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8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第5讲三国两晋南北朝 ppt课件-(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

  • 上传人(卖家):Q123
  • 文档编号:5445706
  • 上传时间:2023-04-15
  • 格式:PPTX
  • 页数:28
  • 大小:6.30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5讲三国两晋南北朝 ppt课件-(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由用户(Q1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高中历史 第5讲三国两晋南北朝 ppt课件_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三国 两晋 南北朝 ppt 课件 统编 2019 必修 中外 历史 纲要 上册 下载 _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_历史_高中
    资源描述:

    1、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第第5 5讲讲 三国两晋南北朝三国两晋南北朝 必备知识自主排查 知识点一 1成都 2(2)吴 3(2)南北朝 知识点二 1(1)司马睿(2)刘裕 2士族 3(1)生产工具(2)造纸 4交融 知识点三 1(1)十六国(2)汉族(3)前秦 2(1)北魏(2)洛阳汉族姓元汉族(3)民族矛盾 3(1)北齐北周中国历史家认为,自公元220年汉代覆亡至581年隋朝兴起,当中是一段长期混乱和令人失望的时代。黄仁宇:中国大历史这是一个怎样的时代?这是一个怎

    2、样的时代?创建了一个新的政治规模,为后来隋唐所取法,将来中国全盛时期之再临,即奠基于此。钱穆国史大纲乱象?全盛前奏?国家分裂 民族交融 社会发展领域 具体史实 阶段特征阶段特征时间政治国家状况:民族融合:制度变化:经济农业:工商业:经济格局:文化 政治:政治:国家长期分裂,国家长期分裂,战乱频繁,政权更替频繁。战乱频繁,政权更替频繁。经济:经济:精耕细作农业技精耕细作农业技术发展;北方战乱生产遭术发展;北方战乱生产遭到破坏,江南经济有了较到破坏,江南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并赶上北方;庄园大发展并赶上北方;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地位;文化:文化:儒学面临严峻儒学面临严峻

    3、挑战,科技文化取得辉煌挑战,科技文化取得辉煌成就,不少领域继续在世成就,不少领域继续在世界上居领先地位。界上居领先地位。三国:公元220280年 西晋:265316年 南方:东晋(公元317420年)南朝(公元420589年)北方:十六国(公元317439年)北朝(公元439581年)中央:逐步形成三省体制;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士族政治盛行,中央集权削弱。江南经济发展,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思想:思想:佛教、道教盛行,儒学的发展出现危机佛教、道教盛行,儒学的发展出现危机;魏晋玄学;魏晋玄学;绘画:绘画:东晋顾东晋顾恺之:提出恺之:提出“以形写神以形写神”理论;理论;书法:书法:王羲之王羲之科技:科

    4、技:祖冲之和圆周率、贾祖冲之和圆周率、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思勰的齐民要术;艺术:艺术:伴随着佛教的兴起,云冈石窟(山西大同);伴随着佛教的兴起,云冈石窟(山西大同);龙门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河南洛阳)、敦煌莫高窟开始出现。敦煌莫高窟开始出现。知识梳理封建国家长期分裂,政权更替频繁;北魏孝文帝改革体现民族大融合趋势。土地制度:均田制,租调制;灌溉:翻车;经营方式:庄园经济和寺庙经济盛行“灌钢法”;白瓷;出现草市考点一: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交融【命题点一】全面认识北魏孝文帝改革(少数民族封建化)背景内容经济方面政治方面社会生活评价社会矛盾:北魏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激化,社会动荡。有利条件:北魏统

    5、一了黄河流域,社会较安定,民族融合加强。个人作用:冯太后和孝文帝深受汉文化影响。推行均田制,土地不得买卖,不种则由政府收回推行新的租调制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设立三长制;迁都洛阳移风易俗,易服装,说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行汉制、崇儒学(1)促进了北魏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文化发展。(2)加速北魏政权的封建化。(3)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重新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特点是少数民族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的、措施全面的一次影响深远的封建化改革。从社会发展角度,促进了北方各少数民族封建化从社会经济角度,促进了北方各少数民族农业化。从民族关系角度,促进了北方各少数民族的汉化。成功

