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0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节日资料(集锦19篇).docx

  • 上传人(卖家):一起向未来
  • 文档编号:5462245
  • 上传时间:2023-04-18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33.82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节日资料(集锦19篇).docx》由用户(一起向未来)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节日 资料 集锦 19
    资源描述:

    1、节日资料(集锦19篇)节日资料(1) “元”有开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意思。元旦(NewYearsDay,NewYear)便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也被称为“新历年”“阳历年”。元旦又称“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定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而以西历的1月1日为新年。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年法”,确认新年(元旦)为中国的法定节日。元旦也是世界上很多国家或地区的法定假日。 节日资料(2) 元旦的庆祝方式一:全中国甚至是全世界都知道的,很多国家都把元旦顶为法顶节日,在元旦这天

    2、放假。新中国成立后,也规定元旦为法定节日放假一天。 元旦的庆祝方式二:现在比较普遍的就是由团体组织的活动,如元旦联欢会、挂庆祝元旦的标语、或举行集体活动等,以前就有组织敲锣打鼓、集体跳民族舞的,现在在电视记录片上还能看到,到科技发展的今天,就演变为联欢晚会什么的了。近年更是有旅游、聚会等节目,反正元旦这天并没有太多的传统,在这一天假期了就任人发挥了。甚至,元旦这天对年轻一代来说只意味着一天的假期。 元旦的庆祝方式三:保留着中国传统的庆祝方式就是在以民间了,尤其是在农村。每到元旦,家家户户都会燃放炮竹,杀鸡宰鹅的,拜祭过各方神灵后就是一家人团聚一餐。至于更为浓重的庆祝方式暂时还没见过。 节日资料

    3、(3) 1、古代中国元旦习俗 古代元旦是农历正月初一,是为了纪念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历代皇朝都在元旦举行庆贺典仪祈祀等活动,如祭诸神祭先祖,写门对挂春联,书写福字、舞龙灯,民间也逐渐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贴春联、放鞭炮、守岁、吃团圆饭以及众多的堆火等庆祝活动。 2、现代中国元旦习俗 1949新中国成立后,把阳历1月1日定为元旦,由于元旦是在我国民国时期才诞生的,庆祝的习俗习惯,当然大都是类似于春节的习俗,或者也可以说是春节的袖珍版,毕竟元旦不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虽然沿用了部分的传统庆祝方式,比如放烟花,杀三生,祭鬼神,拜祭先祖等。 节日资料(4) 1、饺子 常常听到南方的小伙伴说,北方朋

    4、友无论过什么节都会吃饺子。是的,元旦也不例外。 饺子,又可以叫做“娇耳”。关于饺子的历史呢,大概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医圣张仲景把一些驱寒的药材包裹在面皮里做成月牙形的食物,给百姓治冻疮。所以,北方才会有“不吃饺子会冻坏耳朵”这一说法。直到这种食物流传到现在,它已经从一种药用的食物演变成了南北方、世界各地都可以食用的一种食物。 有一句民谣唱“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吃了饺子才算过年。 2、年糕 年糕,“年高”。年糕的来历和除夕一样,传说每到年末就会有一只名叫“年”的怪兽跑到村子里来,偷吃粮食、伤害百姓。村民们为了保护自己,就会在家门口挂上搓成条的食物,这样,年兽吃饱了就不会来伤害人了。 到了我们

    5、今天,吃年糕变成了为来年讨个好兆头,三种颜色、红黄白,寓意金银。白色如银黄色金,红色的就是“红利”。 3、椒柏酒 这个酒可大有意义。椒柏酒就是指椒酒和柏酒,传说,椒是玉衡星(北斗七星)变的,喝了能长生不老;而这个柏呢,也是一味仙药。正月初一用来祭祖或者孝敬老人,以期长辈身体健康、延年益寿。另外,椒柏酒还有食疗的作用,可以解毒、除瘴气、强身健体。 4、汤饼 就是面片汤。“南方米饭,北方面”。北方的朋友们,过年过节都有吃面食的习惯。“玄冬猛寒,清晨之会,涕冻鼻中,霜凝口外,充虚解战,汤饼最佳。”这么冷的天气,人都冷的直打哆嗦,不如来一碗热腾腾的汤饼,暖暖你的胃。 5、鱼 正所谓“年年有余”,我们中

