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ppt课件 (002)-(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ppt课件 (002)-(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pptx》由用户(Q1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 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ppt课件 002_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全球 联系 初步 建立 世界 格局 演变 ppt 课件 002 统编 下载 _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_历史_高中
- 资源描述:
-
1、 第第7课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界格局的演变l学习目标:l了解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人口、物种和商品的全球性流动、理解人类 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变以及对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不同影响。l重点:全球航路所引发的全球性流动。l难点:早期殖民扩张对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影响。一、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一)人口迁移 材料一 数万年来所有的黑人都生活在非洲,所有的白人生活在欧洲及中东,所有的蒙古人(黄色人种)种则生活在东亚和美洲,而澳大利亚人则生活在澳洲。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5世纪末随着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欧洲与美洲之间开辟了新航线。他们在美洲创建种植园,开发金银
2、矿,由于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殖民者于是将贪婪的目光投向未开化非洲大陆。与此相适应,国际人口迁移的目的主要是尚待开发的“处女地”。近代与现代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变化特点1、原因:(1)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人们往来频繁;(2)殖民扩张;(3)黑奴贸易。材料三 15世纪末到17世纪,伊比利亚白人大举移民中南美洲、加勒比海。到1574年,西班牙人移民总数达15万。到1590年,巴西的欧洲白人已有三四万。与此同时,印第安人便开始了锐减和被灭绝的过程,1617世纪时锐减了约90%。摘编自张箭地理大发现研究2.表现:欧洲人入侵,并建立殖民地,大批欧洲人来到美洲;美洲印第安人人口减少;非洲黑人作为奴隶贩卖到
3、美洲;大洋洲、非洲和亚洲等地有族群混合现象。3、特点:(1)从宗主国向殖民地和附属地迁移:如英国向美国、加拿大、印度、澳大利亚等地迁移人口;(2)从较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及新开发区移民:如欧洲国家向拉丁美洲各国移居人口;(3)从旧大陆向新大陆迁移人口:即亚非欧三洲人口向北美、拉美、大洋洲迁移。(4)由欧洲国家主导。(5)自愿移民和强迫移民相结合。一、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一)人口迁移1619世纪世界一、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一)人口迁移 材料一 世界的人口格局由此得以调整和重组,在新旧大陆之间益趋均衡。世界范围的人口移徙,有助于形成广泛的物质和人文交流,缩短不同地区人类集团间的发展差距,也有利于新
4、的民族和文化融合。沈坚地理大发现后流向新大陆的移民潮(1)积极方面:改变了人口的地理分布(人种和民族结构变化);促进新的民族和文化的融合;推进了世界的物质和文化的交流;加速了落后地区的开发。4、影响:(2)消极方面:欧洲人对美洲殖民掠夺;印第安人灭顶之灾;黑奴贸易罪恶深重;以及由此而来的种族歧视现象的产生,并影响至今;各种疾病传播蔓延。材料二 15世纪末到17世纪,伊比利亚白人大举移民中南美洲、加勒比海。到1574年,西班牙人移民总数达15万。到1590年,巴西的欧洲白人已有三四万。与此同时,印第安人便开始了锐减和被灭绝的过程,1617世纪时锐减了约90%。在印第安人锐减的同时,欧洲人又大肆猎
5、捕黑人,运入美洲供奴役。1617世纪,英国人、法国人、荷兰人又大量移民北美,最后形成了今天美利坚人、加拿大人的主体。1718世纪时,荷兰人、英国人又大举移入南非,形成了今天南非的白人。摘编自张箭地理大发现研究(二)物种的交换一、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哥伦布建立东西两半球的联系后,数以千计的动植物物种在大陆之间往来不绝。历史学家称其为“哥伦布大交换”查尔斯曼恩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1、原因:(1)新航路的开辟,建立了初步的全球联系。(2)人口的迁移促进了世界动植物的大交流。马牛猪羊鸡小麦大麦燕麦橄榄葡萄裸麦马铃薯玉米番茄可可南瓜花生甘薯据统计,当今世界的植物食品中,约有1/3的品种源自美
