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ppt课件-(部)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三册.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ppt课件-(部)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三册.pptx》由用户(Q1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ppt课件_部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第一 单元 源远流长 中华文化 ppt 课件 统编 选择性 必修 第三 下载 _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_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_历史_高中
- 资源描述:
-
1、第第1 1课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1 1.简要梳理中华文化的形成与繁盛的历程简要梳理中华文化的形成与繁盛的历程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3.3.理解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涵4 4.归纳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基本特点归纳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基本特点5 5.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第第2 2课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1.1.知知道佛教传入的过程和影响道佛教传入的过程和影响2.2.归纳明末清初西学东渐的背景、表现和归纳明末清初西学东渐的背景、表现和影响影响3.3.综合近代
2、西学入华的三个阶段和影响综合近代西学入华的三个阶段和影响4.4.列举中华文化对东亚列举中华文化对东亚文化圈的朝鲜、日本、越南在文字、制度、佛教和移民等上影响文化圈的朝鲜、日本、越南在文字、制度、佛教和移民等上影响5.5.简述四大发明的外传及影响简述四大发明的外传及影响6.6.简述简述16181618世纪中华文化在欧洲传世纪中华文化在欧洲传播的原因、表现和影响播的原因、表现和影响阶段阶段时期时期表现表现起源起源远古时期多元起源多元起源 ()奠基奠基先秦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形成。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形成。()成为后世思想文化的源头。成为后世思想文化的源头。发展发展秦汉秦始皇秦始皇推崇推崇()学说学说汉
3、武帝时,汉武帝时,()正统地位确立,成为正统地位确立,成为两千多年中华传统文化两千多年中华传统文化主流。主流。魏晋隋唐()交汇融通,交汇融通,中华传统中华传统文化辉煌灿烂。文化辉煌灿烂。宋元()形成。形成。科技、史学、文学、艺术高度繁荣科技、史学、文学、艺术高度繁荣。传承与传承与转折转折明中期以后()得到广泛传播得到广泛传播明清之际抨击抨击专制专制,倡导,倡导个性自由,经世致用个性自由,经世致用。康雍乾时期()钳制了思想,钳制了思想,禁锢了文化。禁锢了文化。冲击与冲击与复兴复兴近代18401840年后年后向向西方西方学习,学习,以以()成为潮流。成为潮流。2020世纪初的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抨击
4、新文化运动抨击封建思想,封建思想,追求追求()。五四运动五四运动后后()广泛传播,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广泛传播,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现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源远流长源远流长多元一体多元一体百家争鸣百家争鸣法家儒学儒学儒、佛、道儒、佛、道理理学学陆王心学陆王心学文字狱文字狱救亡图存救亡图存科学科学、民主民主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 思考: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1)政治:中央集权体制,国家统一,科举制度发展完善;(2)经济: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奠定物质基础;(3)思想文化:统一的文化政策,具有继承性,包容性,兼
5、收并蓄;(4)教育:书院等古代教育机构的贡献;(5)民族关系:民族交往、交流、交融;(6)顺应时代变化,不断创新发展(先进人士对中华文化的改造与弘扬);(7)相对封闭和较广阔的地理环境,为中华文明独立连续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8)汉字的发明和使用。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1.以人为本,民本思想 2.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3.提倡爱国,家国情怀 4.崇德尚贤,天下为公 5.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6.和而不同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1.特点(1)本土性;(2)多样性;(3)包容性;(4)凝聚性;(5)连续性 2.价值(1)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2)道德伦理和价值标准
6、影响中国人思维和行为方式;(3)维护团结统一,维系统一多民族国家,推动社会发展进步,为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借鉴。1.“国之命在人心,解决人民的怨气,实现人民的愿望就必须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下列思想与上述材料具有相似性的是()A.儒家的“仁政”“德治”B.墨家的“兼爱”“尚贤”C.儒家的“礼治”D.法家的“法治”“变革”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国之命在人心,解决人民的怨气,实现人民的愿望就必须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可知体现了民本思想,与儒家的“仁政”“德治”思想相符,故选A项。复习题跟踪训练 2.关于中国画,现代画家潘天寿先生曾说:“水墨画,能浓淡得体,黑白相
7、用,干湿相成,则百彩骈臻,虽无色,胜于有色矣。五色自在其中,胜于青黄朱紫矣。”下列哪位思想家的思想与该创作精神相符()A.荀子B.墨子C.孟子D.老子答案:D3.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顾炎武揭示了“私天下”的危害,王夫之则猛烈抨击“孤秦”“陋宋”。上述思想()A.是思想文化走向近代化的先声B.说明儒家思想主流地位旁落C.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削弱D.在批判融合中形成新理学思想体系答案:A解析:明清之际,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抨击封建专制,倡导经世致用,是思想文化走向近代化的先声,故A项正确;明清之际,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主张是对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没有脱离儒学的范畴,故
8、B项错误;明清之际,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强化,故C项错误;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的主张是对宋明理学的批判继承,但还没有形成新的思想理论体系,故D项错误。4.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中的有识之士意识到“探源之策,在于自强,自强之术,必先练兵”。这主要表明清政府中的部分官员()A.已经认识到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源B.强调学习西学应循序渐进C.反对清廷固守传统的做法D.对西方的认识仍较为肤浅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探源之策,在于自强,自强之术,必先练兵”,可知清政府中的部分官员主张学习西方器物,认为这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举措,这说明他们并未深刻认识到清政府落后的根源是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也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学
9、习西方制度的重要性,故D项正确,A项错误;清政府中的部分官员只认识到了学习西方器物的重要性,未提及对西方制度和文化的学习,无法体现循序渐进,排除B项;题干材料并未体现反对清廷固守传统的信息,故C项错误。5.董仲舒曾就商鞅“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建议汉武帝“限民名田(名田,占田也),以赡不足,塞并兼之路,然后可善治也”。这说明董仲舒()A.以百姓利益为出发点出谋划策B.认为商鞅变法导致土地兼并C.基于儒家民本思想反思商鞅变法D.否定了帝王之制和商鞅变法答案:C解析:董仲舒以巩固汉武帝的统治为出发点出谋划策,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主要强调的是通过“限民名田”的
10、方式来抑制土地兼并从而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而不是强调商鞅变法与土地兼并的关系,故B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土地兼并导致贫富悬殊,董仲舒通过“限民名田”的方式缓和矛盾,通过儒家民本思想对商鞅变法进行反思,故C项正确;董仲舒以巩固汉武帝的统治为出发点出谋划策,并未否定帝王之制,故D项错误。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一)佛教传入中国 8页 1.发展历程两汉古印度佛教传入中国魏晋南北朝 佛、儒、道文化相融合隋唐禅宗成为主流,佛教完成本土化宋明宋明理学形成,佛教融合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2.佛教对中国的影响 8页积极:对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逻辑思维、语言词汇、文学艺术、礼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