学的特点。提示 性质:民办私学。特点:侧重弘扬儒家的伦理道德;读书与行为修养并重(或重视学生品德修养或教学与品性修养有机结合);教学内容相对固定。一、学校教育的发展(一)古代教育官学先秦时期“学在官府”;西汉设立的太学;西晋设立的国子监私学春秋时期私学产生,孔子首创;唐代以后私学得到发展,学塾、村学和蒙学构成基层教育的重要形式;宋代是书院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书院制度推动了私学的发展。1 1、春秋时期私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春秋时期私学产生的历史背景(1 1)经济:)经济:铁力牛耕的使用,极大的提高了农业铁力牛耕的使用,极大的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加速了封建生产关系的孕育生产力,加速了

    3、封建生产关系的孕育成熟。成熟。(2 2)政治:)政治:新兴地主阶级为保护自己的利益,积新兴地主阶级为保护自己的利益,积极要求参与社会政治生活,进行社会极要求参与社会政治生活,进行社会政治改革政治改革(3 3)文化:)文化:学术下移和士阶层崛起又为私学的产学术下移和士阶层崛起又为私学的产生与蓬勃发展提供了知识基础和人才生与蓬勃发展提供了知识基础和人才储备。储备。(4 4)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春秋时期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争霸春秋时期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争霸局面出现,各国统治者无力顾及官学局面出现,各国统治者无力顾及官学2 2、汉代学校教育发展的原因、汉代学校教育发展的原因1.1.国家的统一,生产

    4、力的发展,经济的繁国家的统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繁荣,为汉代教育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荣,为汉代教育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件2.2.汉代政治制度对学校教育的需求汉代政治制度对学校教育的需求3.3.汉代思想文化政策对学校教育的支持汉代思想文化政策对学校教育的支持4.4.汉代文化载体与传播方式的变革为学校汉代文化载体与传播方式的变革为学校教育创造了条件教育创造了条件5.5.文化传承内容的变化促使学校教育发展文化传承内容的变化促使学校教育发展材料一:太学教育为适应封建社会治国者的需要,对太学课程的设置做了严格的材料一:太学教育为适应封建社会治国者的需要,对太学课程的设置做了严格的规范。西汉时期太

    5、学的主要教材是经史,以规范。西汉时期太学的主要教材是经史,以儒家经典儒家经典“五经五经”和和“三传三传”作为基作为基本教材。本教材。“五经五经”具体指具体指诗经诗经、尚书尚书、礼记礼记 、易经易经 、春春秋秋这五部经典。这五部经典。“三传三传”即即 春秋左氏传春秋左氏传 、春秋公羊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春秋谷梁传传的合称,是儒家的经典著作。的合称,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周丽霞周丽霞传统太学私塾传统太学私塾材料二:材料二:“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自小多才学,。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6、。将相本无种,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神童衫子短,袖大惹春风。未去朝天子,先来谒相公。男儿当自强。神童衫子短,袖大惹春风。未去朝天子,先来谒相公。年少初登第,年少初登第,皇都得意回。皇都得意回。禹门三级浪,平地一声雷。一举登科日,双亲未老时。锦衣归故里,禹门三级浪,平地一声雷。一举登科日,双亲未老时。锦衣归故里,端的是男儿。端的是男儿。”高明高明琵琶记琵琶记史料实证:学校教育对古代社会的作用有哪些?材料三:士子们为了获取功名,一条路子是进官学为考科举作准备,但官学材料三:士子们为了获取功名,一条路子是进官学为考科举作准备,但官学不但数

    7、量上不能满足需要,而且它长期处于衰落状态,人们不能不趋于私学。不但数量上不能满足需要,而且它长期处于衰落状态,人们不能不趋于私学。加之,科举后来重在诗文,官学只读经书,实际上不能满足需要。士子们转加之,科举后来重在诗文,官学只读经书,实际上不能满足需要。士子们转而投向名流学者。这样既可学到真本领,而且还可以得到大师的推荐与指引,而投向名流学者。这样既可学到真本领,而且还可以得到大师的推荐与指引,对于取得功名是重要门径,因之名流学者更是士子们所景仰和投靠的,私学对于取得功名是重要门径,因之名流学者更是士子们所景仰和投靠的,私学当然更加繁荣。当然更加繁荣。孟东宪孟东宪中国古代学校制度史料中国古代学