    6、国人在年末的时候桌上少不了用鱼做出来的菜,什么“糖醋鲤鱼”、酸菜鱼、豆花鱼。新的一年里,“鱼”跃龙门,财源广进 节日资料(5) 冬至(Winter Solstice)又名一阳生,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 ,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23日之间。20XX年的冬至是12月21日。 古人认为自冬至起,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天地阳气开始兴做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 节日资料(6) 冬至习俗1:享祀先祖 早在

    7、东汉崔寔四民月令中已有记载,说民间要向玄冥和祖祢供荐黍羊之物。冬至祭祖的记载,至宋代多起来。东京梦华录讲京师最重冬至节,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武林旧事说以馄饨享先。明清时代冬至祭祖盛行。嘉靖江阴县志记载:“节朝悬祖考遗像于中堂,设拜奠,其仪并依元旦。”在宗族制度兴盛的南方地区,祭祖往往在祠堂进行,嘉靖江西南康县志:“冬至祀先于祠,醮墓如清明。”福建省流行冬至祭祀始祖的风俗,如万历建阳县志说:“是日大族行祭始祖之礼。”福建祀祖用专门制作的粉米圆子。清人冬至祀祖一般是祀于家,祭于墓,聚族而居的南方。往往像清明和中元一样,在家庙祭祀祖先。 冬至习俗2:吃饺子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

    8、要的节气,冬至过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之一,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在冬至这一天中国南北方会有不同的习俗,北方大部分地区会吃饺子、南方会吃汤圆,还有谚语:冬至到,吃水饺,以及关于该节气的诗词和影视作品。 冬至习俗3:吃馄饨 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

    9、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所以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另有一种说法:冬至之日,京师各大道观有盛大法会。道士唪经、上表,庆贺元始天尊诞辰。道教认为,元始天尊象征混沌未分,道气未显的第一大世纪。故民间有吃馄饨的习俗。燕京岁时记云:“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混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实际上“馄饨”与“混沌”谐音,故民间将吃馄饨引伸为,打破混沌,开辟天地。后世不再解释其原义,只流传所谓“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谚语,把它单纯看做是节令饮食而已。 冬至习俗4:喝羊肉汤 冬至吃羊肉的习俗据说是从

    10、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羊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习俗。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现山东滕州一带,这天被称作伏九,节前会给长辈送诸如羊肉等礼品,伏九家家都要喝羊肉汤,对个人对长辈对家庭都为图个好兆头。 冬至习俗5:吃汤圆 吃汤圆在明、清时期已经约定俗成。在冬至这天,要“作粉圆”或“粉糯米为丸”。这些在史料上也有正式的记载,称“冬至,粉糯米为丸,名汤圆”。做好汤圆后要祀神祭祖,而后合家围吃汤圆,叫做“添岁”。所以,冬至吃汤圆,古而有之。 吃汤圆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是冬至

    11、必备的食品,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 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团。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象征家庭和谐、吉祥。 还有一种解释是:冬至是一年中最长的一夜,冬至那天,天还未亮,妇女们就起来生火煮汤圆,先敬天祭祖,再全家围坐吃汤圆。所以冬至吃汤圆,除了表示太阳(阳光)逐渐回来,也代表团圆的意思,现代人更喜欢把它当成圆满的象征。 节日资料(7) 元旦的日期 元旦是每年的1月1日。元旦是真正意义上的新年,因为其日

    12、期是每年的1月1日,这一天是全世界的新年,当然在元旦节当日,我们会享受到许多风格各异的习俗和美食,还会有许多奇奇怪怪的传统节目在等着你。 元旦来源 中国元旦历来指的是农(夏、阴)历正月初一。“元旦”的“元”,指开始,是第一的意思,元旦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象形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阳,下面的“一”代表地平线。“旦”即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象征一日的开始。 人们把“元”和“旦”两个字结合起来,就引申为新年开始的第一天。元旦又称“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 元旦发展 “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晋代诗人辛兰曾有元正诗:“元正启令节,嘉庆

