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9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高考语文专题05 古代诗歌阅读(解析版).doc

  • 上传人(卖家):汀枫
  • 文档编号:550227
  • 上传时间:2020-05-28
  • 格式:DOC
  • 页数:19
  • 大小:128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高考语文专题05 古代诗歌阅读(解析版).doc》由用户(汀枫)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高考语文专题05 古代诗歌阅读解析版 高考 语文 专题 05 古代 诗歌 阅读 解析 下载 _二轮复习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 专题05 古代诗歌阅读(解析版) 【考点解读】 古代诗歌阅读主要考查学生的鉴赏评价能力: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对形象、思想情感、表达技巧的考查是诗歌鉴赏命题的重点,尤其是思想情感的考查每年都会涉及, 因此在依据考纲考点备考的过程中,要侧重对这几个考点的备考。 【命题角度】 古代诗歌鉴赏由两个小题构成,一个单选题一个主观题,单选题侧重于考查综合鉴赏诗歌内容,而主 观题主要考查形象、思想情感和表达技巧等内容。 近期的高考模拟试题中,诗歌取材范围主要以唐宋作品为主,宋代诗歌备受青睐。因此在备考中全面 涉猎各朝代的各题材诗歌作品的同

    2、时,仍要加大对唐宋诗歌备考的力度。分题材对诗歌鉴赏进行备考,明 确各题材的主题内容和情感方向,规范各考点答题思路和答题模式。 【方法点睛】 (一)解读形象、情感。解读形象情感,先要总结概括出诗中描绘歌咏的主要形象,再结合诗句分析所 咏形象的基本特征,再指出所塑造形象的意义、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解读诗歌的形象、情感,通常要从 以下几个角度切入:从题目序言切入,有的题目序言中点明事件的时间、地点、写作缘起等;从关键的标 志性、暗示性词句入手;从背景、作者切入,比如宋代的很多诗词都与破碎山河相联系等;从具体的环境 描写及人物动作等方面切入,具体细节具体分析能发现抒情主体的情感变化等。具体解答时一般的

    3、答题模 式:用了什么手法,刻画了什么形象(或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二)分析意境。分析意境就是先描述一番诗中所描绘的景象,再用概括的语言总结出其整体上的特色 (如氛围特点“孤寂清冷”“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给人的感受,当然意境的分析离不开对诗人 情感的把握。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以下几点:1.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2.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 再现画面;3.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4.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三)鉴赏语言。如果是“炼字炼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应首先把该字放入原句中展开联想描述景 象,然后指出运用了某种表达技巧并分析其效果,必要时点出该字烘

    4、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 感。如果是“语言风格”,需用一两个词准确地点明语言特色,举诗中例证具体分析这种特色,表明在表情达 意、描绘形象等方面的作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解答这类题时,要先简要给语言分一下类别,再根据不 同类别分析鉴赏:典故性词语,挖掘典故之本义,探寻作者之用意,诗歌之内蕴,答题时注意采用“委婉”“含 蓄”“蕴藏”等词语;描写性语言,确定语体之基调,分析所塑造的意境(其中注意衬托),体会流露的情感, 答题时注意采用“准确”“生动”“清新质朴”“含蕴丰富”“耐人寻味”“朴实”“隽永”等词语;动作性语言,采用对 照法,分析其传神之处,以寻求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答题时注意采用“

    5、生动”“简练”“形象”等词语。 (四)掌握表达技巧。熟练地掌握各种常见的表达技巧并准确地识别判定是关键,答题时,要指出运用 了何种表达技巧(手法)(总述),结合诗句具体的内容来体会运用了技巧的句子或词语,并还原诗境(分述)。 明确此技巧(手法)的表达效果,它描写了事物怎样的特点,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五)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必须明确诗歌的表层意思与深刻意义,把握诗 歌的主旨和思想倾向。立足于对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赏析之上,做到全面、准确、深入、客观地 分析评价。第一步,用一两个词准确地点明思想感情(伤感、寂寞、闲适等),并点明这种情感产生的原因(如 漂泊天涯、

    6、思念家乡);第二步,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思想感情。 【考题精选】 一.(2020 湖北黄冈中学高三模拟)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榆河晓发 谢榛 朝晖开众山,遥见居庸关。 云出三边外,风生万马间。 征尘何日静,古戍几人闲? 忽忆弃繻者,空惭旅鬓斑。 注:弃繻者:繻,古时用帛制成的出入关卡的凭证。弃繻者,原指汉终军。后泛指年少立大志之人。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中“开”,赋予“朝晖”以人的动态,全句由此而显得生机跃动,意兴盎然。 B颔联上句描写云从天边升起,为远景;下句写大草原上万马奔腾如同刮风,为近景。 C颔联所写的云是朝云,风是晓风,和大多早行诗一样,

