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 ppt课件(4)-(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二册.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 ppt课件(4)-(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二册.pptx》由用户(Q1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 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 ppt课件4_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12 水陆 交通 变迁 ppt 课件 统编 2019 选择性 必修 第二 下载 _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_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_历史_高中
- 资源描述:
-
1、新课导入新课导入学习要求:学习要求:1.了解古代的路、桥建设及主要交通工具;2.认识新航路开辟和工业革命对促进交通进步的作用。选择性必修二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五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第 12 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时空线索古代的陆路交通与水路交通对海洋的探索与全球航路的建立2 21 1目录CONTENTS3 3工业革命与交通的发展4 4交通与社会变迁古代的陆路交通与水路交通道路的发展演变陆路交通水路交通壹壹一一.古代的陆路交通与水路交通古代的陆路交通与水路交通1.1.古代交通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古代交通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2、”。鲁迅故乡(3)(3)生产的发展推动了人工生产的发展推动了人工道路发展,形成道路交通网道路发展,形成道路交通网(2)(2)定居后以住地为中心,但定居后以住地为中心,但货运仍依赖天然道路与河流。货运仍依赖天然道路与河流。(1)(1)原始人在自然界中习原始人在自然界中习惯性的足迹形成了惯性的足迹形成了“路路”一一.古代的陆路交通与水路交通古代的陆路交通与水路交通2.2.陆路交通:陆路交通:中国中国元:以大都为中心的驿路交通网汉:连接亚欧北非的通道陆上丝绸之路秦: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唐代:以长安为中心向各方辐射中国:(1).秦朝:修筑的驰道、直道和五尺道等,构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
3、2).汉代:开通了连接亚、欧、北非的大通道丝绸之路(3)唐代:驿道以长安为中心向各方辐射(4).元朝:构成了以大都为中心通向全国乃至境外的驿路交通网。驰道宽67.5米,中间三丈是皇帝专用的道路。著名的驰道有9条,有出今高陵通上郡(陕北)的上郡道,过黄河通山西的临晋道,出函谷关通河南、河北、山东的东方道,出今商洛通东南的武关道,出秦岭通四川的栈道,出今陇县通宁夏、甘肃的西方道,出今淳化通九原的直道等。直道,但一点都不直,而且是典型的军事公路。直道起点在离咸阳不远的云阳,经过陕西省抵达子午岭,然后到达今天陕西和宁夏交界处的定边县,再由定边南折向东北,进入鄂尔多斯草原,经过内蒙古乌审旗和东胜后,到达
4、终点站包头。这个“直道”九曲十八弯,目的是对付和防范匈奴。五尺道,五尺不足两米,道路很窄,是秦朝时连接云贵与蜀的重要商道。(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汉书.贾山传秦秦朝朝道道路路示示意意图图秦朝五尺道秦朝五尺道秦朝直道秦朝直道一一.古代的陆路交通与水路交通古代的陆路交通与水路交通唐时以首都长安为中心,有七条重要的放射状的驿道。1、从长安到西域的西北驿道;2、从长安到西南的驿道;3、从长安至岭南的驿道;4、从长安至江浙福建的驿道;5、从长安到北方草原地区的驿道;6、7、自长安至山东、东北地区和荆州、夔州、忠州
