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高中必修一(2019年新编)-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复习课件).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地理人教版高中必修一(2019年新编)-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复习课件).pptx》由用户(教师相关)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理人教版高中必修一2019年新编-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复习课件 地理 人教版 高中 必修 2019 新编 第一章 宇宙 中的 地球 复习 课件 下载 _必修第一册_人教版(2019)_地理_高中
- 资源描述:
-
1、1.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2.2.行星地球行星地球3.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4.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5.5.化石和地质年代表化石和地质年代表6.6.地球的演化历程地球的演化历程7.7.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8.8.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核心知识归纳 天体: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 常见天体类型: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行体 天体系统: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层次:可观测宇宙银河系河外星系其他恒星系太阳系其他行星系地月系 太阳系及其组成: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
2、、行星际物质等构成,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八大行星的结构特征: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八大行星绕日公转运动特征: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太阳处于壮年期,状态稳定,稳定的提供太阳光照(外部条件)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安全的宇宙环境(外部条件)适宜的温度条件、适宜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和液态水的存在(自身条件)太阳概况:是一颗主要由氢和氦组成的炽热的气体星球,表面温度6000K 太阳辐射: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的现象 太阳辐射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影响地球的环境影响地球的环境 为地球提供光
3、和热,维持地表温度。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导致许多自然地理向呈现纬度地带的差异。影响人类活动,提供能源影响人类活动,提供能源 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能量 煤、石油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并积累的太阳能。太阳大气层结构: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太阳风:太阳大气不断释放高速带电粒子流,这种粒子被称为太阳风 太阳活动:太阳黑子:在光球层,比周围温度低的黑斑点。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活动周期约为11年 太阳耀斑:在色球层,大而亮的斑块,释放巨大能量。激烈的显示 日珥:在色球层,喷射的气体呈弧状,剧烈的太阳活动现象 日冕物质抛射:在日冕层,向外抛射大量带电粒子,规模最大,最剧烈 太阳
4、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影响地球的气候 扰动地球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 扰动地球的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产生美丽的极光 威胁太空中的航空器安全 地层: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 沉积岩层: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一般先沉积的在下,后沉积的在上 化石:保存在沉积岩层中的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同一时代的地层往往 含有相同的或相似的化石。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古老,越低级的化石。地质年代表:根据地层顺序、生物演化阶段、岩石年龄等,可将漫长 的地球历史按照宙、代、纪等时间单位,进行系统性编年,即地质年代表 前寒武纪:冥古宙,只有有机质,没有生命 太古宙,蓝细菌等原核生物出现,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氧气 元古宙,蓝细菌大爆发,
5、演化出真核生物和多细胞生物,大气成分变化 特点:大气含氧量增加,出现生命迹象 海洋、陆地初步形成 元古宙为重要的成矿时期,如铁、金、镍、铬等 古生代(距今5.41亿年2.52亿年):早古生代(寒武纪 奥陶纪 志留纪)海洋无脊椎动物发的时代(如 三叶虫等),后期陆地上开始出现低等植物 晚古生代(泥盆纪 石炭纪 二叠纪)脊椎动物发展的时代,鱼类-两 栖类-爬行类;陆地上蕨类植物繁盛,裸子植物出现 特点:地壳运动剧烈,后期出现联合古陆 晚古生代,形成茂密森林,是重要的成煤期 古生代末期出现地球生命史上最大的物种灭绝时间 中生代(距今2.52亿年6600万年):三叠纪 侏罗纪 白垩纪 联合古陆在三叠纪
6、晚期开始解体,各大陆开始向现在的位置漂移 以恐龙为代表的爬行动物盛行,中后期鸟类发展,出现小型哺乳动物 裸子植物极度兴盛 特点:陆地面积空前扩大 主要的成煤期 末期发生物种大灭绝,恐龙消失 新生代(距今6600万年至今):古近纪 新近纪 第四纪 联合古陆最终解体,形成现代海陆分布格局 被子植物繁盛,草原面积扩大 哺乳动物快速发展 第四纪出现了人类 特点:地壳运动剧烈,形成高低起伏的地势,世界一些高大山脉形成 第四纪,全球出现数次冷暖交替变化,目前地球处于一个温暖期 地震波:波速均随通过物质改变而变化 纵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一致,速度快,可通过固、液、气体 横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
7、垂直,速度慢,可通过固体 不连续面:波速突然变化的面,说明通过物质的不连续 莫霍界面:地下33千米处,地震波通过此不连续面,波速均明显加快 古登堡界面:地下2900千米处,地震波通过此不连续面,横波消失,纵波传播速度明显下降 地球内部圈层:地壳、地幔、地核 地壳:陆壳平均厚度33Km,洋壳平均厚度6Km,大 陆大洋平均厚度17Km 地幔: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被认为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岩石圈,地壳加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的部分软 流 层 地球的外部圈层: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 大气圈:范围最广,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主要成分 是氮气和氧气,使地球上的温度变化和缓,提