    7、此联也表现出凄清的境界。 D颈联从景过渡到情。景是“征尘”“古戍”,情则是诗人以疑问形式抒发的感慨。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诗抒发的思想感情。 【答案】 1C 2“云出”风生”象征着边境变幻不定的战争风云,暗含了诗人对边患的隐忧。第五句以“征尘”代 战争,表达对边境和平安宁的向往之情。尾联想起了西汉的少年志士终军,深为自己的长年漂泊、年华 老去而功业无成感到惭愧。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 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 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

    8、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 容进行分析。 C 项,“此联也表现出凄清的境界”错误,此联却别出心裁,用它们创造出豪雄气象。 故选C。 2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把握诗歌的基调和情感要从诗歌的标题、作者, 诗歌中的意象、情感关键词、注释等入手。答题时先答出感情,然后结合诗句的内容解说。 这首五律,表达作者到居庸关边境的一种壮怀,其时建州女真、俺答、鞑靼等常犯边境,字里行间,渗透 着诗人对边事的关切之情。首联“朝晖开众山,遥见居庸关”写朝阳驱散晨雾,不仅众山可见,还可以远 眺居庸关雄姿。颔联“云出三边外,风生万马间”描绘出居庸关一带辽远空阔的地形,气

    9、势雄浑,格调高 远。“云出”“风生”象征着边境变幻不定的战争风云,云出三边,隐示边外多事;风生万马,表达对军 事行动的想象,暗含了诗人对边患的隐忧。颈联“征尘何日静,古戍几人闲”正面写边尘不靖,征戍不停, 以“征尘”借代战争,表达对边境和平安宁的向往之情。尾联“忽忆弃繻者,空惭旅鬓斑”前句运用典故, 诗人感慨自己不能像终军那样为国建功。末句感慨自己长年漂泊,双鬓已斑而一事无成,思之令人惭愧。 据此分点概括即可。 二.(2020 衡水中学实验学校高三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楼上 杜 甫 天地空搔首,频抽白玉簪。 皇舆三极北,身事五湖南。 恋阙劳肝肺,论材愧杞楠 。 乱离难自救,终

    10、是老湘潭。 (注)这首诗为唐代宗大历四、五年(769、770)诗人漂泊长沙时所作。杞楠:都是高大乔木,材 质坚硬,此指栋梁之材。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立意高远,冠以“天地”二字,喻指搔首太息非为诗人的穷通,而是为了社稷苍生的安危。 B颔联写远望之状,是全诗关键,领起三、四联。诗人漂泊五湖之南,离朝廷极远,白叹无补国事。 C颈联从反面写恋阙之情,自愧不是栋梁之材,无力整顿乾坤,把忧国忧民希望寄托在皇帝身上。 D全诗感情深婉悲切,取境阔大,描摹细腻,塑造出鲜明的抒情形象,是杜甫忧国忧民的真实反映。 2明代王嗣爽在杜臆中,称赞本诗的尾联“苦语次骨(即入骨)”。请赏析诗的尾

    11、联。 【答案】 1C 2尾联由“身事”句领起,归结到诗人自己,直抒胸隐。在动荡离乱中,诗人自己尚不能自救,更以 何致君尧舜,以何来报国?最终只怕会老死在湘水之滨潭州之地。表达了诗人沉痛悲凉的离愁和身世之 叹(“苦语”),体现了诗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使登楼之际慷慨抒怀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立现 于读者面前(“次骨”)。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 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 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

    12、曲解诗词意思,答 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要求选出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C 项,“颈联从反面写恋阙之情”理解错误。颈联两句的意思是:恋念朝廷常感到劳伤肝肺,但论才能则 又觉得有愧于那可作栋梁的杞楠。“恋念朝廷常感到劳伤肝肺”是直抒胸臆,是从正面直接抒写的。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的能力。注意从遣词造句、艺术手法、意境的创设以及情感表达的角度分 析。 本题,要抓住题干中的“苦语次骨(即入骨)”这个关键词,赏析的围绕着整个词展开。 尾联的意思是:在乱离之中如今已经不能自救,而结果我恐怕还是要老死在这边远的湘潭。从手法的角度, 这是直抒胸臆。“乱离难自救”句中“难自救”可以见出

