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4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完整版)中外教育简史笔记.doc

  • 上传人(卖家):2023DOC
  • 文档编号:5490794
  • 上传时间:2023-04-21
  • 格式:DOC
  • 页数:14
  • 大小:44.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完整版)中外教育简史笔记.doc》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完整版 中外 教育 简史 笔记
    资源描述:

    1、中外教育简史课程的性质地位性质 是一门史实性、理论性、应用性相结合的教育专业课程地位 在小学教育专业教学计划中居于专业理论课地位课程的教学目标认知目标 初步了解教育发展史实、掌握教育发展规律、理解教育发展理论情感目标 提高对教育工作的认识、培养热爱教育的情感、端正工作态度技能目标 初步掌握运用教育历史经验和理论分析教育现实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的教学方法指导思想 提倡启发式、学导式教学,注重自学能力及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基本方法 “问题教学”、“案例教学”、“合作教学”等课程的教学模式课前 提出问题提供线索搜集资料撰写提纲课堂 回答问题质疑问难分析讨论教师

    2、总结课后 下一课题重复课前环节教育的起源(1)教育的基本内容生产劳动经验社会生活经验(2)教育的基本职能传递生产劳动经验(物质)传递社会生活经验(精神)实现人的再生产(社会人)(3)教育的基本特征历史性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阶段性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教育永恒性教育与人类社会共始终问题2:学校是怎样产生的?(1)学校产生的条件专门的教师和学生文字的出现基本条件:剩余产品私有制第一次社会分工出现阶级(2)原始形态学校的雏形“成均”为古代学校萌芽传说之一 春秋繁露云“成均,均为五帝之学”“庠”为古代学校萌芽传说之一 古书记载“庠”为古代养老与教育之场所 (成均、辟雍、庠序、瞽宗、泮宫等)原始形态

    3、教育的基本特点 1、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 2、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包容多方面。 3、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中进行。 4、教育手段局限于言传身教。 5、男女教育有区别,根源在于分工。 6、教育还没有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孔子孔丘,字仲尼,汉族,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孔子出生于鲁国(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孔子逝世,享年72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四书中。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发表联合宣

    4、言,呼吁全世界“21世纪人类要生存,就必须汲取两千年前孔子的智慧。”由此可见孔子伟大的思想。孟子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战国时期鲁国人(今山东邹城人),汉族,名轲。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孟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孟子师承孔伋(孔子之孙,字子思),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问题1:孔孟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孔子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1)关于教育的作用和对象作用:国家“

    5、庶”、“富”、“教” 个人“性相近、习相远”对象:“有教无类”(2)关于教育的目的和内容目的:培养“士”,其标准为“君子”内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3)关于教学的思想因材施教(朱熹:“夫子教人各因其材”)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以致用(“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4)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立志乐道(“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自省自克(“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身体力行(“君子耻其言过其行”)改过迁善(“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5

    6、)关于教师的论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孟子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1)关于教育的作用、目的和内容教育的作用社会:“得民心” 个人:“求放心”教育的目的A、培养“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B、培养“才干”(“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教育的内容诗、书、礼、乐、春秋(2)关于教学的原则和方法由博返约,深造自得。(“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之”;“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启发引导,因材施教。(“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7、)专心有恒,循序渐进。(“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宋人的“拔苗助长”的故事)(3)关于德育的原则和方法持志养气。(“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养成“浩然之气”)反求诸己。(“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改过迁善。(“闻过则喜”,“见善则迁”,“与人为善”)磨炼意志。(“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董仲舒和朱熹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董仲舒(前179前104)汉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广川人(今河北衡

    8、水),汉族。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提出其哲学体系的基本要点,并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汉武帝所采纳。董仲舒以公羊春秋为依据,将周代以来的宗教天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结合起来,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思想,建立了一个新的思想体系,成为汉代的官方统治哲学,对当时社会所提出的一系列哲学、政治、社会、历史问题,给予了较为系统的回答。朱熹(生于公元1130卒于公元1200)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诗人、教育家、文学家。字元晦,后改仲晦,号晦庵。别号紫阳。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生于尤溪(今属福建), 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崇安。朱熹

