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猜测在小学科学课中的有效运用.doc

  • 上传人(卖家):仙人指路
  • 文档编号:5441820
  • 上传时间:2023-04-14
  • 格式:DOC
  • 页数:6
  • 大小:45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猜测在小学科学课中的有效运用.doc》由用户(仙人指路)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猜测 小学 科学课 中的 有效 运用
    资源描述:

    1、作者姓名:魏慧琴 学校:古交九小 联系电话:13734032258 邮编:030203猜测在小学科学课中的有效运用摘要:猜测是人们以自己已有的知识为基础,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加工、归纳,或将其与有类似关系的特例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归纳,通过判断、推理、联想和综合,对问题结果做出的估测。猜测是科学原理产生的前提,许多伟大的科学家都是通过猜想发现了别人都不曾发现的真理。新的科学课程标准也要求:学生应“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实等科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由此可见猜测是发展科学,学好科学的重要方式之一。 关键词:猜测 科学探究 思维 兴趣 能力 “猜测”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

    2、它是在观察与实验的基础上,根据科学原理和科学事实,进行理性思维加工以后,对未知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所做的定型解释和说明;它是使学生思维发散的最为活跃的阶段;它是一种积极的创造活动,培养学生的猜测能力是提高学生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综观自然科学的发展史,猜测思维在基础学科的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并起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如:爱因斯坦的量子猜测:道尔顿的原子猜测;天文学中太阳系起源猜测;地下学中的大陆漂移说伟大的猜测造就了非凡的智慧,掀起了一系列重大的科学技术革命,使人类生活发生巨大变化。作为一名新世纪的科学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猜测能力呢?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我认为应该从如下几方面着手:一、 引入新

    3、课,诱发猜想巧妙地引入新课,诱发猜想,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发现一些新的问题。 如学习观察蜗牛一课,导入:今天,老师带了你们的小伙伴来和大家一起学习,它是一种动物,身体柔软;它欢生活在潮湿的地方;它的运动速度很慢;它爱吃植物的茎和叶;它的背上有个壳。它是蜗牛。此时采用教师描述,学生猜测的形式,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对蜗牛的特征进行了概括,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探究动机。 再如教学金属一课,让学生观察老师佩戴的饰品是用哪一种材料制成的,学生能够说出胸花是用铁制成的,金戒指是用金制成的,银戒指是用银制作的,这时分别板书“铁”、“金”和“银”,然后总结铁、金和银这些材料我们把它们统称为

    4、“金属”,再让学生展示课前搜集到的各种金属制品,交流自己所知道的有关金属的知识,感知不同的金属有不同的特点和不同的用途,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还想了解金属哪些秘密? 心理学家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且兴趣往往能够让人集中注意力,激活思考,提出很多问题。而小学科学课是由一个个观察、研究、认识周围事物和环境的探究活动组成的。学习科学,就是去参加、去经历一个个的观察、探究、认识活动。科学探究活动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的主要形式。因而只有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猜测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猜测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猜测能力。例如,教

    5、学马铃薯在水中是沉是浮一课时,先引导学生对马铃薯的沉浮原因进行猜测,当学生通过实验知道了其中的奥秘时,学生的兴趣、积极性也十分高,这时我及时的进行了诱导,使之兴趣更浓。如:在水中加入盐能使马铃薯浮起来,如果加与盐类似的糖、味精等,马铃薯会浮起来吗?再如,当在水中加入糖、味精等使马铃薯浮起来时,又及时诱导:马铃薯有这样的特点,改用其它物品行吗?这样一来,学生不仅猜测兴趣浓,探究的兴趣就更浓了。二、探求新知,鼓励猜想科学上的一些重大的发现就是通过科学家大胆猜想后,经过精心的实验、分析、研究而得出科学结论的。小学科学课堂也应该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进行科学探究。在科学课程标准中对“科学探究”提出具体的分

    6、目标:“能运用已有的知识作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能根据假想答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利用他们的猜想成果,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实验计划,对他们的提出的猜想与假设进行验证。同时,在学生经过科学探究得出他们认可的结论之后,引导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结论同猜想与假设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如果学生猜想的结果与实际科学探究的结论相同或者相近,就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成功的原因,并从自己的成功之中体验喜悦的情感;如果猜想的结果与科学探究的结论存在很大的偏差,就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原因,在找原因的过程之中逐步学会科学猜想与假设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探究精神