    13、诗人苦难的处境,其言外之意是自救尚且很难, 谈何报国呢?体现了诗人对不能报国而实现自己伟大抱负的深深遗憾和苦痛。“乱离”写出了当时国家现 状,也能体现诗人对国事的忧虑。“终是老湘潭”,最终会老死在湘潭,这是对年老体衰和不能实现抱负 为国建功的深深遗憾。诗人的这种苦痛之语让读者也深深震撼,可谓“苦语次骨”。 三.(2020 闽粤赣三省十二校高三联合调研)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小题。 夜起 黄遵宪(清) 千声檐铁百淋铃,雨横风狂暂一停。 正望鸡鸣天下白,又惊鹅击海东青。 沉阴噎噎何多日,残月晖晖尚几星。 斗室苍茫吾独立,万家酣睡几人醒? (注)黄遵宪:(1848年 4 月 27日1905年 3 月

    14、 28日)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梅州人。晚清 著名诗人,杰出的爱国主义者。曾积极参与维新变法,被解职后归家闲居,此诗写于闲居期间。鹅击海 东青:暗指俄国侵占我国东北部分地区。 1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写檐铁和风铃在风雨中撞击、晃动,发出了“千”“百”声。诗人运用以声衬静的手法,表现了夜 晚的宁静。 B颔联写出了诗人长夜无眠,盼望天亮的心情,“又惊”句揭示了诗人无眠夜起的原因。 C颈联感慨天色阴沉的日子太多,月光虽然明亮,却是残月,天空虽有星星,却只寥寥数颗。 D尾联“吾独立”照应诗题“夜起“,与下文的“万家酣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诗人鲜有同道的 孤

    15、独处境。 2这首诗情感表达含蓄蕴藉,请你结合相关的诗句分析。 【答案】 1A 2 (1)首联写以檐铁千声写出了夜晚风雨大作的情景,象征清朝风雨飘摇的局面,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 虑之情。(2)颔联上句写诗人盼望天明,实则一语双关,渴盼时局好转。下句运用谐音双关的手法,表达 了对俄国侵占我国领土的震惊与愤慨之情。(3)颈联感慨阴沉的天气太多,夜空只有残月和疏星,以此象 征清政府的统治腐败黑暗,民族前途微茫,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怀。(4)尾联“我”独立于斗室,联想(想 象)到此时民众都在酣睡,以此隐喻国民的愚昧麻木,表达了对民族命运的优虑之情。(从比喻或景情角度作 答亦可得分) 【解析】 1本题主要考

    16、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 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 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 容进行分析。 A 项,“以声衬静,表现夜晚的宁静”错。檐铁和风铃发出的“千”“百”声写出了雨之大风之狂,照应 下句“雨横风狂”。 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 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整体解读诗歌,再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表达的情感。 古诗答

    17、题注重诗歌特点,此题的关键在于题干中的两个词“情感表达”、“含蓄蕴藉”的理解,而“含蓄 蕴藉”为重点。含蓄表达多为典故、借代、双关、象征、寓情于景。解题时首先找到这些含蓄的手法,再 结合诗句分析手法运用的效果以及作者表达的情感。分析可知“雨横风狂”象征清朝风雨飘摇的局面;“鸡 鸣天下白”“鹅击”都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沉阴”“残月”象征清政府的黑暗;“吾独立”象征“我” 的清醒,“万家酣睡”象征民众的愚昧。 四.(2020 安徽合肥一中高三冲刺)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咏史 刘禹锡 骠骑非无势,少卿终不去。 世道剧颓波,我心如砥柱。 贾生明王道,卫绾工车戏。 同遇汉文时,何人居贵位。

    18、(注)骠骑:古代将军的名号,这里指汉代骠骑将军霍去病。少卿:任安,字少卿,曾任大将军卫青 的属官。据史记载:大将军卫青日退,而骠骑日益贵,举大将军故人门下多去事骠骑,辄得官爵,唯 任安不肯。颓波:大河决堤时从堤口奔泻而下的洪流。用作喻世事变化。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将人生感慨不着痕迹地寄寓于笔墨之间,用意含蓄而隐微,情感深沉厚重。 B首联采用对举方法来叙事。上句称霍去病的官职,下句称任安的字,充满敬重之意。 C第三、四句运用白描的手法,娓娓道来,既赞扬了任安,又表明了心志,感情强烈。 D“同遇汉文时,何人居贵位”流露出作者对朝廷用人制度的不满与怀才不遇的感叹

