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9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ppt课件-(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ptx

  • 上传人(卖家):Q123
  • 文档编号:5481084
  • 上传时间:2023-04-21
  • 格式:PPTX
  • 页数:49
  • 大小:14.08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ppt课件-(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ptx》由用户(Q1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高中历史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ppt课件_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中国古代 民族 关系 对外 交往 ppt 课件 统编 2019 选择性 必修 一册 下载 _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_历史_高中
    资源描述:

    1、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你能为这些图片设计一个展示主题吗?日本遣唐使井日本遣唐使井真成墓志拓片真成墓志拓片燕然山铭石刻燕然山铭石刻8989年,汉大败北匈年,汉大败北匈奴,勒石记功奴,勒石记功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唐朝礼宾图唐朝礼宾图西藏大元帝师统领诸西藏大元帝师统领诸国僧尼中兴释教之印国僧尼中兴释教之印汉倭奴国王金印汉倭奴国王金印和印文和印文马戛尔尼使华马戛尔尼使华东罗马使节高丽使节民族交往民族关系对外交往壹重要名词典客、典属国、大鸿胪、河西四郡、护典客、典属国、大鸿胪、河西四郡、护乌桓校尉、羁縻州、提督四夷馆、九边、乌桓校尉、羁縻州、提督四夷馆、九边、土尔扈特部、改土归流、

    2、朝贡体系土尔扈特部、改土归流、朝贡体系贰课程标准了解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了解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认识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认识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古代处理对外关系的体制以及中国古代处理对外关系的体制。本课本课重点重点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之间既冲突,又交融,而民族交融是主流。秦汉时期秦汉时期建立了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了多民族封建国家;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各民族,各民族大迁徙,大交融大迁徙,大交融;隋唐时期隋唐时期,各民族在大统一的条件下,各民族在大统一的条件下大交融,大发展大交融,大发展宋辽夏金时期宋辽夏金时

    3、期,政权并立,政权并立,各民族的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交往、交流、交融并未中断并未中断元明清元明清三代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三代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时期。巩固和发展时期。多元一体多元一体的的民族格局渐趋稳定民族格局渐趋稳定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主题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1.历代政府管辖边疆的政策措施。2.少数民族对中华文明巨大贡献。据据辞源辞源介绍:介绍:“华夏初指我国中华夏初指我国中原地区,后来包举我国全部领土。原地区,后来包举我国全部领土。”从这个解释来看,从这个解释来看,“中中”是指中原地是指中原地区,区,“夏夏”是中原地区最早的国家。是中原地区最早的国家。此生不悔入此生不

    4、悔入华夏华夏,来世还做来世还做中国人中国人。春秋时期兴起春秋时期兴起“华夏夷狄之辨华夏夷狄之辨”。这个概念是共同文化认可的象征。大这个概念是共同文化认可的象征。大体上是接受过周礼教化,承认中原文体上是接受过周礼教化,承认中原文明并有归属感的诸侯国均为华夏诸侯,明并有归属感的诸侯国均为华夏诸侯,当时也称之为当时也称之为“诸夏诸夏”。而没有经过。而没有经过礼乐教化,文明洗礼的部族,在生活、礼乐教化,文明洗礼的部族,在生活、生产说仍未完全摆脱原始社会习俗的生产说仍未完全摆脱原始社会习俗的这些这些“落后落后”部族均为夷狄,分别叫部族均为夷狄,分别叫做东夷、西戎、北狄、南蛮。做东夷、西戎、北狄、南蛮。公

    5、元前221年220年581年907年960年1368年1840年秦汉隋唐宋元明清秦朝设典客等;汉朝设大鸿胪等;秦汉修长城,北击匈奴;汉朝屯戍等礼部和鸿胪寺;隋朝与琉球交流、册封冼夫人;唐朝和亲、羁縻州宋朝和少数民族政权时战时和;元朝设宣政院管辖西藏事务明朝修长城筑九边;清朝设置理藩院、改土归流、设驻藏大臣、册封宗教首领、联姻等丝绸之路、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光武帝赐倭国国王金印隋朝:裴矩驻张掖掌管通商事务;常骏出航到赤土国。唐朝:造纸术外传阿拉伯地区、海路交通活跃、日本派遣唐使泉州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元朝马可波罗来华明朝郑和下西洋、海禁。清朝签订尼布楚条约、马戛尔尼使团来华、闭关锁国时空坐

    6、标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0101一、先秦时期的民族关系1、夏商周时期:华夏认同形成,华夷之别初步形成;有管理边疆民族和国外宾客的机构2、春秋战国时期:西北少数民族内迁,各民族交错相处商朝-宾周朝小行人中原各国自称华夏,产生华夏认同观念;戎狄-蛮夷1、秦朝的民族关系二、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1)秦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的开始。2)秦朝周边生活着众多民族,如东北的夫余、乌桓,北方的匈奴,西北的羌、氐,南方的夷、越。3)中央设“典客”“典属国”等官职来管理民族事务。4)秦朝北逐匈奴,修筑长城;南抚夷、越,在今天的两广地区设南海郡、桂林郡、象郡。典客:典客:秦置,为九卿之一。掌管邦交和边陲部族事务。秦置

