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准备与启动(1949--1956)ppt课件-(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准备与启动(1949--1956)ppt课件-(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由用户(Q1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准备 启动 1949 1956 ppt 课件 统编 2019 必修 中外 历史 纲要 上册 下载 _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_历史_高中
- 资源描述:
-
1、中国现代史(1949年至今)过渡时期(19491956)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三大改造和开始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时期(19531956年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十年建设探索时期)(1956年底1966.5)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51976.10)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简称新时期,改革开放)(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曲折发展时期中国现代史基本线索中国现代史的主线是中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重点掌握1956、1978、1992年三个重要时间节点前后的史实变化及其因果。*阶段特征总体特征: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也是全面学习苏联、建设现
2、代化的准备和全面启动时期。政治上: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初步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系;新中国外交逐渐走向成熟,从“一边倒”方针发展为更具包容性和开放性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济上:由多种经济成分并存过渡到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启动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建设,并取得架巨大成就。思想文化上:毛泽东为首的领导集体从理论和实践上继续探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问题;社会主义科技、文化和教育事业开始起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准备与启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准备与启动(1949-1956)考点一:过渡时期的中国民主法制建设与外交必备
3、知识清单必备知识清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外交。考查角度考查角度社会主社会主义过渡义过渡时期时期1.(2020全国全国卷,卷,41)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一边倒一边倒2.(2015全国全国卷卷,31)中苏关系友好中苏关系友好学俄文热学俄文热一、民主法制建设(一)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前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前提1、条件(1 1)军事)军事-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取得胜利,国民政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取得胜利,国民政府统治已被推翻;府统治已被推翻;(2 2)理论)理论-七届二
4、中全会和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为七届二中全会和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为新中国成立做了理化准备新中国成立做了理化准备;(3 3)政治)政治-全国人民和民主人士的支持、拥护;中共中央全国人民和民主人士的支持、拥护;中共中央由延安迁往北平由延安迁往北平2、准备: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1)中心议题:讨论新中国的成立问题讨论新中国的成立问题(2)主要内容:(3)历史地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共同纲领起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临时宪法作用,是建国初期的作用,是建国初期的施政纲领施政纲领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
5、党领导的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初步建立制度的初步建立。3、成立: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4、意义:所谓“以法法之”者,其事大关世道人心,如纲常伦纪、教养大典,则宜立法以为准焉。立法之人,必先熟谙各国风教,大小上下,源委重轻,无不了然于胸中,然后推而出之,乃能稳惬人情也。兴各省新闻官,专收十八省及万方新闻篇有招牌图记者,以资圣鉴。洪仁玕资政新篇设问1 近代中国人民是如何探索民主政治的?概括材料一反映的政治主张。如何评价这一政治主张?主张:向西方学习;制定法律,以法治国;设新闻官。评价: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反
6、映了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设问1 近代中国人民是如何探索民主政治的?梁启超著立宪法议,指出立宪政体“必民智稍开而后能行之”,但“行之在十年以后,则定之当在十年以前”“故采定政体,决行立宪,实维新开宗明义第一事,而不容稍缓者也。”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孙中山同盟会宣言依据材料概括指出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的政治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它们在当时的中国不能实现的共同原因。政治主张:维新派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革命
7、派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制。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具有妥协性;中国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外反动势力强大。设问1 近代中国人民是如何探索民主政治的?照搬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是一条走不通的路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工农民主”、“人民民主”、“新民主主义”等民主概念,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民主政治理论并加以实践设问2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主作了怎样的努力?*中国特色 民主奠基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开始真正当家作主,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
8、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200510)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国近代的其他国家政权有着哪些本质的差异?结合所学,指出新中国成立对国家政治建设的作用。差异: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是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国家政权。作用:新中国成立为国家政治建设奠定了牢固的基石。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也。商君书设问2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主作了怎样的努力?*中国特色 民主奠基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开始真正当家作主,成
9、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200510)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是怎样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跨越?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也。商君书(二)新中国的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确立:19541954年年 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届全国人大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新中国第一部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社会
