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ppt课件 (2)-(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ppt课件 (2)-(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由用户(Q1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ppt课件 2_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诸侯 纷争 变法 运动 ppt 课件 统编 2019 必修 中外 历史 纲要 上册 下载 _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_历史_高中
- 资源描述:
-
1、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高中历史一轮复习之课程标准:1.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2.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高考考向:1、联系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民族交融的具体史实,从历史理解角度考查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文化交流。2、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变化,特别是商鞅变法等典型历史现象,创设学习情境,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3、结合各学派代表人物的典型观点,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考查百家争鸣,理解先秦时期中华文化奠基的特征。春秋战国时期的整体特征1、时间界定: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至公元前476年;
2、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国统一六国【前256年,周王室被灭】2、阶段特征 整体:大变革、大动荡、大发展的时期;社会转型时期【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1)经济:铁犁牛耕出现,生产力发展,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小农经济开始形成;工商食官被打破,私商、私营手工业兴起、重农抑商。(2)政治:周王室衰微,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诸侯争霸、兼并战争不断;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逐渐形成;(3)思想:礼崩乐坏;私学兴起,文化下移;士阶层的崛起;百家争鸣;(4)民族关系:“华夷”观念削弱,华夏族与周边的少数民族在征伐和生产中逐渐交融(5)军事方面:诸
3、侯国在争霸称雄的战争中,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推行改革,富国强兵,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封建因素的成长,促进了新旧体制的更替;大国在争霸战争中相互兼并,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加快了全国统一的步伐一、春秋战国时代的政治变动一、春秋战国时代的政治变动1.春秋五霸背景:周王室衰微,失去天下共主地位;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司马迁史记周本纪目的:扩张势力,力图号召和控制中小诸侯国,确立霸权地位。内容:东方齐国、北方晋国、南方楚国、长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等先后建立了霸权影响: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遭到破坏,权力下移;推动华夏认同:原因:诸侯争霸
4、,战争频繁;民族交往加速;礼乐制度教化表现:春秋时期,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少数民族也产生了华夏观念;进入战国之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 影响: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推动了民族交融,有利于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认同感;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政治格局奠定了基础2.战国七雄:原因:卿大夫掌握实权(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新兴地主阶级力量壮大。影响:经过长期兼并战争,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史称“战国七雄”;周代传统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国家趋于统一;周边民族产生华夏认同观念,华夏族分布更为广泛。思考:通过两幅图片对比,获取哪些历史变
5、迁的信息?1.北方诸侯国修建了长城,说明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地区的威胁;2.边疆地区的诸侯国占据主导,原因在于边疆地区的生存竞争压力大(周边少数民族的入侵);3.周边少数民族发生变化;诸侯国数量减少等3.变法运动(1)原因:社会经济的发展出土的战国铁农具出土的战国铁农具 据已知的统计资料,山东、河北、山西、河南、据已知的统计资料,山东、河北、山西、河南、辽宁、陕西、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广东、辽宁、陕西、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等省、自治区的数十个地点,都有战国时期的铁广西等省、自治区的数十个地点,都有战国时期的铁农具出土。农具出土。李发林战国秦汉考李发林战国秦汉考古古
6、河南新郑的战国铸铁作坊遗址出土陶范河南新郑的战国铸铁作坊遗址出土陶范300300余件,余件,其中农具范占其中农具范占60%60%以上,出土铁农具以上,出土铁农具200200多件,占全部铁多件,占全部铁器的器的63.5%63.5%。广西平乐银山岭战国墓出土的。广西平乐银山岭战国墓出土的181181件铁器中,件铁器中,177177件为生产工具,仅锄即多达件为生产工具,仅锄即多达8989件。件。据李亚光战国农业史纲据李亚光战国农业史纲 (2021全国乙卷24)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与诸侯国君将包括土地及人口的采邑赐给卿、大夫作为世禄。西周中期以后,贵族所获采邑越来越多,到春秋时期,有的诸侯国一个大夫的
7、采邑就多达数十个。这说明()A土地国有制度废除 B分封体制不断强化C诸侯国君权力巩固 D社会生产持续发展D传统政治秩序遭到破坏:(2017年海南卷1)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辉县琉璃阁发掘了一座春秋时期的诸侯墓,出土了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九鼎。这反映了()A宗法制度的瓦解 B分封制度的崩溃 C等级制度的颠覆 D礼乐制度的破坏 (2013全国新课标卷I文综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
8、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DC C兼并战争日益剧烈各国为了富国强兵乐毅改革乐毅改革胡服骑射改革胡服骑射改革邹忌改革邹忌改革李悝变法李悝变法商鞅变法商鞅变法申不害变法申不害变法吴起变法吴起变法89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严明法度,禁止私斗严明法度,禁止私斗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统一度量衡鼓励军功,对有
9、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鼓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3)影响:推动社会转型;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2)特点:适应现实需要;内容广泛;各国普遍开展,成为一股潮流。4.商鞅变法:时间:356年目的:富国强兵内容 商鞅变法的特点: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商鞅变法的影响: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二、春秋战国时代经济发展二、春秋战国时代经济发展农业农业生产工具革新:铁犁牛耕的逐步使用;水利工程:都江堰、郑国渠、芍陂;先进的耕作方法:畎亩法(垄作法);土地制度:井田制崩溃,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小农经济不断
10、发展。手工业:手工业:冶铁业战国时期,铁农具推广;制瓷业和纺织业也进一步的发展。商业:商业:诸侯国的都城,如齐国临淄、赵国邯郸、楚国郢等,成为繁华的商业中心,商业繁荣,商人地位提高,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工商食官制度被打破),出现了巨商;货币多元化;(2019江苏卷1)据青铜器铭文,西周中后期,裘卫因经营手工业获得财富和地位,一位名叫矩的贵族用13块耕地,从裘卫那里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这一记载反映了()A井田制度松动 B世袭制度解体 C抑商政策弱化 D礼乐制度崩坏(2013江苏单科1)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
展开阅读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445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