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6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ppt课件 (4)-(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

  • 上传人(卖家):Q123
  • 文档编号:5445718
  • 上传时间:2023-04-15
  • 格式:PPTX
  • 页数:56
  • 大小:8.22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ppt课件 (4)-(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由用户(Q1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高中历史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ppt课件 4_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中华文明 起源 早期 国家 ppt 课件 统编 2019 必修 中外 历史 纲要 下载 _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_历史_高中
    资源描述:

    1、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时空观念:单元时空坐标阶段特征阶段特征 中华文明中华文明源头多元交融源头多元交融,逐渐形成统一的中华文明逐渐形成统一的中华文明,在夏商周文在夏商周文化的基础上化的基础上,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秦汉初步形成了大一秦汉初步形成了大一统的中华文明。统的中华文明。1.1.原始社会阶段原始社会阶段(1)(1)政治政治:原始社会先后经历了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原始社会先后经历了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三个阶段。族社会三个阶段。父系氏族社会

    2、时期父系氏族社会时期,私有制产生私有制产生,出现阶级和国出现阶级和国家的初始形态家的初始形态;禅让制禅让制是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是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反映了原反映了原始民主传统。始民主传统。(2)(2)经济经济: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力水平低下,氏族成员共同劳动氏族成员共同劳动,成果共享成果共享;原始农业原始农业出现出现,饲养家畜饲养家畜;制陶、养蚕缫丝技术出现。制陶、养蚕缫丝技术出现。2.2.夏商周时期夏商周时期(1)(1)政治政治:夏朝实行夏朝实行王位世袭制王位世袭制,是中国古代最早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国家的国家;商朝实行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内外服制;西周形成了较为完西周形成了较为完善的

    3、政治制度善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分封制、宗法制。(2)(2)经济经济:主要使用木、石、骨等材质的生产工主要使用木、石、骨等材质的生产工具具;土地制度是土地制度是井田制井田制;“青铜时代青铜时代”。(3)(3)文化文化:商朝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文字商朝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文字甲骨甲骨文文;西周时期出现西周时期出现“民本民本”思想。思想。3.3.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1)(1)政治政治:诸侯势力逐渐强大诸侯势力逐渐强大,周王室衰微周王室衰微,分封制遭到分封制遭到破坏破坏,各国通过变法加强各国通过变法加强中央集权中央集权,郡县制郡县制、官僚制官僚制出出现现,国家向统一形态迈进。国家向统一形态迈进。(2

    4、)(2)经济经济:铁犁牛耕使用铁犁牛耕使用,土地私有制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逐步确立,逐渐形逐渐形成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的成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小农经济,井田制逐步瓦井田制逐步瓦解。农业进步推动社会分工解。农业进步推动社会分工,促进工商业繁荣。促进工商业繁荣。(3)(3)民族关系民族关系:民族交融民族交融,奠定了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定了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基础。(4)(4)文化文化: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4.4.秦汉时期秦汉时期(1)(1)政治政治: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和巩固确立和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并不断发展

    5、。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并不断发展。(2)(2)经济经济:封建封建小农经济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并有所发展占据主导地位并有所发展,经济发展主要在黄河经济发展主要在黄河流域流域(北方地区北方地区),),对外贸易开始对外贸易开始(丝绸之路丝绸之路)。(3)(3)民族关系民族关系:加强对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管辖加强对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管辖,拓展了疆域拓展了疆域,加强内地加强内地同边疆的经济文化交流同边疆的经济文化交流,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并不断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并不断发展。(4)(4)文化文化:治国思想出现了法家治国思想出现了法家道家道家儒家的转变儒家的转变,西汉时儒家思想开西汉时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中国封建

    6、社会的正统思想始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医学、造纸术等科技成就领先世界医学、造纸术等科技成就领先世界;中外文化交流频繁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外来文明外来文明(佛教和与之相关的文学艺术佛教和与之相关的文学艺术)开始融入中开始融入中国文化。国文化。(5)(5)对外关系对外关系:随着随着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的开辟,中国外交范围得以拓展中国外交范围得以拓展,中国对外友好交往的格局初步形成中国对外友好交往的格局初步形成,欧亚几个文明地区之间的联系加强。欧亚几个文明地区之间的联系加强。课标要求课标要求备考方向备考方向 通过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国境内有

    7、代表性的文化遗存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家产生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早期国家的特征国家的特征。(1)(1)通过石器时代有代表性的文化通过石器时代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遗存,认识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认识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的特点的特点。(2)(2)掌握早期国家的建立、发展及掌握早期国家的建立、发展及其呈现的基本特征。其呈现的基本特征。(3)(3)注意考古材料与传世文献在认注意考古材料与传世文献在认识上古历史中的价值识上古历史中的价

