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5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ppt课件(2)-(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ptx

  • 上传人(卖家):Q123
  • 文档编号:5478422
  • 上传时间:2023-04-20
  • 格式:PPTX
  • 页数:45
  • 大小:15.44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ppt课件(2)-(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ptx》由用户(Q1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高中历史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ppt课件2_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中国古代 政治制度 形成 发展 ppt 课件 统编 2019 选择性 必修 一册 下载 _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_历史_高中
    资源描述:

    1、孟德斯鸠钱穆它的基本原则是它的基本原则是恐惧,要求一种恐惧,要求一种“极端服从极端服从”,人在那里如同牲人在那里如同牲畜一样。畜一样。整个西方人在政整个西方人在政治经验上都治经验上都还还比比较短浅。能讲这较短浅。能讲这句话的只有中国句话的只有中国人。中国政治比人。中国政治比西方进步。西方进步。为何他们有如此大相径庭的观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课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了解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在秦朝建立前后的巨了解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在秦朝建立前后的巨大变化大变化(先秦、秦至清)(先秦、秦至清);通过通过宰相制度宰相制度和和地方行政层级管理地方行政层级

    2、管理的变化,的变化,认识自秦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演认识自秦起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演变线索;变线索;时空坐标社会舆论视角的甲午战争研究国际法及国际关系视角下的甲午战争从国家宝藏看先秦政治制度看先秦政治制度从官员姿势看中央政治制度看中央政治制度从力量变化看地方政治制度看地方政治制度问题引领一:这四件宝藏中蕴含了何政治制度?宜侯夨簋龟甲刻辞毛公鼎遂公盨夏-世袭制 商-内外服制度 西周-分封制/宗法制夏朝宝藏-遂公盨x 遂公盨是古代西周中期遂国国君所铸的青铜礼器。内底铭文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关于大禹及德治大禹及德治的文献记录。专家认为这证实了大禹大禹及夏朝夏朝的确存在。思考:大禹与何制度

    3、有关?思考:大禹与何制度有关?世袭制请在此输入标题(一)夏朝(约前2070-约前1600)王位世袭制 约公元前约公元前20702070年,禹建立了世袭制王朝国家夏,禹就就是夏朝的君主。年,禹建立了世袭制王朝国家夏,禹就就是夏朝的君主。夏朝统治范围示意图夏朝统治范围示意图【王位世袭制王位世袭制】l方式:方式:父子相传父子相传,兄终弟及。兄终弟及。l特点:特点: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l结果:结果: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传子,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传子,“家天下家天下”的的局面逐渐形成。局面逐渐形成。l认识:认识:王位世袭制的出现是私有制发展到一定阶王位世袭制的出现是私有制发展到一定阶

    4、段的产物,是阶级对立的必然趋势。顺应了历史发段的产物,是阶级对立的必然趋势。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展潮流,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夏-世袭制 商-内外服制度 西周-分封制/宗法制商朝宝藏 龟甲刻辞商朝人在龟甲上刻字用于祭祀占卜和记录。左图龟甲反映了商朝统治者商朝统治者通过占卜占卜来决定国家大事。王权具有了神秘色彩思考:商朝统治者是在何思考:商朝统治者是在何种制度下决定国家大事?种制度下决定国家大事?内外服制度内内 服服外外 服服商王直接统治商王直接统治的王畿地区的王畿地区商王间接控制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落的方国和部落商族势力范围示意图(二)商朝(约前1600-前1046)内

    5、外服制度特点:特点:商王具有支商王具有支配内服与外服的实配内服与外服的实际权力,但际权力,但商王对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是附属国的控制力是有限的,外服地区有限的,外服地区有一定的有一定的独立性和独立性和松散性松散性,内外服制,内外服制度度实质上是一种松实质上是一种松散的部落联盟散的部落联盟。夏-世袭制 商-内外服制度 西周-分封制/宗法制西周宝藏-宜侯夨c 簋gu西周青铜器,于江苏出土,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共有铭文120余字,大意为西周康王册封夨为宜侯西周康王册封夨为宜侯,并赐他酒、铜器、土田和奴隶等。思考思考:宝藏反映西周的何制度?宝藏反映西周的何制度?分封制(三)西周(前1046-前771

