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课题1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ppt课件-(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一讲课题1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ppt课件-(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由用户(Q1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 第一讲课题1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ppt课件_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一 课题 中华文明 起源 早期 国家 ppt 课件 统编 2019 必修 中外 下载 _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_历史_高中
- 资源描述:
-
1、第一讲早期中华文明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变革原始社会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约公元前770年约公元前221年时空坐标甲骨文百家争鸣原始人群 母系氏族 父系氏族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东周)土地私有制、重农抑商、小农经济形成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犁牛耕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分封制商鞅变法中央集权、县制中华民族形成和中华文明起源与奠基是先秦时期的时代特征。(1)原始社会:原始文化星罗棋布,多元一体,生生不息,为国家的出现打下了基础。(2)夏商周时期:国家政治制度经历了从商代神权统治到西周血缘政治的演变;国家疆域不断扩大、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社会经济不断繁荣。(3)春秋战国时期:中国
2、进入铁器时代,生产力的发展和列国纷争推动了社会的大变革,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中央集权制度、官僚政治、儒家思想初步形成。主题概览课题1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标要求中外历史纲要1.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2.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起源特征。选择性必修1.知道人类由食物采集者向食物生产者演进的过程及意义。知道中国古代的食物生产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2.了解劳动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以及历史上劳动工具的变化。1内容导航主干梳理重难突破考向研析课时精练234夯 实 必 备 知 识一
3、、中华文明的起源一、中华文明的起源1.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1)旧石器时代(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遗存距今约170万年的_和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的北京人生产、生活从事_和采集,过着群居生活,已经学会用火元谋人渔猎(2)新石器时代(以磨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时期代表分布概况距今约1万年大量使用_,开始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生活稳定距今约7000年前距今约5000年前仰韶文化黄河中游地区农业:以_等为主要栽培作物手工业:彩绘陶器大汶口文化黄河下游河姆渡文化长江下游农业:种植_手工业:养蚕缫丝技术陶器水稻粟距今约5000年龙山文化黄河中下游手工业:黑陶,被称为“蛋壳陶”红山文化辽河上游
4、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良渚文化长江下游2.原始社会组织(1)原始社会分为_、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三个阶段。(2)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母系氏族社会,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父系氏族社会。3.部落时代(1)三皇时代:时代较早,神话色彩浓重。(2)炎黄联盟:黄帝联合炎帝,结成炎黄部落联盟,被后世共尊为_。(3)尧舜禅让:尧年老时,根据推举和他对舜的考察,由舜继承其位,这种做法称为“_”。(4)“万邦”时代:大约相当于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代。原始人群华夏始祖禅让链接选择性必修2P2-3、P61.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1)采集和渔猎经济食物来源采集可食的植物果实和茎叶,捕捞鱼虾或猎取动