    19、。 2纵观全诗,分析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案】 1A 2“骠骑非无势,少卿终不去”,写出霍去病的权势很大。在一般情况下,一般世俗之人,如蝇逐臭,改 换门庭.纷纷投靠票骑。可任安却不是这样。充分肯定任安的不趋奉权贵的可贵精神,赞扬了西汉汉武帝时 任安固守节操,不肯趋炎附势的高风亮节。“世逍剧颓波,我心如砥柱“,这两句是诗人的感慨。诗人说如 今的世道有如流水直下,只有我的心像中流砥柱一样,毫不动摇。借以表达了诗人心如砥柱,不肯摧眉折 腰事权贵的高贵品质。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 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

    20、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 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错误选项一般都是不会引起 争议的硬伤。 A 项,“用意含蓄而隐微,情感深沉厚重。”理解错误,这首诗主要写汉武帝时,骠骑将军霍去病不是没 有势力,势力一天天增大,任安,字少卿,是大将军卫青的属官,不趋炎附势背离卫青而离去。世道颓废 厉害如江河日下,我的坚持正义的心坚定得如同黄河三门峡中的中流砥柱而不随波逐流。重在表现主观情 感,咏史兼抒怀,用意明朗直接,情怀悲愤沉痛。 故选A。 2此题的考查分析诗人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读懂全诗,根据具体诗句分析。回答情感题的每一个答题

    21、要点 要包含以下内容:既要明确指出诗人的情感,又要指出诗人因何事、何景而产生的这种情感。 本题,诗人的情感主要通过前两联表现出来:“骠骑非无势,少卿终不去”。这两句充分肯定任安的不趋 奉权贵的可贵精神。诗人对任安情有独钟,任安的这种行为,如今更是难能可贵。诗人把任安视为知己, 他.不向权贵屈服,永远不向邪恶势力低下那高昂的头。形势越是险恶,他越是坚强。“我心如砥柱”,是诗 人的真心表白,是诗人与邪恶斗争的宣言。着实可佩可敬。 五.(2020 湖北省襄阳市优质高中高三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雕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

    22、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注)这首诗是韦应物晚年在滁州刺史任上的作品。韦应物在滁州任职的一年里,对朝政紊乱、国家衰弱、 民生凋敝,极为忧虑。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塑造了一个有志而无奈、进退两难的官员形象,披露了一个官员的思想矛盾。 B首联点明分别的时间,“又”字说明距上次分别已经一年,强调了时间流逝之快。 C颔联写自己的烦恼苦闷,“世事茫茫”既指国家的前途,也包含诗人个人的前途。 D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感激友人李儋的问候,急切盼望友人的来访的情感。 2诗歌的颈联备受赞扬,范仲淹叹为,“仁者之言”,朱熹盛称“贤矣”。请

    23、谈谈你对颈联的理解。 【答案】 1D 2颈联是心理描写,具体写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痛苦。多病的身躯让诗人想归隐田园,但想到辖境内 还有流亡的灾民,又充满了对朝廷的愧疚之情,触动了他匡世济民之心,流露出进退两难的苦闷。 颈联真实地再现了一个清廉正直、忠于职守、忧国忧民的官员形象。这些评论都是从思想性着眼的,赞 美的是韦应物的思想品格。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的能力。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考生解答时 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 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

    24、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 确认,得出答案。 D 项,“尾联直抒胸臆”错误,尾联以景结情,“西楼望月”,借月光来传递互相关照之情,盼望对 方来访;“几回圆”,寄托盼望朋友团圆的拳拳之心。 故选D。 2此题考查鉴赏诗歌句子的能力。炼句是诗歌鉴赏的高频考点,所炼之句往往是在该诗中最富有表现力的 句子。答题时,先要释句,然后指明手法,最后分析表达效果;分析表达效果时要将句子放回到诗中,体 会其表情达意上的妙处。翻译:去年那花开时节我们依依惜别,如今花开时节我们分别已一年。世事渺茫 自我的命运怎能预料,只有黯然的春愁让我孤枕难眠。多病的身躯让我想归隐田园间,看着流亡的百姓愧 对国家俸禄。早听说你将要来

    25、此地与我相见,我到西楼眺望几度看到明月圆。寄李儋元锡是唐代诗人韦 应物的作品。此诗描述了诗人与友人分别之后的思念。开首二句即景生情,花开花落,引起对茫茫世事的 感叹。接着直抒情怀,写因多病而想辞官归田,反映内心的矛盾。“邑有流亡愧俸钱”,不仅是仁人自叹 未能尽责,也流露进退两难的苦闷。结尾道出寄诗的用意,是极需友情的慰勉,渴望和友人畅叙。这首诗 的思想境界较高,尤其是“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两句,自宋代以来,甚受赞扬。从思想性 着眼,赞美的韦应物的思想品格。诗人亲身接触到人民生活情况,对朝政紊乱、军阀嚣张、国家衰弱、民 生凋敝,有了更具体的认识,深为感慨,严重忧虑。但也反映出这诗的中

