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ppt课件(001)-(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ppt课件(001)-(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ptx》由用户(Q1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ppt课件001_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17 中国古代 户籍制度 社会 治理 ppt 课件 001 统编 2019 下载 _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_历史_高中
- 资源描述:
-
1、【单元引言】中国古代的基层治理中国古代的基层治理以户籍管理与基层组以户籍管理与基层组织织构建为基础,户籍的编制与管理一般以基层构建为基础,户籍的编制与管理一般以基层组织为单位进行,既保证赋役征发,也维护社组织为单位进行,既保证赋役征发,也维护社会稳定。会稳定。中国古代的社会保障主要由中国古代的社会保障主要由政府主导政府主导,社社会参与会参与。在封建社会后期,宗族以及社会公益。在封建社会后期,宗族以及社会公益性组织的作用越来越大。性组织的作用越来越大。西欧中世纪的基层治理西欧中世纪的基层治理以庄园和城市为中以庄园和城市为中心心,近代以来也一直强调基层自治。现代发达国近代以来也一直强调基层自治。现
2、代发达国家基本构建起了家基本构建起了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保证了,保证了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中国也逐渐建立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中国也逐渐建立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制度。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课标要求】【课标要求】了解中国古代以赋役征发为首要目的的户籍制度,以及了解中国古代以赋役征发为首要目的的户籍制度,以及有代表性的基层管理组织。有代表性的基层管理组织。知道中国古代王朝在社会救济和优抚方面采取的重要措施。知道中国古代王朝在社会救济和优抚方面采取的重要措施
3、。户籍制度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制度,是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制度,是与土地直接联系的以家庭为本位的一种人口管理方式。这一与土地直接联系的以家庭为本位的一种人口管理方式。这一制度萌芽于商代,形成于周代,经历代发展,至隋唐时已形制度萌芽于商代,形成于周代,经历代发展,至隋唐时已形成完善的体系。成完善的体系。户籍制度是统治阶级稽查户口、征收赋税、户籍制度是统治阶级稽查户口、征收赋税、调派徭役、维护统治秩序的依据和重要的管理手段,调派徭役、维护统治秩序的依据和重要的管理手段,也是国也是国家对老百姓进行家对老百姓进行经济上和人身上控制经济上和人身上控制的重要途径。的重要途径。目目
4、的的政治方面:政治方面:加强人口管理,加强人口管理,维护社会安定维护社会安定与统治秩序与统治秩序经济方面:经济方面:征收赋税征收赋税、徭役,提高政府经济收入、徭役,提高政府经济收入原因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内在要求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内在要求(统治者通(统治者通 过户籍制度来限制农民的迁徙,稳定农业生产过户籍制度来限制农民的迁徙,稳定农业生产 ););征收赋税、徭役、兵役的需要征收赋税、徭役、兵役的需要政治: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思想:封建等级制度、观念的影响封建等级制度、观念的影响经济中国古代实施户籍制度的原因中国古代实施户籍制度的原因1 1、商、西周:户