    8、校制度史料2.学校教育的作用:有利于保存与创新中国古代文化有利于传承儒家经典有利于科举制的不断发展。2.2.古希腊的学校教育:古希腊的学校教育:产生了欧洲最初的学校形式,奠定了分科教育的基础。博罗尼亚大学“大学”一词源自拉丁语,大致意思是“教师和学者的社区”。现代大学制度源于欧洲中世纪的大学,这是在意大利建立和演变而来大教堂学校的神职人员期间中世纪盛期。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是公认的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世界前十的大学国内前十的大学(二)近代大学视角2近代西方大学教育产生的原因材料14世纪初,欧洲各国大学先后发生了相应的变革。以大学课程的演变为例,新的学科,如希腊文学、修辞学、诗歌、历史等,逐

    9、渐与旧的经院主义的课程一起在大学里有了自己的位置。由于教会和大学几个世纪以来的紧密关系,在任何地方都不存在纯世俗的大学,研究发现教会的改革不可避免地也会引起大学相应的变化。随着欧洲逐渐被划分成一些中央集权的政治单位和宗教单位,中古时期欧洲的大学逐渐向近代性质的大学过渡,不再为教会服务。思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古时期大学向近代大学过渡的原因。提示 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的开展(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民族国家的兴起。1.发展历程西方:(1)现代大学的起源于欧洲的中世纪大学。(2)柏林大学,实现“教学与研究合一”。(3)拿破仑“大学区”,奠

    10、定国民教育制度。(4)美国大学逐渐世俗化和商业化,服务社会。中国:(1)戊戌维新时兴办的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和综合大学。(2)清华学堂,1911年创办,1928年组建为国立清华大学。2.大学的作用大学能积极应对社会需求,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大学中各种思想火花的碰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传承文化的基础上创新文化。有利于为国家培养人才,提高国家科研能力,增强“软实力”。综上,大学在传承文化、发扬科学、培养人才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京师大学堂创立于京师大学堂创立于18981898年,创年,创办之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办之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机关。19121912年改

    11、名为北京大年改名为北京大学,学,19161916年蔡元培任校长后,年蔡元培任校长后,强调强调“兼容并包兼容并包”,之后发展,之后发展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学术研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学术研究的重镇。究的重镇。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果欲达其做官发财之目的,则北京不少专门学校,入法科者尽可肄业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又何必来此大学?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学思之窗】【学思之窗】阅读材料,概括蔡元培的观点。观点:将大学定位于观点:将大学定位于“囊括大典、网罗众家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之学府”,力图将大学由追逐高官厚禄的名力图将大学由追逐高

    12、官厚禄的名利场转变为研究高深学问的殿堂。利场转变为研究高深学问的殿堂。清华大学前身是清政府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建校资金源于清华大学前身是清政府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建校资金源于19081908年美年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1931194819311948年,梅贻琦任校长时,发展成年,梅贻琦任校长时,发展成为全国最高水平的大学。为全国最高水平的大学。古代古代日日本向中国本向中国 派派遣唐使,遣唐使,如如吉备真备吉备真备出出现留学现留学 日日本热潮,本热潮,如如鲁迅鲁迅甲午战后甲午战后清清政府派留政府派留 学学生赴美,生赴美,如如詹天佑詹天佑洋务运动洋务运动 时期时期留留法勤工

