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7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婴幼儿常见疾病及防治(.ppt

  • 上传人(卖家):仙人指路
  • 文档编号:5477128
  • 上传时间:2023-04-20
  • 格式:PPT
  • 页数:67
  • 大小:2.16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婴幼儿常见疾病及防治(.ppt》由用户(仙人指路)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婴幼儿 常见疾病 防治
    资源描述:

    1、婴幼儿常见疾病及防治婴幼儿常见疾病及防治安徽省桐城市人民医院儿科储昭乐安徽省桐城市人民医院儿科储昭乐婴幼儿常见疾病v呼吸道疾病 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v过敏性疾病 哮喘、过敏性鼻炎、荨麻疹v肠道疾病 胃肠炎、消化不良、肠系膜淋巴结炎婴幼儿常见症状发热发热v小儿正常体温小儿正常体温:腋温:36-37C;(5 分钟读数)低热:体温为体温为37.337.33838。中度发热:体温为体温为38.138.13939。高热:体温为体温为39.139.14040。超高热:体温为体温为4040以上以上上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痢疾)、脑膜炎、脊上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痢疾)、脑膜炎、脊髓灰质炎、乙脑、疟疾

    2、、败血症等。髓灰质炎、乙脑、疟疾、败血症等。发热发热v小儿正常体温小儿正常体温:腋温:36-37C;(5 分钟读数)低热:体温为体温为37.337.33838。中度发热:体温为体温为38.138.13939。高热:体温为体温为39.139.14040。超高热:体温为体温为4040以上以上上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痢疾)、脑膜炎、脊上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痢疾)、脑膜炎、脊髓灰质炎、乙脑、疟疾、败血症等。髓灰质炎、乙脑、疟疾、败血症等。发热发热v小儿正常体温小儿正常体温:腋温:36-37C;(5 分钟读数)低热:体温为体温为37.337.33838。中度发热:体温为体温为38.138.13939。

    3、高热:体温为体温为39.139.14040。超高热:体温为体温为4040以上以上上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痢疾)、脑膜炎、脊上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痢疾)、脑膜炎、脊髓灰质炎、乙脑、疟疾、败血症等。髓灰质炎、乙脑、疟疾、败血症等。发热发热v小儿正常体温小儿正常体温:腋温:36-37C;(5 分钟读数)低热:体温为体温为37.337.33838。中度发热:体温为体温为38.138.13939。高热:体温为体温为39.139.14040。超高热:体温为体温为4040以上以上上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痢疾)、脑膜炎、脊上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痢疾)、脑膜炎、脊髓灰质炎、乙脑、疟疾、败血症等。髓灰质炎、乙

    4、脑、疟疾、败血症等。发热发热v小儿正常体温小儿正常体温:腋温:36-37C;(5 分钟读数)低热:体温为体温为37.337.33838。中度发热:体温为体温为38.138.13939。高热:体温为体温为39.139.14040。超高热:体温为体温为4040以上以上上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痢疾)、脑膜炎、脊上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痢疾)、脑膜炎、脊髓灰质炎、乙脑、疟疾、败血症等。髓灰质炎、乙脑、疟疾、败血症等。发热发热v小儿正常体温小儿正常体温:腋温:36-37C;(5 分钟读数)低热:体温为体温为37.337.33838。中度发热:体温为体温为38.138.13939。高热:体温为体温为39.

    5、139.14040。超高热:体温为体温为4040以上以上上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痢疾)、脑膜炎、脊上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痢疾)、脑膜炎、脊髓灰质炎、乙脑、疟疾、败血症等。髓灰质炎、乙脑、疟疾、败血症等。处理处理v物理降温v药物降温 38.5以上、三个月以下婴儿均勿自行使用退热药物v积极寻找病因,治疗原发病物理降温v 洗温水澡,比体温低2-3度(以手腕内侧皮肤试水温,不烫为适宜温度)。洗温水澡对婴幼儿尤其有重要意义 v 温水擦裕:3234温水擦拭患者四肢,擦拭腋下、掌心、腹股沟、腘窝、脚心等部位,用力可略大,时间可稍长,有利降温。禁擦胸前区,腹部、后颈,这些部位对冷刺激敏感,易引起不良反应。v

