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ppt课件 -(部)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三册.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二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ppt课件 -(部)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三册.pptx》由用户(Q1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 第二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ppt课件 _部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第二 中华文化 世界 意义 ppt 课件 统编 选择性 必修 第三 下载 _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_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_历史_高中
- 资源描述:
-
1、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 1、了解、了解中华文化在交流中的发展概况中华文化在交流中的发展概况;掌握;掌握中华文化对日中华文化对日本、朝鲜和东南亚的影响本、朝鲜和东南亚的影响;理解;理解四大发明在欧洲的传播及中华文化对欧四大发明在欧洲的传播及中华文化对欧洲的洲的影响。影响。2 2、从、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在佛教传入不久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曾经把壁在佛教传入不久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曾经把壁画中的飞仙称为画中的飞仙称为“飞天飞天”,当时是飞天、飞仙不,当时是飞天、飞仙不分。随着佛教在中国的深入发展,佛教的飞天
2、与分。随着佛教在中国的深入发展,佛教的飞天与道教的飞仙在艺术形象上互相融合。后来逐渐将道教的飞仙在艺术形象上互相融合。后来逐渐将敦煌石窟中的飞神称为敦煌石窟中的飞神称为“飞天飞天”,成为中国敦煌,成为中国敦煌壁画艺术的一个专用名词。从艺术形象上来说,壁画艺术的一个专用名词。从艺术形象上来说,敦煌飞天不是一种文化的艺术形象,而是多种文敦煌飞天不是一种文化的艺术形象,而是多种文化的复合体。化的复合体。“飞天飞天”的故乡虽在印度,但敦煌的故乡虽在印度,但敦煌飞天却是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而成的。飞天却是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而成的。它是印度佛教天人和中国道教羽人、西域飞天和它是印度佛教天人和
3、中国道教羽人、西域飞天和中原飞天长期交流,融合为一,具有中国文化特中原飞天长期交流,融合为一,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飞天色的飞天。沈泓沈泓中国仕女剪纸经典中国仕女剪纸经典材料一:相传,汉明帝刘庄:夜梦金人,身有日光,飞行殿前,欣然悦之。传问群臣,此为何神?有臣答曰,此神即“佛”。明帝即派遣大臣蔡愔、秦景出使身毒(今印度)寻佛取经。整理自洛阳伽蓝记材料二: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明帝令画工图佛像以白马负经而至,汉因立白马寺于洛城雍关西。魏书佛教从西域传入中国两汉之际:传入思考:佛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走向兴盛的原因?两汉之际:传入魏晋南北朝:兴盛鸠摩罗什(鸠摩罗什(343-413343-413),东晋十
4、六国时),东晋十六国时期后秦高僧,中国汉传佛教四大佛经期后秦高僧,中国汉传佛教四大佛经翻译家之一。其翻译家之一。其与与弟子在弘始三年至弟子在弘始三年至十一年(十一年(401-409401-409年)期间年)期间,译,译出出妙妙法莲华经法莲华经金刚经金刚经等经和等经和中中论论成实论成实论等等论。罗论。罗什译经文义圆通、什译经文义圆通、内容信实、字句流畅,在中国译经史内容信实、字句流畅,在中国译经史上有划时代的意义。上有划时代的意义。佛教日趋兴佛教日趋兴盛,逐渐同盛,逐渐同儒家文化和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相道家文化相融合。融合。佛教佛教从西从西域传入中域传入中国国。魏晋时期,佛教力图与玄学相适应,佛教
5、理论家魏晋时期,佛教力图与玄学相适应,佛教理论家力图与玄学家讲的老庄之教相结合,出现了佛教般若学力图与玄学家讲的老庄之教相结合,出现了佛教般若学所谓所谓“六家七宗六家七宗”佛教为自身的发展,还须进一步佛教为自身的发展,还须进一步适应门阀士族的需要。随着玄学势力的下降,佛教又与适应门阀士族的需要。随着玄学势力的下降,佛教又与儒家相结合,离开以老庄为标志的玄学,转而投向儒学,儒家相结合,离开以老庄为标志的玄学,转而投向儒学,与儒教相结合。这一转变,以庐山慧远为契机。从此以与儒教相结合。这一转变,以庐山慧远为契机。从此以后,佛教经学与儒家经学互相配合,取长补短,结成同后,佛教经学与儒家经学互相配合,
6、取长补短,结成同盟军。从南北朝开始,信仰佛教已不仅是个人的私事,盟军。从南北朝开始,信仰佛教已不仅是个人的私事,佛教已成为封建政府教育人民、洽和王化的得力工具。佛教已成为封建政府教育人民、洽和王化的得力工具。任继愈任继愈魏晋南北朝的佛教经学魏晋南北朝的佛教经学时代背景:天灾人祸不断,战争不停 社会动荡,人民凄苦。统治者:统治者:麻醉人民,维护统治。名士名士:质疑儒学,崇尚玄学。民众:民众:痛苦无奈,求佛慰藉。佛教:关注社会问题,给人民精神寄托 佛教佛教的幻想能力、迷人的方法都的幻想能力、迷人的方法都比传统的中国儒道学说高超得多。比传统的中国儒道学说高超得多。佛教认为现实的一切都是佛教认为现实的
