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6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课前核心知识背诵 ppt课件-(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ptx

  • 上传人(卖家):Q123
  • 文档编号:5481076
  • 上传时间:2023-04-21
  • 格式:PPTX
  • 页数:36
  • 大小:157.52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课前核心知识背诵 ppt课件-(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ptx》由用户(Q1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高中历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课前核心知识背诵 ppt课件_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国家制度 社会 治理 核心 知识 背诵 ppt 课件 统编 2019 选择性 必修 一册 下载 _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_历史_高中
    资源描述:

    1、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课前核心知识背诵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中国古代早期(夏、商、西周)政治制度中国古代早期(夏、商、西周)政治制度1、分封制评价积极:周王取得天下共主的地位,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范围;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逐渐形成华夏国家认同;消极:诸侯国有较大独立性,易导致分裂割据;2、中国古代早期政治的特点:血缘与政治相结合,家国一体;神权色彩浓厚,借助神权强化王权;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原始民主传统对君权有制约;分封制下地方有较大独立性与自主权)等级严格;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1、相关制度:核心:皇帝制度

    2、;中央行政制度:三公九卿制;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实行严密的文书行政管理系统 秦朝文书制度有何作用?加强对官员管理,提高行政效率;保障政令传达,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利于制度传承,为汉承秦制提供条件;具有较高史料价值。2、秦朝政治制度与中国古代早期(夏、商、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中国古代早期政治: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秦朝:权力高度集中(君主集权、中央集权);官僚制;汉到明清中央行政制度的演变汉到明清中央行政制度的演变君主专制加强君主专制加强1、汉代:汉初,汉承秦制,中央行政制度仍为三公九卿制;汉武帝时,设立中朝,削弱相权;2、隋唐:三省六部制(1)职能:中

    3、书省起草诏令,门下省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宰相议政机构被称为“政事堂”;(2)评价:三省之间分工明确,提高效率;完整的相权被分割,利于加强皇权;3、宋朝:二府三司制 最高行政长官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设参知政事分割行政权,枢密院分割军政,三司分割财权;4、元朝: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5、明清: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1)内阁:明太祖废丞相;明成祖设内阁,参与军国大事商讨;明宣宗时内阁拥有“票拟”权;(2)军机处:雍正帝设军机处,上传下达,跪奏笔录,专制皇权达到顶峰;(3)性质:内阁与军机处都不是法定中央行政机构,作为顾问、内侍机构,是专制皇权加强的产物;汉到明清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汉到

    4、明清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中央集权加强中央集权加强朝代其他史实汉到魏晋南北朝1、西汉初吸取秦孤立之败的教训,实行郡国并行制,后出现“七国之乱”,2、西汉武帝实行推恩令,设刺史,加强中央集权;3、东汉晚期,监察区“州”变为地方行政机构,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隋唐1、唐朝根据山川形势在全国划分道作为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后来道成为州县以上的一级行政实体;2、唐中期以后,节度使拥兵自重,形成藩镇割据,威胁中央;宋1、路由监察区变为行政实体;2、北宋中央集权措施:文臣任知州,设通判监察并制约知州;设转运司将大部分地方赋税运往中央;地方精锐编入中央禁军,定期更换驻地;元地方设置行省,打破山川形便,形成犬牙交错;

    5、明清明初废行中书省,设三司,分掌民政、司法、军政;明后期至清,督抚制;第2课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古希腊、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古希腊、古罗马的政治制度民主制的典型为雅典;贵族寡头制的代表为斯巴达;古罗马早期为共和国,实行贵族寡头制,公元前1世纪末,建立帝制(君主专制独裁);雅典、斯巴达、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制度有何异同?相同:奴隶制下,公民都是少数,妇女、外邦人和奴隶无参政资格;公民政治,公民有一定民主权利,强调公民对国家负责的公民意识;机构设置上体现一定分权思想;不同:雅典是直接民主制的典型;斯巴达与罗马同为贵族寡头政治,但斯巴达为君主制,罗马为共和制;中世纪西欧的封建制度中世纪西欧的封

