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ppt课件(9)-(部)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三册.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ppt课件(9)-(部)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三册.pptx》由用户(Q1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ppt课件9_部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中华 优秀 传统文化 内涵 特点 ppt 课件 统编 选择性 必修 第三 下载 _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_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_历史_高中
- 资源描述:
-
1、尊祖敬宗尊祖敬宗忧国忧民忧国忧民团圆和睦团圆和睦 四合院四合院和谐有序和谐有序社稷坛社稷坛 农本、民本观念农本、民本观念 黄帝陵黄帝陵 文化认同文化认同以下以下传统节日和建筑传统节日和建筑体现了中华优秀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什么内涵?传统文化的什么内涵?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课程标准课程标准】1.1.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中华文化发展的基本历程;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中华文化发展的基本历程;2.2.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优秀传
2、统文化的特点。目目录录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三、认识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三、认识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011.原始社会(2 2)核心:)核心:中原华夏族中原华夏族率先成率先成为核心,并向四周辐射,推动为核心,并向四周辐射,推动着着多元一体中华文化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形成。的形成。中国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址和文化遗存分布示意图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1、起源原始社会时期(1 1)多元:)多元:黄河流域、长江流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北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北方草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方草
3、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天山南北,都是孕育中华文明天山南北,都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的摇篮。(1)春秋战国时期,内迁的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初步形成了各地区、各民族共同的血缘认同、文化认同。华夏之名在西周已经出现,它成为中原主体居民的总称,四邻的夷、蛮、戎、狄等民族被华夏族称为“夷”。到春秋、战国之交,进入中原的戎狄诸部绝大部分已融入华夏族当中,曾以蛮自居的楚国也渐不再被视为蛮夷。春秋战国,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成为更加稳定和分布更广泛的族群,最终到秦以后形成了统一而有持久生命力的汉民族。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2、奠基先秦时期 (2)面对礼崩乐坏局面,孔子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多方面阐述,儒
4、家文化的思想核心形成。2、奠基先秦时期 (3 3)战国时期)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局面出现。这一时期的学术思想大放异局面出现。这一时期的学术思想大放异彩,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先秦成为中华文化的彩,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先秦成为中华文化的奠基时期奠基时期。(2 2)汉朝:)汉朝:汉武帝汉武帝尊崇儒术,确立了儒学的正尊崇儒术,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统地位。从此,儒家思想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华。从此,儒家思想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传统文化的主流。董仲舒(公元前179前104)3、形成秦汉时期(1 1)秦朝:)秦朝:秦朝建立起统一多民族的国家,秦秦朝建立起统一多民族的国家,秦
