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3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复习课件(岳麓版必修二).ppt

  • 上传人(卖家):仙人指路
  • 文档编号:5444518
  • 上传时间:2023-04-14
  • 格式:PPT
  • 页数:93
  • 大小:2.64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复习课件(岳麓版必修二).ppt》由用户(仙人指路)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历史 第一 单元 中国古代 农耕 经济 复习 课件 岳麓版 必修
    资源描述:

    1、神农的传说神农的传说-农业的起源农业的起源刀耕火种刀耕火种“以牛田以牛田”-农业耕作工具和技术的发展农业耕作工具和技术的发展沉重的赋税和力役沉重的赋税和力役-古代农民的地位和处境古代农民的地位和处境贫者无立锥之地贫者无立锥之地-古代土地制度的变迁古代土地制度的变迁大禹和他的继承人大禹和他的继承人-水利工程的进步水利工程的进步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经济中心南移经济中心南移“以牛田以牛田”曲辕犁曲辕犁(唐代)(唐代)原始农业原始农业重大突破重大突破(春秋战国始)(春秋战国始)刀耕火种刀耕火种铁农具铁农具再度演进再度演进石器锄耕石器锄耕(耜耕)(耜耕)铁犁牛耕铁犁牛耕“神农能殖嘉谷神农能殖嘉

    2、谷”一、农业耕作方式的发展一、农业耕作方式的发展犁壁(西汉)、曲辕犁(唐)犁壁(西汉)、曲辕犁(唐)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生产技术:精耕细作,技术先进(主要特精耕细作,技术先进(主要特点)点)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铁器牛耕(落后性)铁器牛耕(落后性)农业的起源:农业的起源:起源早,独立发展,自成体系,起源早,独立发展,自成体系,世界领先世界领先 (1)商周商周:“五谷五谷”已种植。已种植。(2)两汉两汉:西汉使者将西域的葡萄、石榴、:西汉使者将西域的葡萄、石榴、苜蓿、胡豆、胡麻、胡瓜、胡桃等陆续移植苜蓿、胡豆、胡麻、胡瓜、胡桃等陆续移植内地。内地。(3)明朝明朝:棉花种植由江南推

    3、向江北,明:棉花种植由江南推向江北,明代从国外引进了玉米和甘薯。(作用)代从国外引进了玉米和甘薯。(作用)(1)隋唐时期隋唐时期:江南的圩田、围湖造田和向:江南的圩田、围湖造田和向山要田山要田(2)明清明清:贫瘠荒滩与边疆地区的开发:贫瘠荒滩与边疆地区的开发(3)重要的发展区域重要的发展区域:秦汉:秦汉-关中地区,魏关中地区,魏晋晋-三吴地区、成都平原,隋唐两宋三吴地区、成都平原,隋唐两宋-江东江东地区的苏湖地区,明清地区的苏湖地区,明清-两湖地区两湖地区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农业的起源:农业的起源:土地制度

    4、的基本特点:土地制度的基本特点:农业生产的目的农业生产的目的:与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封闭性):与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封闭性)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逐渐提高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逐渐提高历代统治着重视农业,历代统治着重视农业,“以农立国以农立国”的思想的思想赋税制度的变化赋税制度的变化产业结构特点产业结构特点: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1.1.五谷六畜五谷六畜2.2.男耕女织男耕女织3.3.精耕细作:精耕细作:出现:春秋、战国、秦、汉出现:春秋、战国、秦、汉成熟:魏晋南北朝成熟:魏晋南北朝逐步成熟:隋唐逐步成熟:隋唐全面成熟:宋元全面成熟:宋元继续发展:明清继续

    5、发展:明清小农经济小农经济=个体农耕经济个体农耕经济=自耕农经济自耕农经济1.1.含义:拥有部分土地,以家庭为单位。农业与手工含义:拥有部分土地,以家庭为单位。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2.2.特点:自给自足性、分散性、封闭性、保守性、落特点:自给自足性、分散性、封闭性、保守性、落后性、脆弱性后性、脆弱性3.3.形成:形成:时间时间: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原因原因: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地位地位: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两千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两千多年

    6、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4.4.成长原因:成长原因:有利:有利:农民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农民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具有生产积极性(农民土地所有农民土地所有制的确立制的确立);铁犁牛耕的普及,生产技术的提高;生存;铁犁牛耕的普及,生产技术的提高;生存需要;统治者重农政策。需要;统治者重农政策。不利:不利:规模小、规模小、条件简陋、简单再生产,条件简陋、简单再生产,难抵天灾人祸;难抵天灾人祸;封建统治腐朽、剥削的沉重和社会动荡。封建统治腐朽、剥削的沉重和社会动荡。5.5.影响:影响:推动精耕细作发展;封建王朝主要财源;古代推动精耕细作发展;