    26、间两联,在封建时代确有较高的 典型性和较强的现实性。事实上也正如此,诗人能够写出这样真实、典型、动人的诗句,正由于他有较高 的思想境界和较深的生活体验。 六.(2020 高三下教育教学质量检测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节选) 李白 峨眉高出西极天,罗浮直与南溟连。 名公绎思挥彩笔,驱山走海置眼前。 满堂空翠如可扫,赤城霞气苍梧烟。 洞庭潇湘意渺绵,三江七泽情涧沿。 惊涛汹涌向何处,孤舟一去迷归年。 征帆不动亦不旋,飘如随风落天边。 心摇目断兴难尽,几时可到三山巅。 (注)粉图:在粉墙上所绘之图。峨眉:山名,在四川境内。下文的“罗浮”,山名,在广东境内;“赤

    27、 城“,山名,在 浙江境内;“苍梧”,山名,在湖南境内。“三山”,方丈,蓬莱,瀛洲,传说中的三座 仙山。绎思:精心构思。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题目中至少包含了三个信息,其中“歌”是诗体标志,即“歌行体”,属于古体诗。 B“驱山走海”句,以夸张手法表现了“名公”挥动彩笔、描绘山水图景的高超技艺。 C诗人所写的孤舟和征帆迷失了方向,在画面上一动不动,却又像随风飘荡到天边。 D诗人为这形象逼真的画面所感染,欣赏的兴致很浓,还围绕画面发挥自己的想象。 2请你通过李白对这幅“粉图山水”的描绘,分析画家创作时的“绎思”和技巧。 【答案】 1C 2善于艺术概括(精心选取意象) :画

    28、家将峨眉、罗浮、赤城等天下名山巧妙地汇聚在同一画面上,收到 尺幅千里的艺术效果。善于营造意境:峨眉高峻,罗浮悠远,赤城、苍梧云蒸霞蔚,洞庭潇湘缥缈绵远,三江 七泽迁回曲折,各臻妙境。善于逼真再现:诗人描绘满堂的空灵苍翠就好像可以触摸到,赤城、苍梧的烟霞 就好像扑面而来,由此可见,画家着色用笔之逼真。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的能力。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考生解答时 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 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 确认,

    29、得出答案。 C 项,“迷失了方向”错误,“迷归年”的意思是迷失了回归的时间,即不知什么时候回来。这是诗人看 到画中飘荡在惊涛骇浪中的孤舟所触发的想象。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词内容、技巧的能力。诗词构思需要整体把握,意象是承载诗词反映的思想感情的 客观事物,它可能是现实的也可能是作者想象的。它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体。意象 组成意境。翻译:画中之山,如峨眉挺拔于西极之天,如罗浮之山与南海相连。此画工真是一位善于推思 的能工巧匠,用彩笔驱赶着高山大海置于我的眼前。满堂的空灵苍翠如可扫,赤城的霞气和苍梧的岚烟, 仿佛可从画中飘浮而出。洞庭潇湘的美景意境深远,我之情意随着三江

    30、七泽之水而回返往复。那汹涌的波 涛要流向何处?而江海上孤舟一去而无归日。船上的征帆不动亦不旋,好像随风漂落至天边。我心摇目断, 逸兴难尽。不知何时此舟才可到海中三仙山?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为友人赵炎 所画的粉画山水的题画诗。从“峨眉高出西极天”到“三江七泽情洄沿”是诗的第一段,从整体着眼,概 略地描述出一幅雄伟壮观、森罗万象的巨型山水图,赞叹画家妙夺天工的本领。这一段,对形象思维是一 个绝妙的说明。峨眉的奇高、罗浮的灵秀、赤城的霞气、苍梧(九嶷)的云烟、南溟的浩瀚、潇湘洞庭的 渺绵、三江七泽的纡回。几乎把天下山水之精华荟萃于一壁,这是十分壮观,非常有气魄的。这是经过匠 心经营