6、洲欧亚 美洲美洲 世界植物动物小龙虾等微生物小麦、燕麦、大麦、裸麦、橄榄、葡萄等马铃薯、玉米、番茄、甘薯、花生、南瓜、可可、烟草马、牛、猪、羊、鸡等各种疾病和传染病病菌(天花、麻疹、白喉、水痘、流感等)2、表现:历史概念:“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哥伦布首次航行到达美洲,开启了旧大陆与新大陆的往来;同时开启了人类历史上一场生态学大转换,历史学家称之为“哥伦布大交换”。这一横跨东西半球的“交换”涉及生物、农作物、人种、文化、传染病以及观念等一系列内容,意义深远,甚至改变了欧洲人、美洲人、非洲人及亚洲人的生活方式。自主学习 填写下表:(二)物种的交换一、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3、影响:材料一 美洲
7、还为欧洲粮食供给量的增加做出了贡献,以至到18世纪,粮食供给过剩带来了更快速的人口增长。其中马铃薯和玉米两种作物具有革命性意义到18世纪头十年中期,欧洲历史上首次达到粮食自给自足的状态。欧洲史 材料二 由于有了玉米,原本在17世纪下半期出现人口衰退的法国和意大利,到18世纪其人口开始回升。玉米和甘薯传入中国,也大大增加了中国的粮食产量,对明清两代中国人口的增长和贫瘠地区的开发产生了直接影响。另一方面,猪、马、牛、羊等牲畜被欧洲人引入美洲,为生活在美洲的人们提供了肉食、奶类、皮毛和畜力。老鼠也藏在船舱里飘洋过海到达美洲,影响了美洲原有的生态链。(1)积极:促进了欧洲和亚洲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
8、丰富了物质生活,改变了人们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增加粮食产量;促进了落后地区开发,促进了人口增长;扩大了经济作物的种植,推动了农产品商品化,带动经济发展;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2)消极:土地资源过度开发,破坏了自然环境;导致各种疾病的传播和原住居民大量人口的死亡。材料一 番薯种出海外吕宋。明万历间,闽人陈振龙贸易其地,得藤苗及栽种之法入中国。值闽中旱饥,振龙子经纶白于巡抚金学曾令试为种时,大有收获,可充谷食之半。自是硗确之地遍行栽播。清陈世元金薯传习录 材料二 邑境山多田少,居民倍增,稻不足以给,则于山上种包谷、洋芋。深林剪伐殆尽,巨阜危峰,一望皆包谷地也。清 袁景辉
9、纂修建始县志结合材料并根据所学,以甘薯为例说明美洲作物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合作探究:提示:传播:甘薯原产地美洲,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被带到欧洲,并由欧洲传入亚洲。甘薯是在明朝万历年间,通过对外贸易传入中国,传播路径有海上和路上两种。经过政府的推广,加上甘薯本身适应性强、耐贫瘠、产量高等特性,在中国广泛种植。影响:提高了粮食产量,成为农业歉收时期的重要食物来源。但是由于过度垦荒造田,导致水土流失。(三)疾病的传播一、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 在美洲被征服的过程中,大量印第安人死于屠杀和折磨。更悲惨的是,新大陆没有天花、白喉等疾病,印第安人对这些疾病毫无免疫力,欧洲人带来的这些疾病造成他们死亡的数量可能更大,
10、有的村子因此整个灭绝。据估计原来有1000万到2500万人口的新西班牙(阿兹特克帝国),到17世纪初只剩下不到200万人,而同时期印加人从约700万减少到只有约50万。王加丰世界文化史导论英国人把沾染天花病毒的衣物、被子送给印第安人1.原因:人口和动物的全球流动。2.表现:欧洲人将天花、麻疹、白喉、水痘、流感等病原体带到美洲和大洋洲。3.影响:造成原住民大量死亡,原有社会解体,使欧洲人在美洲迅速建立起殖民统治。甘蔗原产于印度,16世纪以后广泛种植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甘蔗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巴西,种植面积较大的国家还有古巴、泰国、墨西哥、澳大利亚、美国等。在世界食糖总产量中,蔗糖约占65%。这从
11、侧面证明()A世界饮食结构日渐趋同B各国民众生活水平逐步提高C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D新航路推动了全球经济发展根据材料可知,伴随近代西方殖民扩张,甘蔗种植遍布全球,成为全球食糖生产的主要原料,这反映了世界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C项正确1518世纪,由于各种现实动机与航海技术的不断进步,亚洲和欧洲的航海家都发起了大规模的航海活动,这一现象被称为“大航海时代”。大航海时代的到来()A根源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B标志着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最终形成C推动了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D主要商道由大西洋转移到地中海沿岸亚洲和欧洲的航海家的远洋航海活动促进了地球上各大洲之间的沟通,推动了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C项正确关于马铃