5、籍制度的萌芽与雏形户籍制度的萌芽与雏形登人制度:商代登记人口、征集兵员的制度。司民司民掌登万民之数。自生齿以上,皆书掌登万民之数。自生齿以上,皆书于版。辨其中国,与其都鄙,及其郊野于版。辨其中国,与其都鄙,及其郊野,异其男女。岁登下其死生。及三年,异其男女。岁登下其死生。及三年,大比,以万民之数诏大比,以万民之数诏司寇司寇。司寇。司寇献献其数于其数于王王以赞王治。以赞王治。周礼周礼 秋官司寇秋官司寇统计人口并登记;每年更新,三年案比;目的是协助王施政。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2、战国 国家开始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国家开始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商商鞅鞅(秦献公)(秦献公)“
6、十年,为户籍相伍十年,为户籍相伍”。史记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本纪 令民为什伍令民为什伍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史记史记商君列传商君列传 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商君书商君书境内境内 编制方法:什伍之制立户原则:强制分户,推行个体小家庭登记范围:境内所有男女【思考思考】战国时期各国开始大规模编制户口的原因?战国时期各国开始大规模编制户口的原因?举民众口数,生者著死者削。民不逃粟,野无荒草,则国富,国举民众口数,生者著死者削。民不逃粟,野无荒草,则国富,国富者强。富者强。强国知十三数:竟内强国知
7、十三数:竟内仓、口仓、口之数,之数,壮男、壮女壮男、壮女之数,之数,老、弱老、弱之数之数,官、士官、士之数,之数,以言说取食者以言说取食者之数,之数,利民利民之数,之数,马、牛、刍藁马、牛、刍藁之之数。欲强国,不知国十三数,地虽利,民虽众,国愈弱至削。数。欲强国,不知国十三数,地虽利,民虽众,国愈弱至削。商君书商君书去强去强 宗法分封制瓦解,中央集权开始确立;富国强兵需求:发展农业;掌握人口、资产,用于征兵、征税,调配资源等。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2、战国:国家开始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国家开始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3、秦朝:户籍实行户籍实行分类登记分类登记制度,有一般百
8、姓的户籍、宗亲制度,有一般百姓的户籍、宗亲贵族的宗室籍、官吏的宦籍、商贾的市籍贵族的宗室籍、官吏的宦籍、商贾的市籍第一栏:南阳户人第一栏:南阳户人荆不更荆不更(爵位)蛮强(爵位)蛮强第二栏:妻曰嗛第二栏:妻曰嗛第三栏:子第三栏:子小小(身高尺寸)上造(身高尺寸)上造第四栏:子第四栏:子小小女子驼女子驼第五栏:第五栏:臣臣(奴隶)曰聚(奴隶)曰聚 伍长(职务)伍长(职务)里耶秦简户籍档案K27征发赋役的依据里里耶秦户籍简耶秦户籍简特点:等级性、不平等性特点:等级性、不平等性(1 1)设专门的人员管理户籍;)设专门的人员管理户籍;(2 2)以户为单位,)以户为单位,“编户齐民编户齐民”;(3 3)
9、政府定期进行人口调查。)政府定期进行人口调查。(4 4)东汉末年,人口流动加剧,户籍散乱。)东汉末年,人口流动加剧,户籍散乱。4、汉朝“编户制度编户制度”含义:西汉政府含义:西汉政府为控制人口流动和确保赋役征发,为控制人口流动和确保赋役征发,把民户把民户的人口、年龄、性别、土地财产等情况详细登记在户籍上,的人口、年龄、性别、土地财产等情况详细登记在户籍上,这种造册登记户口的办法称为这种造册登记户口的办法称为编户编户制度。被正式编入政府户制度。被正式编入政府户籍的平民百姓,称为籍的平民百姓,称为“编户齐民编户齐民”。限制:不得无故迁移,丢掉户籍逃亡者将被罚作官奴。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材料:东晋给
