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课前核心知识背诵 ppt课件-(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课前核心知识背诵 ppt课件-(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ptx》由用户(Q1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课前核心知识背诵 ppt课件_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国家制度 社会 治理 核心 知识 背诵 ppt 课件 统编 2019 选择性 必修 一册 下载 _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_历史_高中
- 资源描述:
-
1、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课前核心知识背诵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中国古代早期(夏、商、西周)政治制度中国古代早期(夏、商、西周)政治制度1、分封制评价积极:周王取得天下共主的地位,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范围;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逐渐形成华夏国家认同;消极:诸侯国有较大独立性,易导致分裂割据;2、中国古代早期政治的特点:血缘与政治相结合,家国一体;神权色彩浓厚,借助神权强化王权;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原始民主传统对君权有制约;分封制下地方有较大独立性与自主权)等级严格;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1、相关制度:核心:皇帝制度
2、;中央行政制度:三公九卿制;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实行严密的文书行政管理系统 秦朝文书制度有何作用?加强对官员管理,提高行政效率;保障政令传达,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利于制度传承,为汉承秦制提供条件;具有较高史料价值。2、秦朝政治制度与中国古代早期(夏、商、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中国古代早期政治: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秦朝:权力高度集中(君主集权、中央集权);官僚制;汉到明清中央行政制度的演变汉到明清中央行政制度的演变君主专制加强君主专制加强1、汉代:汉初,汉承秦制,中央行政制度仍为三公九卿制;汉武帝时,设立中朝,削弱相权;2、隋唐:三省六部制(1)职能:中
3、书省起草诏令,门下省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宰相议政机构被称为“政事堂”;(2)评价:三省之间分工明确,提高效率;完整的相权被分割,利于加强皇权;3、宋朝:二府三司制 最高行政长官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设参知政事分割行政权,枢密院分割军政,三司分割财权;4、元朝: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5、明清: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1)内阁:明太祖废丞相;明成祖设内阁,参与军国大事商讨;明宣宗时内阁拥有“票拟”权;(2)军机处:雍正帝设军机处,上传下达,跪奏笔录,专制皇权达到顶峰;(3)性质:内阁与军机处都不是法定中央行政机构,作为顾问、内侍机构,是专制皇权加强的产物;汉到明清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汉到
4、明清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中央集权加强中央集权加强朝代其他史实汉到魏晋南北朝1、西汉初吸取秦孤立之败的教训,实行郡国并行制,后出现“七国之乱”,2、西汉武帝实行推恩令,设刺史,加强中央集权;3、东汉晚期,监察区“州”变为地方行政机构,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隋唐1、唐朝根据山川形势在全国划分道作为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后来道成为州县以上的一级行政实体;2、唐中期以后,节度使拥兵自重,形成藩镇割据,威胁中央;宋1、路由监察区变为行政实体;2、北宋中央集权措施:文臣任知州,设通判监察并制约知州;设转运司将大部分地方赋税运往中央;地方精锐编入中央禁军,定期更换驻地;元地方设置行省,打破山川形便,形成犬牙交错;
5、明清明初废行中书省,设三司,分掌民政、司法、军政;明后期至清,督抚制;第2课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古希腊、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古希腊、古罗马的政治制度民主制的典型为雅典;贵族寡头制的代表为斯巴达;古罗马早期为共和国,实行贵族寡头制,公元前1世纪末,建立帝制(君主专制独裁);雅典、斯巴达、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制度有何异同?相同:奴隶制下,公民都是少数,妇女、外邦人和奴隶无参政资格;公民政治,公民有一定民主权利,强调公民对国家负责的公民意识;机构设置上体现一定分权思想;不同:雅典是直接民主制的典型;斯巴达与罗马同为贵族寡头政治,但斯巴达为君主制,罗马为共和制;中世纪西欧的封建制度中世纪西欧的封
6、建制度1、中古西欧政治的特点?前期:封君封臣制度下政治分裂,王权较弱;王权与教权长期并立,教权高于王权;后期:英法等国出现议会君主制和等级君主制,王权逐步强化;2、英法等国出现等级君主制的原因?工商业发展;强化王权的需要;自治城市兴起,市民阶层壮大;3、英法等国出现等级君主制的作用?推动工商业发展;利于强化王权;推动统一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1、英国政治权力转移的过程(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发展过程)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议会主权,议会拥有立法权、财政权,国王权力受到议会、法律制约,但仍有行政权,可以领导政府,任命内阁;伴随18、19世纪责任内阁制