    31、的山水再造。这里诗人用的是“广角镜头”,展示了全幅山水的大的印象。之后,开始摇镜头、调 整焦距,随着读者的眼光朝画面推进,聚于一点:“惊涛汹涌向何处,孤舟一去迷归年。征帆不动亦不旋, 飘如随风落天边。”这一叶“孤舟”,在整个画面中真是渺小了,但它毕竟是人事啊,因此引起诗人无微 不至的关心:在这汹涌的波涛中,它想往哪儿去呢?何时才回去呢?这是无法回答的问题。“征帆”两句 写画船极妙。画中之船本来是“不动亦不旋”的,但诗人感到它的不动不旋,并非因为它是画船,而是因 为它放任自由、听风浪摆布的缘故,是能动而不动的。李白此处写画船则从不动见能动,别是一种妙处。 以下紧接一问:这样信船放流,可几时能达到

    32、那遥远的目的地海上“三山”呢?那孤舟中坐的仿佛成 了诗人自己,航行的意图也就是“五岳寻仙不辞远”的意图。“心摇目断兴难尽”写出诗人对画的神往和 激动。这时,画与真,物与我完全溶合为一了。 七.(2020 河南五岳在线高三大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漫郎 陈与义 漫郎 黑白半头明镜里,丹青千树恶风前。 星霜屡费惊人句,天地元 须使鬼钱。 踏破九州无一事,只今分付结跏禅 功业大悠然,拄笏看山 了十年。 。 注漫郎:指唐代道家学者元结,借指放浪形骸不守世俗检束的文人。拄笏看山:比喻在官有高 致。元:本来。跏禅:佛教中修禅者的坐法。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首联

    33、借用典故,表达出自己做官十年间放浪形骸,不拘世俗的形象特点。 B颔联前句表面写透过镜子看到自己已双鬓斑白,实则暗示一事无成的无奈感慨。 C颈联前句用“星霜”写岁月变幻,用“惊人句”写诗人有才华,表现了诗人的自负。 D尾联将自己过去壮志难酬与现在只好坐跏修禅进行了对比,悲愤之情寓于其中。 2本诗揭露了当时现实的黑暗,试从正侧结合的角度并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 1C 2正面揭露现实的黑暗。如诗中用“天地元须使鬼钱”表明现实社会中唯利是图、见钱眼开的丑恶现实。 侧面揭露现实的黑暗。如“拄笏看山了十年”“踏破九州无一事”两句诗,通过写自己为官十年却一事 无成的遭遇,间接突出了社会环境的黑暗,

    34、让有才华之人难以实现理想抱负。 【解析】 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 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 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 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C 项,“表现了诗人的自负”分析错误,这里主要是通过写自己有才华但难以实现来突出社会的黑暗,从 而表达自己的愤慨之情。 故选C。 2本题考查诗歌鉴赏的手法与情感主旨。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了解常用诗歌手法有哪些,比如常见修辞, 描写和抒情的手

    35、法,以及对比、衬托等一些大的表现手法;然后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其运用及效果。题目是, 本诗揭露了当时现实的黑暗,试从正侧结合的角度并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已经告诉考生主旨是“揭露 了当时现实的黑暗”,手法是“正侧结合”,这就有了答题方向。只需找出哪里是正面哪里是侧面,结合 具体句子分析即可。首先找出正面揭露社会黑暗的句子,这个比较容易,是“天地元须使鬼钱”。连“鬼 钱”都使,可见这个社会是多么唯利是图、见钱眼开;再着一“元”字,意思是“本来”,似乎应当应分, 更加强了社会现实的丑恶。 侧面描写不太好理解,可从文中诗人的形象和遭遇来分析。“惊人句”写作者很有才华,但结果却是“拄 笏看山了十年”“踏破

    36、九州无一事”,只好“结跏禅”。 为官十年却一事无成,当年的壮志抱负早已在现 实的黑暗中消磨殆尽,现在只好坐跏修禅,悲愤之情溢于言表。通过写自己的遭遇侧面揭露现实的黑暗。 八.(2020 湖南四校高三2 月线上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柳州峒氓 柳宗元 郡城南下接通津,异服殊音不可亲。 青箬裹盐归峒客,绿荷包饭趁虚人。 鹅毛御腊缝山罽,鸡骨占年拜水神。 愁向公庭问重译,欲投章甫作文身。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异服殊音不可亲”中的“异服殊音”属于借代手法,以峒民的服饰和语言特色指代峒民,形象而又简 练。 B颔联描写了峒民赶集的情景,既展现了峒民的生活习俗,又

    37、暗含了峒民往返集市买盐往返甚是辛苦。 C“鸡骨占年拜水神”一句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鸡骨占年”和“拜水神”的风俗令诗人感到十分惊 奇。 D此诗语言朴实无华,真切而又形象地描绘了柳州少数民族的生活,隐含着诗人作为地方官人乡随俗的思 想。 2此诗包含着诗人到柳州任职后面对“峒氓”的心理变化过程,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 1C 2诗人到柳州任职后对“峒氓”的心理变化过程先后经历了“不可亲”的距离感(或失落感)、“愁问重译” 的束缚感(或不便感)和“欲作文身”的渴望融入之心。诗人初到此地任职,因衣着不同、语言不通而感到 似乎被排斥在峒民之外;办理案件时,因语言不通只能仰仗翻译而产生了工作不便感