    8、值,培养培养史料实史料实证证素养。素养。一、中华文明的起源(略)1.1.旧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约距今(约距今170170万万-1-1万年前)万年前)(1)(1)主要特征主要特征:打制石器打制石器;从事渔猎和采集从事渔猎和采集;过着群居生过着群居生活活;学会用火。学会用火。(2)(2)文化遗址文化遗址:元谋人和北京人。元谋人和北京人。(3)(3)组织形式组织形式:旧石器时代晚期旧石器时代晚期,进入进入母系氏族社会母系氏族社会,生生产力低下产力低下,氏族成员共同劳动氏族成员共同劳动,成果共享。成果共享。2.2.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约距今(约距今1 1万年万年-前前20702070年)年)(1)(

    9、1)主要特征主要特征:磨制石器磨制石器;大量使用陶器大量使用陶器;开始从事原始开始从事原始农业农业,饲养家畜饲养家畜;修建村落、定居生活。修建村落、定居生活。(2)(2)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址: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址:时间时间文化遗存文化遗存位置位置概况概况距今约距今约700070005 0005 000年年仰韶文化仰韶文化黄河中游黄河中游彩绘陶器彩绘陶器,栽培粟栽培粟大汶口文化大汶口文化黄河下游黄河下游河姆渡文化河姆渡文化长江下游长江下游 种植水稻种植水稻,掌握养蚕缫丝技术掌握养蚕缫丝技术距今约距今约5 0005 000年年龙山文化龙山文化黄河流域黄河流域黑陶黑陶红山文化红山文化辽河上游辽河上游

    10、精美玉器、祭坛、神庙精美玉器、祭坛、神庙 良渚文化良渚文化长江下游长江下游(3)(3)组织形式组织形式:新石器时代晚期新石器时代晚期,进入进入父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私有私有制产生制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阶级分化日益明显,权贵阶层出现权贵阶层出现。(2021辽宁卷,1)如图为浙江杭州严家桥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距今约4 000年的双钱结藤编残件图。它体现了A.历史传承与民族认同的统一B.社会组织的复杂C.劳动技能与艺术审美的结合D.等级秩序的确立解析解析:C:C 双钱结藤编残件一方面体现了劳动过程中结绳技能双钱结藤编残件一方面体现了劳动过程中结绳技能,另一方面作为艺术品另一方面作为艺术品,具有一

    11、定的审美价值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C,C项正确项正确;A;A项材料无法体现项材料无法体现;通过双钱结藤编残件无法证实当时通过双钱结藤编残件无法证实当时社会组织情况社会组织情况,排除排除B B项项;题干中没有提及双钱结藤编的使用群体题干中没有提及双钱结藤编的使用群体,无法得出社会等级秩无法得出社会等级秩序确立的结论序确立的结论,排除排除D D项。项。深化拓展 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的特点(1 1)中国独具特点的地理环境决定了)中国独具特点的地理环境决定了中国史前中国史前文化一直走独立发展的道路文化一直走独立发展的道路。(2 2)旧石器时代出现了)旧石器时代出现了不同谱系不同谱系但有但有共同特征共同特

    12、征的文化。的文化。(3 3)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流域形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流域形成了生产生活、社会组织等成了生产生活、社会组织等同质多象的文化区同质多象的文化区。各文化区各文化区都有自己的特色都有自己的特色,同时同时又有不同程度的联又有不同程度的联系系,中原文化区更起着联系各文化区的核心作用中原文化区更起着联系各文化区的核心作用。据考古新成果,用“满天星斗”来形容中国远古文明的“多元发生”是无可非议的,但持“满天星斗”论者难以解释中国古代各族政权千古共谱、万姓同宗等复杂现象。这表明()A.考古证实中华远古文明由一处发源B.中华远古各文明之间缺乏相互交流C.中华远古传说影

