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9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共26套80页)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全册)课时跟踪检测汇总.doc

  • 上传人(卖家):2023DOC
  • 文档编号:5489770
  • 上传时间:2023-04-21
  • 格式:DOC
  • 页数:79
  • 大小:5.84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共26套80页)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全册)课时跟踪检测汇总.doc》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6 80 人民 高中历史 必修 课时 跟踪 检测 汇总
    资源描述:

    1、(共26套80页)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全册)课时跟踪检测汇总课时跟踪检测(一)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以图证史,解读图片”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和能力。右图为1999 年我国发行的汉代画像石牛耕图邮票。对其所反映的历史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汉代农业动力发生根本变化B汉代耕犁便于调节耕作深度C汉代精耕细作技术有了进步D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解析:选C汉代的“二牛抬扛”耕作法体现了农业精耕细作技术上的进步,C项正确。铁犁牛耕开始于春秋时期,B、D两项均与曲辕犁有关。2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

    2、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A人们非常重视祭祀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解析:选B以土地和农作物作为国家的代称,反映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体现出中国古代以农立国的特点。3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 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安排生产B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C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D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解析:选C“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麦黄种麻,麻黄种麦”强调了耕作时间和季节的重

    3、要性;“用粪犹用药也”强调的是施肥的重要性。这样做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达到高产,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故选C项。4董煟在救荒活民书中说:“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极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殍耳。”该材料所述现象反映了小农经济的 () A封闭性 B分散性C连续性 D脆弱性解析:选D从“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莩耳”等信息可看出材料反映了小农经济具有脆弱性。5某竹枝词云:“脚痛腰酸晓夜忙,田头车戽响浪浪。高田车进低田出,只愿高低不做荒。”这首词描写的灌溉工具是 ()解析:选B“脚痛腰酸,高田车进低田出”说明是依靠人力灌溉的翻车

    4、,故B项正确;耧车属于西汉时期出现的播种工具,筒车、风力水车是依靠水力和风力的灌溉工具。6小农经济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最主要的社会生产模式,也正是这种模式的长期存在,创造了灿烂的东方文明。下列有关这一生产模式认识错误的是 ()A铁犁牛耕是形成的主要条件B以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为目的C是国家兴衰的重要基础D以家庭为单位,限制了精耕细作解析:选D小农经济是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有利于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7汉书食货志在谈到先秦时代的农业生产时说:“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还庐树桑,菜茹有畦,瓜瓠果,殖于疆易,鸡豚狗彘毋失其时。”它所体现的基本经济特征是 () A五谷六畜 B自给自足C精耕细作 D铁犁

    5、牛耕解析:选B材料中“种谷”“树桑”“鸡豚狗彘毋失其时”等信息体现了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的特征。8中国古代历来重视户籍管理,严格控制人口流动,古人出行必须持有官府发放的“路引”,相当于现代的身份证。这种做法的目的是 () A防止人口流动造成社会动荡B保证政府赋税、徭役和兵役来源C征调人力兴修大型水利工程D保证为抵御外族入侵提供足够兵源解析:选B中国古代重视户籍管理,严格控制人口流动,综合分析这种做法的目的,B项保证政府赋税、徭役和兵役来源,较全面反映我国古代赋役的特点。二、非选择题(18分)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今使乌获、藉蕃(大力士)从后而牵牛尾,尾绝而不从者,逆也。若指之桑条以贯其

    6、鼻,则五尺童子牵而周四海者,顺也。陈文华农具发展史材料二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白居易朱陈村(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生产技术?(2分)(2)材料二反映的是怎样的生产方式?它有什么特点?(8分)(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我国古代农业发展需要哪些条件。(8分)解析:第(1)问,结合材料分析即可看出为牛耕技术。第(2)问,解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白居易诗句的含义。第(3)问,农业的发展条件从生产工具、技术、政策、自然和社会环境等方面思考回答。答案:(1)牛

    7、耕技术。(2)生产方式:“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或自耕农经济)。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3)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水利的兴修;政府要减轻对农民的剥削;优越的自然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课时跟踪检测(二)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中国古代的手工业享誉世界,最精美的手工业产品大多来自 () A家庭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C私营手工业 D官营手工业解析:选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官”制度使得水准较高的手工业技术局限于为帝王、贵族服务,所以“工官”工场的制作工艺水平,代表了当时手工业的最高技术水平。2据记

