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植物营养学》教学大纲.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完整版)《植物营养学》教学大纲.doc》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植物营养学 完整版 植物 营养学 教学大纲
- 资源描述:
-
1、植物营养学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植物营养学课程编号ARGE3205英文名称Plant Nutrition课程类型科类基础课总学时54理论学时54实验学时实践学时学分3预修课程植物生理学、土壤学适用对象农业资源与环境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讲授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主要营养功能,植物对养分离子的吸收、运输、分配、同化与再利用,土壤养分元素的化学和生物有效性与养分供应,氮、磷、钾、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肥料的性质、入土转化与合理施用,复混肥料的生产工艺性质一施用,有机肥料的主要种类、性质与合理施用,分子生物学在植物营养研究上的应用。二、教学目标及任务了解植物营养发展的动态,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营养功能,植
2、物营养元素缺乏与过剩的主要症状,分子生物学在植物营养研究上的应用。掌握植物根系和叶片对养分的吸收、运输、分配、同化与再利用,土壤养分的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氮磷钾肥、中量元素肥料、微量元素肥料、复混肥料及有机肥料的性质与合理施用,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养分的高效吸收利用。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将植物营养原理与肥料的合理施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学时分配教学课时分配章节章节内容讲课实验实践合计绪论2第一章植物对养分的吸收6第二章养分的运输与分配2第三章土壤养分供应5第四章氮素营养与氮肥6第五章磷素营养与磷肥5第六章钾素营养与钾肥4第七章钙镁硫营养
3、与钙镁硫元素肥料4第八章微量元素营养与微肥 6第九章植物的有益元素2第十章复混肥料2第十一章有机肥料6第十二章植物营养的分子生物学基础4合计54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以“章节”为单位说明本章节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各节相应习题要点,有关实验和实践环节的主要内容。并按“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写明本章节的教学要求:“了解”:是指学生应能辨认的科学事实、概念、原则、术语,知道事物的分类、过程及变化倾向,包括必要的记忆。“理解”:是指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把学过的知识加以叙述、解释、归纳,并把某一事实或概念分解为若干部分,指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或与其他事物的相互联系。“掌握”:是指学生能根据
4、不同情况对某些概念、定律、原理、方法等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结合事例加以运用,包括分析综合。各章节格式如下:绪论第一节 植物营养学的发展史1. 植物营养学研究的早期探索2. 植物营养学说的建立和李比希的工作3. 植物营养学的发展习题要点:矿质营养学说。第二节 植物营养的基本原理1. 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2. 施肥原理习题要点:必需营养元素的标准、最小养分律。第三节 我国肥料施用与发展1. 肥料的来源与分类2. 肥料试验和研究3. 我国肥料生产概况4. 我国肥料施用概况习题要点:肥料的种类,肥料试验方法。第四节 植物营养学的范畴和主要的研究方法1. 植物营养学的范畴2. 植物营养学主要的研究方法习题要