    7、封建王朝主要财源;古代中国一切文明成就的基础和近代中国落后原因中国一切文明成就的基础和近代中国落后原因之一。之一。小农经济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制度的变小农经济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制度的变化,具有三种社会属性,即化,具有三种社会属性,即封建小农经济、资封建小农经济、资本主义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小农经济。本主义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小农经济。历史时期历史时期 土地制度土地制度 表现形式表现形式 原始社会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土地公有制氏族公社所有,公社成氏族公社所有,公社成员集体耕种,平均消费员集体耕种,平均消费 奴隶社会奴隶社会 (商周)(商周)国王、贵族国王、贵族 土地所有制土地所有制井田制井田

    8、制 封建社会封建社会(战国以来)(战国以来)以私有制为主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多种土地体的多种土地所有制所有制国有土地所有制国有土地所有制君主土地私有制君主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自耕农土地私有制自耕农土地私有制1.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二、古代土地制度二、古代土地制度2.土地制度的演变土地制度的演变:土地国有土地国有,西西周叫周叫井田制井田制土地归氏族公社公有土地归氏族公社公有溥天之下溥天之下 莫非王土莫非王土春秋后期逐渐瓦解春秋后期逐渐瓦解(瓦解标志:初税(瓦解标志:初税亩)亩)封建土地所有封建土地所有制制:封建国家封建国家所有制(屯田所有制(屯田和和

    9、均田制均田制)、)、地主所有制、地主所有制、农民所有制。农民所有制。地主占有大地主占有大部分土地,部分土地,迫使无地少迫使无地少地的农民依地的农民依附于他们。附于他们。封建政府和封建政府和皇帝还直接皇帝还直接掌握一部分掌握一部分土地。土地。明清成为农业生产明清成为农业生产发展的桎梏发展的桎梏瓦解原因?瓦解原因?铁犁牛耕、私田铁犁牛耕、私田出现、战争频繁出现、战争频繁怎么确立?怎么确立?封建经济发展和封建经济发展和各国变法运动各国变法运动出现原因:出现原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遭到破坏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遭到破坏 奴隶主将强管理奴隶主将强管理发展发展:开始于商朝开

    10、始于商朝兴盛于西周兴盛于西周瓦解于春秋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废除于战国秦秦国正式确立国正式确立性质:性质:土地国有名义下的贵族土地所有制土地国有名义下的贵族土地所有制实质:实质:周王的一种土地私有制周王的一种土地私有制“溥天之下,莫非王土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瓦解:瓦解:u 私田增多私田增多u 战争频繁,劳动力不断减少战争频繁,劳动力不断减少u 战果各国变法兴起,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步确立战果各国变法兴起,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步确立u 税法改革:税法改革:1.春秋春秋:管仲:管仲“相地而衰征相地而衰征”2.鲁国鲁国:初税亩:初税亩 3.战国(秦)战国(秦):“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

    11、得卖买得卖买发展发展:公元公元485年年北魏北魏政府颁布均田令政府颁布均田令 隋唐内容稍作调整隋唐内容稍作调整前提:前提:政府掌握大量土地政府掌握大量土地目的:目的:保证财政收入;抑制土地兼并保证财政收入;抑制土地兼并评价:评价:积极积极:1.抑制了土地兼并;抑制了土地兼并;2.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征发徭役;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征发徭役;3.提高了农民的上产积极性提高了农民的上产积极性局限局限:1.土地不均依然存在;土地不均依然存在;2.人地矛盾;人地矛盾;3.政府剥削、掠夺劳政府剥削、掠夺劳动力;动力;4.没有触及封建土地私有制没有触及封建土地私有制西汉:编户制度西汉:编户制度 北魏:租调制

    12、北魏:租调制隋唐:租庸调制、三长制隋唐:租庸调制、三长制唐朝中期:两税法唐朝中期:两税法明朝:明朝:一条鞭法一条鞭法清朝:摊丁入亩和地丁银清朝:摊丁入亩和地丁银:税时;税形;税种;税标;人头税最终废除:税时;税形;税种;税标;人头税最终废除3.古代中国重要的赋役制度古代中国重要的赋役制度:实行原因:实行原因:土地兼并严重;土地兼并严重;清丈地卓有成效;清丈地卓有成效;白银的流通白银的流通评价:评价:1.按田地多少征收赋税按田地多少征收赋税2.简化手续的征收办法简化手续的征收办法3.以银代役、计亩征银以银代役、计亩征银内容:内容:积极:积极:减轻了社会积弊;减轻了社会积弊;缓和了社会矛盾;缓和了