    13、法勤工俭俭学运动,学运动,如如邓小平邓小平新文化运新文化运 动时期动时期“以俄为以俄为 师师”,留苏,留苏 学学习热潮习热潮2020世纪世纪2020中期以后中期以后u历史纵横历史纵横留学教育留学教育材料选派留学生出国在19世纪70年代已经开始,而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数量大增。清末新政期间,由于不分官费自费概以科名奖赏学成归国者,遂使留学蔚为潮流,在20世纪初年出现了第一次“留学热”。在这些留学生中,后来产生了一大批民主革命的志士。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思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认识近代留学教育?提示 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与中外文化交流;为近代化事业培养了优秀人才,促进了近代思想

    14、解放;推动了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的发展;促进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三)现代中国学校教育(三)现代中国学校教育(1)(1)新中国成立初期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中国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学前教育、大中小学教育及成学前教育、大中小学教育及成人教育初具规模,全日制、半工半读、业余教育共同发展,人教育初具规模,全日制、半工半读、业余教育共同发展,培养了大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2)“(2)“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爆发后爆发后,教育事业受到很大破坏。教育事业受到很大破坏。背景:背景:新中国成立后,国

    15、家收回了教育主权,接管了各级各类学校。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收回了教育主权,接管了各级各类学校。内容:内容:a.1949a.1949年底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决定教育要为国家建设决定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服务,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b.b.提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提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影响影响:(3)(3)改革开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 a.a.改革开放改革开放4040多年多年,中国教育迈入新征程,教育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高中国教育迈入新征程,教育事业取得举世

    16、瞩目的成就。高校毕业人数增长到校毕业人数增长到820820万万 b.b.教育公平教育公平的步伐加速推进的步伐加速推进,每个人的每个人的受教育权利得到更有力的保障受教育权利得到更有力的保障。内容:内容:影响影响:a.“a.“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结束后,高考制度恢复高考制度恢复,教育事业重新走上正轨。教育事业重新走上正轨。b.1983b.1983年年,邓小平提出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的指导方针,教育改革的步伐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加快。c.20c.20世纪世纪9090年代(年代(19951995),国家开始实行国家开始实行

    17、“科教兴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发展战略,大量增加教育大量增加教育投入。投入。方法突破方法突破1.中国学校教育的发展历程2.中国学校教育的作用(1)古代学校教育在传承与创新中华文化中的作用学校储备人才与创新文化,形成传承中华文化的长效机制。每个朝代的太学或国子监等选拔的博士官大都是当时最有学问和影响力的学者,他们对传承与创新文化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培育人才与整理文献,使中华文化得以保存与传播。中国古代学校开展经学教育,推动社会主流文化逐步形成与确立。中央官学教育对儒家经学的重视,推动儒学的理论化和系统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文化。在中华文明史延续发展过程中,学校教育从来没有中断过,而且一直是中华文化

    18、汇聚、保存、传承与创新的主要场所。(2)私学的兴起对我国古代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它使学校从官府中解放出来,从政治活动中分离出来,完成了学校教育独立化的过程。它打破了“学在官府”“礼不下庶人”的局面,有力地推动了“文化下移”的趋势,扩大了教育对象。它促进了传统教育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学校教育的独立,才能使教育理论成为必要和可能。促进了各种学派的发展,推动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二、印刷书的诞生书本中探寻文化魅力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杜甫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高尔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宋真宗赵恒宋真宗赵恒书籍是

    19、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那同学们知道书籍是如何产生发展的呢?(一)产生过程:公元前30世纪古埃及出现纸草书卷,书籍雏形公元前5世纪简策、帛书,中国最早的书籍公元105年东汉蔡伦制出“蔡侯纸”11世纪中叶北宋毕昇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术15世纪中叶德国人谷登堡发明金属活字印刷1912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