7、一切都是“苦苦”的,即的,即“苦海无边苦海无边”。提出超脱苦难。提出超脱苦难的办法是忍耐、修行,以便达到的办法是忍耐、修行,以便达到“涅涅槃槃”境界。佛教这一套说明苦难和解境界。佛教这一套说明苦难和解决苦难的学说完全掩盖了阶级压迫和决苦难的学说完全掩盖了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本质,起到了麻醉人民的阶级剥削的本质,起到了麻醉人民的鸦片作用。鸦片作用。叶洵灶 佛教在中国古代得以传播的原因魏晋南北朝:兴盛两汉之际:传入隋唐:完成本土化佛教佛教从从西域传西域传入中国入中国。佛教日趋兴佛教日趋兴盛,逐渐同盛,逐渐同儒家文化和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相道家文化相融合。融合。佛教出现了不佛教出现了不同宗派同宗派,主
8、张顿主张顿悟成佛的禅宗悟成佛的禅宗成为主流,佛成为主流,佛教完成本土化教完成本土化惠能 禅宗六祖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魏晋南北朝:兴盛两汉之际:传入隋唐:完成本土化佛教佛教从从西域传西域传入中国入中国。佛教日趋兴佛教日趋兴盛,逐渐同盛,逐渐同儒家文化和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相道家文化相融合。融合。佛教出现了不佛教出现了不同宗派同宗派,主张顿主张顿悟成佛的禅宗悟成佛的禅宗成为主流,佛成为主流,佛教完成本土化教完成本土化宋明:融入其中以儒家学说为核以儒家学说为核心兼容佛教和道心兼容佛教和道教理论的宋明理教理论的宋明理学形成学形成
9、,佛教融合佛教融合为中国文化的一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部分 人们借助老庄对佛教进行解释,佛教也是在不断翻译和解释之中,加入了这一思想系统,并使之开始彰显它的系统性,在这个意义上,中国也征服了佛教。葛兆光 中国思想史佛教的影响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中国人的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礼仪风俗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文学艺术:诗词、书法和绘画,很多体现了佛教的内容和理念。建筑艺术:云冈石窟、敦煌莫高窟等,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佛教文化宣扬的因果轮回、消极避世等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积极消极琴诗琴诗【宋宋】苏轼苏轼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没关系1.明末清初:“西学东渐”古代中
10、西方文化交流奠定基础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传教士的推动皇帝的支持明末:A.明末,意大利人利玛利玛窦窦带来天文、地理、数学等方面的知识。B.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方以智等人主张以开放的胸怀会通中西文化。C.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西方科学著作相继被译介到中国。清初:17世纪,清政府任命汤若望、南怀仁汤若望、南怀仁等人主持钦天监工作,招揽人才(2 2)表现)表现利玛窦(1552年1610年),字西泰,意大利人。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学者。1582年(明万历十年)被派往中国传教,直至1610年在北京逝世,在华传教28年,是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最早传教士之一。(1 1)背景)背景2.近代:西学进一步传入19
11、世纪中叶,随着中国国门被迫打开,西学进一步传入。中华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西学的传播渠道大大增加。(1 1)背景)背景(2 2)表现)表现学器物学器物林则徐、魏源林则徐、魏源(地主阶级抵抗地主阶级抵抗派派)“师师夷长技以制夷长技以制夷夷”设立设立京师同文馆;创办新式学堂,派京师同文馆;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创办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遣留学生;创办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地主阶级洋务派(洋务运动)影响:近代西方的一些内容展示在国人面前。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展开。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学说成为辛亥革命思想武器。2.近代:西学进一步传入学器物学器物学制度学制度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派:辛亥革命