10、予北方移民安置点一郡、县的建制,沿用其原籍的郡名、县名,称侨郡、侨县,并任命流民中的士族担任郡守、县令。“一时侨州至十数,侨郡至百,侨县至数百”,形成了州中有州,县中有县的“插花地”,同一地区出现了不同行政区划,造成地名系统的大混乱。侨人户籍称“白籍”,不算正式编户。晋成帝时下令土断,将白籍用里伍形式重新编制,便之固定在土地上,与黄籍户一样承担国家税役,改籍当地州郡县。许多侨州郡县也被省并。但直到隋朝重新划定政区,大举省并州县,改州为郡,以郡统县,才根除掉侨置州县问题。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5、东晋5、东晋P100【历史纵横】东晋户籍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1)变化
11、:变化:(2)原因原因:为了区分本地土生土长的居民和外来流民,东晋时期分别用为了区分本地土生土长的居民和外来流民,东晋时期分别用黄籍黄籍和和白籍白籍登记户籍加以区分。登记户籍加以区分。后政府为了增加赋税进行后政府为了增加赋税进行“土断土断”。社会动乱、北方人民大量南迁,社会动乱、北方人民大量南迁,打破了原有的户籍管理打破了原有的户籍管理制度,封建政府无法掌握人口、田亩等信息。制度,封建政府无法掌握人口、田亩等信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导致部分人口失去土地成为地主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导致部分人口失去土地成为地主阶级的依附阶层。阶级的依附阶层。为增加赋役征发为增加赋役征发,封建政府不得不适应变
12、化了的社会现实,封建政府不得不适应变化了的社会现实,重新制定新型户籍分类标准。重新制定新型户籍分类标准。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6、隋朝“机巧奸伪,避役惰游者十六七。四方疲人,或诈老诈机巧奸伪,避役惰游者十六七。四方疲人,或诈老诈小,规免租赋小,规免租赋”隋书隋书食货志食货志效果:新增丁男44.3万,新附人口164万,大大增加财政收入。唐朝:唐朝:思考:假如你是隋文帝,面对这种情况该如何应对?思考:假如你是隋文帝,面对这种情况该如何应对?解决措施:开皇三年,命州县官“大索貌阅”,将人口体貌与户籍登记相比较,重新核定户籍,严防不实。隋隋文文帝帝大索貌阅:是隋朝推行的一项用以整顿户籍和赋役的措施。所谓
13、“大索”就是清点户口,并登记姓名、出生年月和相貌;所谓“貌阅”就是将百姓与户籍上描述的外貌一一核对。“大索貌阅”的实行既增加了国家赋税收入,也打击了豪强地主;同时有利于增加国家的劳动力,减轻了民众的赋税负担。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6、唐朝周大足元年(701年)沙州敦煌县効谷乡籍中的一户(节选)户主邯寿寿年伍拾陆岁户主邯寿寿年伍拾陆岁 白丁白丁 课户见输课户见输女娘子年十三岁女娘子年十三岁 小女小女亡弟妻孙年叁拾陆岁亡弟妻孙年叁拾陆岁 寡寡计布二丈五尺计布二丈五尺计麻三斤计麻三斤计租二石计租二石 肆拾肆亩已受肆拾肆亩已受 廿亩永业田廿亩永业田 合应受田壹倾叁拾壹亩合应受田壹倾叁拾壹亩 廿三亩口分田
14、廿三亩口分田 八十七亩未受八十七亩未受 一亩居住园宅一亩居住园宅 赋税制度:赋税制度:租庸调租庸调土地制度:土地制度:均田制均田制承隋制,管理更严,户籍三年一造承隋制,管理更严,户籍三年一造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诸脱户者,诸脱户者,家长家长徙三年;诸徙三年;诸里正里正不觉脱漏增减者,一口笞四十不觉脱漏增减者,一口笞四十,三口加一等;诸,三口加一等;诸州县州县不觉脱漏增减者,县内十口笞三十,三不觉脱漏增减者,县内十口笞三十,三十口加一等。各罪止徒三年。十口加一等。各罪止徒三年。唐律疏议唐律疏议户婚律户婚律每岁一造计账每岁一造计账,三年一造户籍三年一造户籍。县以籍成于州,州成于省,户。县以籍成于州,
15、州成于省,户部总而领焉。部总而领焉。唐六典卷三尚书户部唐六典卷三尚书户部食禄之家,无得与民争利;工商杂类,无预士伍。男女始生为食禄之家,无得与民争利;工商杂类,无预士伍。男女始生为黄,四岁为小,十六为中,二十为丁,六十为老。岁造计帐,黄,四岁为小,十六为中,二十为丁,六十为老。岁造计帐,三年造户籍。三年造户籍。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唐纪唐纪唐纪六唐纪六立法更加详备;立法更加详备;专专门的官员管理户籍门的官员管理户籍;户口登记核验更周密;户口登记核验更周密;户籍登记编造频率高。户籍登记编造频率高。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6、唐朝承隋制,承隋制,管理更严管理更严,户籍三年一造,户籍三年一造一、历代户籍制度演