    7、,为九卿之一。掌管邦交和边陲部族事务。典属国:典属国:掌管与少数民族交往的事务,汉朝并入大鸿胪。掌管与少数民族交往的事务,汉朝并入大鸿胪。意义:1.维护了北部边疆的稳定。2.加强了对南方地区的开发与融合。阻止北方游牧阻止北方游牧民族(匈奴)民族(匈奴)南下侵扰。南下侵扰。2、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汉朝中央:中央:设设大鸿胪大鸿胪,管理民族事务。,管理民族事务。地方:地方:北面:北面:汉初,和亲;汉武帝三击匈奴;东汉,南匈奴內迁,汉汉化;窦宪出击北匈奴,北匈奴战败西迁西面:西面:河西走廊设“河西四郡”(武威、张掖、酒泉、敦煌);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在西域设置田官,督率戍卒屯田东北:东

    8、北:设护乌桓校尉南面:南面:灭南越,设置郡县。边疆管理方法:屯戍政策;在西域设置田官,督率戍卒屯田特点:1.北方边境战争不断。2.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古代朝廷掌管诸侯和附属国事务的机构探究一探究一 中国古代的民族观中国古代的民族观材料一材料一 西周时期,夏商周三族融为一体,形成一个民族雏形西周时期,夏商周三族融为一体,形成一个民族雏形夏。西周夏。西周后期,改称为后期,改称为“华夏华夏”,意为,意为“大而华丽大而华丽”,以区别夷狄的,以区别夷狄的“野蛮野蛮”,“华华夏之辨夏之辨”由此出现。到春秋中晚期,孔子作由此出现。到春秋中晚期,孔子作春秋春秋以礼乐文化作为判别夷以礼乐文化作为判别夷夏的最高标

    9、准。孔子还主张对周边民族采取怀柔政策,他的弟子就有来自夷夏的最高标准。孔子还主张对周边民族采取怀柔政策,他的弟子就有来自夷狄地区的子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民族观成为中国传统民族观的基本主张。狄地区的子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民族观成为中国传统民族观的基本主张。-费孝通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1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况中国传统民族观的主要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况中国传统民族观的主要观点。(4 4分)分)强调“夷夏之辨”,以华夏为中心,华夷尊卑;华夷有别,以礼乐文化区别华夏;对周边民族采取怀柔政策,以包容态度对待周边民族;民族交融加强;西部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南方

    10、得到开发;北方边境战争不断。材料二材料二 秦汉时期我国的民族关系呈现明显的区域特征,及南方秦汉时期我国的民族关系呈现明显的区域特征,及南方地区的开发和融合加强,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北方的边境战争地区的开发和融合加强,西部的贸易和交流频繁,北方的边境战争不断。不断。2 2)材料反映了秦汉时期民族关系呈现怎样的区域特征?()材料反映了秦汉时期民族关系呈现怎样的区域特征?(6 6分)分)材料三材料三 汉书汉书食货志载食货志载:文帝时文帝时,匈奴数寇边匈奴数寇边,晃错上言晃错上言:“:“以以陛下之时陛下之时,徙民实边徙民实边,使远方无屯戍之事使远方无屯戍之事;塞下之民塞下之民,父子相保父子相保,无系

    11、无系虏之患。虏之患。”3 3)结合教材和史料分析屯田的影响?()结合教材和史料分析屯田的影响?(6 6分)分)抵御匈奴的入侵。降低了军费开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负担。有利于边疆的开发。推动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小结:秦汉时期民族关系的特点1 1、边疆民族地区开发进程加快。、边疆民族地区开发进程加快。秦汉时期通过移民输入中原先进生产方式和技术等手段,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秦汉时期通过移民输入中原先进生产方式和技术等手段,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开发进程;开发进程;2 2、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民族交融程度加强。、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民族交融程度加强。3 3、中央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中央加强对边疆地

    12、区的管辖。4 4、边疆民族区域的拓展。、边疆民族区域的拓展。北方的河套地区、西域地区、西南地区及南方珠江流域首次纳入中央王朝的北方的河套地区、西域地区、西南地区及南方珠江流域首次纳入中央王朝的版图。版图。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关系 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并逐渐封建化北魏孝文帝改革;南方:中原人民南迁,与东南、西南地区人民交融,促进南方经济开发;民族交融加强民族交融加强作用:1、加速了各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2、促进北方经济和恢复和发展;3、有利于南方开发和经济发展;4、有利于各民族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阅读课本阅读课本6161页历史纵横分析这一时期民族交往呈现什么现象?有何页历史纵横分析

