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ppt课件 (11)-(部)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三册.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ppt课件 (11)-(部)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三册.pptx》由用户(Q1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ppt课件 11_部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中华文化 世界 意义 ppt 课件 11 统编 选择性 必修 第三 下载 _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_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_历史_高中
- 资源描述:
-
1、 第第2 2课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重点: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重点: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难点: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难点: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角度,认识中华文化的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角度,认识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世界意义。阅读材料,归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材料一:中国传统文化是封闭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的产物。是以汉族为主体,融合各族人民的智慧,共同创造的,这一特定区域特定人类圈的社会精神形态,具有强烈的民族性。材料二:诸子百家部分代表:阴阳家(邹衍、五行);纵横家(苏秦、张仪、战国策);杂家(吕不韦吕氏春秋);兵家(孙膑兵法
2、孙子兵法);医家(扁鹊、张仲景、华佗、李时珍)本土性,凝聚性多样性材料三:两汉之际,来自印度的佛教传人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逐渐同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隋唐时期,佛教完成中国化。到宋明时期,以儒家学说为核心兼容佛教和道教理论的宋明理学形成。外来佛教融合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包容性材料四:中国几千年来也和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埃及一样,不断遭受异族文明摧毁。五胡乱华时期,北宋末期,中原地带的中华文明遭受了严重的摧残;元朝和清朝是中国两次最大的被异族统治的时期,但是一个被推翻,一个被中华文化同化。1840年到1945年是中国最危险的时刻,但是中国依然屹立不倒。连续性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1.佛
3、教传入中国,日渐本土化在(自主完成基础知识)开始传入日趋兴盛,渐趋本土化完成本土化融合过程两汉之际魏晋南北朝隋唐宋明对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逻辑思维、语言词汇、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国传统艺术中的诗、书、画,很多都体现了佛教的内容,同时也吸纳了佛教的理念,更加注重境界的表达。中国的建筑艺术受佛教影响,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建筑。是中化文化的瑰宝。佛教宣扬因果轮回、消极避世等,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2)佛教的影响(课本第8页)最后一段 【问题探究】佛教为什么能够在中国会得以传播?中国传统儒学思想具有包容性、融合性;佛教与中国文化相融合,实现本土化适应统治者控制民
4、心的需要,有利于维护统治。(2021辽宁卷)黄宗羲曾言:“明初以来,宗风(指佛教禅宗各派)寥落。万历间,儒者讲席遍天下,释氏亦遂有紫柏、憨山(禅宗高僧),因缘而起而儒、释几如肉受串,处处同其义味矣。”这反映了明朝A灭亡原因在于学风空疏B儒学地位受到佛教冲击C经世致用成为主流思想D儒学的禅学化趋势加强学以致用学以致用 高考链接高考链接【答案】D2.2.西方文化的传入西方文化的传入(1 1)明清之际)明清之际明末,意大利人明末,意大利人()()等带来天文、地理、数学等方面的新知识。等带来天文、地理、数学等方面的新知识。清政府任命清政府任命()()等人主持钦天监工作,并招揽数学、医学、等人主持钦天监
5、工作,并招揽数学、医学、天文等方面的人才来到中国。天文等方面的人才来到中国。利玛窦汤若望(2 2)1919世纪中叶世纪中叶(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林则徐和魏源主张学习西方,提出(林则徐和魏源主张学习西方,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设(设();创办();创办(),派遣(),派遣();创办);创办()翻译馆。)翻译馆。京师同文馆新式学堂留学生江南制造总局(3)19C(3)19C末末20C20C初初资产阶级维新派,效仿西方资产阶级维新派,效仿西方()(),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展开。,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展开。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一些学说在中国传播,成为(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一些学说在中国传播,成为()
6、的思想武器。)的思想武器。(4)20(4)20世纪早期世纪早期19151915年年新文化运动,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等主张吸收,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等主张吸收 ()()的思想。的思想。俄国十月俄国十月革命后,革命后,陈独秀、李大钊等开始接受陈独秀、李大钊等开始接受()(),五四运动,五四运动 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民主与科学君主立宪制 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知识拓展 西学东渐的意义:政治:促进政治民主化、法治化进程;经济:促进工业化,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思想:促进启蒙思想的传播,解放思想;明末清初明末清初近代
7、近代背景传播主体接受群体内容影响合作探究:合作探究:两次西学东渐对比两次西学东渐对比 明末清初明末清初近代近代背景受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影响;传教士传教的需要;工业革命后列强为商品输出、资本输出,蓄意侵华;救亡图存的需要;传播主体 西方传教士如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参与主体广泛,包括官员、知识分子、民族资产阶级等;接受群体 少部分知识分子如徐光启群体不断扩大,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内容西方科技为主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层层深入影响开阔眼界但没有使中国产生根本性变革促进中国社会近代化的转型合作探究:合作探究:两次西学东渐对比两次西学东渐对比二、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自主梳理完成基础知识)汉字汉字
展开阅读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490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