    38、;了解当地风俗习惯后, 渴望自己能够入乡随俗,融入当地百姓中。 【解析】 1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 每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 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 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C 项,“令诗人感到十分惊奇”分析错误,“鸡骨占年”,是峒氓的迷信风俗,以为占卜可以知道年景的好 坏。“拜水神”,即向水神礼拜。峒氓们用鸡骨去占卜,问水神祈祷一年的好收成。表现出了作者入乡随 俗的思想 2本题考查考生理

    39、解诗句内容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鉴赏作者思想感情,可借助于“三看三抓法”答 题,即看标题、看作者、看注释;抓诗眼(或词眼)、抓主旨、抓意象特征。组织答案时,要用能够准确表 现作者情感特点和情感基调的词语来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平时要积累一些常见的诗歌情感规范用语。本 诗首联“不可亲”一词表达了诗人到柳州任职后对“峒氓”的的距离感,从尾联的“愁问重译”可知诗人 的的束缚感,从“欲作文身”可知诗人渴望融入当地百姓之心。这首诗用朴素的语言,如实地描写出诗人 和柳州少数民族人民生活接近的情况。起初虽然感到“异服殊音不可亲”。最后却“欲投章甫作文身。” 表达了诗人在了解当地风俗习惯后,渴望自己能够入乡随

    40、俗,融入当地百姓中的心理。 九.(2020 湖南五市十校高三上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 残 陆 游 石镜山前送落晖,春残回首倍依依。 时平壮士无功老,乡远征人有梦归。 苜蓿苗侵官道合,芜菁花入麦畦稀。 倦游自笑摧颓甚,谁记飞鹰醉打围 ! 注1164年,宋室用大量财物向金人乞得苟安局面,签订隆兴和议。本篇作于淳熙三年(1176)春暮,时 隔十数载,陆游五十二岁,任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兼四川使司参议官,实际上是闲职。打围:打猎。 因须多人合围,故称。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即点“春残”,日暮“落晖”更添作者感慨。 B颔联对仗工整。时空相应,“无功”“

    41、有梦”对举。 C颈联宕开写景,紧扣“春残”,写望中田间景象。 D尾联忆昔日“飞鹰醉打围”场景,以雄豪气概收。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 【答案】 1D 2伤春惜春之情和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不舍;报国无门之叹和对家乡的思念;对官场的厌倦,英 雄迟暮的无奈。 【解析】 1本题是综合性考查题目,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手法、主旨等的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 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逐句翻译诗句,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 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并得出答案。本 题要求选出“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42、。D 项中“以雄豪气概收”说法错误,尾联大意是:对游走 各地做官的生涯已经产生厌倦之情,神情黯然消极颓废到如此程度,连自己也感到可笑;这种情况下,又 有谁能记得当年那个英姿焕发携飞鹰乘醉打猎时的充满豪气的陆游形象? “飞鹰醉打围”的气概,冠以“谁 记”,让人顿觉感慨横溢,满怀怆然,昔年的雄豪气概不过更增此时的摧颓意绪罢了,表达的是诗人的伤 感无奈。 故选D。 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词的下阕表达了 词人什么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这是针对词的下阕设题;然后要抓住诗歌的标题、注释、诗中的意 象以及直接流露情感的词句等来分析;最后组织语言作答

    43、。作答时注意不要只写几个表现情感的词语,要 结合内容答情感,指出情感生发的原因,如有手法要一并写出。首联“石镜山前送落晖,春残回首倍依依”, 写出暮春时节,草木青葱的美好景致。依依,是留恋不舍的样子,既有对即将逝去的大好春光的留恋,也 有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不舍;颔联“时平壮士无功老,乡远征人有梦归”,根据“无功”“有梦”“征 人”,从这些关键词上可看出诗人欲报国却无门的苦闷,“乡远”则代表思乡;颈联“苜蓿苗侵官道合, 芜菁花入麦畦稀”,写岀苜蓿生长极为茂盛,突出在麦苗中稀疏的场面,紧扣“春残”二字选取暮春季节 田间的典型景物,一方面透出恬静和平的意致,另一方面又暗含某种寂寥的意绪;尾联“倦游