    9、一生从事理学研究,又竭力主张以理学治国,但却不被当道者所理解。朱熹既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又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热心于教育事业,孜孜不倦地授徒讲学,无论在教育思想或教育实践上,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董仲舒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1)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 个人“性三品”说(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 社会“兴教化、正万民”;“长治久安”(2)关于教育目的和内容的思想 目的“贤士”(“尊王明伦”的治术人才) “万民”(懂得“三纲五常”的被统治者) 内容“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3)关于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以仁安人,以义正我“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必仁且智“仁而不智,则爱而不别也;智而不仁

    10、,则知而不为也。”重义轻利“夫人有义者,虽贫能自乐也;而人无义者,虽富莫能自存”。(4) 关于教学的原则和方法(略)朱熹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1)关于教育的目的和作用目的“明人伦”、“复德性”作用“存天理、灭人欲”(2)关于教育阶段的划分和教育的内容阶段小学(815岁) 大学(15岁以后)内容小学(“学其事”:教之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 大学(“明其理”:教之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及诗书礼易春秋“五经”)(3)关于教学的原则和方法强调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强调正面引导与规范禁防相结合注重学术辩论,强调“知为先”、“行为重”朱熹读书六法: A、循序渐进 B、熟读精

    11、思 C、虚心涵泳 D、切己体察 E、着紧用力F、居敬持志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1、西周的教育制度西周学校系统 国学:大学(成均、上庠、辟雍、东序、瞽宗、頖宫) 小学 乡学(塾、庠、序、校)2、汉代的教育制度汉代学校系统 官学:中央(太学、鸿都门学、官邸学) 地方(学、校、庠、序) 私学(小学阶段、专经阶段)3、唐代的科举制度科举考试的生源和报考办法 生源:一是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二是社会上一般的读书人。 办法:每年仲冬,中央和地方官学选拔学生报送尚书省。(乡试省试吏部试)考试的科目和方法 常设科目: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等六科 主要方法:贴经、墨义、口义、策问、试赋等五种(经省试后还得

    12、参加吏部试,包括“书、判、身、言”)科举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作用:A、集权中央;B、统一思想;C、广罗人才;D、缓解矛盾 积极影响:A、促进学校发展,扩大教育对象;B、统一教育内容,提高教育质量;C、促使“唐诗”兴盛,改变“重文轻武,重经轻算”倾向 消极影响:A、内容单一,方法偏重死记硬背;B、目标进仕,不闻社会事态;C、科考舞弊,遗风难除明朝的科考分三步:A、“乡试”(在省会举行)“举人”;B、“会试”(或省试,在礼部举行);C、“廷试”(也叫殿试)“进士”;发榜分三甲:一甲只三人,称状元、榜眼、探花;二、三甲若干人,均赐进士。4、宋代著名的书院(四大书院)王应麟的玉海: 白鹿洞书院(江西庐山

    13、) 岳麓书院(湖南长沙) 应天府书院(河南商丘) 嵩阳书院(河南登封)马端临的文献通考: 白鹿洞书院 岳麓书院 应天府书院 石鼓书院(湖南衡阳)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张之洞(18371909),汉族,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人,清朝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其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对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基本纲领的一个总结和概括;毛泽东对其在推动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方面所作的贡献评价甚高,曾说过“提起中国民族工业,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张之洞教育思想: 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2、重视教育,兴办学堂 兴办军事、职业、外语、师范等学校,倡导留学教育