    8、载,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作坊多配有专门“技工学校”,工匠要根据不同的工种接受期限不同的技术训练和学习。秦代均工律中就规定“工师善教工,故工一岁而成,新工二岁而成”。由此可知,古代官营手工业 ()A注重新技术的研究与传承B强化了对技术市场的垄断C注重保证官营产品的质量D具有严密的产品制作工序解析:选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官营手工业注重手工技术的训练,其目的是保证官营产品的质量,因此选C项。3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手工业生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素称发达的是官营手工业B瓷器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C中国是首先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D中国最早冶炼的金属是铁解析:选D中国最早冶炼的金属是铜,故D项符合题意。4

    9、商代青铜器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下图所示青铜器图纹可以反映商代 ()A冶铁业的进步 B甲骨文的成熟C兴起了棉纺织业 D已经有了养蚕业解析:选D材料反映的是商代青铜器纹饰,根据材料中青铜器上的蚕纹,可以推断商代已经有了养蚕业,故D项正确。冶铁业是春秋时期出现的,材料与甲骨文无关,棉纺织业是宋元时期兴起的,故A、B、C三项均错误。5康熙松江府志记载:“农暇之时,(松江)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材料反映出 () A手工业与农业的结合日益密切B家庭手工业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C当时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D家庭手工业的技术水平显著提高解析:选B材料中“所出布匹,日以万计”说明棉纺织业发达

    10、,家庭手工业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故选B项。6 . 王祯农书记载:“其制当选湍流之侧,架木立轴,作二卧轮,用水激转下轮,则上轮所周索,通激轮前旋鼓掉枝(按即曲柄)一例随转。其掉枝所贯行桄,因而推挽卧轴左右攀耳,以及排前直木,则排随来去,扇冶甚速,过于人力。”这项技术最早出现于 ()A东汉 B三国C唐朝 D北宋解析:选A材料描绘的是利用水力鼓风冶铁装置水排,是东汉杜诗发明的。7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载:“通身度长一丈六尺,隆起花楼,中托衢盘,下垂衢脚,对花楼下堀坑二尺许,以藏衢脚,提花小厮坐立花楼架木上,机末以杠卷丝,中用叠助木两枝,直穿二木,约四尺长,其尖插于筘两头。”材料中的生产工具主要用于()A

    11、制瓷 B冶金C纺纱 D织锦解析:选D根据材料中“提花小厮坐立花楼架木上”。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出材料描述的是明朝时织锦用的花楼机。8登州府志记载:“纺织花布,以自衣被。穷乡山陬(zu,山脚),无问男妇为之,其织作须织工。勤有余布,亦兼鬻(y,卖)于乡市,复有布贾贩之城市。”这反映出当时登州 () A自然经济解体 B家庭手工业发展C民营手工业向农村扩展 D出现经济区域分工解析:选B题中材料表明,登州乡村中织布首先自给自足,有余布再少量卖到乡市,再转卖到城市,反映的是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二、非选择题(18分)9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比较图1和图2,提取两项有关西汉时期和隋唐时期手工业发

    12、展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18分)解析:第一小问,从图片中不同时期手工业生产部门的分布地区和生产部门的种类作答 即可;第二小问,结合第一小问的结论分析说明即可。答案:示例一:信息:西汉时期的手工业集中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地区,隋唐时期的手工业大量分布于大运河地区。说明:西汉至唐朝前期,经济重心在北方,手工业大多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大运河的开通促使大运河沿岸地区手工业发展。示例二:信息:汉代盐、铁等手工业发展迅速,唐代制瓷业、造船业等手工业发展迅速。说明:汉代盐铁官营;唐代制瓷工艺进步,制瓷业已经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课时跟踪检测(三)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3、1东汉学者班固在西都赋中描绘长安“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这里的“九市”是指 ()A政府严格管理的正规市场B物流通畅的草市C多个繁华的商业市镇D工官监管的夜市解析:选A抓住关键词“东汉”即可。物流通畅的草市出现在南北朝时期,工官监管的夜市基本上是在唐宋之后,而繁华的商业市镇在明清时期出现。2北魏时期出现了“舟车所通,足迹所履,莫不商贩”的现象,这反映了当时 ()A小农经济解体 B商品交易活跃C人口大量流亡 D重农政策被废除解析:选B“舟车所通,足迹所履,莫不商贩”体现商人的足迹遍及所有交通便利的场所,反映了商品交易活跃,B项正确。3纸币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的皮币,后