    44、自笑摧颓甚, 谁记飞鹰醉打围”,对游走各地做官的生涯已经产生厌倦之情,神情黯然消极颓废到如此程度,连自己也 感到可笑;这种情况下,又有谁能记得当年那个英姿焕发携飞鹰乘醉打猎时的充满豪气的陆游形象?抒发了 报国无门的无奈,对官场的厌倦。 十.(2020 广东省六校联盟高三上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苏轼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 ,粗识轩辕奏乐声 。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注)北宋期间,苏轼由于朝党之争被一贬再贬,最后远放儋州(在今海南),直到哲宗病死才遇赦北还。 本诗即遇赦自海南岛返回途中所

    45、作。鲁叟:指孔子。乘桴:乘木筏子。论语公冶长:“道不行,乘 桴浮于海。”轩辕,即黄帝。庄子天运中说,黄帝在洞庭湖边演奏咸池乐曲,这是与天地造化 合一的音乐。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自然贴切,格调明朗,意味深长。 B诗中星移、月明、海澄之景呼应了诗题的时间与地点,视野开阔,意境清明。 C本诗所描写的景物既是作者渡海途中所见,又有其隐含的深层含义,指向人生的哲理。 D尾联乃反语,作者说不悔恨,并说这次游历平生奇绝,借此表达遭贬蛮荒的困顿和失意。 2如何理解颈联的两个典故?请结合诗句及苏轼生平简要分析。 【答案】 1D 2孔子的典故,表现了孔子积极

    46、推行自己主张的济世情怀,而作者一生中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志向没 能实现,所以他说空有与孔子一样的“乘桴意”。 庄子的典故,是说天地间有一种与造化合一的音乐,作者说大约体会到了一点这样的音乐,意为他在建 功立业不成之后,换一个角度理解了人生的另一方面的精义。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但他能够超脱荣辱,旷达自适。 【解析】 1本题综合考查对诗歌的鉴赏能力,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内容、情感、主题的鉴赏。诗歌鉴赏考查范围 很广,既有形象的鉴赏,如人物、景物、事物,也有语言的赏析,如炼字、炼句、诗眼、语言风格,还有 表达技巧的鉴赏,如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也有诗歌内容的理解,如背景、题材、作者等。常 见

    47、的设题误区主要有一下几个:意象意境分析不当,基础知识运用错误,词句解说曲解原意,主题情感分 析不当,手法分析张冠李戴等等。解答此类题目,读懂诗歌是关键,要关注标题、作者、注释以及关键词 等;审清题目要求,细读选项划出要点,即切分关键信息,最后正选排除巧妙用。D 项,“尾联乃反语” 错误。尾联并非反语,作者的旷达是真旷达,他确实从屡遭贬谪、起落沉浮的人生中领悟到了生命的真谛。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掌握常用的表达技巧,首先明确诗中使用 了什么表现手法。然后结合诗句阐释是如何使用这种表手法的。最后阐明此种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本题 具体为理解诗中典故的含义

    48、及作用。“鲁叟乘桴”,孔子曾说:“道(王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意思是 我的治国大道不能实行于天下了,不如乘着木筏,泛舟远洋,去天涯海角做个隐士。反面表达了孔子知其 不可而为之,为了理想执着追求的济世情怀。一个“空”字,表明作者壮志难酬的失落。其中“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中就有这种情感。“轩辕奏乐”,黄帝在洞庭湖边演奏咸池乐曲,把世间 万物都融在笛声中了。作者此处用这个典故,表现了他历经磨难后的通达, 感悟到人生建功立业不是唯一, 可以有其它方面的意义。意思对即可。 十一.(2020 贵州省高三第二次大联考)阅读下而这首朱词,完成下列小题。 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张先 龙头舴艋吴儿竞

    49、,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注)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岁次乙卯,退居故乡吴兴的张先度过了他人生的第八十六个寒食 节,写下了这首词。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足( ) A首句写吴中健儿驾舞龙舟,水而飞驶竞渡的壮观场而。着一“竞”字既写出了划桨人的矫健和船行的轻 疾,又可以想见夹岸助兴的喧天锣鼓和争相观看的男女老少。 B“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句描写姑娘们拾翠、游人们踏青,乐而忘返的情景。“芳洲”、 “秀野”使人想见郊野草木竞秀、春光明媚的诱人景色。 C词的上片四句着重写人事,句句写景,句句写人,景中有人,人为景乐。通过热闹的场景,描写春光的 美好和游人的欢乐,以此反衬词人内心的孤独寂寞。 D“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句中“暝”字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高考语文专题05 古代诗歌阅读(解析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50227.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