    14、3、推行新学制,废除科举制 1903年“葵卯学制”亦称奏定学堂章程(初等、中等、高等教育;师范教育、实业教育) 1905年清廷宣布废除科举制度康有为(18581927),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清光绪年间进士,官授工部主事。出身于士宦家庭,乃广东望族,世代为儒,以理学传家。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改革家、书法家和学者,他信奉孔子的儒家学说,并致力于将儒家学说改造为可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国教,曾担任孔教会会长。康有为教育思想 1、重视教育作用,倡导建学校育人才 “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世界,莫亟于教育” 2、提出实行胎教、幼教,重视女子教育 3、主张教学内容德智体美并重,中西兼学 4、主张

    15、教学方法采用集体教学、启发式教学,强调实验和实习梁启超(18731929),汉族,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梁启超教育思想 1、提出了较为完备科学的国民教育体系 幼稚园教育(5岁以下);小学教育(613岁);中学、师范、实业教育(1421岁);大学教育(2225岁) 2、提出实施小学义务教育的具体措施 千人以上乡村设一小学,大村镇设若干区,每区设一小学;办学经费由乡镇自筹。 3、高度重视师范教育 三级师范教育体系:寻常师范学校、高等师范学校、师范大学 4、主张民主性科学性的教学方法 反对教学上的“

    16、扑教”和“灌输”,倡导“导之以理,抚之以术” 5、主张教育要有正确的目的,做到学以致用孙中山(1866.11.121925.3.12),原名孙文,字德明,号逸仙。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人。是近代中国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中国国民党总理,是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孙中山被尊称为国父,夫人宋庆龄女士被尊称为国母。孙中山教育思想 1、非常重视教育的作用 不论是“先知先觉者”、“后知后觉者”还是“不知不觉者”,若无施予教育,则其“贤才亦无学以自废,以致淹没而不彰” 2、主张先革命后教育,先经济后教育 反对“教育救国论” 3、重视普及教育 主张所有儿童都要接受免费教育 4、关于教与学的一些主

    17、张(略)蔡元培(18681940),浙江绍兴人,汉族,民主主义革命家和教育家。数度赴德国和法国留学、考察,研究哲学、文学、美学、心理学和文化史,为他致力于改革封建教育奠定思想理论基础。曾任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人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他为发展中国新文化教育事业,建立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做出了重大贡献,堪称“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其74年的人生历程,先后经历了清政府时代、南京临时政府时代、北洋政府时代和国民党政府时代,一路经历风雨,始终信守爱国和民主的政治理念,致力于废除封建主义的教育制度,奠定了我国新式教育制度的基础,为我国教育、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富有开创性的贡献。教育论著

    18、有蔡元培教育文选、蔡元培教育论著选等。蔡元培教育思想 1、“五育”并重,“养成人的共和健全之人格” 国民无完全人格,“欲国家之隆盛,非但不可得,且有衰亡之虑焉” “五育”并重: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育 使教育科学化、劳动化、艺术化 2、“尚自然”、“展个性”的教育原则 教育“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 3、“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指导思想 大学是“囊括大典,网罗众家”,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因此,提出了对于学说,将“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 4、教育独立的主张 教育事业应当完全交给教育家,使教育保有独立的资格,不受各派政党和各派教

    19、会的影响黄炎培(18781965),江苏川沙县(今属上海市)人。黄炎培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主义教育家,是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创始人和理论家,他以毕生精力奉献于中国的职业教育事业,为改革脱离社会生活和生产的传统教育,建设中国的职业教育,作出过重要贡献。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1、职业教育的作用与目的 作用“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 目的为“劳动者文化、业务水平的提高”,“造就新型知识分子”服务。“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2、职业教育的方针 社会化强调的是职业教育须适应社会需要 (以经济为中心,为社会需要服务) 科