    13、肇自兹。咸奏万年觞,小大同悦熙。”记述了元旦庆贺的情景。 南朝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宋代吴自牧梦粱录中有关于:“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的记载。 元旦习俗 历代皇朝都在元旦举行庆贺典仪祈祀等活动,如祭诸神祭先祖,写门对挂春联,书写福字、舞龙灯,民间也逐渐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贴春联、放鞭炮、守岁、吃团圆饭以及众多的“社火”等娱乐欢庆活动。 节日资料(8) 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是感恩节。感恩节是美国人民独创的一个古老节日,也是美国人合家欢聚的节日,因此美国人提起感恩节总是备感亲切。感恩节是美国国定假日中最地道、最美国式的节日,它和早期美

    14、国历史最为密切相关。 1620年,一些朝拜者乘坐“五月花”号船去美洲寻求宗教自由。他们在海上颠簸了两个月之后,终于在酷寒的十一月里,在现在的马萨诸塞州的普利茅斯登陆。 在第一个冬天,半数以上的移民都死于)饥饿和传染病,活下来的人们在第一个春 季即1621年开始播种。整个夏天他们都热切地盼望着丰收的到来,他们深知自己的生存以及殖民地的存在都将取决于即将到来的收成。最后,庄稼获得了意外的丰收,为了感谢上帝赐予的丰收,举行了3天的狂欢活动。从此,这一习俗就沿续下来,并逐渐风行各地。1863年,美国总统林肯宣布每年十一月的第四个星期四为感恩节。感恩节庆祝活动便定在这一天,直到如今。届时,家家团聚,举国

    15、同庆,其盛大、热烈的情形,不亚于中国人过春节。 感恩节庆祝模式许多年来从未改变。丰盛的家宴早在几个月之前就开始着手准备。人们在餐桌上可以吃到苹果、桔子、栗子、胡桃和葡萄,还有葡萄干布丁、碎肉馅饼、各种其他食物以及红莓苔汁和鲜果汁,其中最妙和最吸引人的大菜是烤火鸡(roastturkey)和南瓜馅饼(pumpkinpie),这些菜一直是感恩节中最富于传统和最受人喜爱的食品。 人人都赞成感恩节大餐必需以烤火鸡为主菜。火鸡在烘烤时要以面包作填料以吸收从中流出来的美味汁液,但烹饪技术常因家庭和地区的不同而各异,应用什么填料也就很难求得一致。 另外,加拿大的感恩节是在十月的第二个星期一。 节日资料(9)

    16、 各地的除夕风俗大致相同,但有些地方的风俗很有特点,如苏州、北京、台湾等。苏州的除夕守岁时,都要等待从枫桥寒山寺传来的洪亮钟声。当钟声穿过沉沉夜色,传到千家万户时,就标志着新春的来临。 无论春夏秋冬,每日半夜正交子时,寒山寺中就会传出这口巨钟的洪响,民间称为分夜钟。这口钟,已成为苏州城乡方圆数十里人民生活的时间信息。寒山寺钟声还出现在诗中,流传最广的就是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现在,每年除夕,苏州寒山寺仍遵循万古不变的古老习俗,击钟以分岁。姑苏城乡,到了守岁的最后一刻,会从广播中传出宏亮的寒山寺钟声,报导一年的开始。千家万户,听

    17、到钟声,爆竹齐鸣,使古老的寒山寺钟声成为了一种时代的象征。 北京的除夕这一天更是忙碌,祭祖、接神、接灶。祭神拜祖的仪式一开始,整个北京城便淹没在一片震耳欲聋的爆竹声中。人们还在自己家院子里,铺上芝麻秸,全家人都去踩,叫踩岁,取长命百岁的意义。除夕通宵灯火齐明,人们辞岁守岁。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各家的饺子也下锅了,人们尽情的娱乐。 除夕在台湾不叫除夕,而叫“过年日”。午后,在厅堂神龛前上供牲体。到了晚上,合家焚香叩拜,然后对长者辞岁。接着是“围炉”,也就是丰盛的年夜饭,一家人围坐一桌,桌上摆满菜肴,桌下放置火盆。“围炉”为除夕带来高潮,远在他乡的游子,除非万不得已,再远再忙也要赶回家团圆。年夜饭