16、变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由于土地流转加速,宋代采取了由于土地流转加速,宋代采取了、不立田制的做法,赋税、不立田制的做法,赋税制度继承了唐代的制度继承了唐代的“两税法两税法”,并且鼓励一些功臣购买土地纵情享,并且鼓励一些功臣购买土地纵情享乐,乐,土地私有化程度日益加深。土地私有化程度日益加深。大量自耕农破产沦为客户。大量自耕农破产沦为客户。李远龙李远龙宋代乡村客户权益保护研究宋代乡村客户权益保护研究主户是税户。主户是税户。因此,稳定和扩大主户,是宋代的一项基本国策。(因此,稳定和扩大主户,是宋代的一项基本国策。(政府)用各种办法招诱客户复业,或使置田,以为主户。北宋时还政府)用各种办法招诱客户复业
17、,或使置田,以为主户。北宋时还曾规定,县吏能招增户口者,加其俸缗,于是有的官吏竟把无田客曾规定,县吏能招增户口者,加其俸缗,于是有的官吏竟把无田客户升为主户。这些,都使客户转为主户。户升为主户。这些,都使客户转为主户。宋昌斌宋昌斌中国户籍制度史中国户籍制度史三秦出版社三秦出版社 P213P2137、宋 朝材料:主户作为宋代户口的基础,占全国总户数的65%左右,是宋代赋税的主要承担者。张斌宋代的户口管理探究材料:乡墅有不占田之民,借人之牛,受人之土,庸而耕者,谓之客户。(宋)石介徂徕石先生全集主户: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客户:没有土地的佃户010000002000000300000040000
18、005000000600000070000008000000景祐元年(1034年)庆历二年(1042年)皇佑五年(1053年)嘉佑六年(1061年)宋代主户、客户统计图主户(户)客户(户)客户占总数的比例(%)41.0736.0735.7234.84信息:信息:户籍按“常产”有无划分为主户和客户,主户、客户、总数增加;主户占比增加7、宋 朝提取宋代户籍变化的信息,并说明理由。理由:理由:北宋延续了两税法以资产为主的征税标准;宋初实行“不立田制,不抑兼并”的政策;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人口不断增长;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户籍制度征税派役的功能开始分化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一、历代户
19、籍制度演变8、元 朝“诸色户计诸色户计”,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诸色户计诸色户计:是元代各种人户的总称。元代户籍制度十分复杂,政府根据全国居民承担的不同义务以及职业、民族、宗教和社会地位的不同等情况,把人们划分为各种人户,称为“诸色户计”或“诸色人户”。民户是主要人户,也是诸色户计的基础。元政府在民户中实行户等制,以三等九甲为序征发赋役。民族户别蒙古人军户、站户、猎户、蒙古户色目人军户、畏吾儿户、答失蛮户、也里可温汉人、南人医户、匠户、酒户、丝绵户、姜户、藤花户、阴阳户、礼乐户、僧户、道户、盐户、军户、站户、猎户、
20、儒户、河西户、契丹户、舶商户、葡萄户、淘金户、采珠户、女真户等等元朝户籍除按民族外,主要依据什么标准划分元朝户籍除按民族外,主要依据什么标准划分?基于什么考虑?基于什么考虑?主要依据:按职业划分各种人户。目的:便于承担国家赋税徭役,调配资源。元湖州路户籍文书第二册叶三“吴万三”户:郑旭东元代户籍文书系统再检讨以新发现元湖州路户籍文书为中心中国史研究2018年第3期户籍类别承担赋役类型职业土地亩数与房屋间数家庭成员及亲戚9、明 朝(2)(2)明朝在明朝在户帖制度户帖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严密的基础上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的户籍制度黄册制度。户籍册称黄册制度。户籍册称“黄册黄册”,以里甲制为基础,每里一,以