    13、这一时期民族交往呈现什么现象?有何作用?作用?拓展: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主要途径有?(1)民族迁徙:魏晋以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民族大批内迁,在北方各地和汉族人杂居。(2)联合斗争:西晋末年统治者对各族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十六国时期的战乱,迫使各族人民联合斗争。(3)友好往来:魏晋以来,北方出现过几次统一局面,各族人民频繁交往。(4)各民族间的征战:打破了各民族原有的部落组织。(5)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学习汉族先进文化,促进了民族交融。中央:中央:礼部礼部鸿胪寺鸿胪寺礼部司礼部司主客司主客司负责宾客接待礼仪地方:地方:隋朝:隋朝:唐朝:唐朝:关系关系良好良好西北:

    14、西南:东突厥归附,称唐太宗“天可汗”。吐蕃和亲,两位公主入藏,会盟 南方:加封南诏王,南诏子弟入唐学习。管理机构: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都督府都督、羁縻州刺史都督府都督、羁縻州刺史由各民族首领由各民族首领担任,由担任,由大都护府直大都护府直接管辖接管辖,上统于中央政府。,上统于中央政府。西北、北方、东北、南方西北、北方、东北、南方?4、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负责朝聘及册封各民族首领的礼仪负责各族朝见事宜(1)突厥、吐谷浑、党项等周边民族先后归附。(2)加强岭南地区各族统治。百越女首领冼夫人被册封为谯国夫人。(3)加强了与流求的接触,三次派人抵达流求(4)在边疆推行郡县制,往往任用少数民族豪酋大

    15、姓任郡守、县令背景:隋唐时期,社会稳定,统一多民族发展;国力强盛,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开明的民族政策安南都护府西北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北方安北、单于都护府;东北-安东都护府;南方-安南都护府;微点拓展微点拓展1、突厥的兴衰:6 6世纪中期突厥崛起,建立突厥汗国;世纪中期突厥崛起,建立突厥汗国;隋朝初年,分裂为东西突厥;隋朝初年,分裂为东西突厥;唐朝贞观初年,大败东突厥,东突厥灭亡;唐朝贞观初年,大败东突厥,东突厥灭亡;唐太宗时征服高昌,设安西都护府,统辖高昌故地;唐太宗时征服高昌,设安西都护府,统辖高昌故地;唐高宗时大破西突厥,西突厥灭亡;唐高宗时大破西突厥,西突厥灭亡;武则天时设北庭都护府

    16、,统辖西突厥故地;武则天时设北庭都护府,统辖西突厥故地;概念解释羁縻政策、羁縻州 羁就是用军事和政治的压力加以控制;縻-就是用经济和物质利益给以抚慰;羁縻-即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特殊的行政单位,保持或基本保持少数民族原有的社会组织形式和管理机构,承认其酋长、首领在本民族和本地区的政治统治地位,任用少数民族地方首领为地方官吏,除在政治上隶属于中央王朝,经济上有朝贡的义务外,其余一切事务均由少数民族首领自己管理;古代朝廷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的州机构:机构: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县等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县等。作用:作用:加强对边疆的管理,有利于边疆的稳定,民族交融、经济文化交流。加强对边疆的管

    17、理,有利于边疆的稳定,民族交融、经济文化交流。唐太宗平定突厥后,在其原地设置羁縻府州,任命该族首领为都督或刺唐太宗平定突厥后,在其原地设置羁縻府州,任命该族首领为都督或刺史,世袭其职,但必须由中央任命,同时取消了少数民族首领原有的史,世袭其职,但必须由中央任命,同时取消了少数民族首领原有的“可汗可汗”称号。其赋税不上交中央财政,户口一般也不上报户部。该制度在突厥实施称号。其赋税不上交中央财政,户口一般也不上报户部。该制度在突厥实施成功后,又推广到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唐政府在上述羁縻府州基础上设立都成功后,又推广到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唐政府在上述羁縻府州基础上设立都护府,代表中央行使对羁縻府州的管理

    18、权,如安西、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各护府,代表中央行使对羁縻府州的管理权,如安西、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各羁庶府州。都护由汉人担任,中央任命,不能世袭。边疆的行政包括都护府、羁庶府州。都护由汉人担任,中央任命,不能世袭。边疆的行政包括都护府、都督府、州、县四级,共约八百多个。都督府、州、县四级,共约八百多个。摘编自韦庆远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等摘编自韦庆远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等思考:(思考:(1 1)唐朝在边疆设置了哪些管理机构?起到了什么作用?)唐朝在边疆设置了哪些管理机构?起到了什么作用?(2 2)唐朝民族关系繁荣的原因?)唐朝民族关系繁荣的原因?(2 2)原因:(经济)经济繁荣,国力增强;)原因:(经

    19、济)经济繁荣,国力增强;(政治)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社会安定;(政治)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社会安定;(思想)唐朝实行的民族政策正确、开明,策略灵活(思想)唐朝实行的民族政策正确、开明,策略灵活唐朝羁縻府州制度唐朝羁縻府州制度因俗而治(1 1)唐与突厥()唐与突厥(战争战争设置机构设置机构)东突厥:隋末中原动乱,东突厥南侵,贞观初年唐朝大败东突厥,东突厥:隋末中原动乱,东突厥南侵,贞观初年唐朝大败东突厥,俘获颉利可汗,东突厥灭亡。俘获颉利可汗,东突厥灭亡。西突厥:西突厥:640640年太宗征服依附西突厥的高昌,设置年太宗征服依附西突厥的高昌,设置安西都护府安西都护府;高;高宗时灭亡西突厥;武则天