    18、后,便高燃蜡炬来守岁,儿媳妇为长辈们添富寿,不能早睡,坐得越久,长辈得富寿越长,这是表示孝心。 节日资料(10) 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因元宵是节日食品而得名,元宵节的主要活动是观赏灯火,所以又称灯节。道教称正月十五为上元,合七月十五、十月十五的中元、下元为三元,分属天地水三官的诞辰。民间一般习惯称作正月十五,或称过十五。曲阜、邹城、泗水一些地方称正月十五为“过小年”、“小年”。十五是继春节之后的一个比较重大的传统节日,至今城乡仍然普遍庆祝。 唐朝以前,有腊月赏灯的习俗,是汉明帝从西域引进的。据僧史记载,西域腊月晦日,称为大神变,该日烧灯裱佛。汉明帝引进以后,逐步发展为赏灯。唐代把赏灯的时间正式

    19、定为正月十五,唐玄宗时规定元宵节前后三天弛禁,开市赏灯。宋代并颁诏令,把元宵赏灯作为一项制度确立下来。明太祖建都南京,为了招徕天下富商,放灯十天。清太宗时,仍然规定元宵三夜,开市赏灯。到了近代,全国各地赏灯的起止日期,参差不齐,有的三夜,有的五夜,有的甚至长达十夜。民国时期规定,元宵节前后三天为灯节,十四日为试灯,十五日为正灯,十六日为残灯。这一习俗在德州、淄博等地至今不衰,其他地区一般只十五日一天,个别地区两天。 山东的花灯种类繁多,各有特色。胶东、鲁中和鲁西南地区习惯用豆面和玉米面做成生肖灯,照家庭成员属相,每人一盏属相灯,节日晚上共置一盘中点燃,俗传谁的灯燃亮的时间长,谁必长寿。有的做全

    20、部十二生肖灯,寓意在于消除病灾,使人丁兴旺。此外做代表十二个月的月灯,用于祈祷各该月收获的农作物、水果和蔬菜取得丰收。做狗灯摆在门口,做牛灯、马灯送在牛棚、马棚,做鸡灯放在鸡窝上,做金鱼灯放在水缸里,做荷花灯、寿桃灯、娃娃灯放在居室各处。乳山等地做一盏“看场佬”灯,形为一肩扛各种农具的老人,节日晚上由家中男孩点燃送到打谷场园中间,燃尽之后由家中长者据燃烧情况预卜当年各种作物的丰歉。也有的地方,元宵节傍晚,人们插上灯芯,填进食油,然后庄重地点燃。据说从灯芯燃烧后的形状可以得到各种“信息”。如六月灯的灯芯烧成米粒状,就预示小麦将获得丰收。民间传说,元宵节的灯光,是吉祥之光,能驱妖避邪除百病。所以人

    21、们往往端着灯互相照照脸庞,还要照一照屋内屋外的各个角落。诸城的习俗与胶东相似,不同的是女主人等家人入睡后,端着面灯逐个地照一下肛门,边照边念:“豆面灯,豆面灯,照照腚眼不招虫。”据说,这样做可以防止肠道传染病。 元宵节这天,一些地区庙会十分热闹。费县玉皇庙会在元宵节这天举行“送驾”仪式。送驾队伍由八杆彩旗前导,继而是锣鼓队,高跷、旱船、狮子舞等尾随其后。进了庙宇,焚香献供,载歌载舞。最后将立春时做的“春公鸡”纷纷撒下,兴尽而归。曲阜、邹城、泗水交界处的尼山,是孔子诞生地,正月十五有夫子洞庙会(又有“圣庙会”、“夫子洞会”等名称),会期三天,会场设在尼山孔庙门前,参加者多为年轻妇女与儿童,会中有

    22、卖玩具、小吃的摊贩,有唱戏等文艺活动,赶会的人常多达数万人。滕州的元宵节“打花”更是令人倾倒。人们用铁锨端着铁水,向树林中扬撒,火树银花,飞珠溅玉,令人拍手叫绝。 一些偏远农村,虽然没有什么灯会和庙会,但习惯开展一些很有趣味的活动。鄄城的姑娘们在元宵节这天制作花树和花姑娘。她们先用枣枝和彩纸做成花树,再用秫秸和彩纸做成花姑娘,然后把花姑娘挂到花树上,最后把花树插到粪堆上,意思是希望棉花取得丰收。 节日资料(11) 传统节日手抄报资料总结 简单的传统节日手抄报图片,中学生春节手抄报素材大全, 传统节日手抄报-春节。春节,俗称“过年”,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从腊月二十三的“小年”开始,一直到