    6、)-分封制概念概念社会形态:“封建制度”:与封建社会相联系。国家结构:“封邦建国”:在先秦时期简称“封建”,指的是分封制。目的目的对全国进行有效统治:“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左传对象对象 同姓王族(主体,如鲁周武王弟弟周公旦之子伯禽;燕姬奭(sh)西周宗室,受封于蓟(今北京)异姓功臣(姜尙,齐)先代贵族(微子,宋)内容内容权利权利 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世袭封国权、行政治民权、征派赋役权、军事征伐权(独立性)义务义务 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影响影响积极积极 初期巩固了周王朝的统治,扩展了疆域;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消极消极 诸侯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埋下分裂割据的隐

    7、患特点特点分封对象分封对象分封对象多元化,但以同姓亲族为主体分布地区分布地区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纵向联系纵向联系明确周天子权力和诸侯义务,形成贵族等级分封序列(秩序),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横向联系横向联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加强了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西周分封示意图夏-世袭制 商-内外服制度 西周-分封制/宗法制西周宝藏-毛公鼎西周青铜器,作器者毛公,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毛公鼎铭文约500字,主要是毛公歌颂自歌颂自己为国服务的政绩己为国服务的政绩,以此铸鼎传后世。思考思考:宝藏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宝藏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西周王臣在青铜西周王臣在青铜器铭文中器铭文中追念

    8、祖追念祖先功绩先功绩、告祭自告祭自己荣誉己荣誉,是为了,是为了加强其在加强其在宗族体宗族体系系中的地位。中的地位。宗法制(三)西周(前1046-前771)-宗法制宗法制宗法制目的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维护周王朝的统治和政治稳定核心核心“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特点特点以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是家族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国与家结合;大宗与小宗既具有相对性;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作用作用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样的宗法等级,有利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保证贵族政治上的垄断地位和特权地位,有利统治

    9、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强化王权。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影响深远。深远深远影响影响利:形成尊宗敬祖、尊老爱幼的浓厚亲情观,有利于社会安定和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弊:导致特权思想严重,等级制度森严;形成了传宗接代观念和重男轻女思想;人们崇尚权威,家长制盛行,缺乏反抗精神;裙带作风盛行,不利于民主法制的发展。联系联系两者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表现就是分封制。家国同构家国同构:家是小国,国是大家。家国同构体现 了血缘关系与政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的融洽治关系的融洽。这是种借助血缘人伦关系来治理国家的政治模式礼乐制礼乐制内容内容礼乐制度要求不同等级都安

    10、于名分,遵守礼制,不 得僭越目的目的巩固贵族的身份地位,协调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解 决权力认同问题,即天下归心实质实质维护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工具影响影响维护了西周政治稳定,保证了西周社会的和谐,对 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瓦解瓦解春秋后期,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三)西周的政治体制思考: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思考: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l 宗法制和分封制是西周的基本的政治制度,两者之间相辅相成,宗法制和分封制是西周的基本的政治制度,两者之间相辅相成,是互为表里的是互为表里的政治制度政治制度,共同维护西周政局的稳定。,共同维护西周政局的稳定。l 宗法制是分封制实行的基础,

    11、是维系分封制顺利实行的血缘纽带,也是巩固分宗法制是分封制实行的基础,是维系分封制顺利实行的血缘纽带,也是巩固分封制的重要手段,更保证了分封制的顺利推行和稳定实施。封制的重要手段,更保证了分封制的顺利推行和稳定实施。l 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之上的,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体现。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之上的,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体现。内外服制度内外服制度 分封制分封制与王室与王室关系关系王室与附属国是同盟关系,是形式上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但未必有血缘关系诸侯国的主体都与王室有血缘关系,即使无血缘关系也一般通过联姻与王室形成甥舅关系,作为血缘宗法关系的补充地方居地方居民组成民组成附属国内居民

    12、多是聚族而居,有血缘联系多数封国内血缘关系被打破对地方对地方控制力控制力不同不同对地方控制力相对较弱,有的附属国经常与商处于战争状态诸侯国对周天子的义务更加明确,对同姓诸侯的分封到达边疆要地,周王室的有效管辖范围扩大,形成“天下共主”地位关系关系目的都是为巩固王朝的统治,商王、周王对各国的控制并不严密,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和发展思考点:内外服制度和分封制的异同遂公盨夏-世袭制龟甲刻辞商-内外服制宜侯夨簋周-分封/宗法制自主探究一:先秦的政治制度有何特点?神权政权结合家国一体等级制度鲜明权力尚未高度集中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体制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完成了社会的转型。血缘社会转向了地缘社会,封建春秋战国

