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ppt课件(3)-(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ppt课件(3)-(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ptx》由用户(Q1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 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ppt课件3_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16 中国 赋税 制度 演变 ppt 课件 统编 2019 选择性 必修 一册 下载 _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_历史_高中
- 资源描述:
-
1、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了解中国古代了解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以及的演变以及关税、个人所得税制度在中国的产生和实行。制度在中国的产生和实行。上述材料表明了中国古代赋税制度与国家兴衰之间的关系。那么,上述材料表明了中国古代赋税制度与国家兴衰之间的关系。那么,中国古代的赋税状况如何呢?今天我们便来一起进行学习。中国古代的赋税状况如何呢?今天我们便来一起进行学习。中国历史呈现出王朝往复循环的周期性现象,打江山坐江山失江山,周而复始。黄炎培先生将其称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王朝崩溃的开始,往往是苛捐杂税的加重打破了社会的稳定。历朝历代一直在“低税王朝兴起重税起义爆发”的恶性循环中
2、打转,中国历史繁荣与贫困总是在轻税与重税中交替变更。卢洪友、张楠国家治理逻辑下的税收制度:历史线索、内在机理及启示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财政收入与人民负担中国古代的赋税和徭役:赋役制度赋税徭役为维护国家机器运转而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田赋(租):以田亩为依据的土地税丁税(调):以人丁为主的人头税户税:以户为依据的财产税其它杂税历代统治者强迫人民(主要是成年男子)从事的无偿劳役兵役力役杂役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1.西周时期:贡赋制度【补充知识】先秦时期的赋役制度西周分封制下贡赋制度,诸侯以上贡的形式缴税,为王室服役。诸侯交纳贡赋+力役地租方里而井方里而井,井九百亩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其
3、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八家皆私百亩亩,同养公田同养公田,公事毕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然后敢治私事。孟子孟子滕文公上滕文公上(1)背景:铁犁牛耕出现井田制逐渐瓦解,诸侯国财政收入减少2.春秋时期:相地而衰征、初税亩(2)内容:齐国:相地而衰征(据土地多少和好坏征收赋税)鲁国:“初税亩”(按亩收税)(3)影响: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和地主土地私有制的形成促进了奴隶制生产关系向封建生产关系转变客观上承认土地私有制,是中国古代土地税的开端田赋秦朝:秦朝:田赋田赋税率极高,税率极高,史称史称“收泰收泰半半之赋之赋”,即缴纳田即缴纳田地产地产量的量的三分之二三分之二作为田赋。作为田赋。汉朝:汉朝:汉初汉初休养生息
4、休养生息,田赋,田赋税率税率大大大大降低降低。(汉高祖时期实行汉高祖时期实行十五税一十五税一,汉景帝时期实行,汉景帝时期实行三十税一)三十税一)人头税秦朝:秦朝:秦朝向人民征收秦朝向人民征收极重极重的口赋的口赋,即人头税。,即人头税。汉朝:汉朝:汉朝人头税分汉朝人头税分口赋、算赋口赋、算赋,规定不分男女。,规定不分男女。(汉朝还征收汉朝还征收财产税财产税:如如车船税、算缗车船税、算缗钱钱、税民资等)、税民资等)徭役更卒:更卒:法定服务期限是一个月,服务地点是在本郡或本县法定服务期限是一个月,服务地点是在本郡或本县,承担修承担修筑城垣、道路、河渠、宫室、陵寝以及运输粮食等繁重劳动;筑城垣、道路、
5、河渠、宫室、陵寝以及运输粮食等繁重劳动;正卒:正卒:指到郡国和京城服兵役,役期一般是两年。指到郡国和京城服兵役,役期一般是两年。戍卒:戍卒:指到边塞屯戍,役期一般是一年。指到边塞屯戍,役期一般是一年。秦汉时期的赋役制度秦:赋役繁重 汉:舍地而税人妻子(52岁)老王(58岁)次孙(1岁)长孙(8岁)女儿(25岁)儿子(30岁)儿媳(28岁)算一算:汉代(武帝时期)老王一家一年缴税多少?田赋:土地产量1/30,种什么交什么丁赋:7-14岁,每人每年23钱 15-56岁,每人每年120钱,共480钱其他:大龄剩女,每人每年五倍赋税,补交480钱 献税,每人每年63钱,共441钱 劳役:老王和小王还要
6、各承担不同劳役 共计:1424钱可买284石米(一年吃最多200石)隋朝赋役制度朝代赋役制度名称备注北魏(孝文帝改革)租调制隋朝租调役制 租:即“田赋”,土地上的产出。调(人头税):缴纳定量的绢、帛、布。役:徭役,成年男子承担一定徭役。唐朝:租庸调制两税法1.唐前期:租庸调制(1)基础:均田制(2)对象:(3)内容(4)作用:租田赋,土地上的产出调缴纳定量的绢和布徭役成年男子承担一定徭役针对21-59岁之间的成年男子征收庸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保障政府财政收入纳庸代役保证农民生产时间,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租庸调制是以租庸调制是以均田制均田制的推行为前的推行为前提的,均田制规定提的,均
7、田制规定每个成丁的农民每个成丁的农民都都受田一百亩,(唐代奴婢及耕牛不得受田一百亩,(唐代奴婢及耕牛不得授田,妇女亦无授田之例,只有寡妻授田,妇女亦无授田之例,只有寡妻妾可得口分田三十亩。)因此妾可得口分田三十亩。)因此国家征国家征收租庸调时只问丁身,不问财产收租庸调时只问丁身,不问财产。凡凡是均田人户,不论其家授田是多少,是均田人户,不论其家授田是多少,均按丁交纳定额的赋税并服一定的徭均按丁交纳定额的赋税并服一定的徭役。役。有有田田则有则有租租,有有家家则有则有调调,有有身身则有则有庸庸。唐唐 陆贽陆贽2.唐中后期:两税法 唐朝:租庸调制两税法(1)时间: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
8、行两税法。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唐中期税制改革的原因?租庸调制的弊端严重,无法维持土地兼并导致均田制遭到破坏政府财政收入锐减(2)内容:以国家财政支出确定赋税总额,然后将总额分解到各地,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分夏秋两次征收。(以土地和资产为宗)“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度所与居者均,使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俗有不便者正之。旧唐书杨炎传 财政原则:量出制入。中央根据财政支出先做预算,定出总税额,再分配到各地征收,全国没有统一的税率。课税主体:不区分主户和客户,一律
9、以当时居住地登入户籍,缴纳赋税,即所谓“户无主客,以居者簿”。课税标准:不再按丁口征税,改为按家庭财产和田亩征税。纳税期限:每年分夏秋两季征收,“夏税无过六月,秋税无过十一月”。“两税法”颁布以后,到建中末年,就有了1300多万的两税收益两税法规定“以钱谷定税,临时折征杂物”,具体征收时采用货币与实物结合的方式,这种做法在国家税收领域引入了货币税,改变了传统的纯粹实物税历史,货币税的推行,不仅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加速了货币、商品意识的推广。自唐以后,以土地和财产为基础的税收制度逐渐占据了国家税收的主导地位,而以人丁为基础的税收制度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摘编自邱作文唐朝中期两税法改革简析根据材
展开阅读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478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