    13、响原始文明的研究D.中华远古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特点解析:D据材料“用满天星斗来形容中国远古文明的多元发生是无可非议的,但持满天星斗论者难以解释中国古代各族政权千古共谱、万姓同宗等复杂现象”可知中华文明有多个源头且有共性,故选D项。A项不符合考古史实;B、C两项与材料主旨无关。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四个判断标准(1 1)出现社会分工,农业和手工业分离,手工业生产)出现社会分工,农业和手工业分离,手工业生产专业化。专业化。(2 2)出现明显阶级分化,社会上层垄断社会管理权,)出现明显阶级分化,社会上层垄断社会管理权,出现最高统治者出现最高统治者“王王”。(3 3)出现都邑性城市,并成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14、。)出现都邑性城市,并成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4 4)出现王所管辖的区域性政体和公共权力)出现王所管辖的区域性政体和公共权力-国家。国家。思考:根据以上标准,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有哪些地方思考:根据以上标准,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有哪些地方体现了文明起源?体现了文明起源?历史解释历史解释 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与文明起源的关系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与文明起源的关系(1)新石器时代中期: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代表器物是彩绘陶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代表器物是彩绘陶器器,以粟等为主要栽培作物以粟等为主要栽培作物;长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的居民种长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的居民种植水稻植水稻,并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并掌握了养蚕缫丝技

    15、术。这说明新石器时代在农业这说明新石器时代在农业产生的基础上产生的基础上,出现了社会分工出现了社会分工,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劳动生劳动生产效率提高产效率提高,为后来剩余产品的出现奠定基础。为后来剩余产品的出现奠定基础。(2)新石器时代晚期:黄河中下游龙山文化代表器物是黄河中下游龙山文化代表器物是“蛋壳蛋壳陶陶”;辽河上游红山文化和长江下游良渚文化出土的精美玉辽河上游红山文化和长江下游良渚文化出土的精美玉器器,以及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以及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这些礼器和祭祀场所的出这些礼器和祭祀场所的出现都说明当时已开始出现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现都说明当时已开始出现社会贫富分化与

    16、不平等,出现了权出现了权贵阶层贵阶层,开始具备国家的初始形态。开始具备国家的初始形态。考古发现,地处黄河流域中游的陶寺古城,南北长约1 000米、东西宽约560米,面积约56万平方米。城南为公共墓地。在已发掘的1 000多座墓葬中,有9座大型墓葬,出土了象征权力的钺和斧之类的玉石兵器。这表明A.中华文明曙光初现B.玉石兵器普遍使用C.早期国家已经出现D.社会分工日趋精细解析:C“有9座大型墓葬”说明已出现贫富分化,城郭、钺和斧之类的玉石兵器是早期国家的象征,说明当时已出现早期国家,故选C项。二、早期国家1.国家初始形态具备三皇五帝时代(1)三皇时代:神话色彩浓重。(2)五帝时代:实行禅让制。五

    17、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代,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如陶寺遗址中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以及各种礼器,阶级阶层分化明显)。2.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夏朝(1)存续时间:约公元前2070约公元前1600年(二里头遗址很可能是夏文化遗存)。(2)政治制度:世袭制;中央设有官职;地方实行间接统治。史料实证:二里头文化遗址为何还不能证实夏朝的存在?史料实证:二里头文化遗址为何还不能证实夏朝的存在?河南偃师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二里头遗址 夏文化夏文化 地域上吻合地域上吻合时间上吻合时间上吻合文字的证明文字的证明遗憾:缺少印证夏朝历史的文字。遗憾:缺少印证夏朝历史的文字。王国维先生王国维先生二重证据法:把发掘的二重证据法:把

    18、发掘的出土文物出土文物和和史书史书的记载相的记载相互验证。互验证。“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训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此二重证据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训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此二重证据法惟在今日始得为之。法惟在今日始得为之。”王国维王国维 有人说商代是中国文明的开始,有人说商代是中国文明的开始,如果真是那样,中国文明简直就像传如果真是那样,中国文明简直就像传说中的老子,一生下来

    19、就长出了白胡说中的老子,一生下来就长出了白胡子子二里头文化如果不是中国文明二里头文化如果不是中国文明的开始,也是接近于开始点了。的开始,也是接近于开始点了。考古家夏鼐:考古家夏鼐:中国文明的起源中国文明的起源(2014上海卷,3)炎帝是我国传说时代的英雄,又称神农氏。据传他使用“焚林而田”的耕作方法,还发明了耒、耜等生产工具。这些传说()A.折射出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B.可以作为中国原始农耕的直接证据C.是一种没有史料价值的想象D.证明了炎帝的真实存在解析解析:A:A能证明中国原始农耕的直接证据是考古发现能证明中国原始农耕的直接证据是考古发现,B,B项排除项排除;传说不能直接作为史料传说不能直