5、点:植物营养研究方法。第五节 植物营养展望本章重点、难点:必需营养元素的概念,植物营养学研究的范畴,植物营养学的研究方法。本章教学要求:了解植物营养学的发展史和研究前沿,植物营养学的范畴,植物营养学及其相关学说和概念的含义;理解植物营养的基本原理与主要的植物营养研究方法;掌握养分归还学说,必需营养元素的标准,最小养分律、肥料的生理性质等。第一章 植物对养分的吸收第一节 根细胞质膜的结构与组成1. 结构2. 组成习题要点:根系形态与养分吸收,根细胞膜结构、自由空间。第二节 养分离子的跨膜运输1. 离子泵2. 简单扩散3. 离子通道4. 运输蛋白习题要点:电化学势、质子驱动力、质子泵、协同运输。第
6、三节 植物养分吸收的动力学研究习题要点:吸收动力学曲线,吸收动力学参数。第四节 植物的有机营养1. 植物对有机氮的吸收2. 植物对有机磷的吸收习题要点:有机氮营养作用与吸收机制。第五节 植物的叶面营养1. 叶片的结构与组成2. 叶片对气态养分的吸收3. 叶片对矿质养分的吸收4. 叶面营养的特点与应用5. 影响叶面营养的因素习题要点:叶面营养的特点、使用条件与注意事项。第六节 影响植物养分吸收的因素1. 光照2. 温度3. 土壤通气性4. 水分5. pH6. 离子间的相互作用7. 植物营养阶段习题要点:环境因素、土壤特性及植物营养阶段与养分吸收。本章重点、难点:养分离子跨膜运输、养分吸收动力学、
7、影响养分吸收的因素。本章教学要求:了解根的细胞结构,理解,植物根外营养的概念、特性及影响因素,掌握植物吸收养分的机理与影响因素。第二章 养分的运输与分配第一节 养分的短距离运输1. 运输途径2. 运输部位3. 养分进入木质部习题要点:共质体途径、质外体运输、影响短距离运输的因素。第二节 养分的长距离运输1. 木质部运输2. 韧皮部运输习题要点:压力流学说、木质部和韧皮部汁液组成。第三节 植物体内养分循环与再利用1. 植物体内养分循环2. 植物体内养分再利用习题要点:植物体内养分的再利用过程。第四节 库-源关系1. 同化产物的运输与调节2. 源-库的转化3. 植物激素在源-库关系中的调节作用4.
8、 源-库关系与产量形成习题要点:源与库的概念。本章重点、难点:短距离运输途径、长距离运输、植物体内养分循环、库-源关系。本章教学要求:了解养分运输的途径与部位,理解并掌握植物养分的运输与分配、养分的循环与再利用、库-源关系。第三章 土壤养分供应第一节 土壤养分的有效性1. 土壤养分的化学有效性2. 土壤养分的生物有效性习题要点:土壤养分的化学有效性与生物有效性、强度因素、容量因素及缓冲容量。第二节 土壤养分的移动1. 截获2. 扩散3. 质流习题要点:主要养分离子向根表的迁移方式、累积、亏缺。第三节 影响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因素1. 土壤2. 植物根系习题要点:根系特性与土壤养分有效性。第四节 根
9、际1. 基本概念2. 离子浓度与分布3. 根系分泌物4. 根际pH 和Eh5. 有机碳的供应根际微生物6. VA-菌根习题要点:根际、根系分泌物、根际微生物。本章重点、难点:土壤养分的生物有效性、养分迁移方式及其影响因素、根际。本章教学要求:理解并掌握土壤养分生物有效性、养分的强度因素、容量因素及缓冲容量的含义,掌握土壤养分迁移方式及其对供应养分的贡献。理解植物根系生长特性与养分有效性之间的关系,掌握根际概念及其特性,根系分泌物的概念及其对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影响,根际微生物及其对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影响。第四章 氮素营养与氮肥第一节 植物中的氮1. 氮的生理功能2. 氮的吸收与同化3. 铵与硝的营养
10、特点4. 植物缺氮与氮素过剩症状习题要点:氮素营养功能化、氮的吸收与同化、植物氮素营养失调症。第二节 土壤中的氮1. 氮的含量与形态2. 土壤氮素来源与氮素平衡3. 土壤氮素转化习题要点:有机氮的矿化作用与氮素生物固持、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固定态铵。第三节 氮肥的种类与施用1. 氮肥的种类与施用2. 氮肥在土壤中的转化3. 氮肥施用技术习题要点:氮肥利用率、氮肥的种类、特性与合理施用、氮肥入土转化。本章重点、难点:植对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吸收与同化、植物缺氮的症状、土壤氮素转化、氮肥的损失途径、氮肥利用率及提高氮肥利用率途径。本章教学要求:了解植物氮素营养功能、理解并掌握氮肥的种类、特性、在土壤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