    13、社会矛盾;维持维持统治的短期稳定统治的短期稳定局限局限: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封建体制的积弊: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封建体制的积弊时间:时间:清(康熙)清(康熙)实行原因:实行原因:1.统治者贪婪,额外多征统治者贪婪,额外多征2.一条鞭法并未完全废除丁银,存在积弊一条鞭法并未完全废除丁银,存在积弊3.土地兼并、农民逃逸,难以落实土地兼并、农民逃逸,难以落实4.富户转嫁负担,农民反抗富户转嫁负担,农民反抗4.土地兼并土地兼并:发展发展:战国战国:随土地私有制确立,土地开始大量被兼并:随土地私有制确立,土地开始大量被兼并汉代汉代:土地买卖与土地兼并是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土地买卖与土地兼并是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

    14、径途径宋代宋代:“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田制不立,不抑兼并”明清明清:商业资金大量用于买田置地:商业资金大量用于买田置地危害:危害:1.1.农民遭受剥削;农民遭受剥削;2.2.社会矛盾激化;社会矛盾激化;3.3.税收减少;税收减少;根源:根源:土地私有制和土地买卖制度的存在土地私有制和土地买卖制度的存在4.4.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发展,不利于近代经济的形成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发展,不利于近代经济的形成5.租佃制:租佃制:产生于战国产生于战国汉代比较普遍汉代比较普遍宋朝日益普遍宋朝日益普遍明清明清进一步发展进一步发展发展发展:发展趋势发展趋势:1.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弱;农民对地主

    15、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弱;2.租佃关系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增大租佃关系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增大影响影响:1.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弱;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弱;2.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3.促进新的生产关系产生促进新的生产关系产生雇佣劳动关系雇佣劳动关系原因:原因:土地兼并土地兼并1.古代经济重心转移过程古代经济重心转移过程:秦汉时期秦汉时期,经济中心在关中地区;,经济中心在关中地区;三国两晋南北朝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经济中心在关中和中原地时期,经济中心在关中和中原地区,但淮河流域和江南地区经济发展较快,南北区,但淮河流域和江南地区经济发展较快,南北经济差距明显

    16、缩小经济差距明显缩小,为经济重心转移创造了条件;为经济重心转移创造了条件;唐朝安史之乱后唐朝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经济重心开始南移;五代十国五代十国时时,经济重心继续南移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南宋南宋时,江南经济已超过北方,成为全国经济中时,江南经济已超过北方,成为全国经济中心心,经济重心完成南移经济重心完成南移;明清时期明清时期,江南地区不仅是农业经济中心,也是,江南地区不仅是农业经济中心,也是工商业中心,在这里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工商业中心,在这里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萌芽。三三.经济中心的南移经济中心的南移2.经济重心转移的原因经济重心转移的原因(1)南方自然条件好;南方

    17、自然条件好;(2)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为经济发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为经济发展展 提供有利的社会环境;提供有利的社会环境;(3)北方战乱,北民南迁,农业劳动力增北方战乱,北民南迁,农业劳动力增加,并且带去先进的工具和技术;加,并且带去先进的工具和技术;(4)统治阶级调整政策,重视生产的发展统治阶级调整政策,重视生产的发展;(5)政治中心的南移政治中心的南移(如南朝、南宋如南朝、南宋)对经对经济中心的南移也有一定的影响。济中心的南移也有一定的影响。3.经济重心南移的启示经济重心南移的启示:(1)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2)充分利用外来劳动力和外来的先进生充

    18、分利用外来劳动力和外来的先进生产工具、生产经验,能推动经济发展产工具、生产经验,能推动经济发展(3)经济发展离不开决策者的重视,南方)经济发展离不开决策者的重视,南方的一些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的一些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4)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封建割据)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封建割据或封建战乱时期最突出或封建战乱时期最突出(5)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重心的南移有)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重心的南移有一定的影响。一定的影响。(6)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也是)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也是人口大规模迁人口大规模迁移移的过程。的过程。(7)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也是从内陆逐步走)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也是从内陆逐步走向海洋

    19、的过程,为宋元时期大规模的海外贸易向海洋的过程,为宋元时期大规模的海外贸易创造了条件。创造了条件。(8)随着经济重心南移,有不少工业生产)随着经济重心南移,有不少工业生产部门、工业制品的主要产地,也从北方逐渐部门、工业制品的主要产地,也从北方逐渐移到南方。移到南方。(9)经济重心南移对中国古代文化重心的转移)经济重心南移对中国古代文化重心的转移也有影响也有影响(10)南方过度开发,破坏环境,影响可持续)南方过度开发,破坏环境,影响可持续发展发展1、原始社会后期:大禹治水、原始社会后期:大禹治水2、春秋:、春秋:3、战国:李冰都江堰、战国:李冰都江堰 郑国郑国渠郑国郑国渠4、秦朝:开通灵渠和江南