    20、接作为史料,但其从侧面体现了一定的历史真实但其从侧面体现了一定的历史真实,C,C项项排除排除;炎帝的传说证明不了炎帝的真实存在炎帝的传说证明不了炎帝的真实存在,但关于耕作方法及生但关于耕作方法及生产工具的说法折射出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产工具的说法折射出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D,D项排除。选项排除。选A A项。项。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二里头文化遗址(距今约3 8003 500年)考古队队长许宏认为,对二里头文化遗址的讨论,目前仅限于推论和假说的范畴。该文化的族属和王朝的归属问题最终廓清,仍有待于包含丰富信息的文字材料的发现和解读。在这里,将二里头文化遗址视为夏朝存在的标志是一种A.逻

    21、辑推理式的历史解释B.对新的历史现象的理解C.对历史有效信息的提取D.史料实证式的历史解释解析:A“目前仅限于推论和假说的范畴”等字眼足以证明将二里头文化遗址视为夏朝存在的标志只是一种逻辑推理式的历史解释而已,A项正确。材料:材料:中国中国史前史传说的核心人物是三皇五帝史前史传说的核心人物是三皇五帝,他们被视为中华民族的他们被视为中华民族的祖先和中国最早的统治者。祖先和中国最早的统治者。三皇传说名目不一三皇传说名目不一,其形象神人混杂其形象神人混杂,但仍然隐约地反映了中国早期人类逐步积累生存经验的历史过但仍然隐约地反映了中国早期人类逐步积累生存经验的历史过程。程。五帝时代晚于三皇五帝时代晚于三

    22、皇,其传说故事主要反映父系氏族公社的部落其传说故事主要反映父系氏族公社的部落联盟鼎盛及其解体时期的历史内容。大量文献都提到黄帝时期有诸多联盟鼎盛及其解体时期的历史内容。大量文献都提到黄帝时期有诸多物质、精神方面的发明创造物质、精神方面的发明创造,包括穿井、造舟、做弓箭、制衣裳、定干包括穿井、造舟、做弓箭、制衣裳、定干支律历等支律历等,虽属传说虽属传说,但仍从侧面反映出此时期在华夏文明形成过程中但仍从侧面反映出此时期在华夏文明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地位。的重要地位。问题 据材料,谈谈你对这些“历史传说”的认识。提示提示 史前史前尚无文字尚无文字,有关历史内容只能依靠口头相传有关历史内容只能依靠口头相传

    23、,且大都是后人的追述且大都是后人的追述,不可避免地夹杂了神话色彩不可避免地夹杂了神话色彩,不能从科学角度实证不能从科学角度实证,但能间接地折射出一些特但能间接地折射出一些特定时期的历史事实。要加以科学的分析定时期的历史事实。要加以科学的分析,才能发现其中蕴含的历史信息才能发现其中蕴含的历史信息,如能如能与考古资料恰当印证与考古资料恰当印证,其中的真实部分会逐步呈现。因此其中的真实部分会逐步呈现。因此,研究史前史研究史前史,古史传古史传说是重要的参考资料。说是重要的参考资料。问题 关于启的继位,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三不同说法?影响历史解释的因素有哪些?材料材料(课本(课本P5P5学思之窗)学思之窗)

    24、关于启的继位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记载。古书中有不同记载。史记史记夏本纪夏本纪写道写道:“益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让帝禹之子启。帝禹之子启。”战国策战国策燕策一燕策一记载记载:“启与支党启与支党攻益攻益,而夺之天下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其实令启自取之。之。”提示提示 原因原因:关于启继位的不同说法反映了从公天下的禅让制到家天下的世关于启继位的不同说法反映了从公天下的禅让制到家天下的世袭制转变过程袭制转变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对同一历史事件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派别并非一帆风顺。对同一历史事件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派别会有不同的历史解释

    25、会有不同的历史解释,材料中出现两种不同说法的原因在于儒家和法家看待上材料中出现两种不同说法的原因在于儒家和法家看待上古时期王位传承的态度不同。古时期王位传承的态度不同。因素因素:历史结论都带有主观性和立场性历史结论都带有主观性和立场性,记史者的主观立场、所处年代、史料记史者的主观立场、所处年代、史料占有情况都会影响历史解释。占有情况都会影响历史解释。3.奴隶制国家的发展商和西周(1)商周的更替:(略)朝代朝代商朝商朝西周西周时间时间约公元前约公元前16001600年至年至公元前公元前10461046年年公元前公元前10461046年至公元前年至公元前771771年年建立者建立者商汤商汤周武王周