    20、学化用科学来解决职业教育问题 (专业课程设置、教育教学管理)3、职业教育的教学原则 “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4、职业道德教育的思想 “尊重劳动” 、“劳工神圣”、“敬业乐群”;反对劳心劳力分离,注意学和用的联系,主张手脑并用,“要使动手的读书,读书的动手,把读书和做工两下联系起来”,只有手脑两部联合才能产生世界文明。陶行知(18911946)中国人民教育家,民主革命家。原名文浚,后改名知行,又改名行知。191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后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1917年回国,历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教务主任等,反对“沿袭陈法,异型他国”。推行平民教育。 陶

    21、行知教育思想1、普及民众教育的思想 “今日当局者第一要务,就是要给程度实有不足的民众,施以相当之教育,而养成其国家之主人翁之资格焉”。倡导“科学下嫁运动”、“空中学校”、“工学团”、“小先生制”等2、关于师范教育改造的思想 改革脱离生活、脱离实际的师范教育;发动师范学校下乡运动;倡导师范学校设立附属小学;倡导艺友制师范教育3、生活教育理论 A、“生活即教育”:教育要通过现实生活,在现实生活中进行;教育要以服务生活为目的,为生活的需要而教育;教育要以生活作为其内容。 B、“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整个社会的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的场所,因此,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 C、“教学做合一”:教的方法

    22、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陶行知部分名言“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 “人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爱满天

    23、下”。 陈鹤琴(18921982)中国近现代教育家。浙江省上虞县百官镇人。1911年2月(清宣统三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同年秋转入北京清华学堂(1928年改名清华大学)。1914年(民国3年)8月毕业。同年考取公费(“庚款”)留学美国,与陶行知同行,就读于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获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教育学硕士学位。陈鹤琴的教育思想1、教育理念 旧教育:“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陶的批判) 活教育:“教活书,活教书,教书活,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陈的倡导) 陶陈的主张:“发现小孩”、“了解小孩”、“解放小孩”、“信仰小孩”、“变成小孩”, 才能教育小孩。

    24、 2、论幼儿教育A、论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儿童是振兴中华的希望,儿童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关系到我们伟大祖国的命运”B、论幼儿教育的课程内容 “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C、论幼儿教育的课程结构(五指活动理论) (1)健康活动:饮食、睡眠、早操、游戏、户外活动、散步等。 (2)社会活动:朝夕会、周会、纪念日、集会、每天的谈话、政治常识等。 (3)科学活动:栽培植物、饲养动物、研究自然、认识环境等。 (4)艺术活动:音乐(唱歌、节奏、欣赏)、图画、手工等。 (5)语文活动:故事、儿歌、谜语、读法等。杨贤江的教育思想(18951931)(1)教育本质论 教育起源于人类实际生活的需要 教育属于上层建

    25、筑领域(2)对改良主义教育思想的批判(3)关于资本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的思想(4)关于教师的思想(5)关于青年教育的思想毛泽东的教育思想(18931976)(1)关于教育的性质和功能(2)关于教育的目的和方针(3)关于教与学(4)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旧中国的教育改革新中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古希腊古罗马的教育封建社会的教育古希腊的教育1、斯巴达的教育目的:培养武士内容:五项竞技(赛跑、跳越、角力、掷铁饼和投标枪)特点:军事教育2、雅典的教育目的:培养强健的武士、合格的公民、有教养的商人和善辩的政治家内容:德、智、体、美、军事特点:和谐教育古罗马的教育(略)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雅典,公元前469前

    26、399)目的:造就治国人才内容:美德、知识、强体方法:“产婆术”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雅典,公元前427前347)目的:培养哲学家和军人体系:0一3岁在育儿所里受到照顾 ;3一6岁在游乐场内进行故事、游戏、唱歌等活动;6岁以后进入初等学校接受初级课程; 17一20岁接受军事教育并学习文化科目,主要有算术、几何、天文、音乐;20一30岁进行10年科学教育,着重发展思维能力,30岁以后学习5年,主要研究哲学等(金字塔型教育体系)方法:“问答法”,强调反思,训练思维能力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希腊,公元前384前322)目的:人的理性发展内容:身体、德行、智慧阶段:幼儿教育(7岁前)体育;青春发动期教育