    20、运河。、秦朝:开通灵渠和江南运河。5、三国两晋南北朝:曹魏兴复了许多渠堰堤塘;北魏孝文帝下令凡、三国两晋南北朝:曹魏兴复了许多渠堰堤塘;北魏孝文帝下令凡有水田之处都要通渠灌溉。有水田之处都要通渠灌溉。6、两汉:、两汉:漕渠、白渠漕渠、白渠、王景治黄河、王景治黄河、坎井、坎井7、隋朝:隋于、隋朝:隋于605年开通大运河。年开通大运河。8、唐代:设渠堰使官职、唐代:设渠堰使官职9、北宋:王安石变法:农田水利法推行,各地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北宋:王安石变法:农田水利法推行,各地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10、元:开凿会通河、元:开凿会通河(山东东平到临清山东东平到临清)、通惠河、通惠河(通州到大都通州到大都

    21、),连,连接原有运河,即京杭大运河。接原有运河,即京杭大运河。11、明清:灌溉工具改进、明清:灌溉工具改进芍陂芍陂生产关系的调整生产关系的调整土地制度的变化土地制度的变化赋税制度的改革赋税制度的改革休养生息、鼓励垦荒等政策休养生息、鼓励垦荒等政策生产力水平进步生产力水平进步生产工具与技术的革新生产工具与技术的革新水利的兴修水利的兴修土地资源的开发土地资源的开发政局的稳定和政府的促进、保护农业发展的政策政局的稳定和政府的促进、保护农业发展的政策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1 1、自然条件的良好与恶劣、自然条件的良好与恶劣(天气;气候;土壤等)(天气;

    22、气候;土壤等)3 3、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人类处理社会条件的能力人类处理社会条件的能力土地所有制的变化(土地归谁所有)土地所有制的变化(土地归谁所有)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制度;政策;政局等)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制度;政策;政局等)产品的分配(赋税制度的合理与否)产品的分配(赋税制度的合理与否)2 2、生产力、生产力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根本原因)(根本原因)农具与技术的改进(农具与技术的改进(耕作工具;灌溉工具;收割工具等耕作工具;灌溉工具;收割工具等)农民(劳动力的充足与否;勤劳与否)农民(劳动力的充足与否;勤劳与否)劳动对象(古代主要是土地)劳动对象(古代主要是土地

    23、)水利事业的发展水利事业的发展1 1、土地兼并严重。、土地兼并严重。-农民失去了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农民失去了最基本的生产资料2 2、战乱等社会不安定因素、战乱等社会不安定因素。-农民流亡,农业凋敝农民流亡,农业凋敝 3 3、农民负担沉重。、农民负担沉重。-农民无积极性;农业不繁荣农民无积极性;农业不繁荣 4 4、农业的商品化、专业化程度低、农业的商品化、专业化程度低-影响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和影响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和转型转型 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1.1.政治:政治: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中央集权的确立、发展;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中央集权的

    24、确立、发展;调整统治政策、鼓励农业生产调整统治政策、鼓励农业生产2.2.经济:经济:生产工具、技术的进步、推广;生产工具、技术的进步、推广;水利灌溉工程水利灌溉工程和大江大河的治理;和大江大河的治理;人民辛勤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复杂多样的地理条件,有利于多元化农业的发展复杂多样的地理条件,有利于多元化农业的发展3.3.自然:自然:(1 1)有利于安定民生,从而有利于稳定和巩固)有利于安定民生,从而有利于稳定和巩固其统治地位。农其统治地位。农业发展业发展治民治民治国。治国。(2 2)农业是国家富强实力雄厚的源泉,又是)农业是国家富强实力雄厚的源泉,又是国富力强的标志。国富力强的标志。(3 3)农业的

    25、发展,也为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提)农业的发展,也为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和市场。供了原料和市场。(4 4)农业也为战争提供了物质基础。)农业也为战争提供了物质基础。养活了庞大的人口,创造了灿烂的农耕文明养活了庞大的人口,创造了灿烂的农耕文明 局限:局限:(1 1)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2 2)人地矛盾,)人地矛盾,阶级矛盾激化,成为社会动荡的因素阶级矛盾激化,成为社会动荡的因素。农业的发展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农业的发展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黍黍稷稷粟粟麦麦稻稻猪猪马马牛牛羊羊鸡鸡狗狗古代灌溉工具古代灌溉工具翻车复原图(曹魏时马钧发明)翻车复原图(曹

    26、魏时马钧发明)筒车模型筒车模型筒车应用筒车应用古代灌溉工具古代灌溉工具三次人口大规模迁移:三次人口大规模迁移:1.西晋永嘉之乱西晋永嘉之乱2.唐安史之乱唐安史之乱3.北宋靖康之变北宋靖康之变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 芍陂是淮河流域著名古陂塘灌溉工程,位于安徽省寿县南。春芍陂是淮河流域著名古陂塘灌溉工程,位于安徽省寿县南。春秋时期楚庄王十六年至二十三年(公元前秋时期楚庄王十六年至二十三年(公元前598年年公元前公元前591年)由年)由孙叔敖创建(一说为战国时楚子思所建),迄今孙叔敖创建(一说为战国时楚子思所建),迄今2500多年一直发挥多年一直发挥不同程度的灌溉效益。不同程度的灌溉效

