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高一地理新教材必修2 背诵内容整理教学课件.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中图版高一地理新教材必修2 背诵内容整理教学课件.pptx》由用户(丹乡武阿哥)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图版高一地理新教材必修2 背诵内容整理教学课件 图版 地理 新教材 必修 背诵 内容 整理 教学 课件
- 资源描述:
-
1、 1.世界人口分布的最显著特点是不均衡性和具有趋向性五大人口稠密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欧、北美东北部2.人口分布特点人口分布不均衡:这是世界不同地区和国家人口分布的总特 征,世界人口稠密地区基本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我国东 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人口分布具有趋向性:人口趋向于分布在气候温和湿润,地 势低平,沿河和沿海等地区。3.热带多雨地区人口分布特点热带多雨地区,人口最稠密的地方通常不在平原,而在 。原因:热带高原和山地的一定海拔范围内,气候凉爽,雨量 适中,排水通畅。此外,这一海拔超出疟蚊分布上限,人们可 免受疟疾等疾病袭扰。4.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自然因素(因素):气候、地形
2、、水文、土壤、植被等。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和通信条件、文化教育、政府政策,以及宗教和地方习俗等。5.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提出人:胡焕庸线连接城市:黑龙江瑷珲(今黑河市爱辉区)和云南腾冲“胡焕庸线”与我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半 干旱区界线、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界线,以及地势的第二、三级 阶梯界线具有关联性。这说明我国人口分布主要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1.区别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人口迁移指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其他地区,永久性或 长久性地改变其定居地地行为,往往超过一年。人口流动是指因工作、学习、旅游、探亲等原因暂时性离开 原居住地而外出的人口移动现象。2.国际人口迁移新大陆
3、被发现后:大规模跨洲迁移活动增多;迁移人群是欧 洲殖民者,非洲黑奴,亚洲中、日印等国居民;方向是从旧大 陆到新大陆。二战之后,外籍劳工逐渐成为主体,欧洲由净迁出区变为净 迁入区,拉丁美洲由净迁入区变成净迁出区。北美洲和大洋洲 是最大的移民迁入地区。特点为:劳务输出成为主要形式;国 际难民数量增加,持续时间长;发展中国家专业人才移民。3.国内人口迁移建国到改革开放前:政策移民(技术人员、退伍军人、干 部、知识青年等),满足国家发展需要,方向是从内陆迁往边 疆地区。改革开放后:特点为人口向城镇迁移,人口向东部迁移。4.人口迁移理论人口推拉理论推力:原定居地的不良环境,如气候恶劣、人口过多、食品 供
4、应短缺、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等。拉力:吸引人们迁往新定居地的因素,如适宜的气候、廉价 的土地、较多的就业机会和较高的收入、良好的教育条件、理 想的生活方式、稳定的社会环境、多样的文化等。5.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经济因素: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政治因素:如中东地区的战乱所导致的国际难民地迁移。社会文化因素:宗教、种族、外出求学等。生态环境因素:生态环境的变化与生态脆弱区人口容易迁出。1.区别“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衡量指标均为人口规模,前者为最多,后者为最适宜。2.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大小的因素对一个区域而言,资源环境承载力是一个整体,它的大小常 常是由区域中的“
5、短板”即最紧缺要素决定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不仅受区域资源、环境因素的影响,还 收经济水平、科学技术、社会文化和地域开放程度等因素的影 响和制约。3.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自然环境与资源的状况:是决定一个地区人口合理容量的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可 以使一个地区人口的合理容量大幅提高。科学技术水平:科学技术水平提高,会扩大资源的开发领域,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从而提高人口合理容量。地域的开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越高,与外界的资源互补性 强,人口合理容量也就越大。4.各因素与人口容量的相关性 1.按照功能划分,乡村内部功能区主要有公共空间、居住区 和生产区。其中,公共空
6、间是村民进行各种活动和交流的场 所,常在乡村中心。外围一般是居住区,再往外是生产区。2.乡村内部空间结构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同的乡村空间结构 体现了人类生产、生活与周围环境的关系。3.城镇内部土地利用类型包括、行 政中心区、文化教育区、混合功能区、休闲娱乐区、生态功 能保护区”等 4.城市内部主要功能区的特点商业区特点(分布在城区或交通干线旁、地价高、土地利 用率高、人流量大);住宅区特点(最普遍的用地方式、经 济的发展导致住宅区呈现不同等级的分化);工业区特点(一般分布在城市边缘、靠近河流、铁路和公路等交通便利 的地方)。5.城 市 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最根本的是受经济因素的影响,具体是各类土