    20、时设置宗时灭亡西突厥;武则天时设置北庭都护府北庭都护府,与安西都护府分治,与安西都护府分治天山南天山南北北。(2 2)唐与回纥、靺鞨()唐与回纥、靺鞨(册封册封)玄宗封回纥首领玄宗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靺鞨族粟末部首领为怀仁可汗、靺鞨族粟末部首领大祚荣大祚荣为为渤海郡王。渤海郡王。(3 3)唐与吐蕃()唐与吐蕃(和亲、会盟和亲、会盟)太宗时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嫁给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藏,嫁给松赞干布;9 9世纪中期唐与吐蕃会盟。世纪中期唐与吐蕃会盟。盛世大唐的民族关系盛世大唐的民族关系总结:1.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方式:(1)军事打击(对突厥);(2)设置机构(安西、北庭都护

    21、府);(3)册封(回纥族、靺鞨族首领);(4)和亲和会盟(吐蕃族);(5)经济文化交流。2.唐朝民族交融的表现:(1)与突厥族的战争(2)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理天山南北(3)唐玄宗册封回纥族首领为怀仁可汗(4)唐蕃和亲、会盟(5)唐玄宗册封靺鞨族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5、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阅读教材结合两幅地图,宋朝的民族关系有何特点?宋朝先后与辽(契丹族)、西夏(党项族)、金(女真族)等政权长期并立,时战时和。辽、西夏、金、大理等政权都吸收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治理经验和文化;即使在局部政权割据、争战状态下,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也从未中断过澎湖巡检司澎湖巡检司6、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元朝

    22、结束各政权的并存对峙,重建统一多民族国家。管理办法管理办法“行汉法”对不同民族实行差别对待不同民族不同政策对西藏实行行政管理。元朝封八思巴为帝师,领宣政院,代表中央管辖佛教和藏族事务,元朝时西藏正式归入中央版图。在东北、云南设行省,征发赋役;设澎湖巡检司,管;7、明朝的民族关系 中央:中央:礼部、鸿胪寺、提督四夷馆。负责培养各种民族文字翻译人才。负责培养各种民族文字翻译人才。地方:军事:修筑明长城,布置军镇“九边”经文交流:开放马市,与蒙古、女真各族贸易北方:北方:东北:东北:设都司、卫、所,管理女真。西北:西北:设赤斤蒙古、沙洲、哈密等卫。西南:西南:设土司。卫所和土司官员由各族酋长世袭任职

    23、,统领部署,按时向朝廷进贡土物,接受朝廷征调军兵。西藏:西藏:赦封西藏僧俗领袖为“王”“法王”,建立羁縻性质的都司等机构;通过贡赐、茶马贸易进行经济交流。明朝对边疆的管理方式:明朝对边疆的管理方式:军镇防御、卫所制度、军镇防御、卫所制度、册封制度、边疆贸易册封制度、边疆贸易。羁羁縻縻政政策策明朝经略边疆的举措明朝经略边疆的举措(1)对蒙古(鞑靼、瓦剌):为防御蒙古人南下,重新修筑长城。瓦剌和鞑靼深入内地,包围北京,曾经俘虏明英宗(土木之变)。1571年,鞑靼首领俺答汗与明朝订立和议,接受册封,直到明末双方基本维持和平局面。明朝形势图(1433年)(2)对藏族:明廷封授给当地的僧俗首领法王、王等

    24、称号,并设立行都指挥使司等机构管理军民事务,任用藏族上层人士进行管理。(3)对东北:明朝前期在黑龙江流域设立奴儿干都司,并对东北女真部落首领封授官号。理藩院管理边疆民族事务中央:中央:地方:地方:蒙古:满蒙联姻,加强与漠南蒙古的合作;西北:平定漠西噶尔丹叛乱,土尔扈特部回归;巩固西北边疆;西部:在青海设西宁办事大臣、在西藏设驻藏办事大臣管辖青海、西藏;册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册封五世班禅为西南:沿袭土官制度,后来进行“改土归流”,废除世袭土官,改派有任期的流官。影响:影响:1.1.维护了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维护了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 2.2.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发展。8

    25、、清朝的民族关系清经略边疆清经略边疆(1)(1)治理台湾治理台湾 16621662年年,郑成功郑成功驱逐驱逐荷兰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殖民者,收复台湾。16831683年年,清军渡海远征,郑氏后裔战败投降。清朝在,清军渡海远征,郑氏后裔战败投降。清朝在台湾设府台湾设府,隶属,隶属福建省福建省。(2)(2)反击沙俄反击沙俄 1717世纪中叶世纪中叶,沙皇俄国的势力侵入,沙皇俄国的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我国黑龙江流域。康熙前期康熙前期,清军围攻侵占雅克萨的,清军围攻侵占雅克萨的俄军,迫使其同意谈判。俄军,迫使其同意谈判。16891689年年,中俄签订,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从