7、逐步形成,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国王逐渐“统而不治”;19世纪三次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工人阶级、成年男性相继获得选举权,权力不断下移;2、美国1787年宪法:(最大的特点:分权制衡)联邦制:联邦政府对外代表国家主权,拥有宪法明确规定的权力,各州拥有一定自治权;三权分立:国会、总统、最高法院分别掌握立法、行政、司法权,分权制衡;第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北洋政府统治时期(19121927)的政党政治1、民国初期政党政治的特点?政党林立,党派斗争激烈;不成熟,体现新旧各派政治力量的分化重组;受北洋军阀打压未进入权力核心;2、北洋政府时期政党政治为什么不能成功?政治:列强侵略,民族危
8、机严重;封建势力强大,军阀混战,政局动荡;政党本身不成熟且斗争激烈;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思想: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国民民主意识淡薄;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民主探索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民主探索1、中共在土地革命时期的民主实践(1)成就:建立全国性的苏维埃政权,颁布宪法;保障工农和红军等劳苦大众的民主权利;(2)不足:资本家、富农等无政治权利,不利于革命力量发展,扩大了苏维埃政权的对立面,具有“左”倾色彩;2、中共在全面抗战时期的民主实践(1)新变化:设立边区政府,作为民国地方政府;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三三制”原则;(2)变化的原因?中日
9、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抗战的需要;(3)意义: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加强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提高民众抗战热情,有利于争取抗战胜利;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商鞅商鞅变法变法目的 适应社会变动,实现富国强兵措施废除井田制,奖励耕织,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实行什伍连坐,建立县制等影响打击了贵族特权,促进了封建政治、经济、军事的发展,为秦成就统一霸业奠定了基础清末清末新政新政目的 应对日益严重的统治危机措施 改革教育、派遣留学生、编练新军、振兴商务、奖励实业等影响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并没有使清政府摆脱内外困境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选拔
10、与管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中国古代选官制度1、科举制评价:积极:打破士族对仕途的垄断,扩大人才来源和统治基础,社会流动性加强;促进社会重学风气形成,提高官民文化素质;选拔更加公开公平,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完善;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为其他国家所借鉴,成为世界范围文官选拔的重要方式;消极:明清时期日益僵化,束缚思想,对科技、社会进步产生消极作用2、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趋势:标准:由血缘、门第逐渐演变为才能;范围:政权由封闭到逐渐向社会下层开放;选拔方式:由举荐到考试,更加公平、公正;选官权逐渐收归中央;中国古代官员的考核与监察中国古代官员的考核与监察宋承唐制,重要变化是台谏合一,御史拥有谏官
11、的议事权,谏官拥有御史的监察权;评价中国古代官员的考核与监察制度:积极:利于整顿吏治,减少腐败行为的发生,提高行政效率;利于维护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局限:服务并受制于皇权,无法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第6课西方的文官制度背景:1、弊端:西方传统选官制度的弊端;2、经济:工业革命开展,要求扩大政府职能,提高官员素质;3、政治: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完善,要求公平、公正的选官机制;4、外部:科举制提供借鉴英国:1854年,提出关于建立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为文官制度建立奠基;1870年,规定多数文官职位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最终确立文官制度;特点:公开考试,择优录用;政治中立;职务常任;重视培
12、训;论功晋升;评价:实质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一种行政管理制度。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利于选拔人才,提高政府效率,提高国家治理水平;促进公平公正,扩大政权开放性,推动民主政治完善;促进资本主义经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问题:易滋生官僚习气,文官人数膨胀,增加国家财政负担,降低作效率;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1、晚清教育、选官改革评价:具有中体西用的特点,并未真正挽救清王朝的统治;培养人才,推动中国教育近代化和选官制度的近代化;2、1913年北洋政府颁布文官考试法草案标志着文官考试制度的建立;3、新中国干部制度和公务员制度特点:党管干部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的根本,建
13、立和推行公务员制度是干部人事制度的重大改革;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汉代以来法律儒家化:历代王朝统治手段多法律、礼教并用;1、原因:政治:维护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经济:小农经济占主导;思想:汉武帝以来,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其他:血缘宗族与宗法传统的影响;2、历程:开始:汉朝“以经注律”、“引经决狱”(春秋决狱);发展:魏晋时期,儒家开始系统地修改法律;完成:唐朝唐律疏议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也是礼法结合的典范;唐律的传承:宋代的宋刑统,明清时期的大明律大清律例3、评价:利于减少严刑峻法的弊端;利于儒学传播,思想教化,维护统一;道德凌驾于法律之上,同罪异罚,削弱法律的权威性;宋代以来乡
展开阅读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481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