21、里甲制为基础,每里一册,详列各户人口、田土、房屋。册,详列各户人口、田土、房屋。鱼鳞图册户帖、户帖、黄册黄册一户某人一户某人人口丁人口丁田几顷几十亩田几顷几十亩乡田若干乡田若干若干坐落在某区若干坐落在某区(3 3)明中期张居正改革,实行)明中期张居正改革,实行“一条一条鞭法鞭法”,更加注重地税,更加注重地税,黄册制度开黄册制度开始失去赋役征发的功能,仅有保存人始失去赋役征发的功能,仅有保存人口统计的作用。口统计的作用。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1 1)继承了元朝以职业定户籍的做法,)继承了元朝以职业定户籍的做法,户籍分为民籍、军籍、匠籍等,户籍分为民籍、军籍、匠籍等,方便政府方
22、便政府征调各种人役。征调各种人役。黄册和鱼鳞图册互为补充。户籍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作用日益下降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户部洪武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钦奉圣旨:说与户部官知道,如今天下太平了也,止是户口不明白哩,教中书省置下天下户口的勘合文薄、户帖。你每(们)户部家出榜,去教那有司官将他所管的应有百姓,都教入官府名字,写着他家人口多少。写得真着,与那百牲一个户帖,上用半印勘合,都取勘来了。我这大军知今不出征了,都教去各州县里下着,绕地里去点户比勘合,比着的便是好百姓,比不着的便拿来做军。比到其间,有司官吏隐瞒了的,将那有司官吏处斩。百姓每(们)自躲避了的,依律要了罪过,拿来做军。钦此。除钦遵外,今给丰印
23、勘合户枯,付本户收执者。中书省拟文簿中书省拟文簿户部出榜户部出榜官方造册官方造册军队审核军队审核惩处惩处隐瞒者隐瞒者9、明 朝户帖、户帖、黄册黄册一户汪寄佛,徽州府祁门县十西都住民,应当民差。计家伍口:男子叁口 成丁贰口 本身年叁拾陆岁 兄满年肆拾年 不成丁壹口 男祖寿年四岁 妇女贰口 妻阿李年叁拾叁岁 嫂阿王年叁拾叁岁事产 田地无 房屋瓦屋叁间孽畜无右户帖付汪寄佛收执 准此洪武四年 月 日部 徽州府祁门县汪寄佛户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藏)承担赋役类型9、明 朝嘉靖四十一年严州府遂安县十八都下一图六甲黄册原本首页(上海图书馆藏)第陆甲一户汪银原以故叔汪价为户系浙江严州府遂安县拾捌都下壹图
24、民籍轮充嘉靖拾柒年分甲首旧管 人口 事产开除 人口 事产新收 人口 事产实在 人口男妇柒口 男子肆口 成丁三口 本身年伍拾伍岁 弟汪铜年肆拾伍岁 男汪得年叁拾伍岁 不成丁壹口 侄娜儿年贰岁 妇女叁口 大口壹口侄妇詹氏年贰拾岁 小口贰口 侄女金凤年壹拾贰岁 侄女毛小年肆岁事产 官民田地山肆拾柒亩柒厘柒毫夏税 丝壹拾叁两壹钱壹分贰厘壹毫伍丝四忽 绵贰钱贰分贰厘玖毫贰丝秋粮米正耗陆勺捌抄民瓦房屋贰拾壹间民头匹牛壹头里甲编制户籍类别变动情况赋税此时人丁登记尚完备,明中后期后,详事产略人丁,原因何在?张居正张居正“一一条鞭法条鞭法”栾成显明代黄册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P51-559、明 朝10、清
25、朝(1 1)普通户籍沿袭明制,户籍管理相对松弛。)普通户籍沿袭明制,户籍管理相对松弛。(2 2)清前期赋役实行固定丁银、摊丁入亩后,户籍作用大为)清前期赋役实行固定丁银、摊丁入亩后,户籍作用大为削弱。削弱。(3 3)乾隆年间,户籍)乾隆年间,户籍永停编审永停编审,户籍制度与赋役征发隔断。户籍制度与赋役征发隔断。乾乾隆隆皇皇帝帝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乾隆年间停止户籍编审的原因是什么?该措施又具有怎样的意义?乾隆年间停止户籍编审的原因是什么?该措施又具有怎样的意义?原因:原因:摊丁入亩后,国家征发赋役不必再以户籍为依据,户摊丁入亩后,国家征发赋役不必再以户籍为依据,户籍的作用大为削弱。籍的作用大为削
展开阅读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481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