    20、蔡侯蔡侯纸纸”。后汉书后汉书蔡伦传蔡伦传【史料链接】【史料链接】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蔡伦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蔡伦改进造纸术的主要原因和主要影响?改进造纸术的主要原因和主要影响?【参考答案】主要原因:竹木简沉重,不便携带;缣帛昂贵,不利推广。【参考答案】主要原因:竹木简沉重,不便携带;缣帛昂贵,不利推广。影响:使造纸的原料更加广泛,使纸的价格低廉,便于推广;推动了我国造纸影响:使造纸的原料更加广泛,使纸的价格低廉,便于推广;推动了我国造纸术和文化教育事业的传播、发展。术和文化教育事业的传播、发展。纸发明前的书写材料:龟甲、兽骨、青铜器、玉石器、竹木简、帛。纸发明前的书写材

    21、料:龟甲、兽骨、青铜器、玉石器、竹木简、帛。有利于文化普及、传承,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促进各民族的发展。造纸术和印刷术推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有利于西方的思想解放。翻译其他文化典籍,有利于借鉴吸收他国文化,补充发展本国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扩大本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印刷书的历史作用印刷术推动报纸发展印刷术推动报纸发展(二)作用三、图书馆、博物馆的成长体验中感受历史印迹亚述帝国巴尼拔图书馆: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书籍最齐全。中国图书文献保存:源于史官,以及府、阁、堂、室等藏书所。私家藏书在明清两代突出发展,如天一阁。19世纪下半叶:英美等国出现近代意义上的“公共图书馆”。“图书馆”是一

    22、个外来语,于19世纪末从日本传到我国修道院、大教堂和大学图书馆保存了文化遗产。1909年,清政府开始筹建京师图书馆。(一)图书馆发展历程 美国国会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三、图书馆的成长16481912(一)图书馆的发展历程(一)图书馆的发展历程1.西方亚述帝国 巴尼拔图书馆:古文明遗址中 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书籍最齐全泥版文书,几乎囊括亚述全部知识。修道院、大教堂和大学图书馆 作用:保存了文化遗产(古典时期)。公共图书馆:19世纪下半叶,英美等国出现近代意义上的公共图书馆。(面向所有人)三、图书馆的成长16481912(一)图书馆的发展历程(一)图书馆的发展历程2.2.中国中国 重视图书文献

    23、保存官藏:史官(专门掌管典籍),建有府、阁、堂、室等藏书所。私家藏书:伴随私学出现;明清出现藏书家和藏书楼。明中期范钦“天一阁”(代表)国家图书馆:1909年京师图书馆,1916年收藏内务府立案的出版图书,国家图书馆的职能开始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京师图书馆改名为“北京图书馆”,1998年改称“国家图书馆”。各级各类图书馆: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建立各级各类的图书馆。材料一:鸦片战争以后,西方传教士们,想利用教育文化这个阵地来征服中国人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他们在中国开办教会图书馆,为中国近代图书馆的产生树立了模式和榜样。摘编自卿玉弢简析中国近代图书馆的产生和发

    24、展材料二:鸦片战争以后,针对中国古代藏书楼重藏轻用的弊端,中国藏书界出现了一股要求“藏书公开”的新理念。摘编自徐凌志中国古代藏书楼向近代图书馆转型原因探析材料三: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使政府及知识分子更看重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即普及教育,增强国民素质。近代图书馆就是在这种要求全民族普遍教化的文化觉醒中被提到历史日程上来的。摘编自苏健关于中国近代图书馆产生过程与意义的探讨材料四:无论学者们把近代图书馆的产生划分成几个历史时期,其产生过程都离不开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这三次社会变革运动在这三次变革运动的推动下,中国图书馆在近代化道路上逐步全面展开。摘编自苏健关于中国近代图书馆产生过程与意义的探

    25、讨西方教会图书馆的示范旧式藏书楼“重藏轻用”的弊端救亡图存的时代要求社会变革的推动史料探究中国近代图书馆出现的原因图书馆起源于对文字资料的收藏,担负保存人类文化典籍的职责。图书馆的作用不仅限于保存古籍和文化遗产,而且逐渐发展出服务公众的职能。约公元前290年,埃及亚历山大博学园最早的“博物馆”1683年,阿什莫林博物馆第一个具有近代特征的博物馆卢浮宫是世界四大博物馆之首,宫前的金字塔形玻璃入口,由贝聿铭设计。三大镇馆之宝:断臂维纳斯胜利女神像蒙娜丽莎。四、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情境探究情境探究近代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特点材料19世纪中叶,西方的博物馆开始被介绍到中国,并陆续在中国创办了一些博物馆,