    27、(714)德育;成人教育(1421)智育方法:练习与实践昆体良的教育思想(西班牙,3596)罗马教育家目的:培养演说家贡献:最早提出分班教学的初步设想;重视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主张各科学习齐头并进;反对体罚;发表教育专著雄辩术原理等西方近代教育的发展17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教育理论(“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诞生初等教育中等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西方近代教育思想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15921670) 夸美纽斯是17世纪捷克教育家,是人类教育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最大贡献:大教学论、“班级授课制”论教育的目的与作用 他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人的永生作准备 论普及

    28、教育 他认为一切人都能接受共同的教育。要求让一切儿童,不分贫富、贵贱、男女,不管住在城市或乡村,都能在国语学校里,接受共同的初等教育 论学校体系 1幼年期(零岁至6岁),母育学校 2少年期(6岁至12岁),国语学校 3青年期(12岁至18岁),拉丁语学校 4成年期(18岁至24岁), 大学 论班级授课制 夸美纽斯对近代教育学最大的贡献之一,就是他所确立的班级教学制度及其理论。 1.应有一定的目标 2.每个班级应有固定的课本 3.一切科目都用同一的方法去教导 4.全班的学生在同时做同样的功课 5.每种科目应该与相关的事项一道教授 6.教学时应经常保持学生的注意 论教学原则 1自然适应性原则 2直

    29、观性原则 3自觉性和积极性原则 4系统性与循序渐进性原则 5巩固性原则 6量力性和因材施教的原则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17761841) 赫尔巴特是近代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最大贡献:普通教育、第一所教育研究所、“形式阶段理论”、“教育性教学” 等。论管理 他认为在教学之前,如果不把儿童粗野倔强的性格压下去,那么教学便无法进行。(措施:惩罚性威胁、监督、命令和禁止、惩罚、权威和爱等)论教学 1、“教育性教学”:“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 2、“多方面兴趣说”:他认为认为人具有多方面的兴趣

    30、,教学的直接目的是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 3、教学阶段(形式阶段理论) 明了:就是向学生明确地讲述新的教材 联想:就是通过教师和学生谈话,使学生把新旧观念联合起来 系统:就是学生在新旧观念联系的基础上,去寻找结论、定义和规律 方法:就是把已学得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培养学生有逻辑地、创造性思维的技能齐勒、莱恩的五段教学法 预备:提出问题,说明目的 提示:揭示新课程,讲解新教材 联结:比较新旧的联系,形成新知识 总括:抽象概括,使知识系统化 应用:把知识应用于实践 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思想(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论教育的本质及作用 本质:教育的社会性、历史性、阶级性和永恒性 作用: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促进人

    31、的发展的作用论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即人的体力与智力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与运用 人的片面发展:旧式分工造成人的片面发展 人的畸形发展:工厂手工劳动造成人的畸形发展 全面发展的教育:智育、体育、德育和综合技术教育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方法)。西方现代教育杜威的教育思想(18591952)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他的思想在美国以至世界许多国家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被誉为“创立美国教育学的首要人物”。教育理论 1、教育即生活 他认为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没有教育就不可能有生活。 2、学校即社会 他认为学

    32、校应办成一个小型社会,社会有什么,学校也应俱全。 3、从做中学 他认为儿童应该从自身的活动中进行学习。教学应该从儿童的经验和生活出发,使学校在工作中采取与校外从事活动的类似形式。教学理论 1、“思维五步”疑难的情景确定疑难究竟在什么地方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推断每个阶段所含的结果,推断哪一种假设能够解决问题通过试验、验证或修正假设 2、“教学五步”提供情景,激发兴趣提供素材,激励思维观察思考,提出假设比较分析,理出线索应用检验,得出结论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18881939)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论集体教育 集体的特征:目标、组织、纪律、舆论 “在集体中,通过集体和为了集体而进行教