    13、时期,中国完成了社会的转型。血缘社会转向了地缘社会,封建诸侯、贵族分权转向了专制独裁、皇帝集权,血缘宗法制度崩溃,地缘郡县政诸侯、贵族分权转向了专制独裁、皇帝集权,血缘宗法制度崩溃,地缘郡县政治确立,最后形成中央集权制度。治确立,最后形成中央集权制度。辛田辛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开展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改(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开展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改革。变法运动成为战国时期的一股潮流,各国通过变法,推动了社会转型,逐革。变法运动成为战国时期的一股潮流,各国通过变法,推动了社会转型,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

    14、制度。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中外历史纲要(上)中外历史纲要(上)阅读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战国时期郡县制、官僚制等封阅读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战国时期郡县制、官僚制等封建政治制度开始产生的原因?建政治制度开始产生的原因?社会经济发展,宗族血缘关系瓦解,贵族等级分封制解体。社会经济发展,宗族血缘关系瓦解,贵族等级分封制解体。各国政治上的重大变革,使君主权力得到加强。各国政治上的重大变革,使君主权力得到加强。汉唐宋元明清问题引领二:官员的姿势为何有这些变化?概念解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专制主义专制主义”指国家政权的主宰指国家政权的主宰和中央决策方式,即皇权至上、皇帝和中央决策

    15、方式,即皇权至上、皇帝独裁;独裁;(主要矛盾:(主要矛盾:皇权皇权vsvs相权相权)“中央集权中央集权”指中央与地方的关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中央控制地方、地方绝对服从系,即中央控制地方、地方绝对服从中央。中央。(主要矛盾:(主要矛盾:中央中央vsvs地方)地方)秦秦 朝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形成从汉到元从汉到元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完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完善明明 清清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顶峰及衰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顶峰及衰落(秦(前221-前207)1.皇帝制度核心秦始皇 嬴政(一)特点特点皇帝皇帝独尊独尊创制与“皇帝”有关的一系列专

    16、用称号,如皇帝自称“朕”,命称“制”,令称“诏”,印称“玺”。“皇帝”成为我国君主专制社会最高统治者的专有称谓。皇权皇权至上至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和诸大臣听命于皇帝,一切政治、军事、法律事务的决定权都在皇帝手中。皇位皇位世袭世袭废除子议父、臣议君的“谥法”,自称“始皇帝”,后世以二世、三世计,以至“传之无穷”。(2.三公九卿制-官僚机构皇 帝御史大夫丞 相太 尉奉常廷尉少府卫尉宗正郎中令太仆典客治粟内史三三公公丞 相百官之长,统领百官;丞相府是行政中枢所在御史大夫副丞相,协理国政,掌管图籍文书,监察百官太 尉 最高武官,掌军事九九卿卿奉 常 宗庙礼仪教化郎 中 令 宫中警卫卫 尉

    17、 宫门警卫太 仆 宫廷车马廷 尉 司法、首都警卫典 客 少数民族宗 正 皇室宗族治粟内史 租税、财政少 府 皇家财政、官府手工业互不相属,互相牵制(一)秦(前221-前207)(一)秦(前221-前207)3.文书制度 有事请殹(也),必以书,毋口请,毋 (羁)请。睡虎地秦墓竹简内史杂 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觱(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睡虎地秦墓竹简行书睡虎地秦墓竹简影响:影响:(1)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够传送到全国各地(2)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3)为汉承秦制提供条件,具有较高史料价值(二)西汉(前202-公元9)中朝皇皇 帝帝中 朝外 朝尚书令侍中常侍丞相

    18、御史大夫太尉九 卿决策机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执行机构有事上报有事上报中朝:中朝:汉武帝设立中汉武帝设立中朝(或称朝(或称“内朝内朝”,包括侍中、尚书令、包括侍中、尚书令、常侍,负责决策),常侍,负责决策),使外朝丞相的权力大使外朝丞相的权力大大削弱。西汉晚期以大削弱。西汉晚期以后,丞相制被三公制后,丞相制被三公制取代,中朝尚书的权取代,中朝尚书的权力逐渐增大。中外朝力逐渐增大。中外朝制度的设立,加强了制度的设立,加强了皇权,削弱了相权。皇权,削弱了相权。(三)东汉(25-220)尚书台新的行政中枢尚书台:尚书台:至东汉,刘秀将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三公权力受到削弱。至东汉,刘秀将尚书台确立为