5、始皇推崇始皇推崇法家法家学说。学说。“春秋大一统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中央集权的需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要“君权神授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天人感应”加强、限制君权的加强、限制君权的需要需要“德刑并施德刑并施”“”“三纲五常三纲五常”稳定统治秩序的需稳定统治秩序的需要要4.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 (1 1)随着佛教传入和道家兴起,中华传统文化呈现出)随着佛教传入和道家兴起,中华传统文化呈现出儒、佛、道交儒、佛、道交汇融通的景象。汇融通的景象。(2 2)魏晋玄学盛行。)魏晋玄学盛行。魏晋玄学玄学,亦称形而上学,此处的“玄”字,起源于老子中的一句话“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6、。魏晋之际,统治阶级内部的政治残杀非常频繁,社会上出现了逃避现实政治斗争、崇尚老庄的玄学。玄学家用老庄的思想解释周易等儒家经典,主张虚无的“道”,宣扬“无”是产生万物的根本。他们认为,政治上应当“无为”,生活作风上要任其“自然”,社会风气上崇尚“清谈”。影响:丰富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传统儒学受到挑战,同时促进了儒学的创新与发展,推动了理学的形成。5.成熟:隋唐时期(1 1)唐朝佛学繁荣,传统儒学受到挑战,同时促进了)唐朝佛学繁荣,传统儒学受到挑战,同时促进了儒学的创新与发展儒学的创新与发展。(2 2)中华传统文化辉煌灿烂。(唐诗、书法、天文历法、医学等)中华传统文化辉煌灿烂。(唐诗、书法、天
7、文历法、医学等)韩愈(768824)颜真卿多宝塔感应碑 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奉老子为祖先,道教最受尊崇。武则天时期,佛教在社会上也有很大发展,佛教庙宇遍布洛阳及长安城内,并形成不同宗派。面对佛教、道教的冲击,唐中期,儒学家韩愈、李翱和柳宗元等人掀起了儒学复兴的运动。韩愈通过弘扬师道、提倡古文来培养能够发明儒道的士大夫,为儒学复兴做出巨大贡献。儒学在这一时期也有了创新与发展。唐朝新儒学具有哲学思想品格和政治实践品格。它一方面继承和创新了先秦原始儒学的人性思想和政治思想,另一方面积极参与社会,勇于提出批评。除了儒学外,隋唐时期文学艺术等也有很大的发展,呈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辉煌灿烂的局面。
8、(1 1)背景:)背景: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理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理学形成。学形成。(2 2)代表人物及主张)代表人物及主张 朱熹:强调朱熹: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存天理,灭人欲”,提倡,提倡“格物致知格物致知”。陆九渊:提出陆九渊:提出“心心”就是就是“理理”的主张,强调的主张,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即是宇宙”。6、繁荣宋元时期(3 3)理学影响:)理学影响: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情操、注重,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情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
9、化性格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但它宣扬的封建礼教,严重束缚了人们;但它宣扬的封建礼教,严重束缚了人们的精神世界。的精神世界。(1 1)王守仁:)王守仁: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宣,宣扬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理”,提出,提出“致良知致良知”“”“知行知行合一合一”的学说。的学说。王守仁(14721529)7、转折明清时期时代价值:修补了理学僵化所造成的问题,推动了儒学的发展;推动了人的主体意识逐渐觉醒,成为晚明人文思潮的哲学基础。(2 2)明清之际提倡个性自由的思想出现)明清之际提倡个性自由的思想出现 代表人物:黄宗
10、羲、顾炎武、王夫之。代表人物: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主张:批判理学,抨击封建专制,倡导经世致用。主张:批判理学,抨击封建专制,倡导经世致用。(3 3)康雍乾时期,)康雍乾时期,君主专制高度发展,文字狱愈演愈烈,思想受到君主专制高度发展,文字狱愈演愈烈,思想受到钳制,禁锢了中华文化的发展。钳制,禁锢了中华文化的发展。黄宗羲(16101695)顾炎武(16131682)王夫之(16191692)在乾隆后期的禁书运动中,共禁毁书籍3100余种,15.1万余部,销毁书板8万块以上。民间惧祸自行销毁者不在其内。黄爱平四库全书纂修研究7、转折明清时期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
11、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选集第4卷魏源(17941857)8、衰落近代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成为近代中华文化的潮流新文化运动时,抨击封建思想,科学与民主成为中华文化追求的价值目标。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推动了中华文化的进步。【知识回顾】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四个阶段(1)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地主阶级学“器物”。(2)从戊戌变法到20世纪初,资产阶级学“制度”。(3)1915-1919年,民主主义者学“思想文化”。(4)五四运动后,无产阶级
12、学习“马克思主义”。【知识小结知识小结】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古古代代阶段阶段时间时间概况概况起源远古时期多元一体奠基先秦春秋战国,民族交融;战国百家争鸣发展秦汉文化统一;汉武帝时,儒家确立了正统地位魏晋至隋唐儒、佛、道三教融通,文化灿烂宋理学形成,丰富了理论思维,宣扬礼教宋元科技文化繁荣传承与转折明中后期心学,人的主体意识觉醒明清之际提倡个性自由的思想出现,经世致用清康雍乾文字狱禁锢中华文化发展,思想受到钳制 近近代代冲击1840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成为主流20世纪早期,新文化运动 抨击封建思想,追求科学与民主走向复兴1919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主流源远流长源远流长
展开阅读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490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