    6、 酒精擦裕:现在不主张用这种办法用于儿童,因为儿童皮肤幼嫩,可能会部分吸收。v 冷枕、冰枕药物药物v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v对乙酰氨基酚(别名百服宁,泰诺林,必理通等)、布洛芬(异丁苯丙酸,芬必得为其缓释剂型)和来比林,上述两种药物都有儿科口服混悬液剂型。上述二药由于相对安全性和退热效果显著,均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儿童退热药v尼美舒利,12岁以下禁用!小儿高热惊厥小儿高热惊厥小儿热性惊厥的特点?(简单型)(简单型)具有显著地遗传倾向在同一种疾病过程中,很少发作两次以上典型的高热惊厥多见于6个月3岁小儿,6岁以后罕见患儿一般体质较好,多于病初体温骤升时出现惊厥,以上呼吸道感染时多见小儿热

    7、性惊厥的特点?(简单型)(简单型)全身性发作次数少、时间短、恢复快,一般持续数秒至极分钟,很少超过15分钟,惊厥停止后神志即可恢复正常 不伴有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也查不出神经系统异常体征,预后良好 25%40%(平均33%)的患儿以后发热易再次出现惊厥小儿热性惊厥的特点?(复杂型)(复杂型)初发病的年龄多小于6个月或大于6岁全身性惊厥持续时间多在15分钟以上,低热时也可出现惊厥在同一次疾病过程中(或在24小时内)惊厥发作一次以上预后较单纯型高热惊厥差惊厥的抢救腹痛:v症状:哭闹、腹胀、呕吐、腹泻、症状:哭闹、腹胀、呕吐、腹泻、便秘、腹部有包块。便秘、腹部有包块。v 有内科原因,也有外科原因

    8、。有内科原因,也有外科原因。v内科原因:如消化不良、便秘、肠炎、肠痉挛、内科原因:如消化不良、便秘、肠炎、肠痉挛、寄生虫等。寄生虫等。v外科原因:阑尾炎、肠套叠、先天性巨结肠等。外科原因:阑尾炎、肠套叠、先天性巨结肠等。v举例:先天性巨结肠表现:胎粪排出举例:先天性巨结肠表现:胎粪排出延迟,超过延迟,超过72小时;频繁呕吐;腹胀等。小时;频繁呕吐;腹胀等。2.腹痛:*小儿肠绞痛(肠痉挛)v满月左右的小婴儿容易发生肠痉挛满月左右的小婴儿容易发生肠痉挛,有的大约在有的大约在3周左右开始周左右开始,6周时高发。周时高发。3个月后会慢慢减少个月后会慢慢减少,有的婴儿要延续到有的婴儿要延续到4、5个月大

    9、。个月大。v症状症状:表现为原本活泼的孩子忽然尖叫哭闹,表现为原本活泼的孩子忽然尖叫哭闹,每每次发作都在差不多的时间次发作都在差不多的时间,尤其傍晚或半夜,尤其傍晚或半夜,一般每次哭闹持续两三个小时。一般每次哭闹持续两三个小时。*小儿肠绞痛(肠痉挛)v伴随症状:有的宝宝还会出现腹胀,脸色红胀,伴随症状:有的宝宝还会出现腹胀,脸色红胀,大多数是宝宝哭闹时吞下了气体引起的腹胀,大多数是宝宝哭闹时吞下了气体引起的腹胀,一般不伴发热、呕吐、腹泻等不适,哭闹停止一般不伴发热、呕吐、腹泻等不适,哭闹停止后若无其事。后若无其事。v对策:按摩(沿脐周顺时针方向),湿毛巾或对策:按摩(沿脐周顺时针方向),湿毛巾

    10、或暖水袋敷在婴儿腹部,游泳锻炼也是减少肠痉暖水袋敷在婴儿腹部,游泳锻炼也是减少肠痉挛发作的好方法,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解痉药。挛发作的好方法,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解痉药。腹泻腹泻v 轻症:一天腹泻轻症:一天腹泻10次,大便黄、绿色,次,大便黄、绿色,烂便,偶有呕吐。烂便,偶有呕吐。体征:皮肤弹性尚好、精神较好。对策:口服补液,服用相应止泻药、胃肠粘膜保护剂、肠道益生菌、去乳糖配方奶。v 重症:一天腹泻重症:一天腹泻20次,大便水样,频繁呕吐。次,大便水样,频繁呕吐。体征:皮肤弹性差、精神萎靡、唇周灰暗、呼吸深快。对策:静脉补液,针对病因治疗。病因病因 易感因素易感因素几种常见类型肠炎的临床特点 治