    14、来是唐代类似汇票的飞钱,宋初纸币“交子”便渐渐地应运而生了。“交子”的“交”,是交合的意思,指两张券合得起来就交钱。“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根据材料可知,纸币的发展 ()A源于封建政权的强大推动力B促进了古代经济的发展C满足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D有注重其“防伪”功能解析:选D由“两张券合得起来就交钱”可以分析出当时纸币是十分注重防伪的,故选D项。纸币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但从材料中看不出纸币的出现满足了商品经济的发展。4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材料反映出唐朝时期 () A鼓钲成为主要的经商工具B商业交往的形式多样C经商的人很

    15、多D商业交往有时间限制解析:选D材料中“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反映了市的交易受时间的限制,故选D项。5“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材料所描述的商业现象最早出现于 ()A汉朝洛阳 B宋朝东京C元朝大都 D明朝北京解析:选B汉朝未出现夜市,宋朝最早出现夜市,故B项正确。6明代李鼎在李长卿集中记载:“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这表明 ()A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繁荣 B古代经济重心已经南移C资本主义萌芽现象出现 D商品长途贩运贸易发达解析:选D根据材

    16、料“日夜商贩而南日夜商贩而北”可知北方的货物被日夜贩往南方,而南方的货物被日夜贩运到北方,说明了当时商品长途贩运贸易发达,D项符合题意。7作为农耕文明政权与文化集结地和辐射中心的都城,承载着深邃的历史底蕴,而从西汉、唐和北宋都城的城市布局上可以看出,城市在功能上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这突出反映了 () A工商皆本的主流思想 B学术文化的活跃C农业和手工业的发达 D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解析:选D西汉、唐、北宋等朝代的长安、东京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使之成为商业中心。8明隆庆年间,有一徽州商人黄汴曾记其所见的苏州市场:“苏州聚货段匹外,难以尽述,凡人一身诸行日用物品,从其所欲皆有。”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

    17、)A地域性商帮的开始出现 B都市商业十分繁荣C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出现 D市突破了空间的限制解析:选B根据题干中“凡人一身诸行日用物品,从其所欲皆有”这句话可知当时苏州市场商品丰富多样,体现出了其商业的繁荣,故B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8分)9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城市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不同的角色。材料一长安、洛阳古都气度西周以镐京(西安)为首都,成周(洛邑)为陪都后代凡是都长安的政权,多以洛阳为陪都,凡都洛阳的政权,常以长安为陪都,汉唐即是。邹逸麟中国历史人文地理材料二扬州市井风貌“扬州大利首推盐,女惰男奢两弊兼。”“犹恐千金挥不尽,又抬飞轿学盐商。”这是清代竹枝词中对扬州的描写,扬州在清代有独

    18、特的地位。清代扬州府共出348名进士(为各府进士平均数的3倍左右),其中一甲进士11名。道光中叶,京城流传“苏州出状元,扬州出尚书”之美誉。扬州还有相当著名的“三把刀”,指的是厨师、理发师和剃脚匠。如薙(同剃)头铺,扬州城内约计有“三数百家”,“求条签去修个脚,嗅袋烟来剃个头。等戏开台先排凳,看汪班内老名优。”这描绘的就是贩夫走卒的休闲生活。邹逸麟中国历史人文地理(1)阅读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汉唐时期长安、洛阳适合为都城的原因。(6分)(2)结合所学,以清代扬州城市发展为主题,对材料二进行解读。(12分)(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解析:第(1)问,

    19、从图片中获取信息是关键:一是特殊的地理位置,二是便捷的水路交通,三是富饶的土地,由此再结合传统的历史都城来分析总结。第(2)问,材料二共四句话,体现了扬州城的四个特点:经济上特殊的地位,繁荣的文化氛围,发达的娱乐和服务业,享乐的社会风气。从这四个方面概括归纳即可。答案:(1)原因:有山河关隘之险,便于军事防御;有渭水、洛水等河流,交通便利;水利灌溉发达,位于当时的经济重心地区;处于中原的核心区域,也是传统的都城。(2)示例:明清时代,江浙地区商品经济发展,工商业市镇普遍建立,扬州地处长江和运河交汇之处,故而发展迅速,社会富庶,成为重要的盐商中枢。经济的繁荣推动了扬州文化教育的发展,在科举考试中