    7、。如教光合作用时,有意识地让学生根据原有的知识,提出“人要呼吸,那植物会不会也要呼吸?”和“人吸入的是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气”你们猜想一下植物它的呼吸会是怎样的?学生通过联想,将头脑中原有的知识与探究的问题形成某种关联,帮助学生对植物的呼吸进行猜想。有的同学猜想:植物的呼吸应该是吸进二氧化碳气,呼出氧气;也有的同学猜想:植物和人一样吸入的是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气;还有的同学猜想:植物白天吸入二氧化碳气,放出氧气,晚上吸入的是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气等。同学们有了不同的猜想,都想知道谁的猜想是正确的,学生就自然很积极地想从教材上找到答案,于是主动地先自学光合作用这一课,当学生发现自己的猜想与课本相一致时,便感

    8、受到探索知识的乐趣,享受到成功的欢乐,更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去。再如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在教学中,先让学生想办法使尺子和橡皮筋发出声音。在此基础上,又让学生猜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让学生由“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究”发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分工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活动,体现了新课程提倡的的合作学习的方法。在交流讨论声音产生的共同规律时,引导学生对相互之间实验情况、记录进行交流、相互补充、完善、评价,在观察、比较、讨论、交流中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学生通过这样的实验,不仅掌握了认识事物的方法,而且能够通过亲身感受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经历了研究问题的全过程,

    9、培养了学生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三、 精心设计练习题,激发学生猜想新课程的一大特点是书中的练习题大都是开放性的,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很大,这也为教师在教学中教学生猜想提供了很多较好的素材。科学这门学科很多都是自然科学知识,但不动手做一定量的练习题是不完整的,那么如何用好练习题,如何在练习中教猜想?1:改变题目,让学生进行猜想改变题目的条件,是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方式之一,任何一个问题包含条件和结论,教师在教学中适当的将条件变动,给学生创造机会猜想。例如在教学地球的运动这一章时,为学生设置这样的题目:问题1:地球上有昼夜交替的现象,这是为什么?地球上有四季之分,这又是为什么?学生对这样的

    10、问题应该不难回答。然后教师可以把问题改一下:问题2:地球公转时,假如地轴不倾斜,太阳直射地球的位置有没有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地球上还会有四季变化吗?为什么?将题目的改变后,对学生的思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猜想的素材。2:用类比的方法教会学生猜想类比是基于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而相似的对象又是多种多样的,属性之间又有这样或那样的关系,因此,类比有不同的类型,但在小学科学中一般就是概念之间的类比,通过类比,让学生了解事物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例如在学习生物的多样性时,在学生了解了昆虫的主要特征以后,教师可以提出类似的问题:蛙的主要特征是什么?鱼类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在运用类比思维解决问题时,

    11、先要分析新物质(或新问题)的特征,再设法与已有的知识原型对比联系,最后用原有的知识实现新问题的解决。四、运用猜测,培养思维能力1、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猜测过程的教学中,首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教学的双边性,做好学生猜测与猜测过程的“导演”,充分调动学生大胆思考,敢于创新,提出各种各样的思想观点。老师不可包办代替,只有在学生出现思维障碍时,老师方可给予指导,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引导作用。2、培养学生猜测思维能力丰富事物特征,奠定猜测基础。猜测的科学告诉我们,猜测并非凭空捏造的,需要科学依据,所以在教学法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猜测能力,先要奠定猜测的基础。

    12、即要有各种经历、各种经验,广泛的对事物特征的印象。这些潜在的东西一旦被激发,就会产生思想的火花。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科学课本中一些“探索与研究”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猜测。不管结果是否正确,只要老师抓住他的某个创意加以表扬,就可培养其猜测的思维能力以及猜测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五、运用猜测,养成科学探究习惯。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只有当猜测成为一种探究学习习惯时,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学习才会产生更浓的兴趣。小学生的好奇心是最强的,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小心地呵护这种好奇心,引导他们猜测所能了解的知识,并采用各种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如游戏、儿歌、谜语等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对于他们进行猜测训

    13、练,使他们渐渐将猜测当成一种思维习惯,看到什么都能进行想象猜测。同时也要注意,在训练的刚开始,应该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猜想,而后通过训练,使学生养成猜想的习惯,从而在课堂上总能听到学生提出的猜想和问题,并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已有知识经验进行验证。从而使课堂教学真正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在其中起组织者、引导者和服务者的作用。例如:教学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时,我提出问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然后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做出猜想。几分钟后,学生汇报结果,有的学生说与物体的大小有关;有的说与物体的轻重有关;有的说与物体的结构有关;有的说想把以上意见合起来试一试等很多想法。此时,我说上述是你们对本次实验