5、物生产工具使用木、骨和石等材料制作的工具,从事_和渔猎生活方式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过着迁徙的生活,用火取暖、烧烤食物妇女地位除生育和_外,还负责采集植物果实、昆虫等采集抚养后代(2)原始农耕和畜牧业出现产生:大约1万年前。表现农耕西亚:小亚细亚半岛南部等地是小麦、大麦的原产地东亚:黄河中上游是粟的发源地、长江中下游的居民在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中美洲:是_、甘薯等作物的原产地畜牧距今约9000年前,西亚的人们已经饲养绵羊和山羊距今约8500年前,中国贾湖的居民已经饲养猪;后来,_的居民已经饲养猪和狗距今约6000年前,南美印第安人驯化了骆马玉米河姆渡影响经济生活人类开始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生
6、活和生产方式人类从迁徙过渡到定居,逐渐形成聚落;一部分人专门从事_、采矿、冶炼等手工业劳动;原始音乐、文学和宗教产生科学技术天文历法、数学和其他相关学科逐渐发展起来制陶2.生产关系的变化(1)男子地位上升:男子开始在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女子在农业生产中逐渐退居从属地位。(2)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出现:人类生产的产品有了剩余,出现了_,氏族内部出现贫富分化。(3)阶级产生,国家应运而生。私有财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之间的关系 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统治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统治的工具的工具。列宁列宁课堂探究:早期国家的形成陕西临潼姜寨聚落遗址复原图山西襄
7、汾陶寺遗址及2001号大墓二里头遗址一号宫殿复原图社会组织形式有哪些变化?家族 聚落 都邑 国家 大禹治水与夏国家的产生有着紧密的因果关系。治理水患需要集中全社会的能力,要调动全社会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治理,在这一过程中出现集权,然后产生一种管理机构。(二里头)遗址的中心地带是宫殿所在地,还发现了宫城城墙,这些可以表明社会财富的集中和权力中心的形成。遗址出土了青铜器,有鼎、爵等礼器和刀、戈等兵器,此外还出土了玉器等象征王权的礼器。摘自杜勇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国家结构课堂探究:早期国家的形成城和宫殿出现贫富分化和阶级分化礼制的初步形成找一找”夏朝是我国第一个早期国家的证据“权力集中,且具备成体系
8、的国家机器金属器具的使用链接选择性必修2P19-213.原始社会与商周时期的生产工具(1)农业工具:距今5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已出现小件_。纺织业约3万年前,中国的_已经用骨针缝制兽皮。新石器时代晚期,使用陶纺轮作为纺线工具陶瓷业使用的工具包括坯车、匣钵、支钉等。人们最初用泥条盘筑的方式制造陶器,新石器时代晚期,许多地区采用坯车制坯青铜器(2)手工业工具山顶洞人冶炼金属锻打工具:熔化金属原料的土炉、对金属原料进行打击的锤、磨平金属的锉铸造工具:融化金属原料的坩埚、使液态金属成型的范等。商和西周遗址中发现了青铜器作坊中大量打碎的范二、早期国家二、早期国家1.夏朝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
9、_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世袭制禹死后,其子启继位,_代替了禅让制国家管理夏王:是最高统治者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地方:聚族而居,对夏部族生活的地区实行直接统治外,对其他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一些部族进行间接统治禹世袭制文化遗存_遗址灭亡约公元前1600年,汤兵讨桀、大败夏兵,把桀放逐到南方,夏朝灭亡二里头2.商和西周(1)政治统治商朝西周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建立商朝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商建周,定都_镐京政治中央:商王是最高统治者,商王之下设有尹及各类事务官地方:内外服制度。内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族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共
10、和行政”:公元前841年,周厉王暴政引发了“国人暴动”,周厉王出逃,大臣召公、周公共同执政,史称“_”灭亡:公元前771年,西北游牧民族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共和行政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图解历史重点突破:分封制与宗法制目的:对征服的广大地区进行有效统治,巩固奴隶主统治的国家政权。对象:(1)同姓贵族:王族 (2)异姓贵族:功臣、古代帝王后代分封制同姓诸侯:鲁晋燕异姓功臣:齐秦楚先王之后:宋杞西周分封示意图重点突破:分封制与宗法制材料一材料一“封邦建国,授民授疆土。”左传材料二材料二“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左传主要内容:(1)分封内容:授“土地”、授“人民”,建立诸侯国。(2)诸侯的权利