    20、表现突出,成为国家官员选拔的重要来源。商品经济的发展也造就了扬州丰富的社会休闲娱乐和服务业的发展,形成了崇尚物质享乐的社会风气。扬州的发展体现出明清时期经济发展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一定程度上也冲击了中国原有的观念和社会习俗。课时跟踪检测(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汉书食货志记载:“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敢犯令,没人田货。”该禁令的主要目的是 () A限制商人经营范围 B增加赋税收入C加强商人户籍管理 D保护小农经济解析:选D材料的主旨是反映汉朝时期的商人有专门的户籍,并且还不能拥有田地,否则没收,该禁令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商人占有田地,以

    21、免影响小农经济的正常发展,故答案选D项。2学者吴慧指出:“重农抑商,重农是目的,抑商是手段。这一政策的实质是抑商人而存商业,退私商而进官商。”下列各项中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重农”有效提高了农民阶级的社会地位B“抑商”成功地抑制了古代工商业的发展C重农抑商强化了国家对社会经济的控制D重农抑商成为历代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解析:选C材料强调的是中国古代抑制私商而发展官商,这样的重农抑商必然强化国家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故选C项。“重农”也没有提高农民阶级的社会地位;“抑商”也未抑制古代工商业的发展;重农抑商的确成为历代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但并未揭示材料的主旨。故A、B、D三项错误。3明代蒲州商人范

    22、世奎经商西北,“义而资益巨,占良田数百亩”。乾隆时,浑源、榆次二州县富商大贾“且多置买田地”。上述材料表明明清时期 ()A商人仍遵循“以末起家,以本守之”的传统观念B商业资本发展并开始转化为产业资本C晋商精明能干,敢于开拓新的领域D官商勾结,搞垄断和特权交易解析:选A商人富裕后之所以买田置地,是因为传统观念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故选A项。4“帝王们也是经济人,也要追求效用最大化,他们的政策选择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照此观点来解释重农抑商政策的话,下列结论中可以成立的是 ()A重农抑商实现了古代经济政策效用的最大化B重农抑商始终

    23、是中国古代帝王的明智选择C重农抑商是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时的必然选择D重农抑商政策贯穿于整部中国古代史解析:选C材料中的观点强调帝王们制定政策出于现实考虑,故本题应选C项。重农抑商政策在历史上不同时期所起作用不同,尤其是到了封建社会晚期,重农抑商政策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绊脚石,故A、B两项说法有误;重农抑商政策并非自古就有,故排除D项。5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这反映出当时的政策是 ()A禁止走私贩运 B“海禁”政策C重农抑商 D保护生态资源解析:选B材料中“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

    24、,俱发边卫充军”说明严格限制对外交往。6清初实行抑商、“海禁”政策产生的影响是 ()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封建经济长期延续,阻碍了社会的进步成为中国与世界隔绝,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加快了自然经济的解体A BC D解析:选B说法可以排除,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从鸦片战争以后,与题干所示时间不符。7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A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解析:选C“近代的前夜”意即当时中国已出现近代经济的部分

    25、因素。C项表达的是一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与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是不同的,是中国经济新的因素。8 清朝乾隆时“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其深远影响是()A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B影响手工业扩大再生产C使手工业品缺乏市场D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解析:选D乾隆时期富商大多将钱财用来买田置地,这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从而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二、非选择题(18分)9政府的决策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自保)也,则众力不足也。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民以此为教,则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无弱也?归心于农则民

    26、朴而可正(治理)也,纷纷则不易使也,信可以守战也。商君书农战材料二松江府“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由供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苏州府“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计日受值”;盛泽镇“俱以蚕桑为业”。湖州府“俗皆织绢”;“惟湖以蚕官赋私负咸取足焉”;南浔镇“烟火万家”。摘编自明清史志资料材料三清代中期农业税与工商杂税变化趋势图材料四清代统治者坚持认为:“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要避免“为农者相率而趋于工矣”。为此,对工商业实行重税政策,全国各地税关税卡林立,“关津有过路之税,镇集有落地之税”。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据材料一归纳商鞅的经济政