    19、新的行政中枢,三公权力受到削弱。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失权,忿强臣之,忿强臣之窃命窃命。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后汉书后汉书仲长统列传仲长统列传(四)隋唐(581-907)三省六部制皇皇 帝帝中书省尚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封驳执行决策机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执行机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特点:体系完整,职责分明,相互制约 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确立,标志着中央行政体制发展到新阶段。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确立,标志着中央行政体制发展到新阶段。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

    20、制基本沿袭未改。(五)两宋(960-1276)二府三司制皇皇 帝帝三司枢密院财政中书门下(政事堂)三司使御前会议台谏同平章事(宰相)参知政事(执政)枢密使(执政)枢密副使(执政)御史中丞知谏院行政军政监察二府三司二府三司(一)中枢行政体制的演变宋代二府三司制宋代二府三司制 宋代二府三司制示意图宋代二府三司制示意图 (宋太祖)把宰相的人数由两人增加(宋太祖)把宰相的人数由两人增加到三人,设立参知政事,使政务由宰相、到三人,设立参知政事,使政务由宰相、参知政事等,一起讨论,最后由皇帝亲参知政事等,一起讨论,最后由皇帝亲自裁决自裁决还设立枢密院掌管军政,其还设立枢密院掌管军政,其长官地位与宰相相等。

    21、另外,还把财政长官地位与宰相相等。另外,还把财政大权从宰相掌管中分离出来由大权从宰相掌管中分离出来由“三司三司”担任。其地位和宰相不相上下。至此,担任。其地位和宰相不相上下。至此,唐代所谓唐代所谓“总领一切事务总领一切事务”的宰相的权的宰相的权力完全被分割,君主独裁体制正式形成。力完全被分割,君主独裁体制正式形成。根据图示和所学知识思考宋代二府三司根据图示和所学知识思考宋代二府三司制有哪些特点?制有哪些特点?多设机构,分化事权,相权再度被削弱,多设机构,分化事权,相权再度被削弱,皇权再次加强。皇权再次加强。(六)元(1271-1368)中书省(一省制)皇皇 帝帝中书省御史台行政枢密院军事监察宣

    22、政院宗教、西藏吏户工刑礼兵 中书令一员以太子兼之右丞相、左丞相各一员统六官,率百司,居令之次,令缺,则总省事,佐天子,理万机”。元史百官志(七)明(1368-1644)废除宰相1.1.废丞相:废丞相:洪武十三年(洪武十三年(13801380年),明太祖废除中书省和丞相,亲理政务,年),明太祖废除中书省和丞相,亲理政务,绵延绵延10001000多年的丞相制度终结,标志封建君主专制发展到更高阶段。多年的丞相制度终结,标志封建君主专制发展到更高阶段。“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不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不闻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闻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不旋踵而亡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

    23、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中多有相,然其间所用者中多有小人小人,专专权乱政权乱政。今罢丞相,设五府、六部、。今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分理天下庶务,事皆朝廷总之事皆朝廷总之。以。以后嗣君,勿得议置丞相,臣下此请后嗣君,勿得议置丞相,臣下此请者,置之重典(重刑)。者,置之重典(重刑)。”明太祖明太祖皇明祖训皇明祖训2.2.内阁制:内阁制:废丞相后,明朝逐步建立起内阁制。内阁大学士协助皇帝处理大量废丞相后,明朝逐步建立起内阁制。内阁大学士协助皇帝处理大量政务,成为事实上中央行政的中枢首脑。政务,成为事实上中央行政的

    24、中枢首脑。明朝内阁形成示意图明朝内阁形成示意图内阁制度(七)明(1368-1644)明代内阁地位演变示意图明代内阁地位演变示意图 雍正帝时期,设置军机处,军机大臣直接秉承皇帝,逐渐成为掌管雍正帝时期,设置军机处,军机大臣直接秉承皇帝,逐渐成为掌管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提高行政效率,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提高行政效率,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军机处(八)清(1644-1911)清朝 军机处秦汉隋唐-坐而论道 宋元明-直立奏对 清-跪奏笔录军机处有何影响?军机处有何影响?军机处是皇帝的顾军机处是皇帝的顾问、秘书班子或问、秘书班子或“智囊智囊团团”,他们可以参议得,他们可以参