8、供氧气,天气现象影响人类活动 水圈: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地表和近地表的各种形态的水体的总称。在地球表面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中起重要作用 生物圈:最活跃的圈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地球表层生物的总称 岩石圈:内外圈层的纽带必记知识 天体分类: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 天体判断:看是不是位于地球大气层之外;看是不是宇宙中的物质;看是否在一定的轨道上独自运转;天体系统: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天体组成;它们之间既相互吸引,又相互绕转;可观测宇宙银河系河外星系其他恒星系太阳系其他行星系地月系 天体系统层次:类地行星类地行星巨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远日行星近距离太阳距离太阳远高表面温度表面温度低短公转周期公转周期长快平均公转
9、速度平均公转速度慢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 海王星日地距离日地距离1.51.5亿千米亿千米月地距离月地距离38.438.4万千米万千米小行星带小行星带 结构特征:八大行星分类: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巨行星:木星、土星 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特征:同向性:绕日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近圆性:绕日公转的轨道近似圆形 共面性:绕日公转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 外部条件:太阳处于壮年期,状态稳定,提供稳定的太阳光照 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构成安全的宇宙环境 内部条件:与恒星的距离适中,使行星表面有适宜生物生存的温度 质量、体积适中,在行星周围形成了适宜生物呼吸的
10、大气层 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地表温度变化小,有液态水的存在地球外围大气层的存在,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尤其是氧气的存在;吸收紫外线;减少小天体对地球表面的撞击;使地表昼夜温差不大 全球的太阳辐射分布:世界各地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不均衡 不同纬度分布: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相同纬度分布:由沿海向内陆递减;地势高处太阳辐射强,地势低处太阳辐射弱 时间分布:夏季太阳辐射强于冬季 我国年太阳辐射量的高值中心和低值中心:高值中心青藏高原:地势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能见度高,天气晴天较多,日照时间长 低值中心四川盆地:地势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失,天气阴天、雾天较多,日照时间短,日照强度低 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因素:
11、纬度因素:一般太阳辐射强度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纬度越低,太阳 高度角越大,获得太阳辐射一般越多)昼长因素:一般昼长越长,太阳辐射越多(白昼越长,日照时数越大)地势因素:一般地势越高,太阳辐射越强(地势越高,大气越稀薄,透明度越高,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多)天气因素:晴天,太阳辐射强(大气削弱作用弱,日照时数长)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黑子 周期11年大而亮的斑块呈弧状带电粒子日冕物质抛射耀斑黑斑点(温度低)日珥太阳活动强弱标志规模最大程度最剧烈最激烈的显示太阳风太阳活动重要标志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影响地球气候:太阳黑子数增多。太阳活动强烈,地区降水异常,影响气候,具有相关性 扰动地球电离层,影响无线
12、电短波通讯:太阳耀斑爆发,电磁波 进入电离层,电离层扰动,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 扰动地球的磁场(磁暴):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产生极光:太阳活动强烈,高能带电粒子流,冲进两极高空,同 稀薄大气摩擦,产生极光 海陆演变:地球形成,原始海洋出现 古生代,形成一块联合古陆 中生代,板块运动剧烈,联合古陆解体,各大陆漂移 新生代,完成解体,形成现代海陆分布格局 大气层的演变:原始大气,主要成分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 现代大气,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生物演变:动物演化:动物孕育、萌芽和发展的初期阶段无脊椎动物时代鱼类动物时代两栖动物时代爬行动物时代哺乳动物时
13、代人类时代 植物变化:海生藻菌时代蕨类植物时代裸子植物时代被子植物时代 矿物演变:元古宙成矿期,古生代成煤期,中生代成煤期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固体气体液体固体快慢纵波横波 横波: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因此通过对地震波的研究可以探测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如横波消失处可能会有石油、天然气等液态或气态矿产分布 地壳:固体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厚度 不一,陆壳厚于洋壳,陆壳平均厚度33Km,洋壳平均厚度6Km,大 陆大洋平均厚度17Km 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被认为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岩石圈,地壳 加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的部分 地球
14、的外部圈层结构:四大圈层中,大气圈范围最广,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地球生物的活动和影响范围主要涉及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 和岩石圈的上部,生物圈是自然环境中最活跃的圈层 岩石圈上,水、生物及其他各种物质进行着彼此间复杂的能量和 物质交换。地球外部圈层通过岩石圈与地球内部圈层联系在一起生物圈大气圈水 圈岩石圈尘 埃降水、风能矿物质水降水、热能水汽、热能二氧化碳等气体、降水氧气等气体有机物无机物有机物水、无机盐重难点探究2020年11月24日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嫦娥五号”探月探测器,该探测器由轨道器、返回器、着陆器、上升器四个部分组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嫦娥五号”所探测的天
15、体属于()A卫星B行星C恒星D星云2下列天体系统与进入月球轨道的“嫦娥五号”无关的是()A可观测宇宙B河外星系C太阳系D地月系1“嫦娥五号”所探测的天体是月球,月球是地球的卫星,不是行星、恒星和星云,A正确,BCD错误,故选A。2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共同构成可观测宇宙,进入月球轨道的“嫦娥五号”,首先属于地月系,其次位于太阳系、银河系和可观测宇宙,并不在河外星系,因此与进入月球轨道的“嫦娥五号”无关的是河外星系,所以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天体系统由低级到高级,分别有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可观测宇宙。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共同构成可观测宇宙。美国航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