    27、策并说明其理由。(4分)(2)据材料二、三概括明清时期出现的经济现象。(8分)(3)据材料四归纳,面对经济的变化,清朝统治者采取了什么对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消极影响。(6分)解析:第(1)问,商鞅首倡重农抑商,其原因从材料一省略号后内容归纳概括即可。第(2)问,据材料二中的省略号分层,逐层概括其现象,依据材料三中的税收数据对比分析其变化趋势,进而总结答案。第(3)问,清朝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其影响要从维护其封建统治和阻碍资本主义发展两个方面分析。答案:(1)政策:重农抑商。理由:有利于发展农业,赢得战争;有利于治理人民。(2)现象:家庭棉纺织业发达;丝织业发达;工商杂税逐渐增长并超过农业税

    28、;商品经济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市镇发展。(3)政策: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消极影响:强化了落后的封建自然经济,不利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如写“不利于资本原始积累和扩大再生产,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和社会进步”亦可)课时跟踪检测(五)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阅读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表,指出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时间茶叶(担)(年平均值)生丝(匹)(年平均值)鸦片战争前5 0005 0001845年8 01013 2201851年9 91923 0401853年10 12262 896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优势B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

    29、茶叶和生丝日益商品化D中国的茶叶和生丝出口量持续增加解析:选A解答本题要注意时代特征。表面上看,中国外贸出口增加,但联系鸦片战争后的史实,应明确是列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加紧了对中国的工业品的倾销,中国的外贸应处于被动地位。2“嫂嫂织布,哥哥卖布土布贵,洋布便宜;土布没人要,饿倒了哥哥嫂嫂。”近代中国的这首民谣反映了当时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这一社会经济现象的实质是 ()A传统丝织业的发展 B国内贸易中心的转移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民族工业的产生解析:选C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国家将大量商品输入中国,输入的洋货多为机器制造,物美价廉,竞争力强,而中国的土货滞销,土布、土纱等的销售陷入困境,标志着中国

    30、传统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项符合题意。3鸦片战争后,我国东南沿海农业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主要“新”在 ()A增加了许多农业新品种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大大提高C出现了近代大农业D生产方式出现了质的飞跃解析:选B鸦片战争后,在外国工业品的冲击下,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逐步沦为外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大大提高。4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官僚、地主、买办和商人开始利用外国的先进技术和机器,创办近代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首先出现在 ()A香港地区 B沿海地区C北京地区 D内陆地区解析:选B19世纪六七十年代,受外商企业刺激和洋务企业诱导,最先在广东、上海等沿海地区出现了中国民族

    31、资本主义工业。5“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用雇佣劳动的方式剥削无产者,生产的目的是搜取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下列近代企业中都具有这种特征的是 ()A上海轮船招商局、上海发昌机器厂B湖北织布局、开平煤矿C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开平煤矿D上海发昌机器厂、南海继昌隆缫丝厂解析:选D由材料中的信息“资本家”可知该类企业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上海轮船招商局、湖北织布局、开平煤矿都是洋务企业,故本题应排除A、B、C 三项。D项二者都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6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这里“包含着逸

    32、出旧轨的趋向”指的是 ()A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B有利于西学的传播C瓦解了自然经济,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D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解析:选C材料中主要阐述了洋务运动“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其中“旧轨”指的是封建统治秩序,而“逸出旧轨”就是指封建统治秩序的逐渐崩溃,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进一步瓦解了自然经济,由此可知C项的表述符合题意。7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社会中存在着外商企业、洋务企业和民族工业等几种近代企业。这些企业的共同点是 () A由私人投资兴办 B采用机器设备生产C都设于通商口岸 D都是资本主义企业解析:选B外商企业是鸦片战争之后最先在通

    33、商口岸出现的采用机器生产的外国人兴办的企业,洋务企业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由洋务派兴办的采用近代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民族工业是由地主、商人、官僚等投资的采用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故选B项。8“陈启源壬申岁(1872年)返粤,在简村乡创设缫丝厂,名曰继昌隆,容女工六七百人。”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 ()A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民族工业兴起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D清政府设置工厂解析:选B注意抓住题干中的两个主要信息,一是人物陈启源,二是时间1872年。根据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民族工业的兴起,B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8分)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今自夷人来厦开市,凡洋货皆系夷商自行转运,闽省并无赴粤