    23、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一系列的民俗活动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农耕文明的精华,承载了人们对合家团圆、健康向上、富足美满的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并集中展示了我们的民族性格特征。 中国的传统节日手抄报素材,清明节的手抄报图片大全,小学清明节手抄报内容资料。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4月5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时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故清明节总是在公历4月4日、4月5日、4月6日三天中的一天。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传统活动为扫墓。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节日资料(12) 祝愿老师节日快乐黑板报资料 我说老师啊

    24、!那年您骂我是笨蛋,我可还记着的,不过没您那次骂,我还没今天呢!对您说声谢谢!我是月亮,因为你太阳,人类可以目睹我的光彩。老师,你的守护,是我千年的祈盼。 我是月亮,因为你-太阳,人类可以目睹我的光彩。老师,你的守护,是我千年的祈盼。我是幼苗,您是雨露,滋润我干枯的心田。我是小草,您是太阳,照耀我成长的路。谢谢您,老师! 我是幼苗,你是雨露,滋润我干枯的心田。我是小草,你是太阳,照耀我成长的路。谢谢您,老师!我是幼苗,你是雨露,滋润我干涸的心田.我是小草,你是太阳,照耀我成长的路 我若是CEO,您就是CEO的老师。我若是总统,您就是总统的妈妈。不管我将来人生的路将是怎样,我都会永远爱您,老师!

    25、我们喜欢您,年轻的老师:您像云杉一般俊秀,想蓝天一样深沉;您有学问,还有一颗和我们通融的心。 我们都坐着,老师只有您站着!您站着的时候,我们看见了一棵参天大树,您挥动的手臂摇落了满树的硕果。我多想再一次注视您的目光让热情重新把我的.理想点燃我多想再一次聆听您的讲课让知识重新给我飞翔的翅膀。 我多想再一次注视您的目光,让热情重新把我的理想点燃;我多想再一次聆听您的讲课,让知识重新给我飞翔的翅膀。我的灵魂是你净化的,我的天空是你支撑的,老师我一定要给您一片蓝天。祝您幸福健康! 我的老师呀,我是多么想念您!借助科技送贺词,谢谢您我尊敬的老师!我的好老师,真得很想您! 我的第二母亲,老师你辛苦了!为了

    26、我们的幸福,吃再多的苦你又何曾说不呢? 微笑是一条曲线,它能使许多东西变直。祝您节日快乐!忘不了您的笑脸,遗忘不了青春厚重的记忆。但愿明月千里寄相思,祝福您好人一生平安。 万水千山总是情,洒向人间都是爱!天涯海角有尽处,只有师恩无穷期。祝福您,老师! 天下最慈祥最关心我的是妈妈,你就像妈妈一样爱我。天底下的老师们,你们是天上耀眼的星星,用你们那明亮的星光照亮每一位学生的心灵,祝福你们,感谢你们! 节日资料(13) 我们的节日中秋节手抄报资料内容 月光传递福,月光传递情,月是故乡圆,佳节倍思亲,说一句祝福,道一声平安,愿你一切都安好,幸福快乐又健康,祝中秋节快乐,万事都如意! 下面是关于我们的节

    27、日中秋节手抄报资料内容的内容,欢迎阅读! 中秋节手抄报 中秋节各地习俗 赏月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 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

    28、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吃月饼 我国城乡群众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月饼最初是在家庭制作的,清袁枚在隋园食单中就记载有月饼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

    29、”、“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心愿,月饼还被用来当做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 其它中秋节的习俗 中国地缘广大,人口众多,风俗各异,中秋节的过法也是多种多样,并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在福建浦城,女子过中秋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在建宁,中秋夜以挂灯为向月宫求子的吉兆。上杭县人过中秋,儿女多在拜月时请月姑。龙岩人吃月饼时,家长会在中央挖出直径二、三寸的圆饼供长辈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让晚辈知道。这个习俗是源于月饼中藏有反元杀敌讯息的传说。金门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 广东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主要是妇