12、薯的传播,某同学搜集到以下信息,据此判断他的结论可能是马铃薯()用途广泛,是世界市场中的重要商品改变了当地人民的食物结构营养价值高,成为欧洲上流社会的主食促进了世界人口的增长ABCD16 世纪中期欧洲马铃薯传入欧洲,起初被用作饲料和观赏、药用植物1770 年法国科学家帕门尔发表科学论文,详细分析马铃薯的营养优势1795 年英国泰晤士报刊出食谱,教人蒸煮马铃薯汤,用马铃薯做面包16501850 年中国人口增长了两倍(明末清初,马铃薯传入中国并广泛种植)根据题干马铃薯传入欧洲和中国后逐渐成为人们的食物,改变了当地人民的食物结构,正确,马铃薯作为高产作物提高了粮食产量增加了世界人口,如题干中涉及中国
13、人口在清朝初年人口增长了两倍,正确,正确,C项正确很多来自美洲的植物都能在中国古代史中找到影子。请你就以下场景,选出最符合历史实情的一幕()A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小贩烤甘薯B安史之乱中的难民以马铃薯充饥C马可波罗将番茄酱介绍给蒙古公主D李时珍本草纲目中介绍玉米根据题干美洲的植物在中国古代史中找到影子,美洲的植物传到中国是在新航路开辟后,最早的时间为明朝中晚期,明朝本草纲目中有玉米的介绍,D项正确下图为16世纪欧洲学者绘制的番茄和马铃薯实图。该农作物传入欧洲()A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B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C解决了粮食短缺的问题D导致经济格局的改变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新航路开辟后,原产美洲的番茄和马铃薯
14、向世界范围内传播,新作物传入欧洲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地人们的饮食习惯,A项正确1300-1500年左右,欧洲人口只有八千万,1700年达到了一亿两千万。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涨 B物种的全球大交流C殖民地人民大量涌入D生育观念有所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世纪即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口的显著增长得益于物种的全球大交流丰富了其食品和经济结构,B项正确;16世纪初,欧洲的马和牛被引进到美洲;1555年,中国出现了最早的玉米种植记录;18世纪初,原产自美洲的咖啡风靡欧洲。据此可知()A美洲在世界物种交换中居于主导地位B新航路开辟催生欧洲新的生产方式C物种交流提高了欧洲人抗饥荒的能力D
15、物种交流深刻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根据材料“16世纪初,欧洲的马和牛被引进到美洲;1555年,中国出现了最早的玉米种植记录;18世纪初,原产自美洲的咖啡风靡欧洲”及所学知识可得,新航路开辟后,物种交流深刻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D项正确二、商品的世界性流动14世纪前后欧亚主要商路(一)全球贸易网络变化:1、原因:全球航路的开辟大大提升了海路在世界贸易中的重要性。2、特点:传统的印度洋贸易和新兴的大西洋贸易、太平洋贸易形成齐头并进的态势。二、商品的世界性流动(二)具体表现:1、印度洋贸易(1)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以葡萄牙为主)很快出现在印度洋的贸易中,并且在与阿拉伯商人的竞争中逐渐占据优势。(2)贸
16、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逐渐转移到大西洋沿岸。2、大西洋贸易(1)欧美贸易:欧洲人通过开辟出的多条航线和沿海港口,将欧洲生产的手工制品运到美洲销售,换回南美洲的贵金属、蔗糖和烟草。二、商品的世界性流动(二)具体表现:2、大西洋贸易(2)三角贸易:目的:为解决美洲劳动力不足问题。过程:出程:欧洲到非洲(用纺织品、枪支和手工制品换取非洲黑人)中程:非洲到美洲(贩卖奴隶到美洲)归程:美洲到欧洲(从美洲运贵金属、蔗糖、烟草到欧洲)一次航行6个月,获利600%-800%。影响:A、导致非洲丧失大量劳动力,造成非洲长期落后;B、对为美洲的开发提供劳动力;C、促进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D、客观上
17、有利于欧、美、非三洲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二、商品的世界性流动(二)具体表现:3、太平洋贸易:(1)葡萄牙:以澳门中转站的海上贸易网络(2)西班牙:经营的武装商船“马尼拉大帆船”贸易(3)中国: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日本)马尼拉大帆船模型剖面图名词解释:马尼拉大帆船 是16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初的250年间,航行于菲律宾的马尼拉与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之间的货运船只,是一种木制帆船,一般载重量在几百吨到一二千吨左右。二、商品的世界性流动(三)影响:2、对世界: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世界范围的商品交换和商品流通,是通过商品交换把各国市场紧密联系起来的总体。1、对中国:(1)白银大
展开阅读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439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