    6、建制度1、中古西欧政治的特点?前期:封君封臣制度下政治分裂,王权较弱;王权与教权长期并立,教权高于王权;后期:英法等国出现议会君主制和等级君主制,王权逐步强化;2、英法等国出现等级君主制的原因?工商业发展;强化王权的需要;自治城市兴起,市民阶层壮大;3、英法等国出现等级君主制的作用?推动工商业发展;利于强化王权;推动统一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1、英国政治权力转移的过程(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发展过程)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议会主权,议会拥有立法权、财政权,国王权力受到议会、法律制约,但仍有行政权,可以领导政府,任命内阁;伴随18、19世纪责任内阁制

    7、逐步形成,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国王逐渐“统而不治”;19世纪三次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工人阶级、成年男性相继获得选举权,权力不断下移;2、美国1787年宪法:(最大的特点:分权制衡)联邦制:联邦政府对外代表国家主权,拥有宪法明确规定的权力,各州拥有一定自治权;三权分立:国会、总统、最高法院分别掌握立法、行政、司法权,分权制衡;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北洋政府统治时期(19121927)的政党政治1、民国初期政党政治的特点?政党林立,党派斗争激烈;不成熟,体现新旧各派政治力量的分化重组;受北洋军阀打压未进入权力核心;2、北洋政府时期政党政治为什么不能成功?政治:列强侵略,民族危

    8、机严重;封建势力强大,军阀混战,政局动荡;政党本身不成熟且斗争激烈;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思想: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国民民主意识淡薄;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民主探索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民主探索1、中共在土地革命时期的民主实践(1)成就:建立全国性的苏维埃政权,颁布宪法;保障工农和红军等劳苦大众的民主权利;(2)不足:资本家、富农等无政治权利,不利于革命力量发展,扩大了苏维埃政权的对立面,具有“左”倾色彩;2、中共在全面抗战时期的民主实践(1)新变化:设立边区政府,作为民国地方政府;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三三制”原则;(2)变化的原因?中日

    9、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抗战的需要;(3)意义: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加强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提高民众抗战热情,有利于争取抗战胜利;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商鞅商鞅变法变法目的 适应社会变动,实现富国强兵措施废除井田制,奖励耕织,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实行什伍连坐,建立县制等影响打击了贵族特权,促进了封建政治、经济、军事的发展,为秦成就统一霸业奠定了基础清末清末新政新政目的 应对日益严重的统治危机措施 改革教育、派遣留学生、编练新军、振兴商务、奖励实业等影响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并没有使清政府摆脱内外困境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选拔

    10、与管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中国古代选官制度1、科举制评价:积极:打破士族对仕途的垄断,扩大人才来源和统治基础,社会流动性加强;促进社会重学风气形成,提高官民文化素质;选拔更加公开公平,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完善;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为其他国家所借鉴,成为世界范围文官选拔的重要方式;消极:明清时期日益僵化,束缚思想,对科技、社会进步产生消极作用2、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趋势:标准:由血缘、门第逐渐演变为才能;范围:政权由封闭到逐渐向社会下层开放;选拔方式:由举荐到考试,更加公平、公正;选官权逐渐收归中央;中国古代官员的考核与监察中国古代官员的考核与监察宋承唐制,重要变化是台谏合一,御史拥有谏官

    11、的议事权,谏官拥有御史的监察权;评价中国古代官员的考核与监察制度:积极:利于整顿吏治,减少腐败行为的发生,提高行政效率;利于维护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局限:服务并受制于皇权,无法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第6课西方的文官制度背景:1、弊端:西方传统选官制度的弊端;2、经济:工业革命开展,要求扩大政府职能,提高官员素质;3、政治: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完善,要求公平、公正的选官机制;4、外部:科举制提供借鉴英国:1854年,提出关于建立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为文官制度建立奠基;1870年,规定多数文官职位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最终确立文官制度;特点:公开考试,择优录用;政治中立;职务常任;重视培