    27、益。芍陂芍陂都江堰都江堰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郑国渠渠首遗址郑国渠渠首遗址 郑国渠是公元前郑国渠是公元前237年,秦王政采纳韩国水利家郑国的建年,秦王政采纳韩国水利家郑国的建议开凿的。灌溉面积达议开凿的。灌溉面积达280万亩,成为我国古代最大的一条灌万亩,成为我国古代最大的一条灌溉渠道。郑国渠自秦国开凿以来,历经各个王朝的建设,先后溉渠道。郑国渠自秦国开凿以来,历经各个王朝的建设,先后有白渠、郑白渠、丰利渠、王御使渠、广惠渠、泾惠渠,至今有白渠、郑白渠、丰利渠、王御使渠、广惠渠、泾惠渠,至今造益当地。引泾渠首除历代故渠外,还有大量的碑刻文献。造益当地。引泾渠首除历代故渠外,还有大

    28、量的碑刻文献。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维吾尔族少女在坎儿井边汲水维吾尔族少女在坎儿井边汲水坎儿井暗渠坎儿井暗渠 坎儿井坎儿井边疆地区的坎儿井边疆地区的坎儿井冶铜业:冶铜业: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小件青铜器。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小件青铜器。夏朝:能铸造比较讲究的青铜器。夏朝:能铸造比较讲究的青铜器。商周时期:青铜铸造业繁荣种类、数商周时期:青铜铸造业繁荣种类、数 量增加,作坊规模大。量增加,作坊规模大。春秋战国秦汉时代:造型灵便轻巧;春秋战国秦汉时代:造型灵便轻巧;青铜防锈蚀技术先进。青铜防锈蚀技术先进。冶铁业:西周晚期:出现铁器。冶铁业:西周晚期:出现铁器。战国时期:铁农具推广;能制

    29、造钢剑。战国时期:铁农具推广;能制造钢剑。汉朝:开始用煤做燃料。汉朝:开始用煤做燃料。南宋:用焦炭冶铁。南宋:用焦炭冶铁。炼钢业:春秋时期:发明冶炼钢的技术。炼钢业:春秋时期:发明冶炼钢的技术。两汉时期:炒钢技术。两汉时期:炒钢技术。南北朝时期:灌钢法。南北朝时期:灌钢法。青铜爵青铜爵 夏代,饮酒器或温酒器,带流长夏代,饮酒器或温酒器,带流长14.5厘米、高厘米、高13.5厘米,厘米,1984年河南省年河南省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青铜鼎青铜鼎 商代后期,炊食器。商代后期,炊食器。1994年年在山东滕州前掌大村出土。在山东滕州前掌大村出土。鼎高鼎高53厘米,鼎面饰以饕餮(厘米,

    30、鼎面饰以饕餮(tao tie)纹。)纹。青铜方斝(青铜方斝(ji )商代后期,盛酒器。商代后期,盛酒器。1990年年河南安阳郭家庄出土。斝高河南安阳郭家庄出土。斝高43.4厘米,腹的四面饰饕餮纹。厘米,腹的四面饰饕餮纹。铁刃铜钺铁刃铜钺(商代(商代北京平谷出土)北京平谷出土)透雕兽面纹青铜钺透雕兽面纹青铜钺(商代商代山东益都出土)山东益都出土)青铜戈青铜戈(商代(商代河南郑州出土)河南郑州出土)铜鸮尊铜鸮尊 商代,盛酒器。商代,盛酒器。1976年在河南安年在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当时出土的鸮尊成一阳妇好墓出土。当时出土的鸮尊成一对,一个高对,一个高45.9厘米,一个高厘米,一个高46.3厘厘米。

    31、器身饰有蝉纹、夔纹、蟠蛇纹等米。器身饰有蝉纹、夔纹、蟠蛇纹等。尊口下内壁有。尊口下内壁有“妇好妇好”二字铭文。二字铭文。战国时期铁兜鍪(战国时期铁兜鍪(mou)(湖北铜绿山出土)(湖北铜绿山出土)中国是世界上首先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中国是世界上首先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距今四五千年:已出现丝织业。距今四五千年:已出现丝织业。西周:出现平纹织物、斜纹提花织物。西周:出现平纹织物、斜纹提花织物。汉代:丝绸远销欧洲,有汉代:丝绸远销欧洲,有“丝国丝国”之称。之称。战国时期:丝织品种多、产量大。战国时期:丝织品种多、产量大。唐代:缂丝技术。唐代:缂丝技术。宋末元初: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的手工业部门。宋末元初:

    32、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的手工业部门。明清时期:苏州、杭州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明清时期:苏州、杭州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民营丝织业兴盛;使用花楼机;产民营丝织业兴盛;使用花楼机;产 品种类繁多品种类繁多玉蚕玉蚕商后期,长商后期,长3.1厘米,厘米,1953年年河南省安阳市大司空村出土河南省安阳市大司空村出土采桑图采桑图 西汉,西汉,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年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该衣薄号汉墓出土。该衣薄如蝉翼,重仅如蝉翼,重仅48克。克。宋宋缂丝秋山诗缂丝秋山诗意意南宋南宋缂丝翠羽秋荷缂丝翠羽秋荷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开始烧制陶瓷(彩陶、黑陶、白陶)。:开始烧制陶瓷(彩陶、黑陶、白陶)。商代商代:

    33、出现原始瓷器。:出现原始瓷器。东汉晚期和南北朝时期东汉晚期和南北朝时期:瓷器的生产技术成熟,:瓷器的生产技术成熟,出现青瓷和白瓷。出现青瓷和白瓷。隋唐时期隋唐时期:陶瓷工艺臻于成熟。:陶瓷工艺臻于成熟。唐代唐代:制瓷业成为一个独立部门,形成南青北白:制瓷业成为一个独立部门,形成南青北白 两大系统。两大系统。宋代宋代:景德镇成为:景德镇成为“瓷都瓷都”,瓷器遍布全国各地,瓷器遍布全国各地,出现一批明窑。出现一批明窑。元代元代:进入彩瓷生产时期。:进入彩瓷生产时期。明清明清:瓷器与丝绸一起成为对外出口的大宗产品。:瓷器与丝绸一起成为对外出口的大宗产品。彩陶壶彩陶壶 河姆渡遗址的稻穗猪纹陶河姆渡遗址

    34、的稻穗猪纹陶 唐唐三彩陶凤首瓶三彩陶凤首瓶唐代越窑秘色釉葵花式瓷碗唐代越窑秘色釉葵花式瓷碗元代青花梅瓶元代青花梅瓶 明代釉里红瓷盘明代釉里红瓷盘 明明景德镇景德镇 青花花果折枝纹瓶青花花果折枝纹瓶青花笔筒(清康熙年间)青花笔筒(清康熙年间)青花山水人物纹盖罐(清康熙年间)青花山水人物纹盖罐(清康熙年间)官营手工业官营手工业发展演变过程:从西周到前朝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代表生产技发展演变过程:从西周到前朝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代表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艺的最高水平。经营特点:由官府统一管理,工匠世代为官府劳作;其生产范经营特点:由官府统一管理,工匠世代为官府劳作;其生产范围广泛,资金雄厚,规模大,分工细

    35、,水平高;古代手工业占围广泛,资金雄厚,规模大,分工细,水平高;古代手工业占主导地位;由于官营手工业缺乏竞争,产品质量低,生产效率主导地位;由于官营手工业缺乏竞争,产品质量低,生产效率低,弊端丛生。低,弊端丛生。私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发展演变过程:春秋战国时兴起,唐宋后显著发展,农村家庭发展演变过程:春秋战国时兴起,唐宋后显著发展,农村家庭手工业的商品化程度大大加深;手工业的商品化程度大大加深;明中叶后超过官营手工业占主明中叶后超过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导。经营特点:唐代前,主要从农民家庭副业和城镇作坊进行;明经营特点:唐代前,主要从农民家庭副业和城镇作坊进行;明后期雇佣劳动出现;曲折发展,持续扩大。

    36、后期雇佣劳动出现;曲折发展,持续扩大。明朝工匠服役规定的转变明朝工匠服役规定的转变经营形态经营形态生产经营模式生产经营模式产品及流向产品及流向流通方式流通方式官 营 手 工官 营 手 工业业由政府直接经营,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生产主要生产武器和贵族消主要生产武器和贵族消费的日用品费的日用品少量投放市场少量投放市场民 营 手 工民 营 手 工业业民间私人经营民间私人经营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产品投放市场投放市场家 庭 手 工家 庭 手 工业业农户的一种副业农户的一种副业主要供自己消费和缴纳主要供自己消费和缴纳赋税赋税剩余产品投放剩余产品投放市

    37、场市场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1 1)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源远流长;(2 2)多种经营形)多种经营形态并存,互为补充;官营手工业规模巨大;(态并存,互为补充;官营手工业规模巨大;(3 3)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4 4)手工业技术不断进步;()手工业技术不断进步;(5 5)规模越来越大,分工越来越细;()规模越来越大,分工越来越细;(6 6)手工业生产布局虽经济重心的转移而变化。手工业生产布局虽经济重心的转移而变化。古代商业发展及特点古代商业发展及特点城市的兴起城市的兴起时期时期特点特点概况概况原始社会原始社会产生原始