    6、原因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这是变法成功的根本原因;内容全面,措施得力;孝文帝本人以身作则、信心坚定;民族交融趋势的推动。486年,北魏实行“三长制”,即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冯太后称赞:“立三长,则课有常准,赋有恒分,包荫之户可出,侥幸之人可止。”这有利于A推动鲜卑汉化进程 B促进北方民族融合C保障国家财政收入 D加强基层治安管【命题点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1、原因(1)统治者采取正确的民族政策(2)民族大迁徙(3)各民族政权间的战争2、特点:交融具有双向性,以汉化为总体趋势3、评价(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不断加强,特别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7、,民族矛盾减弱,产生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局部统一,如:三国、前秦、北魏、北周、东晋南朝各政权。东晋南朝虽然朝代更替频繁,但南方相对统一。这些统一因素的存在,为隋唐统一局面的出现创造了条件。(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统一奠定了经济基础。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对立和统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匈奴人刘渊建立前赵政权,追尊蜀汉后主刘禅为孝怀皇帝,立汉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神主而祭之;匈奴人赫连勃勃建立的夏政权,“自以匈奴夏后氏之苗裔也,国称大夏”;鲜卑人拓跋什翼健建立代国,自认为是神农氏的后裔。这一现象可以用来说明

    8、A人口迁徙促进区域开发 B民族交融推动文化认同C战乱频繁导致国家分裂 D黄帝是各民族共同祖先B考点二:魏晋南北朝的制度变化【命题点一】三省体制的形成秦三公九卿汉武帝中外朝制东汉设置尚书台,牵制三公魏晋时,三公已完全被架空,成为荣誉头衔,而尚书令、中书令、门下侍中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宰相,形成三省制雏形与秦汉相比,魏晋南北朝时期三省是三个机构,比三公以三位首长统辖大权,进一步加强了皇权。与隋唐相比,三省权力划分尚未制度化。东汉尚书台曾独任中央秘书机构,后担负行政任务,失去了信息枢纽的本色,魏晋时为中书省所取代;后中书省显耀,皇帝则又另设门下省负责中央的秘书工作。这反映出A中枢权力运行机制成熟 B统治

    9、集团内部矛盾尖锐C中外朝制度已逐渐确立 D封建专制皇权不断加强考点二:魏晋南北朝的制度变化【命题点二】士族政治(门阀政治)1、概念解读:士族:门阀士族是以宗族为纽带所形成的封建贵族特权的集团。它形成于魏晋之际,鼎盛于东晋,从东晋末逐渐衰落。庶族:是指士族以外的一般中小地主,也称为寒门。2、门阀政治出现原因历史根源:东汉以来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政治原因:魏晋政权统治基础是士族,皇帝依赖于士族的支持 政治保障: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的政治保障C3、门阀政治的特点政治上: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重要官职经济上:士族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雄厚的庄园经济社会生活: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文化上:崇尚清谈

    10、,占据高级文官职位九品中正制儒学僵化阶层固化晋元帝司马睿重用刘隗、刁协,抑制王氏兄弟之举引发了王敦的叛乱,叛乱以“清君侧”为名得到士族的普遍支持,晋元帝组织军队平叛大败。但此后王敦再叛,欲取代司马氏而独吞江左,又因士族的共同反对而告失败。这说明A皇权与士族矛盾是当时主要矛盾 B门阀士族势力僭越了皇权体制C一定条件下促进皇权政治结构的平衡 D士族集团内部矛盾的反复激化评价:积极:门阀政治在一定的时期内有利于统治的稳定;消极:门阀士族长期把持朝廷要职,缩小了选官的范围,社会阶层固化;威胁中央集权。东晋南朝以来,南迁士人非常重视自己的祖籍。唐代中叶以后,南迁士人乐于把新居住的州县当成自己的籍贯。这一

    11、变化反映了A商品经济的发展 B世族门阀的衰落C经济重心的南移 D宗法制度的瓦解B材料:继琅琊王氏之后,其他几个士族如颍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相继把持东晋朝政。那时士族门阀的势力足以与皇权并立,甚至超越皇权,皇帝都要依赖士族的支持,门阀政治达到鼎盛。士族把持大权,却不愿涉身实务,在优容奢侈中腐朽衰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士族制度衰落的原因?东汉 豪强地主源头三国 九品中正制形成东晋鼎盛南朝 刘裕衰落隋唐科举制均田制消失“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晋书刘毅传 崔卢王谢子弟,生发未噪,已拜列侯,身未离襁褓,业已被冠带。屠隆鸿苞节录 背景:东汉末年,政治与社会秩