    30、女和小孩,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晚上,皓月初升,妇女们便在院子里、阳台上设案当空祷拜。银烛高燃,香烟缭绕,桌上还摆满佳果和饼食作为祭礼。当地还有中秋吃芋头的习惯,潮汕有俗谚:“河溪对嘴,芋仔食到”。八月间,正是芋的收成时节,农民都习惯以芋头来祭拜祖先。这固然与农事有关,但民间还有一则流传广泛的传说:1279年,蒙古贵族灭了南宋,建立元朝,对汉人进行了残酷的统治。马发据守潮州抗元,城破后,百姓惨遭屠杀。为了不忘胡人统治之苦,后人就取芋头与“胡头”谐音,且形似人头,以此来祭奠祖先,历代相传,至今犹存。 中秋夜烧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塔高13公尺不等,多用碎瓦片砌成,大的塔还要用砖块砌成,

    31、约占塔高的1/4,然后再用瓦片叠砌而成,顶端留一个塔口,供投放燃料用。中秋晚上便点火燃烧,燃料有木、竹、谷壳等,火旺时泼松香粉,引焰助威,极为壮观。民间还有赛烧塔规例,谁把瓦塔烧得全座红透则胜,不及的或在燃烧过程倒塌的则负,胜的由主持人发给彩旗、奖金或奖品。据传烧塔也是元朝末年,汉族人民反抗残暴统治者,于中秋起义时举火为号的由来。 江南一带的民间在中秋节人习俗也是多种多样。南京人中秋爱吃月饼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桂花鸭”于桂子飘香之时应市,肥而不腻,味美可口。酒后必食一小糖芋头,浇以桂浆,美不待言。“桂浆”,取名自屈原楚辞少司命“援北方闭兮酌桂浆”。桂浆,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后采摘,用糖及酸

    32、梅腌制而成。江南妇女手巧,把诗中的咏物,变为桌上佳肴。 南京人合家赏月称“庆团圆”,团坐聚饮叫“圆月”,出游街市称“走月”。 明初南京有望月楼、玩月桥,清代狮子山下筑朝月楼,皆供人赏月,而以游玩月桥者为最。人们在明月高悬时,结伴同登望月楼、游玩月桥,以共睹玉兔为乐。“玩月桥”在夫子庙秦淮河南,桥旁为名妓马湘兰宅第,这夜,士子聚集桥头笙箫弹唱,追忆牛渚玩月,对月赋诗,故称此桥为玩月桥。明亡后,渐渐衰落,后人有诗去:“风流南曲已烟销,剩得西风长板桥,却忆玉人桥上坐,月明相对教吹箫”。长板桥,即原先的玩月桥。 近年来,南京夫子庙已重新修葺,恢复明清年间的一些亭阁,疏浚河道,待到中秋佳节时,就可结伴同

    33、来领略此地的玩月佳趣了。 江苏省无锡县中秋夜要烧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纱绢,绘有月宫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线香编成,上面插有纸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 江西省吉安县在中秋节的傍晚,每个村都用稻草烧瓦罐。待瓦罐烧红后,再放醋进去。这时就会有香味飘满全村。新城县过中秋时,自八月十一夜起就悬挂通草灯,直至八月十七日止。 安徽省婺源中秋节,儿童以砖瓦堆一中空宝塔。塔上挂以帐幔匾额等装饰品,又置一桌于塔前,陈设各种敬“塔神”的器具。夜间则内外都点上灯烛。绩溪中秋儿童打中秋炮。中秋炮是以稻草扎成发辫状,浸湿后再拿起来向石上打击,使发出巨响并有游火龙的风俗。火龙是以称草扎成的龙,身上插有香

    34、柱。游火龙时有锣鼓队同行,游遍各村后再送至河中。 四川省人过中秋除了吃月饼外,还要打粑、杀鸭子、吃麻饼、蜜饼等。有的地方也点桔灯,悬于门口,以示庆祝。也有儿童在柚子上插满香,沿街舞动,叫做“舞流星香球”。嘉定县中秋节祭土地神、扮演杂剧、声乐、文物,称为“看会”。 在北方,山东省庆云县农家在八月十五祭土谷神,称为“青苗社”。诸城、临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坟祭祖。冠县、莱阳、广饶及邮城等地的地主也在中秋节宴请佃户。即墨中秋节吃一种应节食品叫“麦箭”。山西省潞安则在中秋节宴请女婿。大同县则把月饼称为团圆饼,在中秋夜有守夜之俗。 河北省万全县称中秋为“小元旦”,月光纸上绘有太阴星君及关帝夜阅春