5、等西南地区。唐朝还有七条国际性驿道:一为从营州入安东道,二为登州海行入高丽渤海道(此为水上驿道),三为从夏州、云中至蒙古草原道,四为入回鹘道,五为安西西域道,六为安南天竺道,七为广州通海夷道。唐朝主要交通路线图唐朝主要交通路线图一一.古代的陆路交通与水路交通古代的陆路交通与水路交通据元史所载,腹里(应指中书省)计陆站175处,水站21处,牛站2处。河南行省陆站106处,水站90处。辽阳行省陆站105处。江浙行省马站134处,轿站35处,步站11处,水站82处。江西行省马站85处,水站69处。湖广行省陆站100处,水站73处。陕西行省陆站80处,水站1处。四川行省陆站48处,水站84处。云南行省
6、马站74处,水站4处。甘肃行省马站6处。总计全国站数约一千四百处。加上岭北、土蕃等处,应在一千五百处以上。鸡鸣驿鸡鸣驿鸡鸣驿,始建于元朝,鸡鸣驿,始建于元朝,图为明代遗存图为明代遗存一一.古代的陆路交通与水路交通古代的陆路交通与水路交通一一.古代的陆路交通与水路交通古代的陆路交通与水路交通2.2.陆路交通:陆路交通:西方西方条条大路通罗马条条大路通罗马是著名的英语谚语。罗马帝国为了加强其统治,修建了以罗马为中心,通向四面八方的大道。据史料记载,罗马人共筑硬面公路8万公里。这些大道促进了帝国内部和对外的贸易和文化交流。据说,当时从意大利半岛乃至欧洲的任何一条大道开始旅行,只要不停地走,最终都能抵
7、达罗马。相传条条大路通罗马这句话出自罗马皇帝尤利安(julian the apostate,331-363)之口。罗马大干道“阿庇乌大道”:兴建于公元前400年前后,用68年时间建成。由罗马东南方向越过亚平宁山脉通往布林迪西。一一.古代的陆路交通与水路交通古代的陆路交通与水路交通问题探究:以秦帝国与罗马帝国为例分析古代道路修建的影响。材料一 秦始皇时代,中央政府以极大的决心建立全国的交通道路网。凭借统一国家强大的组织力和雄厚的财政实力,秦朝很快建立起以公路交通为主,辅以运河运输的交通体系。在六国自身交通体系的基础上,这一体系呈现出统一、静态、闭合的特点。与秦帝国修建道路以维护自身统治不同,罗马
8、修筑道路与其大规模的对外侵略战争有直接关系,通过在战争中大肆掠夺,罗马积累了大量财富,这又为修筑道路提供了充分的财力支持。最后罗马帝国形成了以地中海海运为主动脉、以公路交通为血管的交通体系,呈现出囊括性、开放性的特征。摘编自牛秋实、葛臻明秦汉帝国与罗马帝国的交通及社会比较研究(1)(1)政治:政治:有利于有利于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提高行政效率;(2)(2)经济:有利于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经济:有利于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3)(3)社会:便利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社会:便利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4)(4)局限:局限:容易容易加重
9、徭役负担,激化社会矛盾。加重徭役负担,激化社会矛盾。一一.古代的陆路交通与水路交通古代的陆路交通与水路交通船的发明古人最初借助树干等物体漂浮于水上,后来进一步把类似物品捆绑在一起,制成了筏。进入新石器时代,人类刳(ku)木为舟,制造了原始的船。为了增大载重量和改善航行性能,人们开始在筏和独木舟的四周加装木板,同时对舟体采取连接、堵漏和捻缝等措施,木板船逐渐被发明出来。一一.古代的陆路交通与水路交通古代的陆路交通与水路交通3.3.水路交通:水路交通:中国中国1)中国:春秋时期:已有人工开凿的河流 运河(胥河、邗沟等)秦朝:秦始皇开凿连接湘水和离水的灵渠,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隋朝:大运河以洛阳
10、为中心,沟通了中国南方和北方元朝:京杭大运河 全长近1 800千米,为世界之最 大运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主要水源为微山湖,大运河全长约1797公里。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灵渠,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于公元前214年凿成通航。灵渠流向由东向西,将兴安县东面的海洋河(湘江源头)和兴安县西面的大溶江(漓江源头)相连,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一一.古代的陆路交通与水路交通古代的陆路交通与水路交通3.3.水路交通:水路交通:
11、中国中国大运河开凿的客观条件:隋朝完成统一,社会秩序逐步稳定;社会经济得到初步恢复和发展,为大运河的开凿创造了物质条件;中央集权加强,能够组织大规模人力和物力进行开凿。大运河开凿的作用:巩固了中央集权大一统的政治局面;加强了南北方的经济联系,也推动了区域沿岸经济发展;成为交通枢纽和大动脉。思考:隋朝开凿大运河的条件及作用1、秦朝时期,秦始皇为开拓岭南,统一中国,命人在兴安境内湘江与漓江之间修建一条人工运河,运载粮饷。灵渠凿成,秦始皇迅速统一岭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2、隋朝时期,为了加强南北交通,以及对江南地区的经济建设并且进行漕运,也为了巩固对全国的