7、地利用的付租能力比较下的结果。6.其它因素影响下的城市空间结构历史因素(如北京市中心的故宫)、社会因素(如美国的 唐人街、黑人聚居区)、行政因素(如雄安新区的城市规划 和建设)、收入高低引起的高低住宅区的分异(高级住宅区 一般位于河流上游、城市上风向、山坡海拔高处、近文化区)7.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的布局高级住宅区:多位于城市外围,一般布局在河流上游、城 市上风向、海拔较高的山坡上、靠近绿地和湖泊、靠近文化 区和教育区(如高等院校等);低级住宅区:多位于城市内部,一般布局在工业区附近。8.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 合理利用城乡土地,建设资源节约型城乡。建设良好人居环境,构建环境友好型城乡。处理
8、好各种关系,建设和谐的城乡。1.地域文化是人类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下,经过长期生产生活实践创造的,具有显著特色的文化。2.地域文化特点有“区域性、多样性、独特性、相对稳定性”3.地域文化在乡村景观中的体现,主要体现在村落景观、房 屋建筑放个和土地利用景观上。城市建筑表现原因建 筑 格 局 建 筑 风 格 建 筑 结 构 4.地域文化在城市景观中的体现 5.特色民居建筑福建客家土楼(补充)分布位置:闽西山区范围狭小的平地或较平缓的斜坡上 文化意涵:体现了迁徙文化的特征从建筑选址看,由于平地已经由原住民所占,外来的客家 人只能在山区建造房舍;从建筑景观看,保留了中原地域特色的汉族大院
9、屋型民居 建筑景观特色,以圆形、方形最为常见;建筑其它用途:防御盗匪打劫、抵御山中猛兽;防震、防 火、采光好;墙体厚度大,隔热保温,冬暖夏凉。类似的建筑:广东东部的“围龙屋”1.城镇化的主要表现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城镇人口增加)、乡村地域 转化为城镇地域(城镇建设用地增加)、农业活动转化为非 农业活动的过程(经济结构变化)。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核心 指标是“城镇化率”,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2.城镇化的三个阶段缓慢发展阶段:城镇化率低于30%,第一产业为主导加速发展阶段:城镇化率30-70%,第二产业为主导成熟阶段:城镇化率达到并超过70%,第三产业为主导 3.世界不同地区城镇化特点发达
10、国家特点:起步早、发展慢、目 前总体水平高,城镇化率一般达到70%以上,处于成熟阶段。出现郊区化现象。发展中国家特点:起步晚、发展快、目前总体水平低、地区差异大,大部分 发展中国家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城镇化率多在50%以下。4.城镇化的好处创造就业机会,促进产业调整;社会进步,传播文明;科 技进步,生产发展;城乡互动,全面发展。5.城镇化的问题环境问题: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 染等。人口问题:城镇人口大量增加,就业压力增大。住房问题:过多人口造成住房紧张,出现贫民窟和棚户区。交通问题:交通拥堵、停车困难等问题出现。1.农业是人类利用动植物生长和繁殖获得产品的物质生产部 门。广义
11、上的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狭义上的农业是指“种植业”。2.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等显著特点。3.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气候因素热量:热量越丰富的地区,可以种植农作物的时间越长,农作物的产量越高、种类越丰富。降水:年降水量大于400mm,适于发展种植业,季风气候 具有雨热同期优势。光照和昼夜温差:通过影响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从而影响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地形因素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山地地区适宜发展林业和牧业:坡度较大,土壤贫瘠;丘陵地区适宜发展林果业。土壤因素肥力、土层厚度、酸碱度等会影响农作物生长。水源因素河湖水、浅层地下水、季
12、节性积雪融水、高山冰雪融水等。干旱区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水源丰富的绿洲地带或河谷地区。4.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因素:对农产品的品种和规模有较大影响。技术因素:改良热量不足:塑料大棚、温室技术;改良地形条件:缓坡修梯田,发展立体农业;喷灌、滴灌,节水或解决土壤盐碱化问题;冷藏和保鲜技术使农产品市场大为扩展交通因素:交通运输快捷便利,可以节省农产品运输成 本、存储费用和运输时间。乳畜业和园艺(蔬菜、花卉)业 需要布局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政策因素:各国政府用来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业发展 的重要手段。劳动力素质的高低和数量的多少是重要的农业区位因素。1.工业:对自然资源进行开采、采集和对原材
13、料或半成品进 行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2.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3.工业区位因素分条解释:例如钢铁工业原料(铁矿石),动力(煤炭);有色冶金工业原料(有色金属矿石),动力(煤炭和水电):是否接近消费市场,产品不便长途运输:交通运输方式、距离、价格等:数量;价格(成本);素质(文化程度和技能):是否临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是否有国家政策支持、税收减免等:例如,精密仪器和电子工业对环境的要求高,发电厂和钢 铁厂有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化工厂具有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水泥厂有大气污染,印染厂和造纸厂有水污染。4.污染工业的布局大气污染的工厂布局要求:单一盛行风的下风向、与盛行 风向垂直的郊外、最小风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