    26、法律上确定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包括库页岛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清经略边疆清经略边疆(3)(3)管辖西北管辖西北 1757年,清朝平定叛乱。平定天山南路维吾尔贵族大小和卓叛乱。清朝在蒙古族地区设立单位进行统治。1762年,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4)(4)共治西藏共治西藏 册封宗教领袖:清政府以“达赖喇嘛”册封五世达赖。康熙以“班禅额尔德尼”的尊号赐予五世班禅。1727年,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1793年,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以法律形式明确中央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权 设立,掌管蒙、等民族事务,

    27、对边疆地区采取的政策。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强化对地方各民族的管理。朝代朝代措施措施趋势趋势秦汉秦汉三国两晋三国两晋南北朝南北朝隋唐两宋隋唐两宋元明清元明清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断巩固发展 概括中国古代各民族以哪些方式交往交流交融?概括中国古代各民族以哪些方式交往交流交融?设置机构官职、战争、修长城、和亲、屯戍等少数民族内迁、通婚杂居等设置机构官职、战争、册封、和亲、交流学习等设置机构官职、战争、册封、修长城筑九边、开展贸易、联姻、改土归流等1.民族融合的含义:是民族间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生活密切联系的结果,是历史上进步的现象,是多民族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前提。2.民族融合的基本途径和形式:(1)

    28、民族迁徙,如魏晋时期“五胡”的内迁、三次大规模的北民南迁。(2)民族战争(表现为反对外族侵扰、平定分裂叛乱),如秦汉与匈奴之间的战争;宋朝与辽、西夏、金之间的战争;清朝平定准噶尔部叛乱的战争。(3)友好交往,如唐朝与回纥之间互派使节,北宋时期榷场的设置。(4)政治改革,如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北魏孝文帝改革,忽必烈改制等。(5)和亲与联姻。如西汉后期的昭君出塞,清朝前期的满蒙联姻。(6)会盟与和议,如唐朝与吐蕃的“长庆会盟”,北宋与辽朝的“澶渊之盟”,南宋与金国的绍兴和议。(7)进行册封。如唐玄宗册封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明朝册封俺答汗为顺义王,清朝册封五世达赖和五世班禅。探究三探究三 中

    29、国古代民族融合的含义、途径、作用中国古代民族融合的含义、途径、作用(8)羁縻政策(主要指设置机构),如秦朝设立南海郡、桂林郡、象郡等;西汉设立西域都护管理新疆;明朝设立奴尔干都司管理东北。3.民族融合的作用:民族交融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加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同时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开发了边疆地区,推动了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二、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1.先秦时期,以中原为核心的华夏文明与域外有广泛的交往交流。秦汉时期,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交往扩大。2汉(1)陆路:经向延伸。97年,甘英奉西域都护班超之命出使,抵达。(2)海路:从出发,最远可以航行到。东汉时期,派使臣来朝,光武帝刘秀赐给倭

    30、国国王“”金印一枚。特点:1.以商业贸易为主;水路并举。2.形成了以中国为核心的文化圈。3.实现了经济、文化的文明往来。特点:特点:1.1.对外交往范围更加广泛,形式更加多样。对外交往范围更加广泛,形式更加多样。2.2.同亚洲国家交往最为密切,唐朝成为亚洲文化的中心。同亚洲国家交往最为密切,唐朝成为亚洲文化的中心。(1)陆路:隋唐时期与畅通。隋炀帝命驻张掖,管理通商事务。唐朝与的接触,使传入。(2)海路隋朝从出航到达,国王也遣其子随常骏来到中国。日本向唐朝派,将唐朝文化带到日本。3、唐朝:(1)宋朝恢复了唐朝由出发经到的旧路,又开辟了由明州到的航路。4、宋朝:(2)宋朝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

    31、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3)宋朝的海外贸易发达?,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少数民族政权隔断了陆路联系;少数民族政权隔断了陆路联系;经济重心南移;经济重心南移;政府重视并鼓励对外贸易;政府重视并鼓励对外贸易;制定了系统完备的市舶管理制度,专门管理海上贸易;制定了系统完备的市舶管理制度,专门管理海上贸易;造船工艺和航海技术的进步,指南针的应用;造船工艺和航海技术的进步,指南针的应用;中国古代手工业发达;中国古代手工业发达;十字军东征迫使阿拉伯商人把贸易视线转向东方十字军东征迫使阿拉伯商人把贸易视线转向东方4元:通往欧洲的海陆通道都很通畅。13世纪,马可波罗抵达中国,17年后,由泉州经海