    11、疗方法治疗方法1、轻症减少饮食,口服补充液体,ORS补液盐。2、重症病儿经脉输液。3、建议去乳糖奶粉喂养。4、适当口服肠道粘膜保护剂。5、恢复期应给予易消化、富营养的食物。几种常见类型肠炎的临床特点几种常见类型肠炎的临床特点 -现类似出于细菌性痢疾的症状预防v加强食品卫生,生熟食物分开处理v提倡母乳喂养,避免夏季断奶v合理喂养,添加辅食要逐步进行v遵循辅食添加的原则,促进胃肠道功能的发育v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食前便后洗手,做好食品、食具消毒v避免长期滥用广谱抗生素荨麻疹荨麻疹v皮肤的特别过敏反应,呈现奇痒的淡红色肿块。皮肤的特别过敏反应,呈现奇痒的淡红色肿块。v可能因某些药物、感染或食物(如鱼

    12、、虾、蟹、可能因某些药物、感染或食物(如鱼、虾、蟹、蛋类等)引起,也有可能是因昆虫咬伤所致。蛋类等)引起,也有可能是因昆虫咬伤所致。但大部分是原因无法查清的。但大部分是原因无法查清的。v荨麻疹是来得迅速,去得快,突然发作,经十荨麻疹是来得迅速,去得快,突然发作,经十几分钟、数十分钟,以致数小时,很快自行消几分钟、数十分钟,以致数小时,很快自行消失而不留痕迹。也有数天后消失的。失而不留痕迹。也有数天后消失的。v荨麻疹也可发生在喉黏膜上,或肠黏膜上,而荨麻疹也可发生在喉黏膜上,或肠黏膜上,而引起呼吸困难、腹痛,同样也会很快消失。引起呼吸困难、腹痛,同样也会很快消失。v症状是突然皮肤瘙痒,随着出现淡

    13、红色的肿块,症状是突然皮肤瘙痒,随着出现淡红色的肿块,肿块扁平隆起,圆形或不规则,肿块奇痒难忍。肿块扁平隆起,圆形或不规则,肿块奇痒难忍。幼儿急疹幼儿急疹v是婴幼儿常见的以高热、皮疹为特点的病毒传是婴幼儿常见的以高热、皮疹为特点的病毒传染性疾病染性疾病v多见于多见于2岁以下岁以下v发热发热15天,体温高达天,体温高达39或更高或更高v热退疹出热退疹出,红色斑丘疹,可持续,红色斑丘疹,可持续34天天v有时可伴随眼睑水肿、咳嗽、腹泻、惊厥等有时可伴随眼睑水肿、咳嗽、腹泻、惊厥等v疹出后病情很快恢复,预后良好。感染后有终疹出后病情很快恢复,预后良好。感染后有终身免疫力身免疫力婴幼儿常见传染病及预防婴

    14、幼儿常见传染病及预防传染病的流行过程传染病的特征水水 痘痘v水痘是由水痘是由水痘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高度传染疾引起的高度传染疾病病,造成很痒的疹子及水疱为其特征。多见于造成很痒的疹子及水疱为其特征。多见于2-6岁的幼儿,冬春季发病多。岁的幼儿,冬春季发病多。v症状:头痛、疲倦、发烧(多在症状:头痛、疲倦、发烧(多在39C以下,以下,1-5天消退),最初皮肤起红疹子,发展很快。天消退),最初皮肤起红疹子,发展很快。起疹,过程为红疹起疹,过程为红疹水疱水疱干燥干燥结痂结痂脱落,脱落,一般不留疤痕,早期头皮出现疹子,可做为早一般不留疤痕,早期头皮出现疹子,可做为早期诊断,发痒。期诊断

    15、,发痒。流行特点易感人群未患过水痘的人群、儿童易患病。易感者接触患者后约90%发病。6个月前一般不发生水痘。控制传染源 隔离期自发病起至疹痂干为止,接触水痘的儿童留检3周。自动免疫 水痘减毒活疫苗 接触水痘后给予 被动免疫 丙种球蛋白,体质虚弱、免疫功能低下、使用免疫抑制剂、激素的小儿,在接触水痘72h内给予。呼吸道隔离卧床休息、加强护理剪指甲、换衣服 皮肤瘙痒 止痒镇静剂或炉甘石洗剂防止庖疹破溃感染继发感染者 抗生素激素禁用 已用激素者尽快减量停用麻 疹麻 疹急 疹发热发热发热34天后出疹体温升高天后出疹体温升高发热发热34天后退热疹出天后退热疹出出诊顺序耳后颈耳后颈前额,身躯前额,身躯四肢