    26、武王都城都城殷殷(今河南安阳今河南安阳)镐京镐京(今陕西西安今陕西西安)灭亡灭亡公元前公元前10461046年武王年武王伐纣伐纣公元前公元前771771年犬戎攻破镐年犬戎攻破镐京京为什么说为什么说商商代以后代以后的历史是的历史是“信史信史”?甲骨文的出土及甲骨文的出土及19281928年殷墟的年殷墟的发掘为商朝的存在提供了确切的证发掘为商朝的存在提供了确切的证明。甲骨文里出现的王的名字按序明。甲骨文里出现的王的名字按序排列,与排列,与史记史记 殷本纪殷本纪上叙述上叙述的几乎的几乎一模一样一模一样。考古出土文物:甲骨文考古出土文物:甲骨文西周早期青铜器利簋利簋利簋铭文及注解武王武王戎车三百两,虎

    27、贲三人戎车三百两,虎贲三人时时甲子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乃誓。尚书 牧誓利簋铭文内容与中国古代文献记载完全一致。出土文物与文献记载相互印证二重证据法河南安阳殷墟遗址河南安阳殷墟遗址殷墟出土刻有文字殷墟出土刻有文字的龟甲、兽骨的龟甲、兽骨位于殷墟遗址内的一处甲骨窟穴位于殷墟遗址内的一处甲骨窟穴甲骨文证实了文献中关于商朝甲骨文证实了文献中关于商朝的部分历史记载的部分历史记载中国中国考证发现考证发现第一久第一久的文字的文字最早最早的具有的具有完整体系完整体系的文字的文字(2)商代政治制度及其特点:实行内外服制度其特点是:商王具有支配内外服的实商王具有支配内外服的实

    28、际权力商王际权力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是有限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是有限的的(地方并不是绝对服从中央,所以本(地方并不是绝对服从中央,所以本质上并不是中央集权,只是有了中央集质上并不是中央集权,只是有了中央集权的因素)权的因素)商王通过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王权。(2019湖南永州一模1)据甲骨文记载,商朝除与所属盟邦联合行动外,商王还亲自或派人到各地举行祭祀典礼等活动,并接受方国的贡献或对朝贡者予以报偿。这说明()A早期王权主要通过神权来表现B商王与方国首领地位完全平等C中央对地方实现了有效的控制D商朝与所属方国重视礼尚往来【解 析】材料中商王接受方国的贡献后也对朝贡者予以报偿,说

    29、明商朝与所属方国重视礼尚往来,故选D项;材料中商王除进行祭祀外,还接受方面的贡献或对朝贡者予以报偿,说明商王通过祭祀等活动来加强对方国的控制,因而早期王权只是借助神权,而不是主要通过神权来表现,排除A项;商朝内外服制下,方国首领臣服于商王,因而商朝与方国首领地位不可能完全平等,排除B项;【答 案】D(2021山西运城高中联合体高三检测)史记记载,从三皇五帝到夏商周,统治者都用占卜来决定军国大事。在多数情况下,国家大事是统治阶层商量好的,借用占卜术来传达“天意”有利于统一人心。这一做法从本质上是()A.反映国家管理的随意性 B.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C.统治者欺骗人民的手段 D.敬天保民思想开始出

    30、现B解析解析由材料由材料“统治者都用占卜来决定军国大事。在多数情况下,国家大事统治者都用占卜来决定军国大事。在多数情况下,国家大事是统治阶层商量好的,借用占卜术来传达天意有利于统一人心是统治阶层商量好的,借用占卜术来传达天意有利于统一人心”可知古代统可知古代统治者的占卜术利用了古人敬天畏神的思想,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故选治者的占卜术利用了古人敬天畏神的思想,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故选B项。项。(2021广东茂名二模)据史书记载,商王自称“余一人”“予一人”,以示其至高无上,唯我独尊。商王朝见于甲骨卜辞的官职名称有“尹”“多尹”“司工”“马”“多马”“射”“巫”“卜”等二十余种。这表明商朝()

    31、A.君主专制的确立B.中央集权已经形成C.宗法制度的成熟D.国家机构趋于完善解析:D根据材料“据史书记载,商王自称余一人予一人,以示其至高无上,唯我独尊。商王朝见于甲骨卜辞的官职名称有尹多尹司工马多马射巫卜等二十余种”可得出,商王是最高统治者,且设有众多官职与机构,说明商朝国家机构趋于完善,故D项正确。(2021 年广东选择考适应性测试)商朝时,世人信奉鬼神,事事占卜。西周时,参照夏商礼仪,制定了一套维护统治阶级内部关系的典章制度,该制度讲究尚德、尊尊、敬老、慈幼。据此可知,西周A.君主专制趋于完善 B.重视人伦秩序C.儒家思想开始形成 D.天命观念瓦解解析:选解析:选 B B。从。从“商朝时