    32、路回到威尼斯,留下马可波罗行纪。5明:致力于维护朝贡贸易体系,但民间贸易和走私贸易也屡禁不绝。明后期实行海禁政策。明后期实行海禁政策。6清(1)随着对外交往增多,清朝对外关系开始缓慢。(2)1689年,中俄就双方边界订立尼布楚条约。这是清朝政府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3)18世纪,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到中国,试图打开中国市场。清朝皇帝拒绝了英国使团的请求,关上了对英交往的大门。朝贡体朝贡体制制:(1 1)含义含义:朝朝就是指臣下觐见君主;就是指臣下觐见君主;贡贡就是指臣下向君主贡献就是指臣下向君主贡献礼物。朝贡最早是礼物。朝贡最早是先秦时期先秦时期形成的形成的天子与诸侯之间的隶属关系天子与诸侯之

    33、间的隶属关系,秦秦汉后汉后被推广运用到处理被推广运用到处理与域外关系与域外关系上,成为历代王朝处理上,成为历代王朝处理对外关系对外关系的基本模式;的基本模式;东亚地区传统的以东亚地区传统的以中国中国为中心、中国之周边各邻国与中国形成的为中心、中国之周边各邻国与中国形成的双双边边“封贡关系封贡关系”为结构的国际体系。为结构的国际体系。(2 2)特点特点:“华夷观华夷观”思想思想(3 3)影响影响:朝贡体系下:朝贡体系下“朝贡朝贡册封册封”是其基本外交模式,实质是其基本外交模式,实质上是上是宗主认同外交宗主认同外交。在朝贡体系影响下,东亚地区逐渐形成一个。在朝贡体系影响下,东亚地区逐渐形成一个以以

    34、汉字、儒家、佛教汉字、儒家、佛教为核心的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东亚文化圈。材料 朝贡体系是公元前朝贡体系是公元前3 3世纪到公元世纪到公元1919世纪末,在东亚、东南亚和中亚地区世纪末,在东亚、东南亚和中亚地区以儒家价值为基础而建构的国际关系体系。在这一体系中,朝贡国接受中华以儒家价值为基础而建构的国际关系体系。在这一体系中,朝贡国接受中华帝国朝廷的诘问并作出陈奏说明,并派人质、侍从来中国,以此表示臣服;帝国朝廷的诘问并作出陈奏说明,并派人质、侍从来中国,以此表示臣服;还要定期向中华帝国朝廷进献贡品,中国要对其进行封赏以体现皇恩浩荡、还要定期向中华帝国朝廷进献贡品,中国要对其进行封赏以体现皇恩浩荡

    35、、天朝恩典。通过向中原王朝称臣纳贡,朝贡国从中原王朝获取巨大的经济利天朝恩典。通过向中原王朝称臣纳贡,朝贡国从中原王朝获取巨大的经济利益,学习到先进的中原文化,获得中原王朝的安全保护。中原王朝的统治者益,学习到先进的中原文化,获得中原王朝的安全保护。中原王朝的统治者通过通过“万邦来朝万邦来朝”的形式来彰显自身的形式来彰显自身“德化来远德化来远”,以此证明自身统治的合,以此证明自身统治的合法性。正是这种持续的相互需要,才使得朝贡体系能够维系千年之久法性。正是这种持续的相互需要,才使得朝贡体系能够维系千年之久进进入近代,在组织严密,实力雄厚的西方商业资本的冲击下,朝贡体系逐渐逊入近代,在组织严密,

    36、实力雄厚的西方商业资本的冲击下,朝贡体系逐渐逊位,在位,在1919世纪后期最终解体。世纪后期最终解体。摘编自简佳星浅谈朝贡体系等根据材料概括朝贡体系的根据材料概括朝贡体系的特点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朝贡体系的,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朝贡体系的形成原因形成原因和和解体原因。解体原因。特点:以中华为中心的区域性国际体系;包含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多重制度性联系;具有等级色彩;崇尚睦邻友好,文武并用,厚往薄来;持续时间长。以儒家思想为外交的基本原则(没有正式的外交观念);缺乏正式的外交机构。特点:以中华为中心的区域性国际体系;包含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多重制度性联系;具有等级色彩;崇尚睦邻友好,文武并用,厚往

    37、薄来;持续时间长。以儒家思想为外交的基本原则(没有正式的外交观念);缺乏正式的外交机构。形成原因:彰显政治正统性的需要;自然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强大对周边国家的吸引;儒家天下观的价值追求。解体原因:体系内在的缺陷,如厚往薄来的封贡体制。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鸦片战争后清朝国力的衰落;西方工业革命以来的殖民扩张的冲击。含义: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也就是通过两国官方使节的往返,以礼物赠答进行交换的贸易方式特点:厚往薄来,倍偿其价,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目的:政治上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经济上求购各种异域珍宝特产,满足统治者对于奢侈品的需求影响:促进了与周边国家的交流,扩大了中国的对外交往和

