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ppt课件 -(部)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三册.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ppt课件 -(部)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三册.pptx》由用户(Q1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ppt课件 1_部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14 文化 传承 多种 载体 及其 发展 ppt 课件 统编 选择性 必修 第三 下载 _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_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_历史_高中
- 资源描述:
-
1、识图知史 回答下列图片反映的内容-我们是通过什么途径认识、了解儒家文化呢?有关儒家文化以上文化传承的载体有何不同作用?口头传说 、学校教育印刷书 、图书馆博物馆、多媒体.文化载体-是指承载、传播文化的各种工具或者方法,它是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途径与手段。其有多种表现形式:概念解析 了解历史上学校教育、留学、书刊出版、翻译事业以及图书馆、博物馆在文化传承与传播中的作用课程标准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一、文化载体-学校教育的发展 (一)我国学校教育 1、古代中国学校教育材料三 北京国子监琉璃牌坊建于乾隆(1783年)。是全国唯一一座专门为教育而设立的牌坊。思考:上述材料教育的形式有何不
2、同?材料一:“有官斯有法,故法具于官;有法斯有书,故官守其书;有书斯有学,故官传其学;有学斯有业,故弟子习其也。官守学业,皆出于一,故天下以同文为治,故私门无著述文字。”清章学诚校雠通义厡道 材料二:“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司马迁 史记孔子世家材料四 朱熹修复并主持讲学的江西白鹿洞书院官学和私学两部分太 学国子监官学私学学塾村学蒙学书院知识拓展 (1)、古代中国学校的基本结构 太学:设于京城的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即国学。国子监:国家最高教育管理机构。统辖其下设的国子学、太学、四门学等书院: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教育机构和学术研究机构,多有私人创建。官学私学
3、先秦时期汉朝西晋唐朝宋代学在官府太学国子监太学和国子监孔子首创学塾、村学和蒙学书院时空观念 (2)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发展过程 (结合教材自主完成时间轴)结合所学和古代教育发展时间轴,归纳中国古代教育的特点(3)古代中国教育的特点:起源早(发展时间长)政府主导官学私学并存儒学主导(教化功能突出)体系化、制度化材料一:古者乡有庠,党有序,闾有塾,里居有父师少师之教,是以道德一而理义明。书院之设,意犹近古,睢阳、白鹿为称首。若周、程、朱、吕治教之地,文献尤盛,天典民彝之统纪,恃以不坠。(南宋)王应麟慈湖书院记材料二:士子们为了获取功名,一条路子是进官学为考科举作准备,但官学不但数量上不能满足需要,而
4、且它长期处于衰落状态,人们不能不趋于私学。加之,科举后来重在诗文,官学只读经书,实际上不能满足需要。士子们转而投向名流学者。这样既可学到真本领,而且还可以得到大师的推荐与指引,对于取得功名是重要门径,因之名流学者更是士子们所景仰和投靠的,私学当然更加繁荣。孟东宪中国古代学校制度史料阅读下列材料思考: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作用(4)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作用政治:为政府提供后备人才,巩固专制皇权的统治。思想:巩固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凸显了儒学的社会教化功能。经济:封建小农经济的发展与之相适应。文化:推动了文化的发展与创新。局限:封建社会后期文化专制阻碍了教育的发展。(2022辽宁统考高考真题)明清时期
5、,一些谪戍东北的流人著书立说,教书授徒。如胡世宁谪戍辽东沈阳卫,“尝侨寓广宁,训诲生徒,学者宗焉”;陈梦雷曾指导修订地方志,“诸公卿子弟执经问字者踵接”。这反映出流人()A推动了东北民族融合 B促进了东北文化发展C带动了东北人口迁徙 D稳定了东北社会秩序【答案】B【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在东北的流人通过著书立说,教书授徒,指导当地修订地方志等活动,促进了东北教育进步和文化发展,B项正确;仅“著书立说、教书授徒”不足以推动民族融合,排除A项;材料并未体现流人对人口迁徙的影响,排除C项;稳定了东北社会秩序与“诸公卿子弟执经问字者踵接”等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学以致用(2023浙江统
6、考高考真题)宋代是书院发展的重要时期。有北宋学者云:“五代学校校不修,学者多各从其师,是以庐山有白鹿洞书院,嵩阳、岳麓亦各有书院,国朝各赐以书籍。后库序之教兴,而所谓书院者,未之或闻矣。”南宋朱熹重建白鹿洞书院,有官员谓:“国朝偃武崇文,首善太学,其后天下州郡始相继有请建书院以养士。”据此材料,无法得出的结论是()A五代时学校凋敝、书院兴起 B北宋一度出现学校兴盛而书院衰落的现象C宋代崇文抑武,推动书院发展D宋代书院成为科举考试与人才培养中心【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后库序之教兴,而所谓书院者,未之或闻矣”“首善太学,其后天下州郡始相继有请建书院以养士”,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书院曾经一度衰