12、统治;最终推动了区域沿岸经济发展,成为交通枢纽和大动脉。3、唐朝时期,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中西交通主要道路,大运河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不断完善驿道设施和管理制度;南方道路得到进一步开拓。4、元朝时期,国内运河重新疏浚,同时增加了海上漕粮运输,加强了南北经济联系,也奠定了政治中心转移到华北地区的经济基础。5、明清时期,政府通过修建道路,加强了对西部边疆和东北疆域的控制,曾是巩固国家统一的重要条件。但随着西方工业革命的进展,中国古代交通道路系统逐渐受到工业文明的绝大挑战。问题探究:中国古代水路交通演变以及产生影响?一一.古代的陆路交通与水路交通古代的陆路交通与水路交通3.3.水路交通:水路交通:西方西
13、方(1)法国米迪运河,开辟了避开直布罗陀海峡,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通道。(2)17世纪,荷兰阿姆斯特丹建立运河系统(3)1869年,开通苏伊士运河,成为西欧和南亚、东亚之间最近、最直接的水上通道(4)1914年,巴拿马运河通航,极大缩短了大西洋和太平洋距离1666年10月,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授权皮埃尔保罗德里凯(1604-1680),建设后来成为17世纪最宏大的土木工程项目之一的米迪运河米迪运河。米迪运河,其目的是连通大西洋和地中海,“通过避开直布罗陀海峡、海盗和西班牙国王的船队,促进贸易的繁荣”。阿姆斯特丹运河城阿姆斯特丹运河城区区一一.古代的陆路交通与水路交通古代的陆路交通与水路交通3.3.
14、水路交通:水路交通:西方西方对海洋的探索与全球航路的建立中国对海洋的探索及“海上丝绸之路”其他地区对海洋的探索和新航路的开辟国际运河的开挖与通航贰贰二二.对海洋的探索与全球航路的建立对海洋的探索与全球航路的建立1.1.古代中国对海洋的探索古代中国对海洋的探索时期时期探索探索西汉时期西汉时期宋元时期宋元时期明朝时期明朝时期初步形成东、南两条航线,东线通向朝鲜半岛和日本,南线通向印度洋。造船工艺和航海技术有了重大进步,使中国海船能够持续航行。郑和七次下西洋,船队航行至东南亚、印度、波斯湾、阿拉伯半岛、红海和东非沿岸等地,规模是历史上罕见的。郑和下西洋是明代永乐、宣德年间的一场海上远航活动,首次航行
15、始于永乐三年(1405年),末次航行结束于宣德八年(1433年),共计七次。在七次航行中,三宝太监郑和率领船队从南京出发,在江苏太仓的刘家港集结,至福建福州长乐太平港驻泊伺风开洋,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地,已知最远到达东非、红海。二二.对海洋的探索与全球航路的建立对海洋的探索与全球航路的建立1.1.古代中国对海洋的探索古代中国对海洋的探索二二.对海洋的探索与全球航路的建立对海洋的探索与全球航路的建立1.1.古代中国对海洋的探索古代中国对海洋的探索 材料 中国有悠久的海
16、洋航运史,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就出现了航海活动。春秋战国时期,激烈的战争对海洋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沿海贸易快速发展。秦朝航海事业进一步发展,大一统的局面,也使开辟海上航线成为可能。汉朝和唐朝造船和航海技术都有了进一步,宋元更是有了重大突破。元朝为了补充河运不足,开创了大规模海运漕粮。明前期,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开创了15世纪世界大规模航海,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壮举。王崇焕中国古代交通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归纳中国古代海洋航运事业发达的因素(1)政治:大一统局面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国力强盛;(2)经济:为了弥补陆路及河运的不足;发展对外贸易的需要;(3)技术:航海和造船
展开阅读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478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