    38、国际影响;造成政府的财政负担;东亚逐渐形成了以中国文化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瓦解的原因:国力下降;厚往薄来,不顾经济利益;西方殖民势力冲击;朝贡贸易朝贡贸易海禁(闭关锁国)政策(一)含义:1、“海禁”:明禁止私人外贸,对内防范(禁止国人出海贸易)2、“闭关锁国”:清严格限制外贸,对外消极防卫(限制外商来华贸易)严格限制严格限制绝对禁止绝对禁止 “海禁海禁”与与“闭关锁国闭关锁国”政策:政策:1.原因:原因:(1)根因: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根因: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2)直因:防范直因:防范“外夷外夷”侵犯和沿海人民抗清。侵犯和沿海人民抗清。(3)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愚昧无知、盲目自大)统治者以

    39、天朝上国自居,愚昧无知、盲目自大 。2.影响影响:积极:积极: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保护了封建自然经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保护了封建自然经济。济。消极消极:(1)中国航海业和对外贸易带来沉重打击;丧失贸易的主动权;)中国航海业和对外贸易带来沉重打击;丧失贸易的主动权;(2)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芽的发展。(3)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潮流。中

    40、国古代对外关系的特点1、由开放走向闭关:中国古代对外政策,总体上以开放为主,特别是明清时期以前。但是到明清时期,逐步走向闭关锁国。变化的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根本)、外国侵略势力的影响等。2、路线由陆路为主转向海路为主:秦汉时期,对外交往的主要路线是丝绸之路(虽有海上丝绸之路但不占主要地位);唐朝对外交通发达,海陆并举;宋元时期,主要是海路为主。变化原因:经济重心逐步南移;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科技因素,包括造船技术、航海技术的进步等。3、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秦汉时期,陶瓷和丝织品传到西方,同时佛教传入中国;唐朝时中国和日本、新罗、印度的交往主要是经济文化交流;宋代对外

    41、交往主要以海外贸易为主,同时中国科技外传;明清从国外引进大量农作物。4、交往形式以和为主:和平交往:汉朝丝绸之路,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唐朝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宋代海外贸易。战争:戚继光抗击倭寇、郑成功赶走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康熙皇帝组织雅克萨之战抗击沙俄入侵。5、封建社会后期(明清时期)出现侵略与反侵略斗争:戚继光抗击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帝组织雅克萨之战抗击沙俄。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影响因素1、政治:国家的统一、社会安定:如秦汉时期、隋唐时期对外交往频繁;对外政策:如隋唐时期开放的对外政策推动了对外交往,而清朝的闭关锁国则影响了中外交往。2、经济:经济发展是对外交往的物质基础:如隋唐时期经济

    42、发展是对外关系发展的基础;经济重心:如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对外交往则以南方海路为主;3、文化:科技发展:如宋代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对外交往。4 人物:杰出航海家的作用:如明朝郑和。【点拨】:1、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友好交往是历史的主流。认识历史上的民族战争只有正义性和非正义性,不能用侵略的说法。2、认识祖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是各民族人民长期开发、共同建设的结果,是各民族之间友好交融的结果;树立尊重异族文明的意识,培养待人宽容和豁达的性格。3、历史证明: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则国家兴盛富强。海纳百川、吸收先进文明,则有利于社会进步,闭关锁国则招致落后。公

    43、元公元前前221年年220年年581年年907年年960年年1368年年1840年年秦汉秦汉隋唐隋唐宋元宋元明清明清秦朝设典客等;汉朝设大鸿胪等;秦汉修长城,北击匈奴;汉朝屯戍等礼部和鸿胪寺;隋朝与琉球交流、册封冼夫人;唐朝和亲、羁縻州宋朝和少数民族政权时战时和;元朝设宣政院管辖西藏事务明朝修长城筑九边;清朝设置理藩院、改土归流、设驻藏大臣、册封宗教首领、联姻等丝绸之路、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光武帝赐倭国国王金印隋朝:裴矩驻张掖掌管通商事务;常骏出航到赤土国。唐朝:造纸术外传阿拉伯地区、海路交通活跃、日本派遣唐使泉州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元朝马可波罗来华明朝郑和下西洋、海禁。清朝签订尼布楚条

    44、约、马戛尔尼使团来华、闭关锁国时空坐标朝代朝代表现表现先秦先秦汉朝汉朝隋朝隋朝唐朝唐朝宋朝宋朝元朝元朝明朝明朝清朝清朝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表现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表现以中原为核心的华夏文明与域外有广泛的交往交流。以中原为核心的华夏文明与域外有广泛的交往交流。海陆丝绸之路、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光武帝赐倭国国王金印。海陆丝绸之路、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光武帝赐倭国国王金印。裴矩驻张掖掌管通商事务;常骏出航到赤土国。裴矩驻张掖掌管通商事务;常骏出航到赤土国。造纸术外传阿拉伯地区、海路交通活跃、日本派遣唐使。造纸术外传阿拉伯地区、海路交通活跃、日本派遣唐使。陆路交通阻隔,海路发达;泉州重要的对外