    25、议得失,为皇帝的决策提供失,为皇帝的决策提供参考,减少君主为政的参考,减少君主为政的失误失误在及时处理政在及时处理政务、提高行政效率方面务、提高行政效率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王国卿王国卿清代军机处浅论清代军机处浅论军机处不过是皇帝军机处不过是皇帝御用的秘御用的秘书书,实实在在只是皇帝的一个,实实在在只是皇帝的一个“南书房南书房”。钱穆钱穆军机处实现了从军机处实现了从“君主专政君主专政”向向“大臣行政大臣行政”、从、从“直接的帝直接的帝国个人专制国个人专制”向向“君臣联合行政君臣联合行政”的转变。这种变化令清政权在的转变。这种变化令清政权在“中年中年”时走向昌盛,并最终延时走向

    26、昌盛,并最终延长了其寿命。长了其寿命。美国汉学家白彬美国汉学家白彬办事效率高皇权发展到顶峰维护统治政治僵化阶段阶段调整、演变情况调整、演变情况趋势趋势两汉两汉魏晋魏晋隋唐隋唐北宋北宋元朝元朝明朝明朝清朝清朝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 君主专制的演变君主专制的演变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汉武帝时,重用侍从、秘书担任尚书令、侍中,形成中汉武帝时,重用侍从、秘书担任尚书令、侍中,形成中朝和外朝朝和外朝三省六部制形成、完善三省六部制形成、完善设中书门下设中书门下,增设参知政事、三司使、枢密使分割相权,增设参知政事、三司使、枢密使分割相权,形成二府三司形成二府三司设中书省替代三省设中书省替代三

    27、省,为最高行政机关为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长官行使相中书省长官行使相权,位高权重权,位高权重废丞相,权分六部,设置内阁废丞相,权分六部,设置内阁设置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设置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特点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特点04宰相权力不断分化宰相既实行分权,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又注重宰相既实行分权,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分权效率低下的弊端。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分权效率低下的弊端。03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由实位到虚位反映的是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宰相不再专职是对由实位到虚位反映的是宰相权限及权威的

    28、下降,宰相不再专职是对相权的限制压缩。相权的限制压缩。02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逐渐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逐渐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中央机构。01皇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削弱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步步削弱,君权的逐渐强化这条主线发展演变。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步步削弱,君权的逐渐强化这条主线发展演变。社会舆论视角的甲午战争研究国际法及国际关系视角下的甲午战争从国家宝藏看先秦政治制度从官员姿势看中央政治制度从力量变化看地方政治制度郡县制分为郡、县两级,郡县主要官吏都由中央直接任命秦郡国并行制 郡、县二级制 州、郡、县三级制西汉景帝、武帝

    29、后,诸侯国的权力被不断削弱;东汉晚期,原来的监察区“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州刺史有行政权和领兵权,形成内轻外重、干弱枝强的局面。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也主要是州、郡、县三级制汉州、县二级制废郡,以州统县隋道、州、县三级制 节度使根据山川形势把全国划分为10道,后增至15道,作为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后变成州县以上的一级行政实体。节度使拥兵自重,形成藩镇割据势力唐中国古代地方制经历了何演变?州(府、军、监)和县二级 路、州(府)、县三级制路的主要职责是监察州县各级官吏宋行省制行省制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化,形成了省、路、府、州、县多级行政制度元省、府、县三级制废行中书省,原行中

    30、书省的权力由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割,后向各省派出巡抚、巡按总揽一省之权明省、府、县三级制除巡抚外,设总督掌管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清自主探究:曲线的变化、地方制度的演变 反映地方制度何发展特点?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处于动态发展地方力量时间地方力量图郡县州郡县道州县路州县行省路承宣布政使司府州县府县省道府县秦汉唐宋元明清地方制度力量不断削弱层级日益细化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演变的规律性认识中央集权是推动地方行中央集权是推动地方行政层级变化的主因政层级变化的主因01王朝建立初期,一般要强化对地方的控制,对地方机构进行改革;王朝的后期,中央集权制到破坏,对地方的控制也随之减弱。分权