    26、但这些并不是中国近代博物馆事业的真正发端。清末,著名实业家张謇赴日本考察教育和实业,萌生了创办博物馆的念头,呼吁清政府兴办博物馆,未果。直到1905年张謇凭借个人财力兴办了南通博物苑,其藏品包括自然、历史、美术等文物与标本,是一所合自然、历史与艺术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摘编自王鹏文化自觉下的中国近现代博物馆起步与发展思考 根据材料,简要分析张謇创办南通博物苑的历史背景,并概括近代以来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特点。四、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提示 背景:政治上:西方列强的侵略;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迅速发展;思想上:近代教育的发展,近代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民主思想的传播。特点:国家重视博物馆的建设和发

    27、展;博物馆事业发展日益壮大;博物馆数量、类型增多;运营出资方向多元发展。1933年,蔡元培倡议建立国立中央博物院现为南京博物院1926年,国立历史博物馆正式开馆1905年,南通“博物苑”国人自建第一个公共博物馆1868年,上海自然历史博物院我国最早近代意义上博物馆1925年,故宫博物院成立现为中国最大的古代艺术博物馆。2、中国博物馆的发展1933年,蔡元培倡议建立国立中央博物院现为南京博物院1926年,国立历史博物馆正式开馆1905年,南通“博物苑”国人自建第一个公共博物馆1868年,上海自然历史博物院我国最早近代意义上博物馆1925年,故宫博物院成立现为中国最大的古代艺术博物馆。1959年,

    28、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建成。视角2近代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特点材料19世纪中叶,西方的博物馆开始被介绍到中国,并陆续在中国创办了一些博物馆,但这些并不是中国近代博物馆事业的真正发端。清末,著名实业家张謇赴日本考察教育和实业,萌生了创办博物馆的念头,呼吁清政府兴办博物馆,未果。直到1905年张謇凭借个人财力兴办了南通博物苑,其藏品包括自然、历史、美术等文物与标本,是一所合自然、历史与艺术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摘编自王鹏文化自觉下的中国近现代博物馆起步与发展思考 根据材料,简要分析张謇创办南通博物苑的历史背景,并概括近代以来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特点。博物馆是征集、收藏、展示、研究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

    29、的重要场所。博物馆也是进行国民教育的重要场所,全方位向公众提供关于自然、文化各领域的知识,以一种特有的方式担负着文化传承和传播的使命。国立历史博物馆(1926)国立北京历史博物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历史博物馆(1960)中央革命博物馆中国革命博物馆(1960)中国国家博物馆(2003)(四)博物馆的作用征集,收藏,展示,研究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进行国民教育的重要场所,全方位向公众提供关于自然,文化各领域的知识,以一种特有的方式担负着文化传承和传播的使命。方法突破方法突破1.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2.书籍和博物馆的基本功能(1)从社会效益角度看,书籍的四种基本功能文化传承功能:书籍使得古人

    30、的智慧结晶能保存下来并传给我们当代人。舆论导向功能:书籍可以通过对读者进行思想教化,从而达到引导舆论的作用。信息传播功能:书籍将读者需要的信息迅速传播,为读者提供信息服务。休闲娱乐功能。(2)博物馆的功能博物馆是征集、收藏、展示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对那些有科学性、历史性或者艺术价值的物品进行分类。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的机构、建筑物、地点或者社会公共机构。博物馆是非营利的永久性机构,对公众开放,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以学习、教育、娱乐为目的。学校教育印刷书的发展图书馆、博物馆古代教育大学教育传承文化、儒学、科举传承文化、科学、人才书籍诞生文化普及与对外交流图书