    45、贸易港口。陆路交通阻隔,海路发达;泉州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通往欧洲的海陆道路通畅;马可通往欧洲的海陆道路通畅;马可波罗来华,著马可波罗来华,著马可波罗行纪。波罗行纪。郑和下西洋、海禁。郑和下西洋、海禁。签订尼布楚条约、马戛尔尼使团来华、闭关锁国。签订尼布楚条约、马戛尔尼使团来华、闭关锁国。维护朝贡体制和维护朝贡体制和朝贡贸易体系朝贡贸易体系【课堂探究课堂探究】闭关政策:闭关政策:1、含义:严格的限制对外交往,只允许广州一处对外通商。、含义:严格的限制对外交往,只允许广州一处对外通商。2、原因、原因 根因(经济上):自然经济的封闭性根因(经济上):自然经济的封闭性 重要原因:封建君主专制的腐朽,

    46、统治者的盲目自大。重要原因:封建君主专制的腐朽,统治者的盲目自大。直因:防范外夷和沿海人民勾结直因:防范外夷和沿海人民勾结 威胁统治威胁统治 3、评价:、评价:最严重的后果: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隔绝了中外经最严重的后果: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隔绝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济文化交流,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优势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是造成优势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的重要原因。近代中国落后的重要原因。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到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毕竟是一种对西方

    47、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到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毕竟是一种消极落后的政策。这种政策最终无法阻挡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消极落后的政策。这种政策最终无法阻挡西方殖民者的侵略。4、认识:一个国家要向富强就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实行对外开、认识:一个国家要向富强就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放政策。朝贡体系是公元前朝贡体系是公元前3 3世纪到公元世纪到公元1919世纪末,在东亚、东南亚和中亚地区以儒家价世纪末,在东亚、东南亚和中亚地区以儒家价值为基础而建构的国际关系体系。在这一体系中,朝贡国接受中华帝国朝廷的诘问值为基础而建构的国际关系体系。在这一体系中,朝贡国接受中华帝国朝廷的诘问并作出陈奏说明,并派人质、侍

    48、从来中国,以此表示臣服;还要定期向中华帝国朝并作出陈奏说明,并派人质、侍从来中国,以此表示臣服;还要定期向中华帝国朝廷进献贡品,中国要对其进行封赏以体现皇恩浩荡、天朝恩典。通过向中原王朝称廷进献贡品,中国要对其进行封赏以体现皇恩浩荡、天朝恩典。通过向中原王朝称臣纳贡,朝贡国从中原王朝获取巨大的经济利益,学习到先进的中原文化,获得中臣纳贡,朝贡国从中原王朝获取巨大的经济利益,学习到先进的中原文化,获得中原王朝的安全保护。中原王朝的统治者通过原王朝的安全保护。中原王朝的统治者通过“万邦来朝万邦来朝”的形式来彰显自身的形式来彰显自身“德化德化来远来远”,以此证明自身统治的合法性。正是这种持续的相互需

    49、要,才使得朝贡体系,以此证明自身统治的合法性。正是这种持续的相互需要,才使得朝贡体系能够维系千年之久能够维系千年之久进入近代,在组织严密,实力雄厚的西方商业资本的冲击下,进入近代,在组织严密,实力雄厚的西方商业资本的冲击下,朝贡体系逐渐逊位,在朝贡体系逐渐逊位,在1919世纪后期最终解体。世纪后期最终解体。摘编自简佳星浅谈朝贡体系摘编自简佳星浅谈朝贡体系【合作探究】根据材料概括朝贡体系的特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体【合作探究】根据材料概括朝贡体系的特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体系走向解体的原因。系走向解体的原因。【参考答案】特点:以儒家价值为基础的的区域性国际体系;与中华帝国具有君、【参考答案】特点:以儒家价值为基础的的区域性国际体系;与中华帝国具有君、臣等级色彩;结构稳定,持续时间长;形成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多重制度性联系;臣等级色彩;结构稳定,持续时间长;形成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多重制度性联系;崇尚睦邻友好。崇尚睦邻友好。原因:鸦片战争前后西方工业革命以来殖民扩张的冲击;体系内在的缺陷,如厚往原因:鸦片战争前后西方工业革命以来殖民扩张的冲击;体系内在的缺陷,如厚往薄来的封贡体制;清朝国力的衰落;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等;薄来的封贡体制;清朝国力的衰落;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等;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ppt课件-(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481084.html
    Q123
         内容提供者     
    相关资源 更多
  •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复习提纲.docx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复习提纲.docx
  •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期末复习必背知识点考点提纲.docx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期末复习必背知识点考点提纲.docx
  •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三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docx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三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docx
  •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6单元共6套单元检测试卷汇编(含答案).docx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6单元共6套单元检测试卷汇编(含答案).docx
  •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二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docx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二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docx
  •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一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docx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一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docx
  •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四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docx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四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docx
  •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六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docx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六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docx
  •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五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docx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五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docx
  • 第13课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 导学案--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第13课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 导学案--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
  • 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pptx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pptx
  •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模块综合评估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模块综合评估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易错知识点考点讲义.docx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易错知识点考点讲义.docx
  •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全册知识点复习提纲.docx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全册知识点复习提纲.docx
  •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