    31、是地方行政机构改分权是地方行政机构改革的基本方法革的基本方法02宋代设置通判监督知州,设置转运使削弱地方财政权;明代设置三司分掌地方民政与财政法、军事等,但分权易导致效率降低的局面出现。沿袭变革是历代地方行沿袭变革是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主线政层级变迁的主线03中国历代地方行政层级迁的一条主要线路是对前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基本沿袭和改进,沿袭主变革为辅。下稳上动是地方行政层下稳上动是地方行政层级结构变化的特征级结构变化的特征04纵观中国2000多年自建史,县作为地方行政层级的基层政区,是相对稳定的,而县之上的州府、省则变化很大。钱穆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任何一种制度都与特定的历史任何

    32、一种制度都与特定的历史环境、人事相配合。中国传统政治环境、人事相配合。中国传统政治制度在历史上存在百千年时间,也制度在历史上存在百千年时间,也给中国带来辉煌,这种制度自然就给中国带来辉煌,这种制度自然就是与当时的历史环境相适应的。评是与当时的历史环境相适应的。评价一种制度,要充分考虑时人有关价一种制度,要充分考虑时人有关该制度的评价,不能一味以今人的该制度的评价,不能一味以今人的标准来评价。标准来评价。合作探究:请你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作出评价专制政体是专制政体是既既无法律无法律又又无规章无规章,由,由单独一个人单独一个人按照按照一己意一己意志志与反复无与反复无常的常的性情性情领领导一切。导一切

    33、。孟德斯鸠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论法的精神中华帝国只是一艘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破败不堪的旧船不堪的旧船,只是幸运,只是幸运地有了几住谨慎的船长地有了几住谨慎的船长才使它在近才使它在近150150年间没年间没有沉没。它那巨大的躯有沉没。它那巨大的躯壳使周围的邻国见了害壳使周围的邻国见了害怕。假如来了一个无能怕。假如来了一个无能之辈掌舵,那船上的纪之辈掌舵,那船上的纪律与安全就完了律与安全就完了马嘎尔尼马嘎尔尼中国古代政治这中国古代政治这一制度体系,比一制度体系,比较有效地维持了较有效地维持了政治秩序政治秩序的稳定,的稳定,有利于在统治集有利于在统治集团中吸纳社会精团中吸纳社会精英,形成较高素英,形成

    34、较高素质的质的官僚队伍官僚队伍。张岂之张岂之中国中国历史十五讲历史十五讲课堂总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梳理朝代中央行政地方治理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隋唐两宋元明清世袭制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原始民主传统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原始民主传统内外服制内外服制郡县制、官僚制等封建政治制度开始诞生郡县制、官僚制等封建政治制度开始诞生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文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文书郡县制郡县制内外朝内外朝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郡国并行制郡国并行制 郡、县二级郡、县二级制制 州、郡、县三级制州、郡、县三级制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州、县二级制州、县二级制道、州、县三

    35、级制道、州、县三级制 节度使节度使二府三司制二府三司制 路、州(府)、县三级制路、州(府)、县三级制中书省(一省制)中书省(一省制)行省制行省制废宰相(洪武),设内阁(永乐)废宰相(洪武),设内阁(永乐)军机处(雍正)军机处(雍正)省、府、县三级制省、府、县三级制这节课需要掌握哪些内容(仅供参考)1.王位世袭制 方式 特点 结果 2.内外服制度含义、缺点 3.分封制 分封对象、诸侯义务、影响 4.宗法制 目的、核心、作用和影响 5先秦政治体制的特征 6皇帝制度特点、三公九卿制度概念 7文书制度影响 8、中朝制度作用 9三省六部制含义、特点、影响 10二府三司制度含义 11内阁、军机处相关知识 12中枢权力体系演变的特点 13从秦朝到清朝时期,地方制度演变(展开)14地方制度演变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ppt课件(2)-(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一册.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478422.html
    Q123
         内容提供者     
    相关资源 更多
  •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复习提纲.docx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复习提纲.docx
  •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期末复习必背知识点考点提纲.docx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期末复习必背知识点考点提纲.docx
  •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三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docx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三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docx
  •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6单元共6套单元检测试卷汇编(含答案).docx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6单元共6套单元检测试卷汇编(含答案).docx
  •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二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docx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二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docx
  •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一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docx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一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docx
  •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四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docx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四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docx
  •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六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docx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六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docx
  •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五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docx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五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docx
  • 第13课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 导学案--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第13课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 导学案--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
  • 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pptx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pptx
  •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模块综合评估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模块综合评估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易错知识点考点讲义.docx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易错知识点考点讲义.docx
  •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全册知识点复习提纲.docx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全册知识点复习提纲.docx
  •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