    32、,世人信奉鬼神,事事占卜商朝时,世人信奉鬼神,事事占卜”到到西周时西周时“讲究尚德、尊尊、敬老、慈幼讲究尚德、尊尊、敬老、慈幼”可以看出,可以看出,商朝商朝信奉鬼神,而西周注重人伦秩序的规范,以维护统治信奉鬼神,而西周注重人伦秩序的规范,以维护统治,故,故 B B 项正确。项正确。(3)西周的政治制度之一:分封制目的巩固统治(商朝时对附属国控制力有限)内容对象把土地和人口分别授予王族(同姓亲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等,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义务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 和朝觐述职的义务权力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实行再分封,并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独

    33、立性影响积极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巩固了王权;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有利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增进对周文化认同;形成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消极没有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受封诸侯,在自己领地内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是导致春秋战国时期割据混战的根源。(2022湖北重点中学高三联考1)中国传统的婚姻禁忌有“同姓不婚”的说法。春秋时期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下列可以联姻的王室是()A鲁国与燕国B燕国与晋国C卫国与

    34、晋国 D齐国与鲁国【解 析】据材料“同姓不婚”可知联姻的不能是同姓,据所学齐国为姜姓,鲁国为姬姓,因此可以联姻,故选D项;据所学鲁国为姬姓,燕国也是姬姓,排除A项;【答 案】D(2021广东深圳模拟)周公平定三监之乱后,调整分封策略,并采取了新办法安置旧殷势力。如卫康叔受封于殷都旧地,他领有的七个殷人氏族大多是原住民;鲁侯伯禽领有的六个殷人氏族,则是随伯禽受封迁过去的。这反映了分封制()A.结合地缘与血缘加强国家管理 B.巩固了贵族的世袭特权C.实现了天子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重视对边远地区的开发A解析解析材料西周分封王族成员统治殷商遗民,体现出结合地缘与血缘加强国材料西周分封王族成员统治殷商

    35、遗民,体现出结合地缘与血缘加强国家管理,故选家管理,故选A项;宗法制巩固了贵族的世袭特权,排除项;宗法制巩固了贵族的世袭特权,排除B项;分封制下天子项;分封制下天子对地方实行间接控制,对地方的直接控制开始于秦朝郡县制的实行,排除对地方实行间接控制,对地方的直接控制开始于秦朝郡县制的实行,排除C项;项;殷商所在地属于中原地区,并非边远地区,排除殷商所在地属于中原地区,并非边远地区,排除D项。项。(2021广东一模1)西周时期,戎狄主要居于周朝西北部边境地带。春秋时期,戎狄中有不少分支已逐步分散地进入中原,与各诸侯国杂居,填充了各国之间的很多空地。这一变化A延缓了先秦宗法制度的衰落B模糊了牧区与农

    36、耕区的界线C激化了中原地区的人地矛盾D促进了夷夏之间的民族交融【解 析】材料中戎狄由“居于周朝西北部边境地带”到“逐步分散地进入中原,与各诸侯国杂居”,说明其与华夏主体中原地区的交流日益增多,促进了夷夏之间的民族交融,故选D项;宗法制度的衰落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其进程是由生产力的发展速度决定的,材料中的变化并不会影响其衰落速度,排除A项;据材料“逐步分散地进入中原”可知,材料强调的是戎狄部族生活范围的变化,而非牧区和农耕区的区域变化,排除B项;【答 案】D(2021河北衡水中学高三第二次联考24)鲁僖公二十七年(公元前633年),杞国国君杞桓公朝鲁,春秋记载这件事为“杞子来朝”。杞桓公为夏

    37、氏之后,按其封爵应称侯,因其“用夷礼”,故被称为“杞子”。这个记载表明当时A杞国国君并非华夏族后裔B文化认同影响政治认同C华夷有别的观念尚未形成D宗法秩序得到显著强化 【答案答案】B【解析解析】杞国国君因为使用“夷礼”拜见鲁国君主而被歧视,称其为“子”,这说明当时华夷之防的观念已经比较显著,说明文化认同影响政治认同,故B项正确;杞桓公为夏氏之后,是华夏族后裔,故A项错误;华夷有别的观念尚未形成不符合材料信息,故C项错误;材料不涉及宗法秩序,故D项错误。(3)西周的政治制度之二:宗法制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含义: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 关系的亲疏