    31、馆发展博物馆发展文化产业、国民教育课堂小结针对训练1.北宋初期,朝廷重视科举选士,但无力大规模发展学校教育,学者纷纷创办私人讲学的书院,在民间的兴学热潮以及官方扶持的共同推动下,书院得以快速发展。据此可知宋代()A.书院担起了培养治国人才的责任B.理学兴起推动了书院发展C.书院兴起促成教育形成完整体系D.书院成为学术研究的中心答案 A解析 在民间的兴学热潮以及官方扶持的共同推动下,北宋书院得以快速发展,由此得出,宋代书院担起了培养治国人才的责任,故选A项;书院发展得益于“民间的兴学热潮以及官方扶持的共同推动”,而非理学兴起,排除B项;“完整体系”说法欠妥,排除C项;材料提及了宋代书院发展快速,

    32、但未说明其成为学术研究的中心,排除D项。2.下面是中国近代鸦片战争至民国初年留学生情况统计简表,据此分析,影响下表变化的因素不包括()阶段留学方向和群体留学生代表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拓荒阶段留美幼童学生群唐绍仪、詹天佑等福州船政学堂留欧学生 严复、马建忠等甲午战争到民国初年:觉醒、救亡、革命阶段涌向日本的留学群宋教仁等留学欧美学生群孙中山、蔡元培等A.日俄战争的刺激B.清政府的鼓励和提倡C.日本放松对中国的侵略D.近代民族危机的加深答案 C解析 清末民初日本加强对中国的侵略,并非放松,C项不符合史实,符合题干要求;材料表格显示甲午战争后留学生的使命、态度更加清晰,A、B、D三项均为这一变化的影

    33、响因素,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3.2008年末,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2 819个,是1949年的51.3倍。博物馆1 893个,是1949年的90.1倍。共有广播电台257座,而1949年只有49个;电视台从无到有,达到277座。全年生产故事影片406部,而1978年仅生产故事片4部。全国图书、杂志、报纸出版几倍、几十倍增长。这表明()A.经济发展促进公共文化建设B.国家政策左右百姓精神生活C.社会需求决定民生建设取舍D.“科教兴国”战略取得显著成就答案 A解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伴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公共文化事业得到较快发展,从材料中的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的增加数量来看,经济发展促进了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故A项正确;国家政策左右老百姓的精神生活说法绝对,且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民生建设,排除C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科教兴国”战略,排除 D项。4.首都博物馆举办的“王后母亲女将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引起巨大轰动。下列文物可能在此次展览中展出的是()答案 A解析 从题干中的“首都博物馆举办的王后母亲女将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可知此次展览展出的应该是商朝的物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是商代的青铜器,B项是秦朝的半两钱,C项与秦朝开始设置的丞相有关,D项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铁农具,故选A项。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ppt课件(001)-(部)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三册.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502351.html
    Q123
         内容提供者     
    相关资源 更多
  •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复习提纲.docx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复习提纲.docx
  •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第三单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第三单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第四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第四单元《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第五单元《战争与文化交锋》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第五单元《战争与文化交锋》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期末复习:第1~6单元+期中+期末共8套测试卷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期末复习:第1~6单元+期中+期末共8套测试卷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期中复习:第1~3单元+期中共4套测试卷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期中复习:第1~3单元+期中共4套测试卷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期末复习:第4~6单元+期末共4套测试卷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期末复习:第4~6单元+期末共4套测试卷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第六单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第六单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第二单元《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第二单元《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期末(第一至第六单元)模拟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期末(第一至第六单元)模拟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期中(第一至第三单元)模拟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期中(第一至第三单元)模拟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课时作业2023-2024学年统编版(2019)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docx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课时作业2023-2024学年统编版(2019)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docx
  • 第4课 欧洲文化的形成——从鉴赏欧洲建筑谈起 课件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rar第4课 欧洲文化的形成——从鉴赏欧洲建筑谈起 课件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rar
  •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