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高中必修一(2019年新编)-救灾物资储备库应该建在哪里?教学设计.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地理人教版高中必修一(2019年新编)-救灾物资储备库应该建在哪里?教学设计.docx》由用户(教师相关)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理 人教版 高中 必修 2019 新编 救灾 物资 储备 应该 哪里 教学 设计 下载 _必修第一册_人教版(2019)_地理_高中
- 资源描述:
-
1、问题研究:救灾物资储备库应该建在哪里?教学设计一、课标分析2017年版课标对于该章的“内容要求”为“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此标准中,行为主体是学生,行为条件是“运用资料”,行为动词是“说明”、“了解”,行为结果是学生能够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问题研究”栏目是对已学学习知识的迁移与应用,旨在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学习主动性以及地理核心素养。本教学属于地理1模块,其对应的学业质量水平要求是水平1、水平2。这条标准不要求学生系统地学习洪涝、干旱灾害,而是要求学生理解洪涝和干旱避灾、防灾的措施,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批判性思
2、维训练的内容。因此,在前面的教学中,已经让学生理解了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及危害,了解了面对灾害,政府应该做什么,个人应该采取什么应急措施。“问题研究”栏目要求学生以此为基础,结合之前所学的知识,探讨救灾物资储备库的选址问题。基于此,本节课以“福建省的救灾物资储备库应该建在哪里”为情境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资料查找、实地考察,探究并解决此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地理核心素养,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念。二、教材分析1. 内容层面本课内容是地理1第六章自然灾害的“问题研究”栏目,教材中设计了“探究思路”、“知识拓展”以及“对策建议”三个部分。探究思路建议让学生先搜集资料,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
3、分布特征;接着引导学生对比我国自然灾害与已建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的空间布具以及灾区对救灾物资的基本要求,从时空条件和物质条件上对救灾物资储备库进行选址;最后据此提出新建救灾物资储备库的选址建议。该研究思路清晰,符合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因此在本次的问题研究中也基本采取此思路。“知识拓展”部分教材给出了一些主要的资料,这些资料都与本次的问题研究息息相关,但是有些资料过于简单,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加入其他的补充资料;值得注意的是,教材提出“你所在的省级行政单位有无救灾物资储备库?如果有,查找该储备库的地点,并了解其物资储备情况;如果没有,请给出选址建议”,由于福建省已有中央救灾储备库,若只是单纯让学生查
4、找有关资料,无法达到对其地理实践力的培养目的,也无法与前面所作的探究相契合,此外,福建省的中央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就建在福州,为福州市的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提供了基础,因此,本研究以“福建省的救灾物资储备库应该建在哪里”为探究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建库原因、借鉴其他储备库的经验以解决问题,最后通过考察福州救灾物资储备库验证自己的想法,提升探究过程的科学性。2. 知识层面本课内容在知识层面上,要求学生探究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的时空条件和物质条件,具体分析如下:要求学生在掌握了各种自然灾害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的基础上,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已建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的空间布局,以及救灾物资的基本物质
5、要求,以此得出救灾物资储备库的选址条件。教师首先布置学生收集资料,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特征,巩固先前所学知识,对救灾物资储备库建立的必要性有一个感性认识;在课堂上,教师通过案例的展示,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的时空条件和物质条件,借助“中央级成都救灾物资储备库”的案例,分析建库经验;最后学生根据福建省的实际情况,对其救灾物资储备库的建设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建议,最后通过实地考察,对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的时空条件和物质条件进行验证。3. 核心素养层面在本次问题研究过程中,全面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以及人地协调观。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特征,形成一定的区域认
6、知;探究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的时空条件与物质条件,可培养学生多角度、非孤立地看待问题,提升综合思维素养;学生通过对福州救灾物资储备库的考察、调查,地理实践力会得到培养与提升;在整个问题的探究过程中,人地和谐相处的人地协调观将渗透至学生的脑中。4. 能力层面在本次问题研究的指导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学生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明确查询资料的目的和方向,培养其信息检索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在救灾物资储备库选址条件的分析中,教师通过展示图表、文字等材料,引导学生一步步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逻辑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整个问题研究的过程中,也应注意对学生知识迁移能
7、力的培养。三、学情分析1. 知识基础在本章的教学中,学生已经理解了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及危害,了解了面对灾害,政府应该做什么,个人应该采取什么应急措施,对救灾的必要性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在地理1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自然要素有了一定的理解,但是对人文要素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认识,所以在本次问题研究的过程中,教师应特别注意渗透人文要素的相关知识,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打好基础。2. 认知能力在地理1的学习中,学生也具有了一定的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以及人地协调观念,这有助于本次问题研究的开展。但是,由于学生高中阶段刚开始学习,地理核心素养不高,图表分析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都不高,认知能力大部分仅停留在记
8、忆、理解层次,应用、分析、创造、评估等能力不足。3. 学习心理这个阶段的学生需要成功体验与表现机会,而本次问题研究正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并且通过研究福建省的案例,学生具备一定的探索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兴趣的动机。四、教学目标1. 学生通过收集相关资料,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特征;(区域认知)2. 学生通过对比我国自然灾害与已建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的空间布局,分析成都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的物资储备等情况,归纳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所需的时空条件和物质条件,并对福建救灾物资储备库的选址提出建议;(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3. 学生通过考察中央救灾物资福州储备库,结合自己对于福建省救灾物资储备库选址的建议进行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