    14、的猜想,同学们的猜想是否合理,还要用实验来证明,接下来请各组来设计你们的实验计划。实验计划包括:怎样验证你们的猜想?怎样判断物体的沉浮?怎样分工?这样设计教学过程,使学生明白探究之前要有一个自己预设的目标,然后用实验去验证自己预设的正确性,有助于帮助学生养成科学的探究习惯。六、运用猜测,注重实践与评价猜测的猜测性告诉我们,它的结论是否正确要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定。所以在培养学生猜测能力的同时,就必须注重实践,正确评价。例如:教学马铃薯在水中是沉是浮一课中时,学生猜测马铃薯的沉与浮可能:(1)、与马铃薯的大小有关;(2)与水的多少有关;(3)、与水中放入的物质多少有关;(4)与马铃薯的轻重有关等

    15、。最后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主要是与水中溶解其它物质的多少有关。七、运用猜测,深化感悟1、 猜测不是异想天开。猜测应该是依据一定的事实,应用可行的科学原理,围绕提出的问题可能出现的结果展开的。在科学课中,科学探究既是学习方式,又是课程目标,而猜想正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教师在猜测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当好“导演”,还应该当好演员的“配角”,有时可将自己作为学生的一员,从学生的角度去参与各种讨论,在必要的地方,充当一名优生,引导点拨学生归纳整理自己通过发散思维形成的观点;在学生思维出现定势时,充当一名差生,去引起争议和辩论。确保猜测环节能够在教师的调控之下达到目标,但同时没有老师包办及规

    16、定的痕迹。2、 猜测是合理的分析。 首先,“猜测”是建立在经验或观察思考基础上,对事物、事件的未知部分或事物、事件的总体的基本判断。其次,“猜测”是对事物发展趋势的判断。猜测不是“正确与否”的分析和判断,而是“有效分析”。我们凡事经常爱用“对”、“错”这种绝对化的标准来判断,而实际上事物发展的过程总是在变化。简单的对与错中的预先固定化的标准显然难与实际吻合,就是说,难以作到“有效”。因此,“有效分析”的根据一定要首先做到对客观事物有深刻的理解,这实际上是为合理猜测创造了尽可能与实际情况接近的前提条件,继而要对初始猜测根据环境变化随时进行调整,目的也是使决策与实际情况尽可能接近。 3、 关注错误

    17、的猜测。猜测可以是正确的,也可以是错误的。即使某种猜测是错误的,也会为别人提出更多的猜测而创造灵感。只有让学生经历猜想、预测、假设,才能充分体现探究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在探究过程中却逐步养成他们正确的科学研究的态度和方法,这是终身受用的。也只有理解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将来才能在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独立自主地进行研究。因而在探究的过程中,猜测无疑是极为重要的部分,可以说猜测决定了下一步探究的方向。所以教师不可只重视正确的猜测而忽视那些错误的猜测,而往往那些能够提出错误猜测的同学,他们的发散思维才得到了真正的训练。这就要求在猜测与猜测环节中,老师要真正保证师生之间应有的平等自由,让学生在平等自

    18、由的条件下发表见解,商讨问题。不将个人意见或集体意见强加给发表见解的同学,更不能在发现学生的猜测与实际不符时,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八、拓展延伸,持续猜想一堂课的结束不应是学生获取知识、锻炼能力的终止,而应该是加强、应用知识的开端和延伸。如观察蚂蚁一课,学习内容结束后,老师拓展资料:蚂蚁又名“玄驹”、“蚍蜉”、“状元子”,是世界上种类最多,生存量最大的动物,起源于一亿年前的恐龙时代。全世界有260属,16000多种,我国有2000多种。它是动物世界有名的“大力士”,能举起300倍自身重量的物体,能拖动超过自身1700倍的玩具车。极大的激发了学生课后学习科学的兴趣。再如观察蜗牛:小蜗牛长大后会

    19、是什么样子的?它会不会变?这样,学生带着自己的猜想,在课后饲养了蜗牛,很多学生饲养的蜗牛都产下了卵,孵出了小蜗牛。他们在学习中都体验到照顾小蜗牛、观察它的生活和成长是十分有趣的事。科学家牛顿曾经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猜想作为科学认识过程中的一个基本环节,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等方面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教师应自始至终作为中立者和欣赏者,鼓励学生猜想,引导学生猜想,尊重学生的猜想,让学生真正体验猜想的乐趣,享受探究的过程,养成敢猜想、乐假设的意识,大胆地发表见解,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潜能。 总之,猜想能够调动起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能够鼓励学生发现新方法、新定理、新思想,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在小学科学的教学中进行猜想的教学是可行的,进行猜想教学对学生的能力的培养也是多方面的。当然也是科学教师的一份责任。 参考文献:中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小学科学教材 小学科学教学大纲2013-05-27人教网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猜测在小学科学课中的有效运用.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441820.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