12、君主立宪民主共和、三民主义特点: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学器物学器物学制度学制度学思想学思想2.近代:西学进一步传入1915新文化运动:民主与科学1917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知识归纳】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层次层次派别派别和代表人物和代表人物思想主张思想主张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器物 地主阶级(顽固派)师夷长技以制夷编译书籍学习西方军事地主阶级(洋务派)中体西用、师夷长技以自强洋务运动制度 资产阶级维新派和平改良,君主立宪 戊戌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派暴力革命,民主共和 辛亥革命思想 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与科学 新文化运动无产阶级马克思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材料材料1 1 在明末的西学东渐中,传教士利玛窦占据核心
13、地位,此人适应中国文化的传在明末的西学东渐中,传教士利玛窦占据核心地位,此人适应中国文化的传教策略,使得西学在中国的传播成为可能。同时留下了一系列科学著作,如教策略,使得西学在中国的传播成为可能。同时留下了一系列科学著作,如山海山海余地舆图余地舆图几何原本几何原本,在科学传播方面,西洋历法是利氏赖以在中国立足的重,在科学传播方面,西洋历法是利氏赖以在中国立足的重要工具,借助于传教士而得以传播的西学,可以说这是一次全方位的、和平平等的要工具,借助于传教士而得以传播的西学,可以说这是一次全方位的、和平平等的西学东渐。西学东渐。袁行霈袁行霈中华文明史中华文明史材料材料2 2 1919世纪中叶前后开始
14、,西学再度开始进入中国。这一次,政府官员开始出使、世纪中叶前后开始,西学再度开始进入中国。这一次,政府官员开始出使、考察、翻译机构的设立促使大量西学书籍的出版,新式学堂聘用大量外籍教员,并且考察、翻译机构的设立促使大量西学书籍的出版,新式学堂聘用大量外籍教员,并且开始派遣留学生。另外,这一时期传入的西学,举凡近代西方的工程技术、科学理论、开始派遣留学生。另外,这一时期传入的西学,举凡近代西方的工程技术、科学理论、民主思想、政治制度民主思想、政治制度总之,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所有组成部分,统统展示在总之,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所有组成部分,统统展示在中国人面前,并且从物质文化中国人面前,并且从
15、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制度文化心态文化的不同层次全面地冲击着中心态文化的不同层次全面地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外壳与精神内核。国传统文化的物质外壳与精神内核。冯天渝冯天渝中华文化史中华文化史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问题探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两次西学东渐的区别,分析第二次西学东渐对中国产生的影响。区别:区别:渠道:传教士渠道:传教士学堂、翻译机构、外籍教员、留学生;学堂、翻译机构、外籍教员、留学生;内容:宗教、科学内容:宗教、科学制度、思想;制度、思想;范围:限于统治阶层范围:限于统治阶层社会各阶层;社会各阶层;影响:未对中国社会造成根本性冲击影响:未对中国社会造成根本性冲击促进中国社会转型促进中
16、国社会转型影响影响:冲击了中国传统文化,推动了思想解放和文化发展;冲击了中国传统文化,推动了思想解放和文化发展;促进了近代工业的兴起,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近代工业的兴起,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中国改革和革命运动的兴起;推动了中国改革和革命运动的兴起;近代教育出现,培养了大量近代人才;近代教育出现,培养了大量近代人才;推动社会习俗的变迁。推动社会习俗的变迁。世界九大文化圈世界九大文化圈思考:中国文化在哪些方面对世界产生了影响?1、文字汉字传入朝鲜半岛、日本列岛汉字传入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东南亚地区。各国在汉字基和东南亚地区。各国在汉字基础上,创造本国文字,推动了
17、础上,创造本国文字,推动了当地的文化交流和发展。当地的文化交流和发展。(一)对东亚和东南亚朝鲜谚文朝鲜谚文日本假名日本假名越南喃字越南喃字2、思想 儒学在东亚和东南亚等地儒学在东亚和东南亚等地区流行。各级学校把儒学经典区流行。各级学校把儒学经典作为教科书,儒学成为官学。作为教科书,儒学成为官学。佛教经中国传入朝鲜、日佛教经中国传入朝鲜、日本等国,各国佛教得到发展。本等国,各国佛教得到发展。(一)对东亚和东南亚3、制度 古代朝鲜、日本和越南的社会制度古代朝鲜、日本和越南的社会制度大多来自唐朝。大多来自唐朝。7 7世纪,日本实行大化世纪,日本实行大化改新,所推行的中央集权制、土地制度改新,所推行的
18、中央集权制、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都以唐制为蓝本。和赋税制度,都以唐制为蓝本。越南的教育体制主要移植中国,越南的教育体制主要移植中国,科举制度跟中国基本一样。科举制度跟中国基本一样。7 7世纪初,(日本)圣德太子仿效中世纪初,(日本)圣德太子仿效中国制度,以儒学思想为指导,推行了国制度,以儒学思想为指导,推行了“推推古朝改革古朝改革”唐帝国建立后,公元唐帝国建立后,公元630630年,日本派出第一批遣唐使,在此后二百年,日本派出第一批遣唐使,在此后二百多年中,日本共任命遣唐使多年中,日本共任命遣唐使1818次。在返日次。在返日的留唐学生的策动下,日本发生大化革的留唐学生的策动下,日本发生大化革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