    12、训;论功晋升;评价:实质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一种行政管理制度。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利于选拔人才,提高政府效率,提高国家治理水平;促进公平公正,扩大政权开放性,推动民主政治完善;促进资本主义经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问题:易滋生官僚习气,文官人数膨胀,增加国家财政负担,降低作效率;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1、晚清教育、选官改革评价:具有中体西用的特点,并未真正挽救清王朝的统治;培养人才,推动中国教育近代化和选官制度的近代化;2、1913年北洋政府颁布文官考试法草案标志着文官考试制度的建立;3、新中国干部制度和公务员制度特点:党管干部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的根本,建

    13、立和推行公务员制度是干部人事制度的重大改革;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汉代以来法律儒家化:历代王朝统治手段多法律、礼教并用;1、原因:政治:维护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经济:小农经济占主导;思想:汉武帝以来,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其他:血缘宗族与宗法传统的影响;2、历程:开始:汉朝“以经注律”、“引经决狱”(春秋决狱);发展:魏晋时期,儒家开始系统地修改法律;完成:唐朝唐律疏议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也是礼法结合的典范;唐律的传承:宋代的宋刑统,明清时期的大明律大清律例3、评价:利于减少严刑峻法的弊端;利于儒学传播,思想教化,维护统一;道德凌驾于法律之上,同罪异罚,削弱法律的权威性;宋代以来乡

    14、约的教化作用1、从宋朝到清朝,乡约有何变化?内容上从道德教化逐渐转向宣讲皇帝的圣谕;乡约组织从民间自发到政府推广,约束力变强,并与法律合流;2、乡约有哪些基层社会治理的职能?教化职能;救济职能;法律职能;3、乡约的积极作用?传播儒家思想与传统文化,提高道德素质;利于和睦家庭、宗族,增强民族凝聚力;加强基层治理,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第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罗马法发展历程罗马法发展历程1、开端:公元前5世纪中期十二铜表法:(1)产生原因:贵族与平民的矛盾(2)评价: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使判决和量刑有法可依;一定程度上限制贵族特权;2、发展:公元前3世纪以来,从公

    15、民法发展到万民法3、完善、成熟:6世纪,查士丁尼下令编纂罗马民法大全罗马法对后世的深远影响?立法:为近代欧美国家立法提供了蓝本(如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思想:罗马法中蕴含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理念,被近代资产阶级发展成为反对封建制度、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司法:对后世陪审制度、律师制度、诉讼制度等影响深远;基督教的宗教伦理与教化基督教的宗教伦理与教化时期所起的社会作用宗教改革前保存古典文化;在教育和文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强化教会对人们的控制,深刻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和日常行为;宗教改革后适应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诉求;坚持基督教基本教义,束缚人们的行

    16、为和思想;迫害“异端”,引起宗教冲突;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中国古代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方法、意义?方法:1、战争;2、和平:发展边境贸易,如宋代榷场、明代马市;和亲,会盟,册封;设立相应管理机构,如汉代西域都护府;修筑长城或移民戍边;意义:加强对边疆的管理,开发边疆;促进内地与边疆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民族交融,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对后世处理民族关系提供借鉴;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繁荣原因?政治: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并立,陆上丝路受阻;政府重视;经济:经济重心南移,南方工商业发展;海外贸易税是政府税收重要来源;其他:造船技术的进步和指南针的应用;中

    17、国古代的朝贡体制1、特点:和平性,以儒家价值为基础,强调睦邻友好;互利性,如厚往薄来的朝贡贸易;不平等性,中国以天朝上国自居形成宗藩关系;2、影响:和平友好处理对外关系,利于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妨碍中国对外界的认识,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3、近代以来的命运:近代以来,朝贡体制逐渐被近代外交体制所取代,传统夷夏观念逐渐被民族国家的观念取代;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一、近代民族国家兴起和发展:1、原因:政治:战争与革命的推动,如英法百年战争,三十年战争,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战争;专制王权的加强推动民族国家的产生;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国内市场形成;文化:宗教改革打击天主教会,强化王权