10、主义性质的宪法,体现了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2)意义:核心考点深化共同纲领与1954年宪法的区别项目项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年宪法背景背景1949年新中国正式成立年新中国正式成立之前之前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制度即将的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制度即将确立确立制定主体制定主体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内容内容制定了新中国各项制度制定了新中国各项制度的总原则的总原则以根本大法的形式规定了国家的以根本大法的形式规定了国家的国体与政体国体与政体性质性质具有
11、临时宪法的作用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类型宪法历史作用历史作用对新中国的各项工作起对新中国的各项工作起到了规范和指导作用到了规范和指导作用为我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为我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提供了法律保障社会主义社会提供了法律保障核心考点深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制度的区别1(2012广东高考,广东高考,1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夕,发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夕,发动群众宣传和讨论宪法草案的标语口号有动群众宣传和讨论宪法草案的标语口号有A“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而斗争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而斗争”B“争取社会主义在我国的完满
12、实现争取社会主义在我国的完满实现”C“坚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的方针”D“热烈庆祝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基本建立热烈庆祝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基本建立”(二)新中国的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形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第一届全体会议 1949.9 1949.9(2)职权变化:1949-1954.91949-1954.9,代行人大职权;代行人大职权;19541954年,全国人大召开后年,全国人大召开后,全国政协代行人大职权的任务,全国政协代行人大职权的任务宣告结束宣告结束 ,此后,此后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政协
13、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主要职继续存在,主要职能转变为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能转变为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二)新中国的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确立:1949共同纲领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意义:满足了少数民族的当家做主的愿望,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和进步;对实现民族平等,保证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深远影响。(三)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与外交成果*小专题:现代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历程1、建国立初期(19491956)(1)外交阶段特征:重点发展与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重点发展与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友好关系;中
14、苏友好,中美敌对友好关系;中苏友好,中美敌对(2)背景原因:国际:美苏冷战,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峙,两极格局形成;美苏冷战,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峙,两极格局形成;美英等西方国家孤立、包围和封锁中国;朝鲜战争爆发;美英等西方国家孤立、包围和封锁中国;朝鲜战争爆发;亚非国家纷纷独立,殖民体系日趋崩溃;亚非国家纷纷独立,殖民体系日趋崩溃;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承认并支持新中国。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承认并支持新中国。国内: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迫切需要稳定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迫切需要稳定的国际环境的国际环境。(三)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与外交成果*小专题:现代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历程1
15、、建国立初期(19491956)(3)政策方针:原则: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方针:“另起炉灶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一边倒。(4)外交成果:建国第一年,同苏联等建国第一年,同苏联等17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19531953年底,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年底,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1954年,周恩来率团参加日内瓦会议年,周恩来率团参加日内瓦会议19551955年,中国参加在印尼万隆举行的亚非国际会议年,中国参加在印尼万隆举行的亚非国际会议14(2020全国卷,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20世纪5
16、0年代,中国与民主德国的关系良好,贸易和文化交往十分频繁。与此同时,中国与联邦德国之间处于对立状态。1955年,联邦德国与苏联建交后,中国逐步推动与联邦德国的民间往来。60年代,随着中苏关系日益紧张,中国与民主德国关系降到了冰点。70年代初,联邦德国调整“新东方政策”,决定改善与中国的关系。1972年10月,两国外长在北京签署建立外交关系的公报,决定互派大使。此后,两国的交流活动迅速升温。摘编自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5070年代中国与民主德国、联邦德国关系的变化及其原因。(10分)变化:中国与民主德国从交往密切到降温、冷淡,与联邦德国从对立到实现关系正常化。
17、原因:50年代,在冷战格局下,中国和民主德国同属社会主义阵营,联邦德国外交依附美国;中苏关系恶化,民主德国紧跟苏联;中国与美国关系逐步走向正常化,联邦德国调整对中国的政策。2(2015全国全国卷,卷,31)到到1952年底,新中国已建立多所俄文专年底,新中国已建立多所俄文专科学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和一批中学开科学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和一批中学开设了俄文课程,许多中小城镇也掀起了学习俄语的热潮。设了俄文课程,许多中小城镇也掀起了学习俄语的热潮。这是我国当时这是我国当时A外交政策转变的需要外交政策转变的需要B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C文化教育改革的需要文化教育改
18、革的需要D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3(2019海南高考,海南高考,11)1953年,中共中央发布指示,指出社会年,中共中央发布指示,指出社会上流行颇广的上流行颇广的“技术一边倒技术一边倒”口号口号“是不恰当的是不恰当的”,“技术问题和政治问题不同,并没有阶级和阵营的分别,技术问题和政治问题不同,并没有阶级和阵营的分别,技术本身是能够同样地为各个阶极和各种制度服务的技术本身是能够同样地为各个阶极和各种制度服务的”。这一指示这一指示A推动了推动了“一边倒一边倒”外交政策的调整外交政策的调整B为为“科教兴国科教兴国”战略的施行指明方向战略的施行指明方向C旨在提高科技工作者的社会地位旨在提
19、高科技工作者的社会地位D有利于纠正学习苏联的教条化倾向有利于纠正学习苏联的教条化倾向4(2016全国全国卷卷,31)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1957年年179%上升到上升到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C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三)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与外交成果*小专题:现代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
20、历程2、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末归纳提升新中国成立后中苏(俄)关系的演变(1)1949年到年到1959年年:中苏中苏友好合作友好合作结盟结盟时期时期。新中国实行新中国实行“一边一边倒倒”政策政策;1950年年2月,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月,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20世纪世纪50年年代末代末到到80年年代中期:代中期:中中苏苏关系关系逐渐逐渐恶化恶化,直至全直至全面面对抗对抗僵持僵持时期时期。1959年中苏关系开始恶化,苏联蓄意挑起中苏年中苏关系开始恶化,苏联蓄意挑起中苏边境冲突,边境冲突,1969年的珍宝岛事件是中苏关系全面恶化的重要标志。年的珍宝岛事件是中苏关系全面
展开阅读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445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