    38、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内容:推行嫡长子继承制(正妻所生长子);形成相对的大宗和小宗;周天子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特点:血缘和政治相结合,形成“家国一体”的统治。作用: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保障分封制推行。(2013四川攀枝花一模1)商纣王有两个同母的哥哥,长兄叫微子启。纣王的父母都想让微子启为太子,但有大臣据理力争,说:生微子启时,商纣王的母亲为妾,生纣王时,其母为妻,有妻的儿子在,就不能立妾的儿子为太子,虽然母亲是同一个人。这位大臣之所以力争的主要目的是A保证统治集团内部的团结B防止内部纷争,强化中央集权制度C保证

    39、贵族血统的纯正,维护等级制度D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秩序【解析】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是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嫡长子是嫡妻(正妻)所生的长子,以解决贵族在权力和财产继承上的矛盾,稳定统治秩序。A表述不全面;B当时还没建立中央集权制度;C的表述与材料意思不一致。【答案】D(2021天一大联考天一大联考“皖豫名校联盟体皖豫名校联盟体”高三第一次考试高三第一次考试)有学者指出:“古之所谓国家者,非徒政治之枢机,亦道德之枢机也。使天子、诸侯、大夫、士各奉其制度典礼,以亲亲、尊尊、贤贤明男女之别于上,而民风化于下,此之谓治。”这一论述表明()A.分封制促进了统一国家形成B.宗法制有

    40、利于稳定社会秩序C.我国民主政治在周代已萌芽D.民本思想是古代的治国理念B解析解析根据根据“以亲亲、尊尊、贤贤明男女之别于上,而民风化于下,此之谓治以亲亲、尊尊、贤贤明男女之别于上,而民风化于下,此之谓治”可知,宗法制有可知,宗法制有利于区分等级尊卑,明确风俗教化,巩固社会秩序,故选利于区分等级尊卑,明确风俗教化,巩固社会秩序,故选B项;分封制下,地方诸侯有较大的独项;分封制下,地方诸侯有较大的独立性,没有实现国家权力的高度集中,不利于国家的统一,排除立性,没有实现国家权力的高度集中,不利于国家的统一,排除A项;周代没有实行民主制度,项;周代没有实行民主制度,排除排除C项;材料没有强调民本思想

    41、,排除项;材料没有强调民本思想,排除D项。项。(2019全国全国卷,卷,24)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B解析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商朝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商朝“17代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西周,西周“产生了产生了11代代12位王位王”,根据所学西周宗法制可知,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根据所学西周宗法制可知,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故故B项正确。项正确。重要概念:“家国一体”“家国同构”(1 1)家家国一体指

    42、的是一个人既是家族的族长,又是国家的掌权国一体指的是一个人既是家族的族长,又是国家的掌权者者,同时家族势力在国家的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家既是,同时家族势力在国家的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家既是国,国就是家国,国就是家。(2)(2)所谓所谓“家国同构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方面方面具有共同性具有共同性,均以血亲,均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着存在着严格的父权家严格的父权家长制。长制。“家家”是小是小“国国”,“国国”是是大大“家家”,父为,父为“家君家君”,君为君为“国父国父”,君父同伦,家,君父同伦,家国同构国同构,宗法

    43、制度因而渗透于社会,宗法制度因而渗透于社会整体,是宗法社会的整体,是宗法社会的显著特征显著特征,甚至掩盖了阶级和等级关系。,甚至掩盖了阶级和等级关系。(3)“(3)“家国同构家国同构”体现了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的融合体现了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的融合,这种,这种借助借助血缘人伦关系来治理国家的政治模式是中国血缘人伦关系来治理国家的政治模式是中国古代政治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制度的特点之一之一。(2021安徽安庆示范高中高三4月高考模拟24)先秦统治者不仅建立了国家政务机关,还建立了宫廷事务官属。宫廷事务官属多由国君的亲信贵族担任,位列君侧,权倾内外,如商朝的冢宰、西周的内宰、东周的太宰、郎中令等,对政务

    44、决策具有很大影响。这种体制()A体现出家国一体化的特点B扩大了王朝的统治区域C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需要D受到儒家治国思想影响【解 析】根据材料“宫廷事务官属多由国君的亲信贵族担任,位列君侧权倾内外”“对政务决策具有很大影响”可知以国君亲信贵族为主组成的管理宫廷内务的官属,可以影响国家政务决策,表明家族势力在国家管理中起到重要作用,体现家国一体化特点,故选A项;材料中主要反映宫廷事务官属能影响政务决策,与王朝的统治区域无关,排除B项;根据所学,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于秦朝,与题干中“先秦”时间不符,排除C项;【答 案】A(2020广东湛江二模24)西周王朝建立后,在上层统治者的政治决策下,分封同姓、异姓