    33、育” 平行教育原则 前景教育原则 尊重和要求相统一原则论纪律教育 他认为纪律和纪律教育是组建集体、发展集体、完善集体,顺利进行集体教育的必要条件,而集体的发展又会更好地推动纪律的形成。凯洛夫的教育思想(18931978) 苏联教育家。四、五十年代苏维埃教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主编的教育学(1939,教科书),系统地总结了苏联二、三十年代的教育经验,批判地吸收了教育史上进步教育家的思想。 全书包括总论、教学论、德育论和学校管理论 4个方面。其主要特点是重视智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认为“学校的首要任务, 就是授予学生以自然、 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深刻而确实的普通知识”,形成学生的技能

    34、、技巧,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人生观;肯定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强调教师在教育和教学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凯洛夫1956年访问过中国。他的教育学曾被译为中文。他的教育思想曾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的教育发生过较大影响。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19191970) 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写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论教育 1、关于教育目的:要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 2、关于智育:包括给学生以系统的科学知识、形成科学世界、发展智力等方面。 3、关于体育:他说:“对健康的关注,这是教育工作者首要的工作。孩子的精神生活

    35、、世界观、智力发展、知识的巩固和对自己力量的信心,都要看他们是否乐观愉快,朝气蓬勃。” 4、关于美育:他指出:“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建全的有力源泉”, 5、关于劳动教育:他明确指出:“劳动以外的教育和没有劳动的教育是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的。” 论教学 1、关于教育与教学的关系 2、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赞科夫的教育思想(19011977) 苏联当代著名的教育家、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实验教学论实验室”改名为“教学与发展问题实验室”;教学与发展教学与发展的思想 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他认为,“教学的结构好比是因,而学生的发展好比是果,这种因果关系是重要的。 “发展”的三个主要方面。他说:这就是:

    36、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怎样使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他指出,为使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要做到;1. 让死的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自己的活的体系;2.使直接法与间接法互相配合;3.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4、用启发式的方法讲解基本概念;5.不断地用多方面的知识丰富学生的智慧,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6.以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崇高的理想去鼓舞学生学习,以知识本身吸引学生学习,使学生感到认识新事物的乐趣,体验克服学习中困难的喜悦,以教师的教学艺术和自身和学习行动去感染,吸引学生学习,而不是以考试,分数等作为督促学生学习的主要用段;7.要注意因材施教,要和学生建立深厚的感情;

    37、8.教师要加强自己各方面的修养,博览各方面的知识,使教学富有创造性和艺术性。新的教学论原则 1.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难度”:指“克服困难”和“学生的努力”,但难度要适合“最近发展区”, 2.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速度”指教学要跟上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但不等于“开快车”、“赶进度” 3.理论知识的主导作用原则 “教学应让学生在尽可能深刻地理解概念、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学习,要尽量地发挥理论知识在教学中的认识作用 4.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 “让学生学会学习” 5.使所有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发展上尽他自己的最大的可能性取得最大的成果”巴班斯基的教育思想(1

    38、9261987) 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副院长,是苏联颇有影响的教育学家。他致力于大面积克服留级现象的研究和实践,他的论教学过程最优化一书影响很大。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何谓“最优化”? 即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原则、方法、形式和教学环境条件的基础上,组织对教学过程的控制,以保证教学过程从一定标准看是最有效的作用。 “最优化”的标准是什么? 1、在获得知识、技能、能力、品德、个性等方面取得最大的可能效果;2、师生为取得一定效果只耗费最少的必要时间;3、师生在规定时间内为达到一定效果只耗费最少的必要精力;4、在规定时间内达到一定效果只花费最少的经费。 (即效果指标、时间指标、精力指标、经费指标) 如何达到“最优化”? 1、明确教学任务;2、精选教学内容;3、优选教学方法;4、确定教学形式;5、把握教学进度;6、反馈教学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完整版)中外教育简史笔记.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490794.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