11、: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可进行再分封,如设置官员、建立武装等。(3)诸侯的义务:服从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等。分封制重点突破:分封制与宗法制影响:(1)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西周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使西周成为延续数百年的强国。(2)诸侯国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西周后期王室衰微,形成了强大的地方割据力量。分封制 统治天下,管辖王畿天子 管辖国邑诸侯 管辖食邑卿大夫 服务食禄士 得田而耕 缴税服役庶民分封制的实质是一种金字塔式的等级制度分封制的实质是一种金字塔式的等级制度重点突破:分封制与宗法制含义: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
12、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秩序。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原则:嫡长子继承制(核心)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宗法制天子天子天子天子天子天子天子天子诸侯诸侯诸侯诸侯诸侯诸侯大夫大夫大夫大夫士士嫡长子嫡长子其余诸子其余诸子小宗小宗大宗大宗大宗大宗小宗小宗大宗大宗小宗小宗家国同构:大宗与小宗既是臣属,也是兄弟重点突破:分封制与宗法制宗法制特点:嫡长子继承。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家”和“国”密切结合。作用: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链接选择性必修1P2-3商周政体中的原始民主遗存(1)
13、君主权力不是绝对的,其中的原始民主传统,对君主的权力有制约作用。(2)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平民“国人”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影响朝政。(2)经济、文化农业发展是主要生产部门,主要使用木、石、骨、蚌等材质工具,青铜农具极少土地制度奴隶主土地_,井田制是土地经营的基本方式手工业青铜铸造是主要部门,青铜器种类繁多,劳动人民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甲骨文是一种成熟的文字,主要是商人刻写的占卜记录国有制井田制是我国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下的土地经营方式,井田的土地所有权属于周王,周王把土地分赐给诸侯臣下,但臣下只能世代享用,未经王室和公室特许,不得转让和自由买卖,还要交纳一定的贡赋。在生产方式上
14、,奴隶主贵族强迫奴隶集体耕种,剥夺奴隶的劳动成果。井田制规定了奴隶制生产关系的主要内容,是西周政治统治的经济基础。概念阐释井田制返 回强 化 关 键 能 力中华文明起源的探寻中华文明起源的探寻良渚文化遗址良渚文化遗址 材料过去有人认为,与黄河流域相比,长江流域对中国文明的发展影响不大,然而近年来大量的发现说明并非如此。约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分布于浙江北部和江苏南部,以环太湖地区为主。该文化于1936年首次在杭州附近的余杭县良渚镇发现。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了200多处良渚遗址,遗址中的大部分小墓没有随葬品,大型墓葬则往往随葬数百件玉器和陶器。在以余杭莫角山为中心的遗址群片区内,相继发现良渚文化的高
15、等级贵族墓地、良渚古城的夯土城墙、祭坛以及手工业生产中心。2009年以后,在这片区域清理出稻田遗迹,发现大量碳化稻米,并探明良渚古城外围上游的11条水坝,与先期发现的长堤遗址共同构成了良渚古城的治水体系。摘编自刘莉等中国考古学: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早期青铜时代1.提炼信息材料所述良渚文化遗址分布的区域、发现的实物遗存体现出其文化特点。据材料信息概括良渚文化的特点。试答:_材料导读材料导读特点:分布于长江流域,中心地区在钱塘江流域和太湖流域;体现严格的社会等级;规模大,数量多;内涵丰富;影响深远。拓展深化拓展深化原生性中华文明是欧亚大陆产生的一支原生文明,其经历了从起源到逐步形成的过程,夏、商、周时
16、期逐渐进入阶级社会可信性中国考古学家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大批重要的考古发现为我们研究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整体性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是多元文明的交融,各地区的文化通过相互竞争、碰撞、交融,最终形成了完整的中华文明连续性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经几千年从未中断,一直延续到今天早期中华文明的特点早期中华文明的特点材料一同样是1平方英里的土地,种植作物能养活的人口要比采集食物所能养活的人口多得多。因此,当我们看到人类总人口在距今10000年至2000年的8000年中,从532万直线上升到13300万,即足足增加25倍时,也不会感到惊奇了。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