    34、之商,粤省亦鲜闽之贾,且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充积于厦口,内地之商贩,皆在厦运入各府销变,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一卷材料二清政府中,一些洋务派官员提出自行设厂进行纺织的建议,以作为富国的一项措施。光绪二年(1876年),李鸿章在致两江总督沈葆桢的信中说:英国洋布入中土,每年售银三千数百万,实为耗财之大端。既已家喻户晓,无从禁制。亟宜购机器纺织,期渐收回利源。1878年,在李鸿章和沈葆桢的授意下,候补道彭汝琮在上海成立了中国近代的第一个大型的棉纺织厂上海机器织布局。(1)材料一反映了近代中国市场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从本质上反映

    35、了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海机器织布局创办后发挥的作用。(8分)解析:第(1)问,从材料“其物充积于厦口”“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中总结其现象,从其时代背景中分析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第(2)问,从材料中“亟宜购机器纺织,期渐收回利源”并结合所学分析其作用。答案:(1)新现象:西方机器纺织品充斥东南沿海市场,中国传统手工业品滞销。变化: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作用:促进近代棉纺织业的发展;为洋务派发展军事企业提供了保障;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与发展;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西方国家垄断中国近代棉纺织

    36、业的局面(或:有利于抵制外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课时跟踪检测(六)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1896年,荣氏兄弟看到大量免税外国面粉进口,销路甚广且投资小,见效快,遂决定筹办面粉厂。1900年他们与人合伙创办了第一个面粉厂,产品极受欢迎。1903年独资经营,1905年又开设振新纱厂,随后陆续在上海、无锡、汉口开设申新纺织厂、福新面粉厂、茂新面粉厂。以荣氏企业为代表的民族资本主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有()民族资产阶级进一步壮大推动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主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有利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A BC D解析:选A以荣氏企业为代表的民族资本主义给中国社

    37、会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民族资产阶级进一步壮大、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均属于其影响,还需要注意的是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但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也壮大了无产阶级,无产阶级的壮大则有利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2美国学者费正清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他说的“没有前途”主要是因为中国民族工业 ()A缺乏良好的社会环境 B地区分布呈东密西疏C生产技术水平低 D产业结构不合理解析:选A当时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导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是“没有前途”的根源,因此选A项。3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这

    38、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因此,他把自己创办的纱厂命名为“大生”。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 A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B应大力发展重工业C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D以“求强”“求富”为旗号解析:选C材料反映出中国近代民族企业以满足民生为主要目的,应该以轻工业为主。419121918年间,中国发展最快的民族工业是 ()A煤炭和钢铁业 B铁路和公路C建筑和纺织业 D纺织业和面粉业解析:选D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纺织业和面粉业在19121918年间发展最快。5美国银行家杨格在1927至1937年中国财政经

    39、济情况中说:“美国有意识的抬高银价。已在中国酿成无法忍受的困苦。”面对这一“困苦”,南京国民政府采取的重大举措是 () A实行“币制改革” B鼓励华侨投资国内产业C发起提倡国货运动 D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解析:选A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材料中的“困苦”即美国抬高银价,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针对这种情况南京国民政府进行了“币制改革”。6下图是根据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中的相关数据绘制。图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侵略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C社会安定创造了有利条件D反帝爱国运动的大力推动解析:选B1920年至1936年是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此时政府开

    40、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使民族经济快速发展,故选B项。71938年,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决定:经济建设以军事为中心,对粮食、矿产、税收、金融、交通、物价等实行全方位的管制。国民政府这样做主要是由于()A抑制官僚资本的膨胀 B推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C经济建设服务于抗战 D积极发展民族资本主义解析:选C1938年处于抗日战争时期,抗战时期国统区实行战时体制,这是出于抗战的需要,为坚持抗战提供了物质条件,故选C项。8下图生动地展现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历程。对图中现象理解正确的有()“肥料不足”是指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先天性的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阳光灿烂”是指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冰雹无情”是指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受到四大家族的挤压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道路曲折根源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A BC D解析:选D“肥料不足”说明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先天不足”,正确;19121919 年,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阳光灿烂”,据此可知正确;“冰雹无情”处于20世纪40年代的后期,官僚资本进行经济垄断,挤压民族企业,故正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造成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正确。所以答案选D项。二、非选择题(18分)9阅读下列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共26套80页)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全册)课时跟踪检测汇总.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489770.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