7、落,后来中央太学、地方书院都是人才培养的机构,D项符合题意,选择D项;学以致用识校徽 知名校-懂校训 悟名言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实事求是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中国传统文化是校训的源泉,校训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思考:校训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2、近代中国的学校教育(结合教材自主完成 归纳近代中国的几种高等教育)教育概况北京大学189819121916清华大学1911191219251928 留学教育1872-18751915-19232、近代中国的学校教育(结合教材自主完成 归纳近代中国的几种高等教育)教育概况北京大学1898 戊戌维新运
8、动所建的京师大学堂:性质:近代中国第一所中央政府建立的综合大学 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 主导新式教育的推进 采取分科教育的方式 意义: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标志1912 京师大学堂改名“北京大学”1916 蔡元培接任校长,将大学定位为“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史纲上】,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学术研究的重镇 清华大学1911 创办清华学堂1912 更名“清华学校”1925 设立大学部1928 组建国立清华大学 留学教育1872-1875 容闳倡议,清政府先后派出4批共120名学生赴美留学1915-1923 新文化运动时期兴起留法勤工俭学运动 合作探究(P
9、81学思之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果欲达其做官发财之目的,则北京不少专门学校,入法科者尽可肄业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又何必来此大学?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1、概括蔡元培的观点及其教育思想产生的影响。2、根据材料和所学比较古代教育与近代教育的不同。材料二 清华校长梅贻琦曾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1、观点:将大学定位于“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力图将大学由追逐高官厚禄的名利场转变为研究高深学问的殿堂。影响: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促进思想解
10、放;有利于学术研究,促进近代大学成长。参考答案比较项中国古代中国近代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作用巩固专制 突显教化,推动了文化的发展与创新培养近代社会人才,传播了西学,建立了近代化的教育系统培养封建官僚,巩固封建统治培养实用人才,救亡图存以儒家经典为主与科举考试相结合注重自然科学与实用技能,融汇中西2、古代中国与近代中国教育有何不同1952年,在地头上课教认字1977年,考生们步入考场 1983年邓小平书写 “三个面向”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毛泽东1957年提出的教育方针史料实证 结合下列图片资料和所学,归纳我国现代学校教育的过程建国初期1949年20世纪50年代1977年1983年1986年2
11、0世纪90年代3、现代中国的学校教育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受教育者德智体全方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高考制度恢复提出三个面向指导方针(邓小平题词)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通过实行“科教兴国”战略扫盲教育(1)背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收回了教育主权,接管了各级各类学校。(独立自主)(2)历程(结合教材自主完成表格内容)(3)意义:学校教育在文化传承、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文化载体-学校教育的发展 (二)西方学校教育 柏拉图柏拉图在在雅典雅典创立创立欧洲第一所综合性学校欧洲第一所综合性学校时空观念 结合下列资料和所学 归纳西方教育发展的历程。博洛尼亚大学博洛尼亚大学“大学之母”哈
12、佛大学柏林洪堡大学-现代大学之母1、起源:古希腊产生了欧洲最初的学校形式,奠定了分科教育的基础2、发展表现:国家发展法国拿破仑拿破仑建立的建立的“大学区大学区”制度制度,确立确立了保留至今的了保留至今的国民教育国民教育制度制度德国洪堡洪堡秉持秉持“研究教学合一研究教学合一”的精神创办的的精神创办的柏林大学柏林大学,促成大学职能,促成大学职能的转变的转变美国大学逐渐倾向于大学逐渐倾向于世俗化世俗化与与商业化商业化,使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大学教育,使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大学教育西方学校教育发展的表现合作探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针对宋代官学教育“科举嚣张,富贵熏心”,朱熹重修白鹿洞书院并指出
13、:“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以修其身,然后推已及人,非徒取利禄而已也。”书院讲学形式活泼,主讲人不限于本院讲师,还可另请名师做临时主讲或作专题讲授;听讲者不限于本院生徒,四方学士都可前来。中华文化史材料二 “柏林大学创建洪堡提出大学“五原则”,其中第三条强调注重实用性知识,并能服务于社会。德国的大学对德国的崛起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1836年到1870年,德意志人取得了475项成果,到19世纪末,德国已成为世界科学的中心。许多伟大的名字都是与德国的大学联系在一起的,二战期间,德国大学教育体制中的精华被以爱因斯坦为首的德国科学泰斗们传播到了美国及世界各地。德意志大学与德意志现代化(1)根据材料一
展开阅读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490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