17、世纪材料二原始音乐的产生与集体的生产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原始人在集体劳动过程中发出的有节奏的呼喊声,便是最基本的声乐音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人们开始对日月星辰的活动、对水土的特点、气候现象进行观察,积累经验,从而产生初步的天文地理和数学知识,把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推到一个新的高度。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上卷)认识人类早期的生产与认识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生活2.史实解释材料一反映了农业生产增加了人类的食物供应,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加速了人口的增长。材料二说明农业的出现推动了原始音乐、天文历法、数学等的出现。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业的出现具有哪些重要意义?试答:_材料导读材
18、料导读(1)人类开始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农业生产增加了人类的食物供应,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加速了人口的增长。(2)农业的出现推动了原始音乐、文学、宗教和科学技术(天文历法、数学)的发展。拓展深化拓展深化原始农业诞生奠定了人类文明的基础原始农业诞生奠定了人类文明的基础材料一国宝何尊及铭文中的中国“中”指居中集众之旗,引申为中心、中央;“国”指执戈捍卫之城,进而指称军事、政治中心地。“宅兹中国”大意为居住在天下之中。冯天瑜“中国”的古今演绎3.价值引领“中国中国”概念的历史概念的历史演进演进材料二“中国”一词出现后,仅在古代中国就衍生出多种含义,如王国都城及京畿地区、中原地区、国内或内
19、地、诸夏族居地乃至华夏国家等。“中国”成为具有近代国家概念的正式名称,始于“中华民国”,“中国”是它的简称;现在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其中,最接近“中国”一词本来意义的是“王国都城及京畿地区”,那里是王权国家的权力中心之所在,已形成具有向心力和辐射性的强势文化“磁场”。其地理位置居中,有地利之便,因此又称为“国中”“土中”或“中原”。许宏前中国时代与“中国”的初兴材料材料导读导读(1)“中国”最初的含义是“中央之城”,即周天子所居京师,与“四方”对称。(2)在古代历史中“中国”的衍生含义更加丰富。(3)“中国”具有近现代意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地域、民族、政治三个角度理解“中国
20、”一词的含义。试答:_地域:京师,首都,都城;中原地区。民族:华夏族群。政治:中原王朝所建立的政权;近现代国家的代称。拓展深化拓展深化夏商周三代文明传承的表现夏商周三代文明传承的表现(1)文字沿革:甲骨文、青铜铭文等逐渐演化为今天的汉字,成为记载和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2)宗法观念:分封思想在封建社会时有出现;宗法思想影响至今,对民族的延续起到积极作用。(3)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三代萌芽,影响整个封建社会;郡县制影响至今。(4)民族观念:三代萌生的民族观念,使中华民族存在至今,成为世界文明史上唯一没有间断的民族。返 回聚 焦 高 考 热 点(2021广东高考)今河南平顶山应国墓
21、地、陕西长安张家坡及普渡村墓地等处出土了一批具有长江中下游风格的西周青铜器。这说明西周时期A.中原文化向周边传播B.各诸侯国维护周礼C.宗法制度分崩离析D.南北文化相互交流解题揭秘找准题眼:应国墓地和普渡村墓地都处于北方分析材料:黄河流域出土了一批具有长江流域风格的西周青铜器明确答案:题干信息反映了不同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进一步推理可知,西周实行的分封制推动了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故选D项阅卷点评失分1与材料主旨不符。材料强调的是周边文化向中原地区的传播,排除A项失分2以偏概全,节外生枝。只从“应国”一个国家无法得出“各诸侯国”都维护周礼的普遍性结论,排除B项失分3阶段特征认识不
22、清。宗法制度崩溃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并且青铜器一般是礼乐制度的象征,和宗法制度关系不大,排除C项1.(20216月浙江选考)翻检西周史,周王朝的最高首领称“王”,周王发表诰命时用“王曰”,或“王若曰”。周王又称“天子”,被视为天之元子,受天之命以君临人间。这反映出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神权与王权的结合B.嫡庶子孙为天下大宗C.“天下为公”D.“郡”“国”并行周王既是国家的最高首领,又是“天子”,受天之命以君临人间,即神权与王权相结合,故选A项;周天子以嫡长子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为天下的大宗,其庶子孙为小宗,排除B项;“天下为公”指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中国早在夏朝就已进入“天
展开阅读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5439292.html