    35、秋像。河间县人认为中秋雨为苦雨,若中秋节下雨,当地人则认为青菜必定味道不佳。 陕西省西乡县中秋夜男子泛舟登崖,女子安排佳宴。不论贫富,必食西瓜。中秋有吹鼓手沿门吹鼓,讨赏钱。洛川县中秋节家长率学生带礼物为先生拜节,午饭多于校内聚餐。 一些地方还形成了很多特殊的中秋习俗。除了赏月、祭月、吃月饼外,还有香港的舞火龙、安徽的堆宝塔、广州的树中秋、晋江的烧塔仔、苏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等。 节日资料(14) 春节节日手抄报资料 每年的春节可以说是我们国家一年中最热闹的节日了,春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也是我们最重视的节日,春节到处都是喜庆的氛围,家家户户张灯结

    36、彩过大年,下面是关于春节节日手抄报资料的内容,欢迎阅读! 春节节日手抄报 春节驾车安全注意事项 农历新年正步入倒计时,春节假日的到来,免不了要驾车回家探亲或者外出旅游。在享受外出轻松自在的同时,安全防范意识必不可少。春节是合家团圆的欢乐日子,出行安全尤为重要,因此出行时要谨记以下春节驾车安全注意事项: 1、不要酒后驾驶 酒后驾车是违法行为,酒精麻痹神经,使人反应变慢,遇到紧急情况不能正确地做出避险处理,故会给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带来威胁 2、谨防疲劳驾驶 在疲劳的状态下开车,判断能力和反应能力都下降了,很容易发生偏离路线和翻车等事故。提醒大家,不要疲劳驾驶。保证出行之前有良好的睡眠;开车过程中注意

    37、停车休息,感觉到疲劳时及时停靠路边安全地带休息。 3、防止超速行驶 超速行驶是件危险的事情,超速行驶过程中遇到突发事件时来不及反应,而且超速行驶的车辆发生机械故障的机率也大大的增加了,容易造成爆胎或者制动失效等。春节期间,出行人数暴增,不超速行驶是对他人也是对自己负责。 4、掌握出行路线 开车出行前,要先设定出行路线,重视掌握路况信息,了解天气和相关的路况信息。 5、做好车辆检查和保养 出行前一定要进行车辆性能的.检查和保养工作,除了要对汽车的气路管道、水路管道、油路管道等进行检查和保养,为了更加好的保障汽车的安全性,还要对车辆的点火系统、动力系统、发动机管理系统等进行全面的检查,从而消除安全

    38、隐患。 快乐的春节 “当当当”伴随着锣鼓声,春节来到了我们身边。人们放着鞭炮,敲着锣鼓,用响亮的声音打开了新年的大门。家家户户都在门前贴上对联,挂上红灯笼。朋友都来串门,吃上一年才能吃一次团圆饭。大人们给小朋友们发红包,小朋友们开心极了,一个劲地冲去抢红包整个世界都喜气洋洋的。 关于春节,流传着一个神秘的故事。传说在很久的一个山谷里,住着一个怪物,叫做“年”。每到新年的时候,“年”就会去袭击山下的一个小山村。村里的人知道怪物来了,家家户户都把门锁得紧紧的,可不管怎样,年都会进来,偷吃人的东西,伤害人畜。人们都害怕极了,但又无能为力。这时一个仙翁走过来,他告诉村民,年害怕红色和响声,人们听了,连