    12、序大乱;察举制赖以存在的乡里清议失去社会基础;选官权控制在豪强大族手中,严重干扰人才选拔。开始:220年,魏王曹丕开始推行 【命题点二】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概念:地方设置中正官,由本籍在中央任高官的人担任,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评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写出评语,称为“状”。获得资品的士人,由吏部授官。演变:选拔权力:中央掌握-世家大族控制 选拔依据:家世道德才能并重-家世评价:对于解决东汉末期察举制滥选的流弊有很大的作用;将选官权收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后来门阀士族垄断用人权,削弱了中央集权。东汉时期,察举制逐渐形成了由本乡名士主导的乡闾品评传统。至曹魏时,中正东汉时期,察举制逐渐形

    13、成了由本乡名士主导的乡闾品评传统。至曹魏时,中正(品评官)由朝廷政府委任,私人品评变为官家品评。由此可见,曹魏时期的九(品评官)由朝廷政府委任,私人品评变为官家品评。由此可见,曹魏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品中正制A与东汉察举制一脉相承与东汉察举制一脉相承 B以门第出身为品评标准以门第出身为品评标准C加强了地方门阀的势力加强了地方门阀的势力 D起初意在加强集权政治起初意在加强集权政治考点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1.江南得到开发,南北经济趋于平衡2.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3.商品经济总体水平较低4.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考点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发展【命题点一】江

    14、南经济的开发材料一:汉朝长江流域仍是“江南卑湿(地势低下潮湿)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锄的工具)”。汉以后长江流域开发进程加快,至南朝后期沿赣江一带已开发成重要的稻米产地。从东晋、北朝到隋唐时期的几百年间,北方战乱频繁,人口大量南徙,使南方人口明显大增,移民纷纷转向丘陵山区开荒种地,从而促进了长江流域山区的开发。-李文澜唐代长江中游水患与生态环境诸问题的历史启示材料二:宋书中概括南朝前期南方经济发展的情况,写道:南自义熙十一年司马休之外奔,至于元嘉末,三十有九载,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百姓)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jiong,上门),盖东西之极盛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业

    15、,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会土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直一金,鄠(h)、杜之间,不能比也。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分析南方经济开发的原因原因: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江南卑湿地广人稀”);南方社会相对安定(“兵车勿用”);北民大量南迁;赋役负担较轻(“役宽务简”);南方经济开发为六朝割据东南提供了物质基础;为经济重心南移打下基础;促进了南方文化的发展;推动了江南地区民族的交融;魏晋南北朝江南经济开发的历史影响(唯物史观)命题点二:经济制度的调整:均田制(1)含义: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

    16、卖(2)原因:北方战乱,土地荒芜,影响财政收入(3)性质:是封建土地国有制(4)经营方式:个体经营的小农经济。(5)意义:提高了农民积极性,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推动了内迁各族转向农耕,推动了北方民族大融合;限制土地兼并,有利于稳定小农经济。(6)瓦解:至唐朝中叶,土地兼并空前盛行,政府控制的土地日益减少;实行租庸调,农民负担加重,纷纷逃亡,或出卖土地投靠地主成为佃客。东汉末年,曹操为解决军粮供应和东汉末年,曹操为解决军粮供应和流民问题,在许昌招募农民屯田,流民问题,在许昌招募农民屯田,当年得谷百万斛。公元当年得谷百万斛。公元485年,孝年,孝文帝颁布文帝颁布“均田令

    17、均田令”,规定了土地,规定了土地的授、还制度。两者的授、还制度。两者均均A助长大土地所有制发展助长大土地所有制发展 B实现了田亩均给实现了田亩均给C加快了统一北方的进程加快了统一北方的进程 D缓和了阶级矛盾缓和了阶级矛盾 魏晋时期是地道的乱世,因此文人的普遍心理即是思治,这就促使魏晋名士开始探索宇宙自然与人生本体的关系,并开始追求新的思辨哲理。在这种背景下,“文的觉醒”与“人的觉醒”时代到来,思想开放与自由论辩的风气成为当时文人名士的生活常态,而“魏晋风度”正是在这种氛围中应运而生的。魏晋名士以率性率真的人性来品味玄趣,由此生发出一种由外知内、以形显神的美学观念,这使他们开始转向对自然山水的热