    18、,国家民族认同日益显现;民族语言、国旗、国歌、国家节日等因素的推动;启蒙运动宣扬民主、自由、平等,推动君主专制国家向民族国家的转变;2、西方民族国家出现的标志:1648年三十年战争结束后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形成威斯特伐利亚体系;3、近代民族国家兴起和发展的评价:利于民族独立和国家社会治理方式的变化;推动国际法的诞生和近代外交制度的建立;极端民族主义加剧对外侵略和扩张;二、国际法的形成与近代外交制度国际法的形成历程:1、奠基:17世纪,格劳秀斯出版战争与和平法,确定了国际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2、产生:1648年三十年战争结束后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形成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标志着国际法产生;17世

    19、纪,近代外交制度逐渐建立;3、发展:国家法的范围和作用进一步发展;第13课 中国当代的民族关系 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建国初20世纪50年代):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1949年上半年,先后提出三大外交政策;迎来第一次建交高潮,建国一周年时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社会主义国家为主);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更多亚非国家与中国建立;与挪威、南斯拉夫等国建交,同英国、荷兰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二、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

    20、初:两只拳头出击,争取中间地带1、背景: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中苏关系恶化;多极化趋势出现,欧洲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2、成就:出现了与亚非民族独立国家建交的高潮;1964年,中法建交,实现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三、20世纪70年代:一条线、一大片1、背景:国际:美苏两极格局受冲击,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美国霸权衰落,美苏争霸中,苏攻美守;国内: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国际地位提高;50年代末以来中苏关系恶化,应对苏联威胁的需要;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需改善中美关系;2、成就: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中的合法地位;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21、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打开外交新局面(打破美国遏制中国的外交僵局),出现了一个和中国建交的热潮(与西方大国建交);四、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不结盟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1、明清:白银货币化,白银经历了一个由民间流通到官方认可的过程明清时期白银的使用有何影响?促进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发展;推动税制改革一条鞭法;明清政府无法掌握白银货币发行权,影响政局稳定(如清末银贵钱贱)2、货币出现与发展的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3、货币的作用?促进商品经济发展;货币的统一推动国内/国际市场的发展;货币的稳定发行,利于稳定社会经济秩序;货币发行权收归中央利于中央集

    22、权;20世纪下半叶到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背景:经济大危机和二战使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遭受重创;二战后西欧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特点:以美元为中心,实行固定汇率制;成立专门国际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影响:稳定了国际金融;促进了国际贸易;推动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制度化、全球化方向发展;为美国推行世界霸权提供了有利条件;70年代瓦解原因:布雷顿森里体系自身存在弊端;日本、欧洲的崛起,越南战争,“滞胀”危机等使美国经济实力相对削弱;世界货币体系1、唐代:租庸调制到两税法(1)租庸调制实行的前提是均田制,征税标准以人丁为主,以庸代役,保证了农时,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2)

    23、两税法:2、明朝后期张居正实行“一条鞭法”,赋役合并、一概折银 租庸调制与两税法有何不同?征税标准:租庸调制以人丁为主,两税法以资产、田亩为主;租庸调制以实物税为主,两税法货币税比重增加;租庸调制征税时间混乱,两税法定时征税;意义: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减轻;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后世税制改革提供经验;原因:商品经济发展与白银流量增加;赋役繁杂,百姓负担沉重;政府财政困难。意义: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有利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推动农业商品化和白银货币化,利于货币地租的发展;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3、清朝雍正年间实行“摊丁入亩