    16、三天出四肢三天出完完颈颈身躯身躯全身,腰臂较多,一全身,腰臂较多,一天出齐天出齐出疹特点红色斑丘疹、充血,手脚心有疹色红色斑丘疹、充血,手脚心有疹色素沉着素沉着红色或暗红色斑丘疹红色或暗红色斑丘疹皮疹分布全身性全身性分散性或融合分散性或融合全身疹状及特点全身疹状差,结膜炎疹口腔有麻疹全身疹状差,结膜炎疹口腔有麻疹粘膜斑粘膜斑全身症状较轻全身症状较轻流行特点 易感人群治疗治疗v一般不需要治疗一般不需要治疗v对症处理对症处理v隔离患儿至出疹后隔离患儿至出疹后5天天v在婴幼儿集体场所,如发现可疑患儿,应隔离在婴幼儿集体场所,如发现可疑患儿,应隔离观察观察710天天预 防预防预防手足口病手足口病v手足

    17、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群群16,EV71型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型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v主要临床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斑丘疹、主要临床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斑丘疹、疱疹。重症病例可出现脑炎、脑脊髓炎、脑膜疱疹。重症病例可出现脑炎、脑脊髓炎、脑膜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v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v尤以 3岁以下 年龄组 发病率 最高?v多为2-10天v平均3-5天传播途径 密切接触传播为主要途径: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飞沫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消化道

    18、传播:进食被病毒污染的水或食物;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是造成传播的原因之一。易感人群 人群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但持续时间尚不明确 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由于不同病原型感染后抗体缺乏交叉免疫,可反复感染发病。成人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抗体。流行特征 手足口病分布广泛,无明显的地区性 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高发 本病常呈暴发流行后散在发生;流行期间,幼儿园和托儿所易发生集体感染,家庭也亦可发生聚集发病现象 该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在短时间内可造成较大规模流行。据国外文献报道,每隔23年在人群中可流行一次。一般病

    19、例表现 急性起病,发热 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预后良好,无后遗症 重症病例表现 神经系统:精神差、嗜睡、头痛、呕吐、易惊、肢体神经系统:精神差、嗜睡、头痛、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或瘫痪抖动、无力或瘫痪;查体可见脑膜刺激症、腱反射减弱查体可见脑膜刺激症、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或消失;危重病例可表现为频繁抽搐、昏迷、脑水肿、危重病例可表现为频繁抽搐、昏迷、脑水肿、脑疝脑疝;呼吸系统:呼吸浅促、困难,呼吸节律改变,口唇呼吸系统:呼吸浅促、困难,呼吸节律

    20、改变,口唇紫绀,口吐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液紫绀,口吐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液(痰痰);肺部可闻肺部可闻及痰鸣音或湿罗音及痰鸣音或湿罗音 循环系统:面色苍白,心率增快或缓慢,脉搏浅速、循环系统:面色苍白,心率增快或缓慢,脉搏浅速、减弱甚至消失,四肢发凉,指减弱甚至消失,四肢发凉,指(趾趾)发绀,血压升高或下发绀,血压升高或下降。降。预防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感染的关键。预防个人预防措施 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21、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洗手很重要!洗手很重要!预防 托幼机构及小学等集体单位的预防控制措施 在本病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对患儿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根据疫情控制需要当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小儿常见急性呼吸

    22、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发热及腮腺非化脓性肿痛(一侧或双侧耳下部以耳垂为中心肿大、疼痛),其病毒除侵犯腮腺外,还可累及各种腺组织及心、肾、肝、神经系统等器官。传染源 早期患者和隐性感染病例。腮肿前6天至腮肿后9天内有高度传染性。传播途径 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通过唾液污染物及尿液等直接接触传播。易感性 普遍易感,最常见学龄期及学龄儿童1岁内婴儿极少感染。感染后具终身免疫。流行特征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为主。在儿童集体机构中易造成暴发流行。控制传染源 隔离病人至腮腺肿胀完全消失为止。易感儿检疫3周。自动免疫 减毒活疫苗 皮内注射、皮下注射、喷鼻或气雾。不能用于孕妇、先天或获得性免疫低下以及对鸡蛋白过敏者。腮腺炎疫苗(麻疹、腮腺炎和风疹三联疫苗)。被动免疫丙球无预防作用。腮腺炎免疫球蛋白效果不肯定。药物预防 板兰根30克或金银花9克煎服,每日1剂,连续6天。治疗 对症治疗 给予流质饮食,避免酸性食物刺激,保持口腔清洁。使用中药内外兼治 内服普济消毒饮,外用如意金黄散。干扰素治疗。安徽省桐城市人民医院儿科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婴幼儿常见疾病及防治(.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477128.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