    38、商业产生原始商业以物易物以物易物商周商周工商食官政策工商食官政策 1.出现职业商人出现职业商人 2.各种贝币出现各种贝币出现春秋战国春秋战国官府出面控制商业的局官府出面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品交换发面被打破,商品交换发展,城市繁荣。展,城市繁荣。1.私商成为商人主体私商成为商人主体 2.各国铸造货币种类多各国铸造货币种类多 3.各诸侯国成为著名的商业中心各诸侯国成为著名的商业中心秦汉秦汉国家统一,商品对外流国家统一,商品对外流通广泛,对外贸易逐渐通广泛,对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发展起来。1.秦朝统一货币、度量衡秦朝统一货币、度量衡2.海上、陆上丝绸之路开通。中外贸易发展起来海上、陆上丝绸之路开

    39、通。中外贸易发展起来3.许多大城市成为著名的商业中心许多大城市成为著名的商业中心隋唐隋唐商业流通范围扩大,商商业流通范围扩大,商业贸易繁荣。业贸易繁荣。1.城市商业繁荣城市商业繁荣 2.对外贸易进一步发展对外贸易进一步发展 3.铜钱大量流行铜钱大量流行宋元宋元商业繁荣,古代商业进商业繁荣,古代商业进入新的高峰期。入新的高峰期。1.城市商业繁荣城市商业繁荣 2.出现世界上最早货币出现世界上最早货币“交子交子”3.许多农副产品和手工业产品开始转向市场许多农副产品和手工业产品开始转向市场 4.对外贸易兴盛,泉州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港对外贸易兴盛,泉州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港明清明清小农经济与市场联系日小农经济

    40、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社会上经商风益密切,社会上经商风气浓厚,商业发展出现气浓厚,商业发展出现新的特点。新的特点。1.出现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出现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 2.大量农产品进入市场大量农产品进入市场 3.出现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出现区域性的商人群体 4.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1.1.其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各个时期发其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各个时期发展不平衡。展不平衡。2.2.官营和专卖长期存在。官营和专卖长期存在。3.3.实行实行政策,商人的社会政治地位低下政策,商人的社会政治地位低下,商业发展艰

    41、难曲折。,商业发展艰难曲折。4.4.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少。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少。5.5.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联,互相促进。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联,互相促进。6.6.国内贸易、民族政权间的边境贸易、对外贸易国内贸易、民族政权间的边境贸易、对外贸易全面繁荣。全面繁荣。7.7.古代金融业与商业互相促进古代金融业与商业互相促进 古代城市的发展古代城市的发展夏、商、西周:都城都是全国政治交通中心。夏、商、西周:都城都是全国政治交通中心。春秋战国:春秋战国:齐国临淄齐国临淄、赵国邯郸赵国邯郸等都是繁华的商业中等都是繁华的商业中 心。心。魏晋南北朝:不少城市遭到破坏。魏晋南北朝:不少城市

    42、遭到破坏。隋唐:隋唐:长安长安、洛阳洛阳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全国商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全国商 业大都会。业大都会。扬州扬州、成都是长江流域东西两个商、成都是长江流域东西两个商 业都市中心,有业都市中心,有“天下之盛,扬为首天下之盛,扬为首”和和“扬一益扬一益 二二”之称。之称。宋朝:消除了坊市的界限,出现了夜市,商业活动不宋朝:消除了坊市的界限,出现了夜市,商业活动不 再受官府控制。再受官府控制。唐宋时期:海上贸易的兴盛促使沿海港口城市繁荣。唐宋时期:海上贸易的兴盛促使沿海港口城市繁荣。明清:明清:北京北京、南京南京是全国性商贸城市,全国还出现了是全国性商贸城市,全国还出现了 数十座较

    43、大的商贸城市。数十座较大的商贸城市。唐朝长安城平面图唐朝长安城平面图 清代苏州繁忙的怀胥桥商市清代苏州繁忙的怀胥桥商市古代城市发展的基本特点古代城市发展的基本特点:1 1、商品经济日趋活跃,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品经济日趋活跃,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化城市发展。商业化城市发展。2 2、农村人口不断涌入城市,城市人口增多,规模、农村人口不断涌入城市,城市人口增多,规模扩大。扩大。3 3、明中后期商品经济繁荣的江南某些城市出现了、明中后期商品经济繁荣的江南某些城市出现了。4 4、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生活方式逐、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生活方式逐渐发生变化。渐发生变化。重农抑