    39、忙去买对联和鞭炮,把对联贴在门上。晚上,年又来了,它一见红色,又听到响亮的鞭炮声,就赶紧逃跑了。所以过年时一定要在门上贴对联哦,不然年就会来偷吃你家的东西哦! 除夕夜,我约了几个小朋友一起去院子里去放烟花。我把一个烟花放到地上,然后由一个胆大的小朋友去点火,不过几秒钟,烟花就燃起了美丽火花,好看极了!我们有时还会进行“烟花比赛”,“啊哈,我的烟花比你高!”“我的烟花比你漂亮!”整个世界都充满了欢声笑语。 我喜欢春节,“过新年,穿新衣,开开心心过大年”我们唱着快乐的歌谣,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节日资料(15) 我们的节日春节手抄报资料 在天空五彩缤纷烟花的映衬下,老人满足的笑容中,孩子们俏皮地捂着

    40、耳朵等待鞭炮在耳边炸响的动作里,我感受到,春节像醇醇的美酒,是甜的。下面是关于我们的节日春节手抄报的内容,欢迎阅读! 我们的节日春节手抄报 春节传说-熬年守岁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

    41、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

    42、着把一切邪瘟 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春节 “当当当”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烟花和炮竹响起来了。烟花升到半空中,一瞬间全爆炸了,烟花像是一朵美丽的莲花在空中展开的笑脸,又像是无数明亮而璀璨的流星,各种各样,五光十色,把天空点缀得格外美丽。笑声、鞭炮声、喊声、乐曲声合成美妙的旋律包围着人间,真是热闹极了! 春节就是在这些热闹的爆竹声中向我们走来。我喜欢春节,因为过春节不用上学,也不用写作业,没走几步还能变成小财主。过年的时候,我每天都起个大早,跟着爸爸妈妈到处去拜年,见到大人我就说:“新年好!”哈哈,红包就到手了! 我知道一个关于年的传说。很久以前,在静静的

    43、山谷里,住着一只叫年的怪兽,每到新年的晚上,怪兽就会去袭击山脚下的一个小村庄,村里人知道会来怪物,把门锁得紧紧的,可是不管怎样,年都会走进屋里去,偷吃村民的东西,伤害人畜。大家都害怕极了,但又无能为力,第二天一大早,人们纷纷收拾好东西,准备去城里,等过完年再回来。这时,一位仙翁走过来,他告诉村民,年害怕红色和响声,人们听了,连忙买了对联贴在门上。晚上,年又来了,它一见红色,又听到锣鼓声阵阵,吓得赶紧逃跑了。从此,村庄太平了。以后每逢过新年,家家户户都会贴对联、放爆竹,这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鞭炮声还在响,整个世界都是一片欢声笑语。我爱春节,爱这个充满祥和的节日。 节日资料(16) 元旦,是中国最

    44、热闹的节日,即世界多数国家通称为“新年”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在历法上,人们已经习惯称地球绕太阳转一周为一年【也就是365天】。但是由于地球绕太阳运转没有固定的起点和终点,所以一年的起点和终点都是人为规定的,这就造成了各种历法的不一样。 相传“元旦”一词来自我国最早的皇帝之一X颛顼,他规定以农历正月为“元”,初一为“旦”。后来有的朝代对元旦的日期有所变更,但原则上还是以每年的第一天为元旦,如夏代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商代以十二月初一为元旦,而周代则以十一初一为元旦,秦代以十月初一为元旦。直到西汉汉武帝时,历史学家司马迁等人才重新制定历法,并规定每年正月初一为元旦,又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得

    45、以明确,同时确定农历1月1日为“春节”从此历代都没有改变过。但是“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 ”还有在南朝时文史学家萧子云的介雅中的“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宋代吴的梦粱录中的“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 节日资料(17) 重阳节节日资料介绍 重阳节,又称登高节、重九节、九月九、茱萸节、菊花节等,是汉族的传统节日。时在农历九月初九日,故又称九九重阳,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三节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大节,也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曰重阳,

    46、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倍受历代文人墨客吟咏,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重阳节自古就有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赏菊、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衰。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 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2017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节日资料(18) 父亲节资料:节日日期 每年2月13日:俄罗斯 每年3月19日:比利时、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圣约瑟日) 每年5月8日:韩国(双亲节) 每年5月31日:德国 每年6月4日:丹麦 每年6月第一个星期日:立陶宛 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日:奥地利、比利时 每年6月第三个星期日:中国、新加坡、阿根廷、加拿大、智利、哥伦比亚、哥斯达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节日资料(集锦19篇).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462245.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