    18、爱与探究,以空灵之心审视山水自然的大道之美。正是这种超越形的束缚的情怀,使自然山水被赋予了人性化的灵性与无穷的玄趣。另一方面,他们把在政治理想上的绝望转向文学艺术,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在“神韵”这一独特的审美追求指导下,魏晋时期的文学、绘画、书法等艺术门类都不同程度地呈现出一片空前繁荣的景象。魏晋风度魏晋风度考点四: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发展考点四: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发展【命题点一】思想碰撞:佛教道教的发展与儒学危机时期发展情况儒学道教佛教汉朝主流地位东汉末兴起的本土宗教两汉之际传入中国魏晋南北朝遭到冲击广为传播盛行,渐趋本土化;出现灭佛运动(原因)魏晋玄学道教佛教(1)产生原因:魏晋统治集团分

    19、裂,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儒家无助于解决现实问题。道教的发展为玄学打下思想基础士人们对现实失望,产生逃避心理。思想融合的产物魏晋玄学(2)内容:玄学家用老庄的思想解释儒家易经,他们认为政治上应当”无为,生活作风上要任其自然,社会风气上崇尚“清谈”(3)代表人物:竹林七贤。DC投壶是春秋时期贵族士大夫宴饮时的一种投掷游戏。由于只取“射礼”中繁杂程序的一半,舍去了“武”的内涵,使投壶在战国时已在民间普遍流行。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投壶进一步娱乐化,出现了不少新奇的玩法,连妇女也参与其中。投壶的发展A得益于政治局势的稳定 B导致了尚武精神的消退C提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 D冲击了传统的礼教规范两汉时期,政府将被

    20、公认为孔子整理和编订的儒家经典作为官方学说,谓之经学;但是两汉时期,政府将被公认为孔子整理和编订的儒家经典作为官方学说,谓之经学;但是到了魏晋时期,社会上逐渐形成了一种崇尚老庄,倡清谈的玄学思潮,并在一段时期内到了魏晋时期,社会上逐渐形成了一种崇尚老庄,倡清谈的玄学思潮,并在一段时期内取代作为正统的经学成为主流。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取代作为正统的经学成为主流。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佛道盛行冲击儒家思想佛道盛行冲击儒家思想 B封建小农经济持续发展封建小农经济持续发展C社会动荡引起思想活跃社会动荡引起思想活跃 D士人入仕无望消极避世士人入仕无望消极避世【命题点二】魏晋南北朝的文学艺术科技领

    21、域主要成就文学建安文学;田园诗、;南朝骈文;南北朝民歌书法艺术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字体均已完备王羲之博采众长,被称为王羲之博采众长,被称为“书圣书圣”绘画艺术东晋顾恺之东晋顾恺之“以形写神以形写神”,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为其代表作,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为其代表作石窟艺术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数学南朝南朝祖冲之祖冲之精确算出圆周率的数值精确算出圆周率的数值 农学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农书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农书地理西晋裴秀禹贡地域图,提出绘制地图的方法西晋裴秀禹贡地域图,提出绘制地图的方法(1)思想界异常活跃:道教系统化,佛教和反佛斗争

    22、激烈,佛儒道三教开始出现合流的迹象,文学、绘画、石窟艺术等打上了佛教的烙印。(2)体现民族融合: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和成就,体现不同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3)带有分裂割据的烙印:此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下,不同的地域文化,带有不同的特点,目有明显的差别,尤其是南北文化差异很大,南北民歌风格迥异【归纳总结】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艺术的特点北魏时期著名叙事诗北魏时期著名叙事诗木兰诗中有木兰诗中有“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诗中的诗中的“天子天子”“”“可汗可汗”同一同一人,

    23、但又分别是汉民族和游牧民族对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呼。这种现象反映人,但又分别是汉民族和游牧民族对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呼。这种现象反映出出A诗人用词混乱,指代不清诗人用词混乱,指代不清 B北魏时期民族交融加强北魏时期民族交融加强C北魏政府有大量汉族官僚北魏政府有大量汉族官僚 D北魏已经统一黄河流域北魏已经统一黄河流域B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社会特征国家分裂、民族交融、社会发展1、政治:(1)政权更替频繁,政治上长期处于分裂的状态。(2)士族政治发展;(3)北方民族融合加强,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农业化的进程;2、经济:(1)北方战乱.生产遭到破坏;(2)北方人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使南方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南北经济趋于平衡(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经济格局开始改变);各民族经济联系加强。(3)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商品经济水平较低。3、文化:体现了分裂割据和民族大融合的特色。在农学、数学、思想、书法、绘画方面都有突出成就。书法成为自觉的艺术形式。儒学受到佛教和道教挑战,儒释道三者相互吸收借鉴。4、民族关系:出现民族大交融的局面。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第5讲三国两晋南北朝 ppt课件-(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445706.html
    Q123
         内容提供者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