    24、”,将丁银分摊到田赋中;意义:标志着人头税彻底废除,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控制减弱,利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利于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经济负担,隐匿人口现象减少;4、赋税制度调整意义:政治:缓和了阶级矛盾,有利于社会稳定;相对减轻农民负担,有利于经济恢复和发展;经济:扩大了国家税源,增加了政府收入;推动商品经济发展;其他:农民对国家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弱;为后世提供借鉴;20年代末,国民政府发起“改订新约运动”,30年代在关税自主权上取得了进展,但仍不能完全自主地制定税率。(1)背景:政治:近代以来,关税自主权丧失,历代政府收回主权未果;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国家实现形式上的

    25、统一;经济:民族工业发展要求收回关税主权;思想:民族主权意识的不断增强;(2)影响:积极:关税税率提高,增加财政收入;一定程度保护了民族工业,抵制了外国经济侵略;是近代外交的重大突破;为日后的长期抗战做了物质准备。局限:海关行政管理权仍然掌握在外国人手中,关税未取得完全自主。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发展历程:(1)战国时期,大规模的编排户口的原因?小农经济的产生与发展;税制改革,如商鞅变法征收人头税;诸侯征伐兼并,富国强兵的需要;(2)秦朝实行分类登记制度,汉代“编户齐民”;(3)东晋从黄、白分籍到实行土断:原因:政府增加财政收入的要求;侨人和土著矛盾激化;豪强控制大量人口,威胁

    26、统治;意义: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打击豪强,巩固统治;促进民族交融;(4)隋朝实行“大索貌阅”,将人口体貌与户籍登记想比较,重新核定户籍,严防不实。唐朝户籍三年一造。(5)元代职业定籍,世代相袭(诸色户计);弊端:不利于阶层流动和商品经济的发展(6)明朝继承元朝职业定籍的做法,户籍册称黄册,丈量土地并编订“鱼鳞图册”;(7)清朝户籍永停编审,户籍制度和赋役制度分离的原因?摊丁入亩,彻底废除人头税,户籍作用削弱;中国古代社会救济与优抚的特点?起源早,不断发展完善;政府主导与民间参与相结合,宋朝以后,宗族、慈善组织的作用逐渐增大;保障对象多样,范围广;(既有灾民,也有特定的弱势群体,救助涉及衣食、住行

    27、、婚娶、丧葬等范围)手段、方式多样;(出台法律;设置相关机构如福田院、养济院等;建立官方常平仓和民间义仓为代表的仓储制度;赈济钱粮、减免赋税、以工代赈;鼓励商人到灾区运粮或发售以平抑物价等)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一、手工工场时期(1618世纪):1601年英国颁布济贫法的背景?政治:近代民族国家形成,中央集权日益加强;经济:圈地运动使大批无地农民流入城市;(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进行资本原始积累)思想: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二、工业革命时期(19世纪):19世纪80年代,德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涉及疾病、工伤和养老等多方面背景:经济:工业革命奠定物质基础;贫富差距拉大,工人等生活困苦;政治: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确立与完善;工人运动发展的推动;思想: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课前核心知识背诵 ppt课件-(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481076.html
    Q123
         内容提供者     
    相关资源 更多
  •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期末复习课件141张.pptx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期末复习课件141张.pptx
  •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4~6单元期末复习课件.pptx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4~6单元期末复习课件.pptx
  • 统编版(2019)高二上学期历史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统编版(2019)高二上学期历史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统编版(2019)高二上学期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模块综合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统编版(2019)高二上学期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模块综合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3单元期末复习课件.pptx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3单元期末复习课件.pptx
  •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期中模拟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期中模拟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期末模拟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期末模拟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期中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期中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复习提纲.docx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复习提纲.docx
  •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期末复习必背知识点考点提纲.docx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期末复习必背知识点考点提纲.docx
  •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三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docx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三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docx
  •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6单元共6套单元检测试卷汇编(含答案).docx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6单元共6套单元检测试卷汇编(含答案).docx
  •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二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docx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二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docx
  •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