    44、商政策:重农抑商政策:含义含义:中国封建王朝限制、打击工商业、保护农业生产和:中国封建王朝限制、打击工商业、保护农业生产和 小农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地租征收,以巩固封建小农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地租征收,以巩固封建 统治的政统治的政策。策。原因原因: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的主要财源、兵源和徭役的主: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的主要财源、兵源和徭役的主 要承担者;要承担者;农民的长期斗争使统治者认识到解决好农民问题是农民的长期斗争使统治者认识到解决好农民问题是 稳定社会秩序和巩固统治的关键。稳定社会秩序和巩固统治的关键。重农抑商的发展:重农抑商的发展:(1 1)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中有奖励耕织的政策。)战国

    45、时期,秦国商鞅变法中有奖励耕织的政策。(2 2)汉初,采取)汉初,采取 “与民休息与民休息”的政策。的政策。(3 3)北魏至唐前期,鼓励农民)北魏至唐前期,鼓励农民 垦荒垦荒 。(4 4)元朝,元世祖设立管理农业的机构;组织编写)元朝,元世祖设立管理农业的机构;组织编写 农桑辑要农桑辑要 ;禁;禁止毁农田为牧地;招募流亡,鼓励垦荒屯田;兴修水利止毁农田为牧地;招募流亡,鼓励垦荒屯田;兴修水利(5 5)明清前期,政府大力奖励)明清前期,政府大力奖励 垦荒垦荒 。重农抑商的影响:重农抑商的影响:重视农业,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重视农业,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封建社会初

    46、期,对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封建社会初期,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起了积极作用。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起了积极作用。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强化了自然经济,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强化了自然经济,不利于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也是不利于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也是中国封建社会漫长的重要原因中国封建社会漫长的重要原因 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1 1)明朝中后期:产生。方式:作坊主雇佣机)明朝中后期:产生。方式:作坊主雇佣机工,变成资本家;商业资本转化为工业资本,商工,变成资本家;商业资本转化为工业资本,商人变成资本家。特点:产

    47、生于江南的个别地区人变成资本家。特点:产生于江南的个别地区、个别部门。、个别部门。(2 2)清代:缓慢发展。手工工场规模进一步扩)清代:缓慢发展。手工工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分工更细密。部门、地区增多大。分工更细密。部门、地区增多明代宋应星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天工开物上绘的大型织机上绘的大型织机出资出资出力出力经营经营利润利润劳动劳动工资工资充足资金的充足资金的作坊主、商作坊主、商人人 雇佣雇佣 自由的劳自由的劳动力动力 手工工场手工工场 被雇佣被雇佣 资本主义萌芽的实质:资本主义萌芽的实质:雇佣关系雇佣关系 一方面,资本主义萌芽这一经济现象的出一方面,资本主义萌芽这一经济现象的出现是中国古代农耕文

    48、明高度发展的产物,又现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高度发展的产物,又是新的经济文明萌生的征兆,是新的经济文明萌生的征兆,它代表了当时它代表了当时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总趋势。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总趋势。另一方面,从经济整体看,这一经济因素只另一方面,从经济整体看,这一经济因素只是在部分地区、行业稀疏出现,是在部分地区、行业稀疏出现,力量微弱。力量微弱。受到受到的束缚,的束缚,发展非常缓慢发展非常缓慢 。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仍占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海禁海禁”与与“闭关政策闭关政策”:是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它使封建统治者自我满足,味

    49、于世界:是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它使封建统治者自我满足,味于世界大势,盲目排外。大势,盲目排外。封建统治者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明朝统治者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封建统治者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明朝统治者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明朝统治;清朝统治者为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力勾结倭寇,危及明朝统治;清朝统治者为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争。倭寇骚扰与西方殖民者的扩张。明朝中期以后,日本倭寇侵扰我国东倭寇骚扰与西方殖民者的扩张。明朝中期以后,日本倭寇侵扰我国东南沿海日益严重,西方殖民者向东方的殖民扩张日益疯狂,威胁中国沿南沿海日益严重,西方殖民者向东方的殖民扩张日益疯狂,威胁中国沿海安全和清

    50、政府的统治,这是清政府实行此政策的客观原因。海安全和清政府的统治,这是清政府实行此政策的客观原因。从根本上看,明清时期实行闭关锁国的根从根本上看,明清时期实行闭关锁国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维护封建统治表现:表现:明朝:实行海禁;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明朝:实行海禁;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清朝:海禁、迁界;闭关锁国,只留极少口岸对外通商,清朝:海禁、迁界;闭关锁国,只留极少口岸对外通商,由政府特许的商行统一对外贸易。由政府特许的商行统一对外贸易。影响:影响:曾起过一定的民族自卫作用。曾起过一定的民族自卫作用。严重阻碍了国内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严重阻碍了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复习课件(岳麓版必修二).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444518.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