    45、诸侯来巩固国土,建立一个大小相系、上下藩屏的全国统治网络,进而演变成一种以“封国”或“采地”统治者宗族或家族组织为核心的族群结合体。这种“结合体”反映出西周时期()A统治集团的离心倾向B地域政治已基本形成C民族国家意识的出现D家国一体的政治色彩【解 析】根据材料“进而演变成一种以 封国 或 采地 统治者宗族或家族组织为核心的族群结合体”中的“宗族”、“家族组织”、“族群结合体”等信息可知,西周的政治统治,与宗法制密切结合,故选D项;根据材料“大小相系、上下藩屏的全国统治网络”可知,西周的统治得以强化,排除A项;地域政治的形成重要标志是郡县制的推行,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宗族意识对不起,下载后才

    46、能查看完整解析。【答 案】D思考:时至今日,宗法制已经消亡,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法思想影响仍然存在(祭祀、宗族观念、族谱等)。你能结合当今社会现实分析一下它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吗?积极作用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消极影响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这与现代社会强调平等和法制的意识多少有些背离。(3)西周的政治制度之三:礼乐制度概念:礼:是维护贵族等级秩序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 乐:是配合礼维护等级差别的乐舞。目的:为更好地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内容: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例如祭神、结婚、丧葬等,制定一

    47、些规则和仪式,并配有特定的音乐,不同等级的贵族要行不同的礼仪。作用:成为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行为的工具,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瓦解:春秋后期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2021广东广州模拟广东广州模拟)在已知的西周早期墓葬中,按照随葬品的多少、墓室的大小等可以分为四种类型,但不同类型墓葬中铜器的数量及组合,没有形成一定的比例。以此为证据,可以说明当时()A.阶级分化不明显 B.贵族特权被削弱C.礼仪尚未制度化 D.血缘关系的弱化解析解析材料墓葬类型的差异体现出贵族身份等级的差异,但材料墓葬类型的差异体现出贵族身份等级的差异,但“铜器的数量及组合没有形成一定的比例铜器的数量及组合没有形成一定的

    48、比例”,说明礼乐差异还,说明礼乐差异还未制度化,故选未制度化,故选C项;材料墓葬类型的差异体现出阶级分化明项;材料墓葬类型的差异体现出阶级分化明显,排除显,排除A项;材料墓葬类型的差异体现出贵族特权的强化,项;材料墓葬类型的差异体现出贵族特权的强化,排除排除B项;材料墓葬类型的差异体现出血缘关系的强化,排除项;材料墓葬类型的差异体现出血缘关系的强化,排除D项。项。C(1)权力分配:权力分配:分封制分封制政治生活等级化政治生活等级化天下归周。天下归周。(2)权力继承:权力继承:宗法制宗法制家族生活政治化家族生活政治化天下归宗。天下归宗。(3)权力认同:权力认同:礼乐制礼乐制等级观念生活化等级观念

    49、生活化天下归心。天下归心。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的内涵农业农业土地制度土地制度:井田制井田制,土地掌握在君主和各级贵族手中土地掌握在君主和各级贵族手中;集体耕作集体耕作生产工具生产工具:木、石、骨、蚌等材质木、石、骨、蚌等材质;青铜农具数量有限青铜农具数量有限手工业手工业青铜铸造青铜铸造:数量多、种类齐、工艺精湛、使用广泛数量多、种类齐、工艺精湛、使用广泛纺织纺织:西周时期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西周时期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品种丰富品种丰富,花色图案精美花色图案精美商业商业商代商代:最早的货币最早的货币西周西周:官府控制商业官府控制商业(“工商食官工商食官”)周礼周礼中已有借贷中已有借贷记载记载,出

    50、现出现契约契约城市城市商朝商朝:城市初具规模城市初具规模,宫殿与宗庙位于城市中心宫殿与宗庙位于城市中心周朝周朝:城市分等城市分等,各有定制各有定制;营建城市形成制度营建城市形成制度文化文化(商朝商朝)甲骨文甲骨文;(;(商周商周)青铜文化青铜文化;(;(西周西周)民本观念民本观念教育教育学在官府学在官府(4 4)商周时期的经济和文化)商周时期的经济和文化(2020天津卷,1)井田制下,村社内的土地分为公田和私田,私田是分给村社成员的份地,按制度定期交换,村社成员要随份地变动而迁居,即“三年一换土易居”。这意味着私田()A.可以进行交易买卖B.收获全部上缴国家C.属于小农经济范畴 D.所有权归国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ppt课件 (4)-(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445718.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